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未來趨勢怎樣?

樂趣加油站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摩托車整車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連續多年佔據全球汽車和摩托車產量榜首,但是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需求的擴大,我國摩托車產銷規模連續下滑,城市“禁摩”、“限摩”下,摩托車在中國的市場進一步下沉,未來整體成長預期較為悲觀,大排量高端車型或成突破口。

摩托車產銷量同步下滑

摩托車整車製造,指不論是否裝有邊斗的摩托車製造。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國家惠農政策的落實和國產摩托車汽車的積極拓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摩托車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之一。但是近年來,居民消費結構調整升級下,摩托車在城市逐步被淘汰,產銷量均出現明顯下滑。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摩托車產量達到2700.52萬輛,同比增長1.16%,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峰;2012-2016年我國摩托車產量連續五年下滑,2017年小幅回彈。2018年受到宏觀經濟以及摩托車國四標準的實行,我國摩托車產量下降至1557.75萬輛,下降幅度9.15%。2019年1-5月,摩托車產量633.37萬輛,同比下滑5.13%。

從銷量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摩托車工業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及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行業銷售總體表現較為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托車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行業摩托車銷量為1557.05萬輛,較2017年下降9.13%。2019年1-5月,全行業累計產量摩托車629.75萬輛,同比下降5.58%。

二輪摩托車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摩托車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們分成若干具有不同特點的類別,國家標準主要規定了摩托車與輕便摩托車的區別。同時,根據摩托車的結構形式和輪胎數量可以分為二輪摩托和三輪摩托,目前國家在進行行業統計時主要採用此分類。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二輪摩托在整個摩托車行業中佔據著主導地位。2018年我國二輪摩托產銷1396.7萬輛和1395.5萬輛,分別佔摩托車行業的89.66%和89.62%。2019年1-5月,二輪摩托車產銷量分別為557.74萬輛和553.42萬輛,分別佔比88.06%和87.88%。

二輪大排量摩托車發展迅速

2017年國內摩托車市場的復甦,得益於國內經濟的強勢增長,居民購買力持續增強,拉動整個行情回暖,但縱觀2018全年,宏觀經濟的嚴峻形勢,產業發展的諸多阻力,消費趨勢的轉向變化,讓整個國內市場始終處於波動之中,很多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找到市場突破口,繼而表現低迷,加上宏觀下行趨勢影響,導致整體市場缺乏熱情和活力。

但各排量摩托車產銷量差異較大,其中跨騎式車的排量在110ml至150ml之間的產銷量較多;彎梁式摩托車的排量在100ml至110ml的產銷量最多;踏板式的摩托車的排量在110ml至125ml的產銷量最多。從發展增長情況來看,不論是跨騎式還是踏板式二輪摩托車,在排量大於400ML的車型上,產銷量均得到明顯提高。

高端大排量摩托車迎來爆發期

回望2018年中國摩托車行業,在國內外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衝擊下,行業處於產銷下滑、市場萎縮低迷、消費熱情缺乏的嚴峻境地。摩托車行業既要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負擔和挑戰,同時也要在城市“禁摩”、“限摩”中尋求轉機和突破,中國摩托車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摩托車行業萎縮,但是大排量摩托車,尤其是二輪摩托車中大排量摩托車逆勢增長,成為行業亮點。多元化、個性化正在成為其主流發展趨勢。無論是國際進口品牌,還是本土自主品牌,都將目光和資源投入其中。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企業高喊“差異化”口號的基礎上,高端大排必然也必須是中國摩托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企業提升市場佔有率、擴充利潤空間的“藍海”。

同時隨著我國摩托車國四標準的全面實行,燃油電噴取代化油器成為必然選擇,綠色環保成為摩托車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電摩將成為城市短途代步的重要選擇。在信息經濟推動下,不少摩托車企業將互聯網與企業戰略深度融合,實現互聯網與行業的深度融合。


