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嗎?

老楊說理財


“如魚”來解答:今年(2020年)是特殊情況,疫情嚴重,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到今天為止,如魚一直呆在家中,沒有出過門,天天看到不斷增長的數字,心情越來越沉重。春節馬上結束,身邊陸陸續續的在準備上班的事情,有說2月9日上班的,有說2月10日上班的,但大部分人依然在家待命。

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的裁員嗎?關於這個問題,如魚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呢?這次的疫情,影響了大部分公司、企業的經濟發展,甚至波及到農村的農名朋友。等待疫情徹底的被控制住,公司的發展正是需要人員的時候,如果再出現大規模的裁員,是不是就意味著公司已經走在“破產”的邊緣?

就拿如魚所在的公司來講,大家現在的重點都放在人員安全上,也在重點抓現在工作的時候。當然工作也只能是在家辦公,從2月3日起,如魚每天在家也是上下班,相比在公司要自由一些,但是一部分工作辦理起來沒有在公司方便。所以,對於裁員的事情,我認為我們公司不會。

另外,我想講一些題外話,這次疫情對農名朋友的經濟收入影響有多大!農村發展,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是靠養殖業,水果蔬菜等。由於這次疫情,到處都封路,大街小巷的門都沒開過,菜市場、超市(大城市除外)都沒開門,所以我瞭解到一部分農名的橘子只能爛在地裡。有些成百上千畝的橘子,一分錢都賣不到,一直在樹上還會影響明年的開花情況。請人梳果,還需要另外給工錢,這來回一算損失的經濟可不少。

現在開春,也是摘茶的好時節,今年四川南部的茶發的比較慢,由於天氣不好,成天陰雨綿綿,現在都還沒有發出新芽。據說今年的春茶只有8元錢一斤,甚至還沒人要。這是什麼概念,按照往常的價格,春茶的價格一般在80~120元/斤左右,今年的經濟收入幾乎為零。

我相信各行各業都在這次疫情中受到大大小小的影響,但是我相信,“烏雲”總會散開,陽光依舊普照大地。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以上是如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閆如魚,職場小姑娘,歡迎關注我,見證職場小白的成長路,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喜歡我回答的內容,請記得點贊、評論或轉發。

閆如魚


我經營著一家店面不大的小餐館,5-6個服務員,本來春節期間想象往年一樣有個好的經營業績,一場肺炎疫情讓我的餐館一桌也沒開,初二的時候,我一看跡象不對,就讓服務員都回家了。


如今正月15就要過去了,依然沒有好的跡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除,可服務員的工資還要發放,每天給他們沒人1000元,我都墊進去好幾萬了,小本經營撐不住了。


不發工資肯定不行,一旦好轉,臨時招人也不是辦法。


昨天晚上在家無事,與周圍小餐館的幾個同行聯繫了一下,他們的情況差不多,其中有兩個已經辭退了服務員,過後準備轉行了,餐飲業是在是抗風險能力太弱了。


現在許多大的餐飲也不是很好,比如搞得比較好的西貝,現在也陷入停業的窘境,已經發不起員工的工資了,他們的難處更是難以解決。


我們是小本經營,實在不行還可以不幹了,頂多是不賺錢了,可那些規模大的公司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他們面臨諸多的手續需要辦理。


而對於許多大型的實體企業來講,這些短期的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影響,但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做好應對的方法就好了,可能會對全年的指標造成影響。

難的是抗風險能力弱的那些小企業,國家好不容支持發展起來的,現在這一場疫情會導致多少小企業倒閉,那些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會裁員,所以,春節後復工無期,裁員會是大的概率。


職場同步


受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很多企業都過得不平凡,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省份都延遲了春節假期時間,很多省份春節假期都延長到了2月9日,也就是說很多企業都只能到2月10號之後才能正常復工。

