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中的牛黨指的是牛僧孺,李宗閔,李黨指的是李德裕。這二人如果錯開十年就十年。晚唐的歷史就完全可以改寫,二人都是一代人傑。能力才幹都出色,只能說,二人都是不居人後的主,缺乏政治家應有的妥協和寬容所以造成黨爭。所以黨爭,藩鎮,宦官是唐朝覆滅三大原因。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黨爭在歷朝歷代的都是禁止的,明令禁止結黨營私。黨爭本身就是貶義詞,在統治者看來,黨爭意味官員以身份,出身,家世的身份結成黨派和利益結成政治同盟,為爭取政治利益互相攻擊。對統治者來說是不願意看到的。但結黨歷朝歷代始終不絕,不過是輕重而已,一個王朝的晚期往往都是黨爭嚴重的時候,東漢末期漢臣與曹臣之爭,明末的東林黨。而最嚴重的就是晚唐時期牛李黨爭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牛李黨爭持續的時間接近四十年,直到唐宣宗李忱繼位,以 牛僧孺和李宗閔,李德裕兩個集團的統統失敗才算結束,那牛僧孺和李德裕的區分在哪裡?李德裕是世家子弟,父子宰相。李德裕的父親是一代名相李吉甫。而以牛僧孺、李宗閔為主的黨則是寒門子弟。通過科舉出身的官員。實際上,所謂的牛李黨爭就是世家和寒門之爭,在最初的時候,牛僧孺在考科舉時候,對國家時政做出了批評。當時的宰相李吉甫覺得這些寒門子弟批評國家政務,屬於妄議朝政。也是對他個人的抨擊。對於他個人政治前途相當不利,於是他上告唐憲宗,牛僧孺這一批人自然也就無法錄取,但此事引起了朝野譁然,尚書省,御史臺紛紛抨擊大李吉甫嫉賢妒能。唐憲宗只有將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就此黨爭就此開始。但此時僅僅是雛形。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在唐穆宗主政的821年,禮部侍郎錢徽主持科舉考試,右補闕楊汝士為考官。李宗閔的女婿蘇巢、楊汝士之弟殷士,宰相裴度之子裴撰都被錄取。宰相段文昌向穆宗舉報禮部錄取不公貢,穆宗詢問了翰林學士李德裕(李吉甫之子)、元稹、李紳(寫鋤禾日當舞那位),他們也認可的段文昌的說法。應該說,唐朝的科舉並不完善。出現人情錄取很正常,就看皇帝想不想管。由於物議沸騰,穆宗只有進行二次複試,結果就是禮部最初錄取的十四人中僅三人合格,符合錄取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錢徽、李宗閔、楊汝士都因此被貶官。因為這些人都是寒門出身,而世家子弟都被錄取,李宗閔等人認為是李德裕存心排擠他們,從此世家,寒門各分朋黨,彼此傾軋,排除異己,結黨營私四十餘年。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就兩黨能力來說,李黨高於牛黨,李德裕的歷史評價也明顯高於牛僧孺。在唐文宗在位的時候,牛僧孺和李宗閔通過宦官勢力的幫扶。都入主政事堂成為宰相,黨爭最大特點就是,凡是對方認可的就反對,凡是對方反對的就認可,不論對錯,當時的李德裕是西川節度使,收復了當時被吐蕃佔據的重鎮維州,但牛僧孺對唐文宗說,李德裕收復了維州,會引發吐蕃與唐朝的關係緊張,牛僧孺甚至讓文宗下詔,命令李德裕將維州還給吐蕃。這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有點缺德了。待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成為宰相,牛僧孺為首牛黨被貶謫到了南方。實際上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輪著來。

晚唐時期牛李黨爭,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唐宣宗即位,李德裕一黨失勢,凡是李黨的官員一律被貶到崖州一帶(海南島)。但在宰相之位的李宗閔病逝。又過了幾年,牛僧孺和李德裕也先後離世。隨著二人的離去,也標誌著持續四十餘年的牛李黨爭即將結束。 但大唐也快結束了。到唐宣宗繼位的時候,終結了牛李黨爭,以牛僧孺為首的庶族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過了不過五十多年,李唐王朝走向了他覆滅,牛李黨爭加劇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如果沒有牛李黨爭。也許會延長李唐王朝的命運。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