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中國留學(美國)生基本上都會去找寄宿家庭,難道學校沒有學生宿舍嗎?

財智觀察


各國通常要求:18歲未成年留學生在當地必須指定合法監護人。

如果父母不陪讀,那邊又沒親戚,

寄宿家庭的家長就可作為監護人。寄宿家庭不僅提供食宿還代行部分家長的權利和義務,譬如要去開家長會等。

所以寄宿家庭是沒有父母陪讀的孩子唯一選擇。


easyto1


學校當然有學生宿舍。我留學時就是住在學校的研究生公寓,當然是自己交錢的。很多中國留學生想省錢,就住在校外的公寓。學校的研究生公寓在校園內,我可以走路去上課、去實驗室、去游泳和打籃球等。我花多了錢,但節約了時間並鍛鍊了身體。多花的錢出來工作後很快就賺回來了。


Haiben


這就是一個國情不同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大學,好像都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生宿舍,大家都住在宿舍裡,也就是這幾年,聽說有為了讀研或其他目的,出去租房子住的。大部分都是住在宿舍裡,大家嘻嘻哈哈一起過幾年。

國外大學不是這樣,他們不給所有孩子提供宿舍。宿舍數量是有限的。需要提前申請,才能有可能有宿舍。

所以,國外大學,留學生們的住宿一般是這麼幾種情況:

1,申請宿舍。住宿舍。

學校答應了你的申請你就有宿舍了。記住:舍友是隨機分配的,性別不管,有些毛病也不管。比如,你有可能分到一個抽菸喝酒的室友,也許還吸大麻……

所以,中國留學生一般是自己先找好室友,再一起申請宿舍。

2,住外面的公寓或別墅。

就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或者倆人間,或者三人間。或者別墅。

裡面各種傢俱齊全。

自己也可以做飯等。

但是,住公寓要方便一些,因為他們是類似管理學生的模式。

住別墅有點麻煩,自己需要清潔草坪,如果下雪,還得及時除雪。要不然,有人摔倒你家門前,你得負責。

3,還有一種,就是寄宿家庭。

這樣事,都是家長對孩子不放心,委託國外家庭,幫忙照顧孩子。同時,給人家費用,吃飯住宿人家都要費心。有的寄宿家庭很好,照顧的很到位。有的只是收錢,也就是那麼回事。

大部分大學生孩子,是不願意住寄宿家庭的。感覺不自在,受約束。

比如,我知道一個孩子,就住在寄宿家庭裡,那個大媽特別慈祥,總做好飯,逼著那個孩子吃,那個孩子都吃胖了……但就是這樣,那個孩子第二年也不肯住寄宿家庭了。他感覺很拘束。

在國外,大學生住宿,就這麼幾類。


Longsuixinyuan


其實國外留學住宿有很多類,我以我在澳洲的經歷說一下(我個人認為和美國英國也差不多)。在國外上大學,一般有三種住宿方式:寄宿家庭(homestay),朋友一起租房,學校的公寓。

1⃣️,寄宿家庭:一般低於18歲的小留學生,如果父母不陪讀的話,都要住這種。因為低於18歲是要有監護人的,寄宿家庭的爸爸媽媽就是你在國外的監護人。你是和他們一起吃飯,他們要負責你很多事情的。一般大於18歲的孩子,很多不都願意住寄宿家庭。因為有人管他們,他們沒那麼自由。而另一些人住寄宿家庭是因為可以練習英語,也可以瞭解一下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家庭文化之類的。

2⃣️,和朋友一起租房,其實是當地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因為18歲之後,就可以搬出來。找自己三五個玩的好的朋友一起租房,又自由,又舒服。

3⃣️,學校公寓,國外的學校不像國內,他們的學校公寓很少的,很緊俏,申請一般都需要排隊的。當地的孩子一般不願意住,基本都是國際學生。基本是幾間房子公用一個客廳和廚房。每間房子有兩個人的,有單間的。價格不一樣哦。


