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下,我想:如果沒有了收入,怎麼辦?

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特別是服務行業,幾乎全面停工。尤其是踩著盈虧平衡線活著的中小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危機當中。這個時候,如果企業賬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承擔不了這段時間的虧損,那就只能選擇倒閉。

現階段,這不僅是每個企業要思考,也是每個人要思考的:如果沒有工資了,我現有錢能撐多久?本文,從以下幾個步驟來探討。

疫情隔離下,我想:如果沒有了收入,怎麼辦?

一、審視財務

1.梳理資產負債表

這是和你切身相關的問題。你的資產和負債有多少,請你粗略地梳理一下。同時記錄一下,你資金的投資及收益情況。

提醒一下,自住房拋開不計入。為什麼不應把它算作投資。在下文有解釋。

2.製作現金流量表

首先,在一張紙上計算一下自己:月支出/月收入。

要把所有的支出都列清楚,才能看清自己的問題。“月支出”是有關你都要付哪些錢?包括房租、房貸、車貸、手機話費、學費、飲食等等所有方面。

然後寫下自己的“月收入”:誰付給你錢?一共有多少?

比較一下數目。假設你突然斷了收入來源,看看每月至少需要多少開支,能存活幾個月。

一般情況最好留出3-6個的備用金。這是一個最低保障。為我們自己健康和家庭負責任。

如果兩個數目很相近,那就說明有點危險了。

疫情隔離下,我想:如果沒有了收入,怎麼辦?

二、區別資產和負債

很多人都把房子看作一筆投資。其實,我們自住的房子或者公寓,並非投資,而是債務。

我相信很多人,聽到過完全不同的說法。不是說“住房是最好的投資”嗎?然而你想想,都是誰在這樣說。大部分都是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

投資是能讓我們定期獲得收益,負債則能使金錢從我們口袋中流走。當你貸款買房後,你需要每月支付利息。金錢就從你的口袋中流走了,因此,對你而言,你的房子不算是投資,而是負債。

然後,這部分從你口袋中流走的利息,就流到了銀行的口袋裡。對銀行來講,這是個超級划算的投資。你從銀行借錢,每月償還利息,除此之外,還要將你的房子和所有資產作為擔保。

銀行當然是會說房子是投資。只不過沒有說清楚對誰來講算是投資——也就是說,投資是針對銀行而言的。從一開始你就要償還利息,只要貸款尚未還清,房子就是屬於銀行的。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工作很努力,也掙了很多錢,但大部分是在為銀行打工。雖然他們認為自己是在為房子而辛苦,但實際上是在為銀行拼命工作。

他們支付的利息就是銀行的收入來源。最糟糕的是,人們根本認識不到債務和投資的區別。正如上面所說,他們購買自己的住房作為投資,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但是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財務狀況會越變越差。

疫情隔離下,我想:如果沒有了收入,怎麼辦?

三、如何改善

有句話說,停下來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現在特殊時期,大家都停下來了,你有沒有為更好的前進做準備呢?如果第一步中,計算出來的收入支出,兩者數字很相近,如何改善?

1建立目標

平時,你不是沒時間認真做成長規劃麼,現在認真思考一下吧,明確你應追求的生活水準,為此你需要多少錢。比如讓你現有的資金增值—每年平均增值8%~12%,甚至更多。

2培養經濟頭腦

按照當前平均1.5%的存款利率,要多長時間才能讓存摺上的錢翻一番嗎?48年!舉個例子,要48年才能把1萬變成2萬。但在每年的3%通貨膨脹率下,這2萬隻等同於今天2500元的購買力。

存摺簡直就是財富吞噬的機器。就如同香菸盒上加上警示語:“吸菸有害健康”,所以,我們需要理財頭腦。

多讀財商類的書籍。挑三本好的,不要多,甚至一本,精讀完。

3定製投資組合

投資收益高低取決於投資決策。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產品上,以實現投資組合整體收益。

在這裡,需要結合個人的特性進行資產配置,比如:

①目標有哪些?(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你需要多少資金?何時得動用這些資金?)

②已有多少錢?

③屬於哪一種風險投資類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④你的投資年限有多長?


疫情隔離下,我想:如果沒有了收入,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