你覺得世界上還有哪些現象讓你感覺到很奇妙?

弈148680329


地球,月球 整個宇宙 為什麼是懸浮的,磁場有那麼強大嗎?難道它們之間沒有自轉 公轉 沒有一點誤差嗎?誰創造了宇宙,宇宙為何如此之大 沒有邊際.。。。。。。。我對這方面很敢興趣…



零點碎魂鬥羅


我感覺最奇妙的就是第六感覺,看不見又摸不著,但是卻又存在著,也有人說是預感,我就是個預感很強👍的人,說下我的親身經歷吧,我之前是消防武警,也就是救火隊的,而且是戰鬥班的班長,有一次出火警,是凌晨兩點左右,是一個存放貨物的大型倉庫著火,正好是我們中隊的轄區,於是我們班就出警了,到達火場後我們班的任務是進入火場,尋找可能的倖存著,別的班負責外圍滅🔥火,我是班長,於是便主動請戰!得到中隊長批准後,我穿戴好防護服,背上了氧氣瓶就衝進了🔥火場,裡面什麼也看不消,我只能摸素著前進,不但要觀察是否有人在火場,還要防止貨場從上面掉東西,幾分鐘後我終於在貨場中心,找到了住人的簡易房子,萬幸的事裡面沒人,我長長的出了口氣,便想撤回去了,可是當時火場內部溫度極高,而且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可是這時我才發現,四周全是火和濃煙,更危險的是!我背的氧氣瓶也開始報警!而更離譜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的對講機也出了問題!根本聯繫不到外面的指揮員!此時我的大腦片空白!向前還是向後!向左還是向右走!因為一旦選擇了錯誤的路!也許我就是烈士了!我才二十歲!我還沒談過戀愛👄!我還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還沒入黨!我!我!我!的心亂了!正在這時,從上面掉下來個還在燃燒的大箱子,我本能的閃開了!箱子正好砸在剛才我站立的地方!我腦子裡快速的回想著,剛從是從哪裡走進來的,此時求生的慾望告訴我,一定要走出🔥火場!我努力的讓自己鎮定下來,因為我沒有錯的機會!此時我感覺背後似乎有母親的呼叫聲“孩子,來過來!",我迅速轉身,向著母親呼叫的方向,摸索著爬著過去!頭上不斷的在掉東西!四周溫度極高,而且濃煙讓我根本看不到方向!我感覺快被烤化了!我只能靠著本能和感覺,拼命的向外爬!而此時卻沒氧氣了!我只能用盡最後的力氣,向著一個方向爬!直到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過來時,我看到是白茫茫的一切!仔細看才知道是在醫院🏥!中隊長緊緊的握著我的手說“好兄弟,我們在最外圍找到了你!貨場倒塌了!別的戰友進不去🔥火場!我們衝了幾次沒衝進去!這真是個奇蹟!幾年後我復員回了家,第一次見到母親,我緊緊的抱著母親說“,媽媽,你是我最愛的人!去年我的母親走了,但是我永遠忘不了,母親的呼喊時!那不但包含著愛👄!也意味著奇蹟!生命中最可貴的是,可以好好活著!因為活著真好!所以我真正理解了,什麼叫知足常樂!


太陽1477182541216


小時候聽長輩說的“鬼打牆”,有鼻子有眼,我親自經歷過一次“鬼壓床”,那感覺現在想想,還特麼酸爽,我依稀的記得:我去朋友家,因為在農村,交通不便,晚上沒有回家,就住在我朋友家裡,獨自一個人睡在他家西屋裡,也不知道晚上幾點了,就聽著有兩個人在床邊說話,話題大意是,要抬我走……我努力的想睜開眼睛,卻始終無法睜開,就感覺我的腳被人抬了起來,我拼命的想打開電燈,明明手按在了開關上,燈就是不亮,我扯出大嗓門喊我朋友,感覺他就是聽不見,……直到聽見有雞打鳴的聲音,那兩個說話的人不見了,我虛脫的出了一身冷汗,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醒來後我把這事,告訴了我那個朋友,他聽後也感覺不可思議,久而久之這事就淡忘在了時間長河裡!對天發誓,這是我的真實經歷……