hedi科


沒去過美國,不插嘴。

稍微瞭解一點加拿大的留學要求,所以八卦一下。

加拿大不同的省份,對孩子單獨生活的年齡要求不一樣。

比如有的省份要求是年滿十八歲、有的則是十九歲,才允許孩子獨自生活(求學)。

所以,國內過去讀書的孩子,如果年齡滿了十八或者十九歲,就可以獨自申請學校的宿舍,或者獨自租賃外面的房子住宿(即使跟人合租,也算是獨自居住的)。

那如果沒有年滿十八或十九歲,就必須有人監護(監管),也就是必須父母監管,沒有父母的則必須有父母授權同意的其他人監管;或者是跟寄宿家庭同住,總之必須有人監護。

有的是學校指定的寄宿家庭(監護人),有的是自己挑選的。總之必須有。

這應該也算是未成年人保護吧,我的理解。

這也是很多父母過去陪讀的原因之一,孩子太小,也不放心交給別人監護,所以父母過去陪讀。

大概是這樣。

如果我講錯了,歡迎批評。



雲是鶴家鄉680


美國學者拉里·羅曼洛夫:美國大學排名之所以高,不是因為它們是最好的;而是因為美國人決定了排名規則。

美國媒體以最驚人的宣傳和編造有關國家教育質量的童話充斥全國和世界。媒體向世界灌輸“美國教育世界第一”的愚蠢烏托邦,認為美國是世界教育的領導者,而這一切都與真相相去甚遠。


青松51990801


寄宿家庭主要是為中小學留學生選擇的住宿方式。如果學校不提供住宿,孩子又小,一般家長會找寄宿家庭解決孩子食宿問題。寄宿家庭資格也是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審核批准的,確保這個家庭的信用良好,品行端正,居家條件能夠滿足學生要求,安全可靠有愛心等等。一般一個寄宿家庭會招1到3名寄宿學生。對於小學生或者中學生,寄宿家庭會提供上下學交通,早晚餐,午餐帶些三明治什麼的。週末會帶去商場超市一次,每個月可能帶孩子去野餐或者海灘燒烤什麼的玩一下。對於大學生,寄宿家庭幾乎不是留學生的選擇,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是。因為在美國,自己的孩子十八歲成年以後,很多都會搬出去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即使孩子讀大學,很多父母也是沒有條件全額提供學費,學生要自己貸款讀書。所以,這種文化背景下,怎麼可能招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來家住呢。留學生中的大學生,一般來說第一年,很多學校要求是必須住學校宿舍的。學校宿舍數量有限,一般只提供給大一新生,也是為了給新生一些幫助,因為他們對環境還不熟。到了大二,絕大多數留學生都是跟同學一起找個公寓或獨棟房子合租,這樣比學校宿舍便宜。大部分學生買菜做飯,自己解決吃飯,因為在外面吃比較貴。所以出國留學,除了學業以外,對孩子最大的鍛鍊就是獨立性。什麼找房租房籤合同付租金,什麼水管鍋爐門窗壞了找人修理,銀行開戶存錢付賬計劃支出,買菜做飯一日三餐,這些在家裡都是爸媽負責的事,全部要由你自己用半生不熟的語言,面對白皮膚藍眼黃頭髮的老外,自己獨立搞定。況且還要在校內兼個職掙點零花錢,暑期找實習畢業找工作,全都靠自己,父母幫不了你。這比起國內大學生餓了去食堂、困了回宿舍的安逸,挑戰大了很多。總之,對於出國留學的孩子,我指正經的,好好讀書,考上國外比較優秀大學的留學生們,出國之後,一切要靠自己。你會發現自己潛力巨大能量無窮,沒有什麼搞不定,在環境的逼迫下你會快速成長,但這一切,讓你變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優秀。出國留學困難很多,生活上學習上文化上,都有。但是,當所有的高山被你一座座甩在身後時,你已經足夠強大足夠優秀了。祝福每個離開父母的安樂窩,勇敢出發去闖世界的學子們!你們無論在哪裡,永遠是父母的驕傲!


Sasasallygo


基於兩點:

第一,觀念不同,學校不包辦學生所有的事情,食宿主要靠社會來提供。學校的宿舍只提供給新生使用,因為他們新來乍到找不到合適的租房或公寓,還有學校也提供家庭房子,一般是為帶家屬的學生等準備的。

第二,國際學生選擇與居民合住,其目的多種多樣,基本上是各取所需。比如,安全,語言,經濟,勤工儉學等等。中國大陸去的年紀小的學生,家長會給她找一箇中國人家庭,比較放心;有的要給房東承擔家務、保潔、割草、做飯等來換取房租;再比如,有更多的機會與房東聊天,多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工作機會等等。


深藍ME


寄宿家庭會讓你更好的融入當地社會,宿舍什麼的真的就比較亂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蒼穹荒雲


寄宿是為了更好的瞭解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吧,當然美國多民族多元文化,寄宿家庭一定要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