企業沒有復工就沒有收入來源,但沒有收入來源,企業的工資照樣要正常發放,對於那些人手比較多的企業來說,即便沒有收入來源,一個月的開支也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以上。因此對那些扛不住的企業來說,春節之後確實有部分企業會出現裁員情況的,特別是對於餐飲,旅遊,批發零售這些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去年開的一個餐飲店,前期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差不多400萬,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才正式營業的,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業績並不好,一天的營業只有7、8千塊錢,但是他就要養30多個員工,光一個月的員工支出就差不多20萬,再加上房租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就算一個月沒有營業也要支出30多萬。

本來他打算到了2020年要大幹一場的,卻不曾想到會遇到肺炎疫情這個特殊時機,所以導致他在春節期間以及春節之後都沒法正常營業,過去一個月時間,他已經開始到處借錢維繫經營,但是最終還是有可能扛不住。前幾天剛跟他聊天得知,他有可能把一半的員工裁掉,同時把現在的經營場所割一半出來,租給別人,進而縮小規模減少開支。

而且即便現在裁掉一半的人,他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按照目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比較久,那他有可能連三個月都扛不過去,因為現在他該借的錢都已經借了,銀行貸款也借不到,所以三個月之後是很難扛下去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我認為即便春節過後很多行業都不會出現裁員,反而有可能需要增加人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只能停工,但大家都在停工的時候,其實對企業來說反而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該做的生意都往後推了。一旦復工之後,大家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該籤的合同還是要籤的。而且因為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很多企業在春節之前已經拿下的訂單都沒法正常交付,所以春節之後為了趕工,很多企業有可能會加大人手,要麼增加正式員工,要麼招收臨時員工。

即便前期沒有積累下訂單,我相信大部分企業也不會出現裁員,因為再困難企業也可以通過借錢、借貸款等方式來緩解當前的困難。而且央行等多個部門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銀行不能對企業抽貸,不能斷貸,對於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可以做出延期還款。同時央行還通過投放專項貸款以及逆回購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資金,這樣企業借款會更加方便,借款的成本也會更加低。所以對於那些春節期間沒有營業收入來源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向銀行借錢來度過難關。

除此之外,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持續太久,根據很多專家的預測,肺炎疫情的拐點將會在2月15號到2月21號之間到來,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那麼社會的生產生活就會得到恢復,市場的需求也會得到恢復,如果企業在這段時間輕易的裁員,那以後訂單增多了,想要招員工反而會更加困難,我認為很多企業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會扛過去的。

總之具體春節之後會不會出現裁員,要看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行業,裁員每年都有,即便沒有發生疫情有很多企業也會計劃裁員,比如2019年就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做出了較大幅度的裁員,所以今年春節過後有企業裁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貸款教授


我只想老闆把過年前1月份的工資發給我,我不幹了,我不敢上班,現在疫情嚴重,每天都新增很多病例,更何況老闆說了:二月份上班也沒有底薪,只有提成,說真的只有提成的話照目前這情況一個月不知道能不能掙到三千塊錢,我不想拿感染的風險換這二三千塊錢,還有我在現在這間店鋪工作了三年了,老闆也沒有為我購買社保,一旦出事誰擔責?你永遠也沒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對了,我是做美甲美睫這行的,一旦上班必須要近距離接觸客人,感染的風險太大!最後希望老闆快點把年前的工資發給我!


啵啵魚擺擺


早晨公司管理群裡另一位部門負責人說,估計今年離職率會比較低,下午我部門一位老員工提出離職,啪啪的打臉,火🔥辣辣的疼,疫情下勇士還是很多的。兩年前給我提過一次,要辭職去融資公司被我勸下來了,事實證明那些公司不太靠譜,後來倒掉多少啊


燕558


今年情況確實比較特殊。1月26日首先是國務院通知要求將春節假期延長三天至2月2日。後來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傳染病防治法》,多個省市將企業復工的時間延長至2月9日24點以後。