前瞻產業研究院


實話說,摩托車行業已經是明日黃花了,摩托車只會越來越少,不管你是追求“兩輪承載靈魂”的浪漫情懷,還是穿梭運輸的便利性,都不能挽救摩托車行業衰敗已經成局的現狀了。禁摩是一方面,但是不應該是全部,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1、中國地域廣闊,氣溫和路況差異很大,理論上也不應該讓一種類型的交通工具來滿足需求。摩托車能在當初風靡一陣子,主要是當時的物質水平決定的,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生活水平都沒有那麼好,摩托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及時出現了,的確能滿足當時的人們出行需求。而在經濟條件變好的今天,汽車已經正式成為大多數人出門的選擇,另外還有公交地鐵高鐵等交通工具普及,摩托車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受歡迎的了,指望回到過去的日子是不現實的。

2、電瓶車取代了摩托車部分功能,至少在平原地區,或者路況比較好的短距離交通場景,電瓶車有它的優勢。另外內燃機電氣化也是不可逆的趨勢,汽車都要被新能源汽車取代了,你指望傳統的摩托車會止步不前嗎。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十年前,我們誰能想到移動移動互聯網能讓一個保安也能做一個自媒體這種事情發生了,所以電池技術也說不定哪天真正突破了,或者以某種形式來滿足需求。

3、情懷追求本身是一種小眾市場,它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不可能會大眾化,摩托車定製,會變成這個行業裡邊比較重要的一環,滿足一些玩車摩友的需求。線上線下走到一起了,個性化摩托車會越來越多,批量生產的摩托車會越來越少。汽車開汽車,偶爾玩一下摩托車,過把癮而已。

4、鄉下一些地方的確需要摩托車,比如雲貴川這些山區,但是也會越來越少了,因為城鎮化了,住鄉下的人會越來越少了,誰能保證以後縣城都禁摩了呢。

5、城裡的一些年輕人會買一些摩托車來玩,所以城市裡邊的摩托車可能會多點起來,或者城裡買摩托車的,乾脆都不上牌了,本身就是拿來玩玩的,在城郊跑一下而已,又不貴,沒收了就算了。

6、摩托車的未來,應該和小型飛機一樣定位了,就是玩家的玩具,小眾化的群體。


容濟點火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娛樂摩托車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諮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

影響娛樂摩托車行業發展的因素

政策

雖然現在很多城市解除了“禁摩令”,但是“禁令”的影響已經是非常深遠了。關於國內為什麼頒佈“禁摩令”的原因,有人說是汙染大,有人說是影響交通,也有人說影響市容,也許這些都是原因。

“禁摩令”固然有它實施的意義,但是不得不說,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摩托車企業的發展,如今再想追趕日本的摩托車企業,恐怕要比造汽車還難。

消費觀念

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在悄然改變

消費者在過去數十年中,享受了經濟發展帶來的各種物質的充裕和好處。產品的替代性和重複性也越來越明顯,年輕人在消費理念和生活習慣上的升級也在改變著他們的消費觀念。

年輕人買摩托車看重性能

“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智慧存在於口頭禪上面,在年輕人購買摩托車時已經不再是隻為了當交通工具,而更多的是為了娛樂休閒,娛樂摩托車的性能高,能滿足娛樂休閒的需求,是年輕人的首選。

國民收入

收入是影響消費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娛樂摩托車這種高端消費,只有高收入人群才會選擇;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也是我國娛樂摩托車行業需求增長的原因之一。

2018年我國居民收入情況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2017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6413元,增長7.6%,是平均數的9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066元,增長9.2%,是平均數的89.4%。

按收入來源分,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829元,比2017年增長8.3%,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1%;人均經營淨收入4852元,增長7.8%,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2%;人均財產淨收入2379元,增長12.9%,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4%;人均轉移淨收入5168元,增長8.9%,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3%。

圖表: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2017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5631元,比2017年增長4.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8.4%;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89元,增長4.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5%;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647元,增長13.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223元,增長9.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2%;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675元,增長7.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5%;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226元,增長6.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1.2%;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685元,增長16.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5%;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477元,增長6.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

圖表: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技術

娛樂摩托車是很依賴技術的車種,娛樂摩托車的不同用途對性能的要求很高,這就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技術的發展影響摩托車的性能,性能又影響需求。

第二節2019-2025年市場需求預測

圖表:2019-2025年娛樂摩托車市場需求預測

第三節2019-2025年市場銷量預測

圖表:2019-2025年娛樂摩托車銷量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娛樂摩托車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諮詢報告》


中研網


摩托車前景不太樂觀。一、全國禁摩有擴大的趨勢,而且近年看來解禁的可能渺茫。二、電動車不用駕駛證,不上牌照,購車用車成本低……並且現在到處安裝充電樁,明顯有全面取代摩托車的勢頭。三、公交、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大規模普及。可能不久的將來,燃油汽車都要被限售,限行了,何況摩托車呢?


