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叫做:“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是什麼意思呢?

錦尚樹城


四十歲時,自己的夫人也差不多這個歲數,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一個都吃不消,怎麼再娶第二個?五十不置衣,孩子已經長大了,工作掙錢孝敬父母了,還用自己買衣服嗎?


三哥侃侃車


看到這個提問,真的讓我笑了。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麼守舊的人和風俗嗎?

沒查到這句話的出處,但我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這個問題。

1.四十不娶妻

從字面意思理解這句老話,四十不娶妻,是指男性,人過四十後就不要再取妻了。在古代,由於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限制,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國家雖然積極鼓勵生育,但男性既要養家餬口,還要四處征戰,相比女性,他們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對壽命的影響也會更高一些。對那個時代的男性來說,四十歲已進入暮年,自然也就沒有了娶妻的慾望?所以,老話才會有“四十不娶妻”的說法。

2.五十不置衣

我理解的“五十不置衣”,應該還是特指男性。因為在舊時代,都是男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出外謀生,女人在家操持家務,男人出門自然要穿著體面一些的。但窮苦人家,維持生活已經很艱難了,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節日,五十已然是風燭殘年,自然沒必要大肆置衣了。

3.八九十歲照娶妻,八九十歲照置衣

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提高到了75歲左右。人們的思想更加開放,婚育觀也更加的多元化。

多元包容的社會環境,給予了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很多老人選擇了黃昏戀,“八九十歲照娶妻”,相依相伴,過著幸福的晚年。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追求時尚之美已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一樣可以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對穿著的要求早已經不滿足衣服本身了,“八九十歲照置衣”,他們在服裝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家穿家居服,出門旅遊穿衝鋒衣速乾衣,參加聚會穿西裝禮服,很多老人還參加了模特表演,豐富多彩老年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

對“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類老話,我的看法是,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應該繼承併發揚光大;對糟粕的部分,則應該堅決去除。

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清音夜讀


今天想起一句話來,叫做:“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到了四十歲,就不要討老婆了,有桃花運也不要走,如果還是單身,就信上帝吧,你這輩子的紅顏就沒有知己了。如果你到了五十歲,就不要買衣服了,買了也是浪費,說不定哪天就蹬腿了呢。但是,這句話是根據人均壽命四十歲、五十歲來定的,和現在的社會不接茬,現在應該是“七十尚娶妻,八十勤置衣!”哈哈哈

不過,過了中年,生活習慣要有所改變。應該從高大全轉向少而精。

還有就是交朋友,從前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哲學,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圈子,一直保持聯繫的,是一生的朋友。但是,也有些朋友漸行漸遠了。我最近就把二十年沒有聯繫的朋友全部都刪掉了。(還沒有想明白,要不要把最近十年沒有聯繫的朋友全部刪掉,可能也會刪掉的。)

人過中年,都有自己的思想、哲學、經歷和習慣,很難交到知心朋友了。偶爾遇到一個,就要格外的珍惜。但是一旦發現有不同的信仰,趕緊分手,免得陷進去。現在我選擇朋友,非常挑剔,換句話說,想做我的朋友,很不容易,哈哈哈。

仔細想想,什麼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全是屁話!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隨心所欲,隨遇而安,隨風而逝。


遠源流暢


無論四十、五十、還是六十,都是個虛指。

人過四十不娶妻,意思是人到中年,就別惦記著換老婆了;

人過四十不學藝,不是不讓讀書了,是中年儘量別換行業;

人過五十不建房,意思是胳膊腿不好使了,老老實實的待著,儘量別換居住環境;

人過五十不交錢,上了歲數,腦子不靈光了,跟錢相關的事別幹,別追求物質上的虛榮,不置衣的意思相近;

人過六十不交言,是心腦血管不好用了,別天天跟人爭論較真,小心翹辮子;

人過七十不留宿,年齡大很容易睡過去,別睡別人家,給別人找事;

人過八十不留飯,又老了一些,喝涼水都能噎著,別在別人家吃飯;

人過九十不留坐,氣都不夠用了,長話短說,早辦完事早回家。

我們練太極拳的,老輩講:四十以前多練,四十以後多養。

太極拳講合道,什麼是合道?

一天來看,中午之前太陽是往上爬的,你可以折騰,稍微多吃點也無傷大雅;

下午太陽準備奔西山涼快去了,我們也要漸漸的趨於平靜。

現在很多人,晚上出去鍛鍊,這就是沒事找事,越練越傷。

有人說了,我天天晚上折騰,也沒見有啥事啊?