久憧


記得那應該是二十幾年前的事,當時我在湖北省大悟縣陽平鎮修京珠高速公速,或許是因為當地是有名的紅色老區,戰爭年代死了不少人。當推土機和挖掘機開工的時候,經常會帶出一堆堆的白骨,令人膽顫心驚。膽子稍小的同事因此也跑了不少。農曆6月份的一個下午2點左右,火辣的太陽高掛天上,曬得土地冒煙,或許是因為太累的緣故,我竟然在一棵樹下迷糊地睡著了。恍惚間覺得身上壓著幾千斤重的東西,但人已清醒,就是說不了話更起不了身,最後還是因出工的同事找到了我並叫人合力把我抬到住地,大病好幾天,才怕怕地離開那地方,至今回想起來,仍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實在無以解釋。


八閩驕子


你知道有句俗語是怎麼說的麼?叫做“少見多怪,見慣不怪”。這意思你明白麼?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下雨丶下雪是不是感覺很奇妙?第一次聽到打雷丶扯火閃,第一次看到雲海丶日出不也很奇妙麼。

記得我第一次出差坐飛機,心裡又很興奮又有很奇妙的感覺,在飛機上看到雲海,那種奇妙的感覺無以言說。

生在四川內陸的我,除在電影中看到的大海外,就沒見過真正的大海。第一次出差到南寧,為看大海專門坐大巴去北海。當我遠遠看到”蘭蘭”的,坡壯的無邊的大海時,我奇妙地問自巳“這就是海麼?這就是大海麼?”

其實,世界上的任何現像當你未見過時都是很奇妙的,不是麼?這時你會真正理解“少見多怪丶見慣不怪”的含義了。


資料完善度低


26歲和老公去歐洲旅遊,我媽在家幫忙帶孩子,去到國外確實玩的開心,但是我跟老公說,總覺得有事情要發生,他問什麼事,我說總有預感,自己停在樓下的車能被人砸,他說不可能,我們本分做人沒得罪任何人,不能發生!兩天後我電話我媽,我說下樓看看我的車,車窗玻璃應該被人砸了,我媽穿衣下樓,一看,副駕駛玻璃確實砸個窟窿,裡面丟了不到1千元。頭一天晚上小區的車被人砸了7臺,我老公當時佩服我,原來自己預感很強很準


大連海鮮小玉玉


世界上讓人覺得奇妙的事情很多,有無法解釋的各種現象,有曾經夢境變為後來現實的預發生現象,有嬰兒牙牙學語間的互相交流現象等。最奇妙的莫過於涉及愛的範疇,因為愛,該生氣的壓下來了,該犯錯的避免了,該執拗的遷就退讓了,該保守的奮起拼搏了,該分離的想盡一切辦法相聚了。愛是什麼,愛就是創造一切奇妙東西和現象的溫床,愛就是大無畏和甘心付出。


煙火中創作


在漫長的征服外部世界與自身、創造文明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人類遭遇到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神秘現象:行蹤詭秘的幽靈島、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神秘莫測的百慕大三角區、神出鬼沒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每一個聽起來近乎天方夜譚的神秘現象背後都蘊含著人類發展的種種契機。而人類天生具有探索征服新奇、不可知事物的強烈慾望,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通過對神秘現象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人類一步步從未知到已知,從混沌走向文明;人類智慧因此得到提升,人類潛能亦由此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與開發。

《人類神秘現象》一書正是為滿足廣大讀者的求知慾和探索欲而誕生的。它是一本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的科普讀物,編者認真擇取各個領域中最有研究價值、最富探索意義和最被廣泛關注的神秘現象,分別從自然、建築、生命、科學、星外、文化、藝術、宗教等八個方面予以重點介紹,多角度、全方位地詮釋迷離奇妙的神秘事件,客觀、科學地分析其成因、特點,力爭給讀者提供最權威、最豐富、最全面的信息。

為了滿足讀者更高層次的閱讀需要,編者精心挑選了近500幅彌足珍貴的彩色圖片,其中包括實物圖片、自然風光、建築景觀、出土文物、攝影照片等。或刻畫環境,或模擬經過,或揭示內涵,或提供佐證,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獲得最直觀、最具震撼力的視覺衝擊。這種圖片、文字互濟互補、相輔相成的解讀方式,彌補了單純文字說明過於抽象的缺憾,使知識的傳輸更加直接、快捷,也更符合現代讀者的審美觀點。

我們希望通過準確生動的文字、簡明的體例、新穎的版式和精美的圖片的有機結合,為讀者營造一個輕鬆的閱讀氛圍,展示更為廣闊的認知視野,帶您進入一個精彩、神秘的世界,成為您探索未知世界的階梯。

