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春節作為一家團聚的日子,奔波各處的人們從世界各地彙集到家中,享受一年來難得團聚的日子。春節期間也是餐飲行業的旺季,許多餐飲店鋪早早開放年夜飯的預訂,籌備著打破去年的春節銷售記錄。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然而近期中國烹飪協會透露,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餐飲業損失嚴重,年夜飯退定量達到94%-100%。

冠狀病毒的爆發對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恆大研究院報告估算,春節七天假期內,餐飲零售額僅在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微博#武漢最新城市宣傳片#


西貝莜麵村三月後將難以為繼

“我們一個月(員工)工資發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三個月就四五個億了。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流?”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縱觀西貝歷史,經過三十二年的艱苦拼搏,西貝莜麵村從內蒙古臨河的一家小餐館,慢慢拓展成在全國50多家城市擁有400多店鋪的大型連鎖餐廳。然而這努力打拼出的一切,在肺炎面前顯得無比脆弱。

在投中網的採訪中,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提到,截止日前,全國西貝莜麵村的門店僅留下北上廣深數家維持著外賣活動,收益僅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而其餘店鋪已悉數關閉。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賈國龍講述到,店鋪停業的成本架構中,原材料佔30%、房租佔10%、稅收6-8%,這些成本都可以解決。投入到原拆料中的款項可以通過貨物本身價值變現,而房租因合同原因,計算方式與開店時間掛鉤。

但最嚴重的問題是,如今疫情肆虐,約有1萬多名員工被安置在宿舍樓中,無法進行勞務輸出,但西貝仍需要每月支付他們工資,約1.56億左右。而目前西貝賬上的現金流只能支付三個月。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西貝莜麵村的自救

“我們必須把責任擔起來,如果我們開始裁員,甚至把員工全部推向社會,這不就麻煩了嗎?這不是社會不穩定因素嗎?”


一萬多名員工被安置在員工宿舍,減少出行,確保不被別人傳染,也避免自身成為傳播源。

在西貝的宿舍樓中,員工免費享受著一日三餐,偶爾可以參與團體組織的學習和小範圍內的娛樂活動。

西貝莜麵村開設外賣的店鋪也行動起來。西貝在外賣中加入安心卡,記錄菜品製作人、配餐員以及外賣騎手的實時體溫,並隨餐送到顧客手中。在保證外賣工作正常開展同時,西貝也在不斷尋求口碑作為回報的機會。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西貝莜麵村外賣安心卡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題

“在這個行業裡邊我們日子還算不錯的,那日子不好的呢?我們就貸上款,勒緊腰帶發三個月工資,其他品牌其他企業呢?”


此時的餐飲行業正經歷著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考,而這次西貝面臨的問題,也代表著國內大部分餐飲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疫情仍未出現拐點,在這期間,餐飲店主們房租還要掏,工資還得發,收入卻很可能是持續歸零狀態。

西貝莜麵村這種頭部餐飲企業尚且在面臨著資金難題時,還能運用一些手段延長壽命,但其他微小中企業,是否能在這次疫情中存活下來?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一位餐飲業主的煩惱

眉州東坡酒樓,從2020年1月21日至30日共收到顧客退餐11144桌,春節假期損失的營業額約為1700萬元。

擁有60家門店的旺順閣,2020年1月28日只有23家門店營業,客流量同比下降98.49%,營業額下降比例為93.77%。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一位餐飲業主的煩惱


中小微企業自救啟示錄

“能夠面對困難,便能尋求轉機”


開餐飲店的劉女士,面對年前特意為過年期間的餐飲生意所準備的海鮮產品,選擇了想盡辦法出售“回血”。

劉女士將海鮮產品做成套餐以折扣價優先提供給店鋪會員,還根據疫情情況開設送貨上門服務,剩餘海鮮對外出售。最終花費整整四天時間,處理完店鋪所有存活,也收穫了一波顧客口碑。

政府保底措施

“我國餐飲業提供了三四千萬的就業機會,這也意味著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餐飲行業也會不斷坍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失業。”


國家商務部率性先下發《關於幫助外貿企業應對疫情克服困難減少損失的通知》,多地政府也相繼出臺政策措施幫助肺炎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以促進經濟穩定運行。

西貝莜麵村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月多少企業一個月都活不下去?

餐飲業以線下提供服務為主,且餐飲行業中,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客戶需求是往往是呈現脈衝式。由於成本支出較為固定,這也讓其過於依賴當期利潤和現金流,一旦出現波動,常會因現金流斷裂而倒閉。

但這次疫情過後,留存下來的中小微餐飲老闆想必能夠理性思考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將來再遇到風險時,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應對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