自己弄不明白的話,聽聽老輩怎麼講的吧: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還有很多人,早上不吃飯,中午用盒飯對付一下,全指著晚飯長膘。

我們常講傳統文化,那就來看看傳統文化對吃飯的指導意見:

申時,也就是下午3點到5點,古人稱之為哺食。

意思就是下午5點之後,就不要吃東西了。

歸結為兩句話,就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一年來看,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20歲之前是春生,40歲之前是夏長。

過了夏天,一年就過了一半了。

而人過了四十歲,中醫也稱之為陰氣自半。

人過四十應該怎麼做,自己可以掂量。

都是一個道理,合道的理,就叫“道”理。

“道”字,裡面的那個“首”上面的“兩點”是陰爻,下面“一橫”是陽爻,再下面的“自”是自己,外邊一個“走之旁”,意思就是:一陰一陽自己走。

太極拳的核心就是調陰陽,從三個方面,調身、調心、調息:

簡單來說,就是身、心、息都不能用力。

這麼做很簡單,但能放到全天就是功夫,治病養生都不外如此。

這也就是老輩講的:人過四十不多欲。





玄同說太極


“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中國農業文明短壽時代的人生觀價值觀

古代中國人生活條件艱苦,幾乎沒有醫療保障,因此平均壽命也就是在30~40歲之間,大多數人40歲左右已近壽終。那諺語的第一句“四十不娶妻”所表達的就有如下兩重意思。

其一、這個歲數(40歲)如果才娶妻生子,因為當事人的壽命平均都很短,那真的是折騰不起了。因為很明顯,如果40歲才娶妻生子,即使馬上生孩子,下一代從出生到人生能夠基本自立,至少還需要十幾年。因此多半的結果是,孩子還沒有長大成人,父母就撒手人寰了。這樣父母不能盡行撫養之恩,孩子也不能夠在成人後,盡贍養父母的孝敬之道。發展的結果大多是:孩子少年喪父母,父母又無法看到孩子成人,這無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實在是“愛孝”不能兩全的悲劇。

其二、大多數情況下古代的男人,迎娶妻妾,大多是男大女小,有的甚至相差十幾二十歲。這樣40歲的男人娶妻或者納妾,雙方相伴不了幾年,男人就得撒手人寰而去,這使女方很年輕就成了寡婦,其結果多半是很年輕的寡婦,拖著幾個更小的孩子,非常悽慘艱辛地度過未來漫長的撫養歲月,同時又必然造成“孩兒無父,妻兒無夫”的又一種雙重的人生悲劇。

出於對這雙重悲慘宿命的認知,所以古人悽慘的說出:“40不娶妻”。

俗語的後半句“五十不置衣”,意思就更好理解了,因為當時活到50歲的人,已經是真正的老年了,隨時可能入土西去。這個時候置辦衣物,也許根本就穿不了幾回。在節儉的古人看來,這完全是浪費布匹,浪費本來就極其有限的資源,因為如果有布匹的話,給年輕人做點衣服,還能穿得久一些,長一些。出於古人的節儉觀和對後輩的關愛,於是他們自然地就說出了“五十不置衣”。

總的說,這兩句諺語,道盡了中國農業社會短壽時代,當時的人對人生旅途短促的無奈和心酸的心境。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而今天,在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已經擁有如此優良的醫療和社會保障條件下,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已經76多歲,很快向80歲挺進,這些反映農業文明短壽時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諺語,早就不靈光,更無需遵守了。

瞭解這樣諺語的含義,不僅為我們打開了解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社會真實狀況的一個窗口,也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活著,天天向上,越過越好。


肖走地球還是圓的


農村裡確確實實有這種說法,與“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相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比如“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等等。

為什麼有這一類說法呢?其實任何一種民間老話,都來源於當時人民生產生活傳承下來的習慣習俗,也刻著時代發展的烙印。

什麼樣的時代就有什麼樣的說法。以“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來說,那是中國古人的說法,當時國民人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而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健康意識的普及,這樣的說法就不再適合了。我倒是聽說現在農村有“五十不娶妻,七十不置衣”的說法了,這種變化正是反映了時代在發展,所以我們也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

回過頭來,我們先來說一說“四十不娶妻”背後的原因。剛才說了,古人的壽命不長,如果四十多歲娶妻,就會出現三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生出的孩子還沒到成年,當父親的就已去世了,這樣就不利於孩子成長和教育。

第二種可能:就算孩子長成年了,但那時候當父親的可能已不在人世,孩子想盡孝心贍養也沒有辦法,那真正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第三種可能:古時候的婚姻大多是男大女小,當丈夫的娶妻後沒過幾年就蹬腿走人了,那女方就成了年輕的寡婦。俗話還說到:“寡婦門前是非多”,當然這話也不是絕對的,但也不能說沒有可能。