神秘莫測的間歇泉

在中國西藏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種神奇的泉水—間歇泉。間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噴發之後,隨著一陣震人心魄的巨大響聲,高溫水汽突然衝出泉口,即刻擴展成直徑2米以上、高達20米左右的水柱,柱頂的蒸汽團繼續翻滾騰躍,直衝藍天。它的噴發週期是噴了幾分鐘、幾十分鐘之後就自動停止,隔一段時間才再次噴發。間歇泉即是因它噴噴停停、停停噴噴而得名。

除了中國的間歇泉外,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還有一眼舉世聞名的間歇泉—“蓋策”泉。這個泉在間歇時是一個直徑20米、被熱水灌得滿滿的圓池,熱水緩緩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滾暴怒,池下傳出類似開鍋時的呼嚕聲,隨之有一條水柱沖天而起,在蔚藍色的天幕上飄灑著滾熱的細雨,這條水柱最高竟可達70米!

科學家經過考察指出,適宜的地質構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間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還要有一些特殊的條件:首先,間歇泉必須具有能源,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地區的熾熱的岩漿活動是間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於地表稍淺的地區。其次,要形成間歇性的噴發,它還要有一套複雜的供水系統來連接一條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熾熱的岩漿烤熱,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壓水柱的壓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滾沸騰。同時,由於通道狹窄,泉水也不能進行隨意的上下對流。這樣,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斷地加熱中積蓄能量,當水道上部水壓的壓力小於水柱底部的蒸汽壓力時,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壓、高溫的熱氣和熱水頂出地表,造成強大的噴發。噴發後,壓力減低,水溫下降,噴發因而暫停,為下一次新的噴發積蓄能量。

科學家雖已揭開了間歇泉的神秘面紗,但人們仍為它雄偉而瑰麗的噴發景觀所傾倒。

神奇的尼亞加拉瀑布

您看過雜技表演藝術家布朗亭在尼亞加拉瀑布的奔騰激流上方160英尺高處架起長達1000英尺的鋼索,成功地空著雙手走了過去嗎?您看過他蒙上雙眼、頭套口袋,也同樣成功地走過這1000英尺的鋼索嗎?您看過同樣的一個人踩著獨輪小車過去,踩著高蹺過去,背上揹著人過去,坐在鋼索上烹調了一個煎蛋餅還將它吃了嗎?是什麼使勇敢而偉大的布朗亭有如此的力量呢?那就是尼亞加拉瀑布,是它給予了布朗亭偉大而神奇的力量。

尼亞加拉瀑布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為神奇的地方之一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視尼亞加拉瀑布的傳說之謎吧。

構成了部分加拿大與美國的邊境線,將紐約州與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開的尼亞加拉河從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長將近30英里。它位於北面,面積為25萬平方英里,併成為這些湖的通暢出口。它的最大水流量達到每秒25萬立方英尺,十分令人敬畏。這條河被草莓島和格蘭德島劈開分成3段,頭5英里只有一條河道。向東的美國河道有15英里~16英里長;向西的加拿大河道則較短,只有2英里~3英里長。在格蘭德島後兩個河道又合併到一起,再流過3英里就到了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

這條大河最終可到達安大略湖,先後途經7英里的峽谷、一片開闊的湖區平原和7英里~8英里的陸地。尼亞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島分成兩個部分。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160英尺,頂部寬度將近3300英尺。比加拿大部分的還要高上大約10英尺,但是寬度只有990英尺的瀑布則位於美國一側。

它的形成在於不尋常的地質構造。在尼亞加拉峽谷中岩石層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僅下降19英尺~22英尺。岩石的頂層由堅硬的大理石構成,下面則是易被水力侵蝕的鬆軟的地質層。激流能夠從瀑布頂部的懸崖邊緣筆直地飛瀉而下,正是由鬆軟地層上的那層堅硬的大理石地質層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時期,巨大的大陸冰川后撤,大理石層暴露出來,被從伊裡湖流來的洪流淹沒,形成了如今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通過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則有可能是在2.5萬年前形成的。

令人望而卻步的崑崙山“地獄之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們放牧的天堂。但是在崑崙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崑崙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這個谷地即是死亡谷,號稱崑崙山的“地獄之門”。谷裡四處佈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著一種陰森嚇人的死亡氣息。下面是一個真實的、由新疆地礦局某地質隊親眼所見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谷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險進入谷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

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襲擊。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谷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回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地質隊迅速組織起來考察谷地。考察後發現該地區的磁異常極為明顯,而且分佈範圍很廣,越深入谷地,磁異常值越高。在電磁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谷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裡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這種推測是對連續發生的幾個事件的最好解釋。