按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規定,非勞動者原因造成企業停工停產安排職工待崗的,第1個工資發放週期之內,工資待遇要正常發放。之後可以按照70%~80%最低工資標準的待崗工資發放。

另外,社會保險是每月必須要繳納的。不過人社部門和醫保部門考慮到企業的具體困難情況,允許企業在三個月之內緩交社會保險,停繳社會保險期間的社會保障待遇不受影響。另外,三個月之內補繳社保也不會收取滯納金,有關優惠政策是否延期,可能還是需要考慮到疫情的情況。

相對而言,這些政策可能跟有些人所說的工資照發、社保照繳是有區別的。

有些人覺得,真正復工以後,企業大面積復工的話,依然要做好員工聚集的疫情防控工作。一些企業會不會因為負擔不起,出現大面積裁員呢?


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對於企業來說,裁員不是理智的選擇。

第一,維持待崗的成本較低。上面已經說過,如果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之外,再安排職工待崗的話,只需要支付當地的待崗工資標準就可以了,一般是70%~80%的最低工資。很多地區也就是一兩千元吧。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工資負擔至少要降低一半以上。

由於可以享受社會保險費緩交政策,暫時的資金運行壓力還是能夠得到有效緩解的。如果執意解除勞動者,那可就負擔大了。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管是企業破產還是經濟性裁員,都是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有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是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的。其實職工平均在一個企業的服務時間都是能夠達到5~10年的,這種情況下要額外支付5~10個月的工資可是一筆很巨大的負擔。

其實用一句名言說,“人存地失,人地兩存;人亡地存,人地兩失”。這句話也是適合現在的企業的。

第二,培養職工忠誠度。

勞動者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但勞動者絕大多數人也是恪守“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的忠誠意識的。尤其是在現在的情況,如果將勞動者放到社會中再求職也非常困難。保留勞動者和企業的用工關係,一起渡過難關,企業將會擁有一大批的鐵桿粉絲。

就跟華為公司一樣,99%的企業股權是有職工工會持有。職工能夠以企業為家,拼命為企業努力,要不有的人說華為的職工有一種“狼性”。

企業實際上也可以跟職工進行工資協商,在特殊時期降低工資標準。由職工幫助企業共度難關,這是共贏的結果。不過如果企業要解除職工,肯定不可能協商不給補償吧?

第三,疫情會結束,結束後將會有新的商機。

新冠病毒疫情很快就會結束,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在期盼疫情的拐點,期盼著春暖花開的那一天。新冠病毒畢竟也是一種流感,秋冬季節的流感傳播是非常厲害的。一旦過去進入春秋季節,病毒就會變得無影無蹤。

記得2003年的非典,我們研究出了sars病毒的第一期滅活疫苗。可是,後來沒有進行第2期、第3期臨床試驗,因為沒有非典患者了。希望這次的新冠病毒也跟非典一樣吧。當然還希望科學家能夠儘早找出有針對的治療藥物,讓患者能夠早日得到有效治療。

疫情結束以後,可以說是百廢待興,壓抑了這麼長時間的消費需求將集中爆發,社會將會有更多的商機。這也是不少企業能夠彌補虧損、擴大規模的良機。

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確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關行業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對於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通過財政給予一半的貼息政策,提供利率低於1.6%的企業優惠利率貸款。

綜上所述,確實2020年的這一段時間很多企業會很困難,不過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還是不會大面積裁員的。相信疫情之後,我們經濟將會快速復甦,企業也會迅速進入蓬勃發展的快速階段。


暖心人社


我認為恰恰相反。不是企業大規模裁員,很多企業招不滿人。尤其是一些製造業企業,等正式復工之後,急缺人手。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員工即使在企業復工後後依舊還不能返回企業上班。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生命還是比錢更重要吧。當前的疫情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企業復工後,很多人尤其是負擔相對較輕的年輕人,是不會第一時間去上班的。