“五十不置衣”也出自同樣的因素,人活到五十,就不要在再浪費財力了,有餘錢就該用在年輕人身上,他們才將是家族家庭的主心骨。








六妙長春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四十不娶妻)。

一、四十歲是承前啟後的年齡。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四十歲的男人,經歷了很多事,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了;且下有孩子,上有父母,經濟花銷較大,又是全家的頂樑柱,是承前啟後的年齡。如果,此時娶妻,大多會受到孩子與父母的反對,阻力較大。若一意孤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因此而家庭矛盾重重,甚至敗家。因此,一般人不會娶妻。

二、社會壓力較大。

一般情況下,這個年齡的人,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網廣泛,若娶妻,必然觸動這個固定的大網,引發不穩定因素。

三、年齡不合適。

四十歲的男人,若娶妻,年齡相當的,多有拖帶(孩子),經濟和教育負擔較大;年齡小的,無論是身體、愛好、觀念均有差異。且未來若有孩子撫養也力不從心,比較麻煩。

所以,此年齡段,娶妻較少。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五十不置衣)。

一、性情固定。

俗話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內心。”五十歲的人,經歷事多,閱歷較深,性情已經固定,注重內在品質,喜歡內在的美——心靈美。

二、不注重外表。

俗話說:“年青人愛好穿戴,老年人豬油炒菜”。五十而知天命,這個年齡的人喜歡吃好點,穿差點也沒關係。

三、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年青人打扮好點,喜歡得到別人特別是異性的青睞,喜歡得到別人的讚美,當到了一定的年齡後,便淡化了。

綜上,這或許就是五十不置衣的主要原因唄!


大才21


“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肯定不合時宜,放在今天這個時代根本行不通。但時老話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有其歷史背景,也有當時存在意義。如果在當時背景下,這句話不合時宜,早就讓時間拋棄了。

四十不娶妻

如今男四十多,女的三十多沒有結婚的大有人在,尤其以高學歷的人為最多,那是因為要拿高學歷,把婚姻大事給耽誤了;其次是企業中的白領,主要是因在企業之中有高收入,同時工作也是高節奏,沒時間談戀愛,也有的怕談戀愛影響工作,進而影響收入,也給耽誤了。再次就是還有各種原因耽誤了了男女。這種三十以上還處於單身狀態的男女,現在有專有的名詞,稱這類人為“剩男、剩女”。因此,當今社會,男四十歲以上還未娶妻,女三十歲以上還未嫁人的大有人在,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過去之所以有“四十不娶妻”的說法,我們要充分了解當時是怎麼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環境。

一是封建社會人們結婚年齡普遍偏小。那時候,女子出嫁的年齡一般是十五六歲,到了十八、二十歲還未有夫家,就如同現在的“剩女”了。男子娶妻的年齡一般是十七八歲,到了二十四五還娶不到妻子,就成了當時的“剩男”。

試想想,今天農村青年結婚要遵守婚姻法規定的年齡,稱為法定年齡,即女滿二十歲,男滿二十二歲。如果有的人剛好過了法定年齡結婚,其父母到了四十五歲左右就做爺爺奶奶了。如果是放在過去,兒女結婚年齡還要小,其父母做爺爺奶奶的年齡就更小,一般人在四十歲左右。歷史事實也確實如此,那時男四十歲左右,女三十七八,大多數的人都做奶奶了。

試想,人家都做爺爺奶奶了,四十歲還單身男子,屬“高齡”,要想娶妻恐怕不是一般的難度。

二是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四十的人找不到老婆,除自身沒有毛病外,肯定是家裡很窮,娶不起妻子,當然女子也不願嫁給這樣的人。而一些財主,可以找了一個又一個,就是年滿四十歲做了爺爺又何妨?再說“四十不娶妻”是對窮苦人家的男子來說的,財主早就在十七八歲就娶妻了,四十再娶,那不叫妻了,叫“討小”,也就是娶妾。因此,那時的“四十不娶妻”是針對窮苦人家來說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是一種普遍現象。

三是封建社會的轉親。封建社會時期,女子要守住所謂的“三從四德”,也就是丈夫死後,有“從一而終”一條規矩束縛,只能守活寡,因此,單身窮人就是想找個半路妻子也很難。但世上之事總有例外,禮教制度很嚴的封建社會也是如此,那就是除財主外,一般普通家庭有“轉親”習俗。