鳳舞飄香飛揚


摩托車它承載著獨具魅力的機車文化。(這裡所指不包括一般便宜快捷用於通勤摩托)



巡航機車暴力裸露的機頭牙箱,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機械感十足,暴力美學在巡航機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穿越車完美詮釋著機械力學,無論是水平對置還是V型或者是直列四缸發動機,都給人帶來聲與力的滿足感,更是無限延伸了人類出行的長度。





賽道或街車它的流線設計風格,給予你激情與速度狂野個性,讓你的腎上腺素飆升暴表。

任何事物流傳下來便是永恆之經典,機車它給予人們追求速度和釋放天性更多的選擇,我想不管怎樣發展機車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純屬個人觀點,望各位大神指證)


彥哥在路上


現在國內很多高速是兩車道,還有一條緊急停靠帶,你覺得這種路真的能開放摩托車嗎?江蘇安徽山東浙江,你開放試試,先不說國定假日了,就禮拜五的小回流就能要命!更不要說上海北京直轄市了。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十四億人口是需要你優先動腦的!廣東的摩托大軍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冬季更要命。


土豆燉牛肉肉


整個摩托車行業雖然在下滑但是摩托車絕對不會消失的。摩托車只會隨著技術的提升而更加顯現出它的優勢。在產量上會發生從量到質鉅變,新能源領域也會佔有一席之地這絕對不是痴人說夢。雖然各地在禁摩禁油但隨著能源不斷的枯竭和交通壓力的增大摩托車是不會被時代淘汰的。當汽車熱一過摩托車還是會有它的春天。


騎士分享


單看一點,目前國際上最著名的摩托車比賽非MOTOGP莫屬,今年開始會增加電動摩托車比賽賽程,雖然暫時只有五站比賽,但是,相信在不久之後就會和現有燃油車一樣平起平坐甚至超越。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世界。現有幾乎所有的大牌摩托車廠都有自己的電動車車型,今年越野車王KTM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動踏板,還是單搖臂,寶馬的C系列都是很好的例子


摩托豬豬


摩托車行業未來前景如何。對於大企業能投入研發,重視質量的企業,未來前景無限,對於做低端產品,賣一天算一天的企業,未來是殘酷的。

首先在國際上,印度是摩托車生產大國,他們的質量和中國差不多,但是他們的人工便宜,對中國現在摩托車的出口影響很大,做低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受的影響大。

其次在國內,摩托車企業有幾百家,大部分拼的就是價格,生產低端又沒技術含量的摩托車,同質化嚴重,惡意競爭,企業都在淘汰邊緣。這些是大部分企業將面臨的問題。

隨著90後00後消費者崛起,玩車愛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追求個性化、性能好、質量穩定的產品。

如圖,寶馬摩托310,中國售價5W。除了有錢人,一般人是不會購買。國產企業 春風、錢江、豪爵、升仕等都已開發出同類產品價格只要2-3W。市場需求量不小,最主要的是,只要企業把品質做好,這些車的利潤非常高,競爭雖然激烈,但由於技術含量高,同質化情況少,一旦上量,對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企業有加大力度投入產品研發,達到良性循環,越做越大。

中國摩托車行業發展一定和發達國家相同,最後只會剩下幾個大廠和具有特色的企業,其他小廠的產品在國內都會銷聲匿跡。


摩托ID


我在廣西柳州,一個三線小城市,打的不到50元就打穿了,居然這裡也限摩...一個季度抽籤准入900輛摩托車,然後限出了滿天滿地的電動車,雖然劃了摩托車專用道和非機動車道並排,可是電動車理所當然的佔用了,摩托車確實不再擁有那種感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