像江浙和廣東一帶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地區。那裡恰好是我國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均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省數千萬的務工人員。如果疫情在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況下,很多務工人員是不敢貿然前往的。

第二,對於一些服務業企業來說,復工之後可能生意也會比較蕭條,確實存在裁員的情況。比如很多餐館、酒店、網吧、酒吧、旅行社、培訓機構復工之後生意未必會很好做,就可能帶來裁員的情況。但是,那些被裁的員工隨時可以轉移到其他產業中去。我並不認為會帶來多大的失業人口規模。

第三,國有企業裁員的可能性非常小。銀行、保險、建築、能源、通訊等國有企業關係國計民生,復工之後,就能夠正常運轉,生意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因此裁員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綜合以上3點個人認為,2月10日企業復工之後,並不會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也不會出現多大的社會問題。


財經知識局


這個還真不一定!不過,我相信大部分的企業,此時不是考慮裁員的時候,而是應該如何儘快恢復生產、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現如今,國內絕大部分的省市,春節假期皆是延長至2月9日24:00點。也就是說,春節上班時間不會早於2月10日(下週一)的。但即便到了2月10日,一般的企業,也不是可以“準時”上班的!

我們企業,今天就收到街道辦發送的通知,凡是計劃2月10日復工的企業,都需要按流程上報材料,需經過層層審批後方可開工。一旦擅自復工,可是要追究責任的。

具體來說:

  1. 填寫並提交《復工復產申請表》、承諾書、復工人員基本資料(數量、名單等)。

  2. 街道辦派專人現場複核,並簽署審核意見。

  3. 分別上報區企業防控組、區政府、市政府進行審核。

  4. 以上審批全部通過之後,才是按時復工。

按這個審核流程來辦理,對於一般生產型企業、動輒上百名員工,外地人員數量肯定少不了。2月10日是否能正常復工,還這是個未知數呢!

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麼

上面有過介紹,對於一般企業來說,何時復工、還真不一定呢!此時,因為春節延長假期、封村封路的影響,店鋪家家關門,企業幾乎處於停產的狀況,國家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而一旦大面積復工之後,經濟必然會迎來增長,市場需求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很多工廠積壓的訂單也需要更多的人力來完成。因此,從整體來看,企業不僅不會裁員、反而會招聘更多員工的。

這就和股市一樣,2月3日開市第一天,3000多隻股票跌停。其後,2月5日、6日迎來大面積反彈,個股行情開始分化,但整體來說,上漲數量還是多於下跌的。

總之,春節復工、疫情結束之後,經濟會快速復甦,對於大部分的企業來說,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此時,不僅不會裁員、甚至還會大部分招工的!再者說,只要經濟不斷髮展,我們還愁找不到更為合適的工作麼!


財經者思


表姐夫是開餐飲店的,每年的春節假期,是他的店最繁忙的時候,因為菜品口感不錯,性價比高,春節的各種聚餐、宴席基本都在年前好幾個月都提前預訂了,沒想到除夕剛過,全國疫情爆發,他的很多顧客臨時都取消了聚餐安排。

對於他們這樣的店鋪,春節半個月的營業額相當於整個夏天,甚至還不止。“感覺自己白忙活了大半年”表姐夫這麼說。

表姐夫擔心春節假期店裡可能忙不過來,臨時招人又比較緊張,於是讓有些員工放棄回老家過年,對於這些員工在除夕前後幾天,都是按照雙倍工資支付。初二過後,就基本確定停止營業,那些員工回程的車費也是表姐夫他們買好。

“如果正月一整個月都不能營業,因為自己的資金比較緊張,可能需要裁一些員工,讓自己的餐飲店繼續存活下去”表姐夫無奈地說。

類似表姐夫這樣的餐飲店,只是現在很多餐飲店的一個縮影。此次疫情爆發以來,很多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餐飲業、旅遊業、婚慶行業、房地產等實體經濟影響較大,比如餐飲巨頭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經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損失都是比較大的。