有行星軌道數據的美洲“黃泉大道”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奧蒂瓦坎,有一條被稱為“黃泉大道”的縱貫南北的寬闊大道。在公元10世紀時,最早來到這裡的阿茲臺克人,沿著這條大道來到這座古城時,發現全城沒有一個人,他們認為大道兩旁的建築都是眾神的墳墓,所以就給它起了這個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頓的人在墨西哥召開的國際美洲人大會上聲稱,他在特奧蒂瓦坎找到一個適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築的測量單位。通過運用電子計算機計算,這個單位長度為1.059米。例如特奧蒂瓦坎的羽蛇廟、月亮金字塔和太陽金字塔的高度分別是21、42、63個“單位”,其比例為1∶2∶3。

哈列斯頓測量“黃泉大道”兩邊的神廟和金字塔遺址時,發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情況:“黃泉大道”上那些遺址的距離,恰好表示著太陽系行星的軌道數據。在“城堡”周圍的神廟廢墟里,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96個“單位”,金星為72,水星為36,火星為144。“城堡”後面有一條運河,它離“城堡”的中軸線為288個“單位”,剛好是木星和火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距離。離中軸線520個“單位”處是一座無名神廟的廢墟,這相當於從木星到太陽的距離。再過945個“單位”,又是一座神廟遺址,這是太陽到土星的距離。再走1845個“單位”,就到了月亮金字塔的中心,這剛好是天王星的軌道數據。假如再把“黃泉大道”的直線延長,就到了塞羅戈多山上的兩處遺址。其距離分別為2880個和3780個“單位”,剛好是冥王星和海王星軌道的距離。

“黃泉大道”很明顯是根據太陽系模型建造的,特奧蒂瓦坎的設計者們肯定早已瞭解整個太陽系的行星運行的情況,並瞭解了太陽和各個行星之間的軌道數據。但是,人類在1781年才發現天王星,1845年才發現海王星,1930年才發現冥王星。那麼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代,又是哪一隻看不見的手,給建築特奧蒂瓦坎的人們指點出了這一切呢?

能“報時”的澳大利亞怪石

岩石能報時?聽起來近乎天方夜譚,但在澳大利亞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確實有一塊能“報時”的奇石。屹立在沙漠中的這塊怪石高達348米,周長約8000米,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幾億噸重。

這塊怪石通過每天很有規律地改變顏色來告訴人們時間的流逝:早晨,旭日東昇,陽光普照的時候,它為棕色;中午,烈日當空的時候,它為灰藍色;傍晚,夕陽西沉的時候,它為紅色。它是當地居民的“標準時鍾”,當地居民根據它一日三次的顏色變化來安排農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隨太陽光強度不同而改變顏色外,還會隨著太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而變幻形象:時而像一條巨大的、悠然漫遊於大海之中的鯊魚的背鰭;時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烏黑髮亮的潛艇;時而像一位穿著青衣、斜臥在潔白軟床上的巨人……

怪石為何具有“報時”的功能?

為了解釋怪石“報時”的現象,許多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對怪石所處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進行了詳細考察,並對怪石的結構成分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學家試圖這樣解釋怪石產生的“怪現象”:怪石之所以會變色是由於怪石處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終日無雲,空氣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較光滑,在這種情況下,怪石表面有鏡子的作用,能較強反射太陽光,因而從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顏色的變化能相應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現。

怪石變幻其形象則是由於太陽光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活動而產生反射、折射的數量及角度的不同,這種變化反映到人眼,即成為怪石幻形。

科學家對怪石“報時”的說法雖不能完全解釋怪石現象產生的原因,但也為世人稍微解開了一絲謎團。

蒙著神秘面紗的中國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中國長江與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有“華中屋脊”之稱,面積3250平方公里,林地佔85%以上。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處達3105米,有多種氣候類型。

提起神農架,人們不能不想到“野人”。從古至今,大量的關於野人的記載和野人的傳說讓人難辨真偽。1977~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考,蒐集到大量關於野人存在的證據,如野人毛髮、腳印、糞便等,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窩。考察結果似乎向人們昭示:神農架的確存在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奇異動物。

其實,神農架不僅僅是野人令人稱奇,還有更多的神秘現象。

在一個叫陰峪河的地方,棲息著大量的白色動物。這裡終年少有陽光透射,適宜白金絲猴、白熊、白麂、白蛇等動物棲息,此外還有白烏鴉、白貓頭鷹、白龜等等。據說,那裡的白蛇通體潔白無瑕,盤踞時猶如一尊玉雕,挺立時就像一根銀棍,貼地而行,速度奇快。世界原來只在北極地區才發現有白色動物,這麼多動物在神農架變白,成了科學上的待解之謎,因為這絕不僅僅是氣候因素能決定的。