對於那些中小型企業老闆來說,資金儲備不多,或許由於資金緊張,為了讓企業繼續生存下去,裁員也就在所難免。

但是,除了自身由於資金流緊張而經營困難的企業或商家,大部分企業並不會裁員,更加不會大規模裁員。

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的原因如下:

1.大規模裁員不僅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對社會影響較大。企業一旦裁員,不僅需要根據員工的工齡來確定補償金額,也要考慮員工在企業的貢獻以及遇到的困難,加上如果是因為疫情這種非常時期導致大規模裁員,那麼企業將不得人心,對社會影響較大。
2.中小企業遇到困難,可以向國家尋求幫助。目前有多個地方已經出臺針對扶持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給予相應的補助減免,比如蘇州出臺十條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3.春節復工後,大部分企業恢復生產。企業生產需要大部分員工各司其職,春節復工後,可能部分員工還會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返回公司上班,但是各項工作不能因此停止,所以企業這種時候更加不會裁員。甚至有些員工因為疫情影響,臨時決定辭職,企業還需要亟待補充新鮮血液。

4.企業本身招工難,不會在春節復工後停止招工。以前,企業可以挑選各種員工,隨著人口紅利漸漸消失,員工對企業的各種福利待遇、企業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現在很多企業依然對招到比較合適的員工越加發愁,這種本身就招工難的問題,不會因為春節復工後,受到影響。

5.市場需求報復性反彈,企業不僅不裁員,反而需要招更多的員工。當員工在2月10日(大部分地區)正式復工後,市場需求就是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各行各業都會盡快恢復。那些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很多工廠積壓的訂單需要更多員工來完成,因此,招更多人勢在必行。

總之,出現大規模裁員的可能性非常低,個別企業或商家因為資金壓力出現一定的裁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相信很多企業在國家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只要短期內度過難關,就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相反,病毒無情,而人有情,只要在企業危難時刻,企業與員工共同攜手同行,那企業的凝聚力就會更加強大,對提高生產效率還有更高的的積極影響。因此,期待此次疫情儘快過去,那麼很多行業就會恢復起來,甚至因為員工和老闆共同努力,給了企業更好發展的機會。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主要看疫情的情況,如果很快能控制住出現拐點,相信不會有大規模的裁員。而且負責任的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嗎?

今年由於受到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多數省份的企業要延遲復工到2月9號24時,由於延遲復工期間不能夠正常開工,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不能正常營業,喪失了收入來源,沒有了收入,現金流緊張,而支出則需要保證,比如員工的工資社保,房租等費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是非常大的,甚至連一些大企業也會面臨生存危機。

“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 日前,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引發輿論譁然。

所以如果在春節復工後,疫情依然沒有好轉,大家依然需要宅在家裡,缺乏消費,那麼很多企業的營業收入會迎來驟減,為了生存,裁員是選項之一,這樣是為了減少成本支出,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如果疫情好轉了,很快能得到控制住,大家的消費上來了,那麼企業的收入也會好轉,大規模裁員,自然也就不會出現。

所以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是否能夠很快得到控制。

而且這時候也是考驗企業社會責任心的時候了,雖然不能對企業進行道德綁架,但是在這種特殊的時期,不裁員,少裁員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而且現階段國家已經採取了措施,送出了真金白銀,以促進企業不裁員,少裁員。因為就業的穩定,對於社會的穩定是非常關鍵的。

目前人社部已經允許企業和個人延期繳納社保,比如北京像受到影響比較大的餐飲,旅遊,住宿等十個行業可以延遲到七月底。

還有對於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也會返還失業保險費。

上海、山東、江西、寧波、蘇州等地宣佈,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另外,還有很多地方宣佈對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費用。

比如,北京宣佈中小微企業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於辦公用房的,給予2月份租金50%的減免。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企業自身的努力下,不會出現大規模的裁員,就業形勢也要保持穩定。

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