1986年,當地農民在深水潭中發現了3只巨型水怪,它們全身呈灰白色,頭部與大蟾蜍相似,兩隻圓眼比飯碗還大,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長,兩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時嘴裡噴出的水柱高達數丈。

不僅如此,與水怪傳聞相呼應的還有關於棺材獸、獨角獸、驢頭狼的傳聞。據說,最早發現棺材獸的地點是神農架東南坡,這是一種長方形怪獸,長著很大的頭、脖子短粗,全身為麻灰色毛,跑起來的慣力可以撞斷樹枝。獨角獸體態像大型蘇門羚羊,後腿略長,頭像馬,前額正中生著一隻牛角一樣的黑色彎角,約40釐米長,從前額彎處呈半圓弧彎向後腦。驢頭狼好像是一頭大灰狼被截去狼頭換上了驢頭,是個體型遠大於狼的灰毛傢伙。

除了奇怪的動物耐人尋味外,神農架還有許多地質奇觀更是蔚為壯觀。在紅花鄉境內有一條潮水河,讓人迷惑不解的是河水一日早、中、晚各漲潮一次,更神奇的是潮水的顏色會因季節而有所不同,梅雨之季水色碧清,乾旱之季水色混濁。

宋洛鄉有一處冰洞,洞內溫度與洞外氣候大相徑庭。當洞外自然溫度高於28℃時,洞內就開始結冰,山縫裡的水沿洞壁滲出,形成十餘米長的冰簾,晶瑩剔透,美不勝收,滴在洞底的水則結成頂端如蘑茹狀的冰柱,而且為空心。洞外天氣轉冷時,洞內的冰就開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內溫度反而高於洞外。

與宋洛冰洞相應成為另一奇洞的是木魚鎮的冷熱洞,洞中時而冷風習習,時而熱浪滾滾,目前還沒有一個最合理的說法來解釋這一冷熱忽變的現象。還有官封鄉的魚洞,洞裡水色伴著春雷產生變化,春雷過後,水色由清變濁,等水色完全渾濁後,成群的魚在洞裡游來游去,這些魚如筷子般長短,無鱗無甲、潔白如銀,場面蔚為壯觀。

神農架這塊神奇之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好奇的人,不知道誰何時才能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冷熱顛倒”的中國地溫異常帶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總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雖然春夏秋冬的變換是一種規律,但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稱為“地溫異常帶”的地方。這條“地溫異常帶”一頭開始於渾江左岸滿族鎮政府駐地南1.5千米處的船營溝裡,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整個“地溫異常帶”長約15千米,面積約10.6萬平方米。

夏天到來時,“地溫異常帶”的地下溫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溫高達30℃的盛夏,這裡地下一米深處,溫度竟為零下12℃,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後,這裡的氣溫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凜冽的時候,“地溫異常帶”卻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裡的角瓜卻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一塊地,在上面蓋上塑料棚,在棚裡種上大蔥、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蔥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裡的氣溫可保持17℃,地溫保持15℃。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還有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縣石板巖鄉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裡,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卻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溫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豔嫩綠。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溫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些奇異的土地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裡的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放氣流,遇寒則出熱氣,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在這種冷熱異常的地帶,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溫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構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面帶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只是推論而已,這地溫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裡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詭秘幽靈島

西方人酷愛航海,而歷來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島以北的地平線上,1707年英國船長朱利葉斯發現了陸地,但這塊陸地始終無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這塊陸地不是光學錯覺,於是他便將“陸地”標在海圖上。200年後,乘“葉爾瑪克”號破冰船到北極考察的海軍上將瑪卡洛夫與他的考察隊員們再次發現了一片陸地,而且正是朱利葉斯當年所見到的那塊陸地。航海家沃爾斯列依在1925年經過該地區時,也發現過這個島嶼的輪廓。但科學家們在1928年前去考察時,在此地區卻沒有發現任何島嶼。


大鵬紀錄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覺得世界上奇妙的東西太多了!我來舉一個例子吧!就像神秘莫測的間歇泉:在我們中國西藏魯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種神奇的泉水叫間歇泉,間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短的停歇和噴發之後,隨著一陣震人心魄的巨大響聲,高溫水汽突然衝岀泉口,即刻噴發直徑2米以上,高達20米左右的水柱,柱頂的蒸汽團繼續翻滾騰躍,直衝藍天,它的噴發時間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後自動停歇,隔一段時間後在次噴發,間歇泉即是因停停噴噴,噴噴停停而得名。





林之旅vlo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