轉親分兩種,一種是內轉,一種是招轉。所謂內轉,就是兄弟有死去的,弟與嫂轉成夫妻,或兄與弟媳轉成夫妻,這種內轉一般是親兄弟之,有人娶不到妻子的,如果兄弟都娶了妻子成家了,那就不能這樣轉,只能外招。外招的形式,其實是在封建禮教面前打了一個擦邊球,其名義上是“從一而終”,也就是寡婦未再嫁。往往是這類寡婦家中有一大窩小孩子,沒有一個男子漢頂著,日子怎麼過呢?再說守寡女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那就在家族的主持下,只好從那些娶不到妻的“剩男”之中招一個進來,這也稱轉親,事實上與轉親無關,只是礙於封建禮思想的淫威,換了一種說法。

招轉名義上是轉親,實際上等於是入贅,只是這種招轉與純粹的入贅地位無法相提並論。入贅有契約,也稱“父約”,是明媒正娶,成親時轟轟烈烈,具有法律地位。而招轉的人相當於幫人家養家餬口的臨時工,俗稱“打幹夥”,雖然在民間也默認為合法夫妻,但沒有絲毫的法律保障。如果男子與結全的婦人生得兒女還好一點,如果男子與女人沒有生育子女,待到這家的兒子長大了,能做家裡的頂樑柱了,他便十有八九打哪裡來,回哪裡去,淨身出戶,繼續過單身生活。而此時,這種男子已上了年歲,只得暗淡地渡過孤單的殘年。因此,過去那些娶不到妻子的大齡男子,寧可過繼一個侄子或堂侄了為兒子,用來養老送終,也不願去招轉,做半路夫妻。

這就是那時大齡單身男人的慘狀,也就是為什麼老話說“四十不娶妻”理由,其實是一種對年滿四十歲單身男子的一種忠告。

五十不置衣

關於“五十不置衣”,人們會理解成人到五十了,縫製新衣是一種浪費,因為那時人的壽命短,做了新衣服後,腿一蹬,見閻王爺去了,新衣服就要燒掉。其實,這種理解是今天人們的習慣思維,理解不夠準確。

現在的老人去世後,老人穿過的衣服,蓋過的被子,用過的東西,或是全燒掉,或是扔掉。在過去生活貧困、物資匱乏的年代,老人去世後,只是象徵性地燒一兩套其生前穿過的衣服,而且還是很破爛的衣服,好的衣服和被子,既不燒,也不扔,要留給活著的人穿和用。

在過去的那種社會環境之中,貧寒家庭,一件衣服要穿三代,很普遍。還有的人家因兄弟多,縫製了一套好能出眾的衣服,平時收著不穿,誰出門的時候誰穿,回來後又收著。這說明那時候縫製一件新衣服的艱難。有一句老話也印證了當時百姓穿衣的窘境:“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裡的“三”雖然是一個虛數,卻也說明當時縫製一件新衣服要穿許多年。

上了一些年紀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如家中兄弟姐妹多,大的穿的衣服,因個子長了穿不得了,要留給小的穿,一直傳遞下去,直到破爛得不能縫補為止。那時候的小孩子為什麼盼著過年,因為過年了,除了有好吃的,小孩子有新衣服穿,穿新衣服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事。而那時候的成年人,過年時就很少添制新衣服,不是成年人不想穿新衣服,實在是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只好將就了。

中國有一個成語:飢寒交迫。又有一成語:豐衣足食。兩個詞義相反的成語說明古人把吃和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古代人把“男耕女織”來描繪農業生產,把種糧與種桑麻紡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種桑葉養蠶,織出的是絲綢,在古代,那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享受的。平民百姓穿的衣服是由麻絲織成的衣服,也就是粗布衣服。古代雖然也有織布坊,大多數是供官府,大多數平民百姓是靠家庭織布,且布匹與糧食一樣,納入了賦稅,也就是布匹也要當賦稅來上交官府。家庭織布要經過很多的工序,一年也織不了多少布來,家庭主婦不知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熬多少個日日夜夜。織出來的布除了供人家人的穿著外,還要交賦稅,如此,一個家庭就沒多少布來縫製衣服了,求大於供。再說,普遍的家庭又有多少土地供種桑麻的呢?

上文說到,過去的人一般在四十左右就做爺爺奶奶了,到了五十歲時,已是兒孫滿堂,兒孫多了,吃飯穿衣的需求就滿足不了,怎麼辦?過去上了五十歲的人很少出門,家裡要節省,兒孫身上是很難節省出來,沒辦法,只好委屈老人了,滿了五十後,就不要添制新衣服了,節省出來給兒孫們吧,兒孫們都盼望穿新衣服呢。滿了五十後,添了新衣服,說不定哪天蹬腳而去,新衣服要留給兒子穿。如果兒子和睦還好說,要是兒子一個比一個自私,自己蹬腿了,留下的新衣服還要讓他們作為家財來爭,留下了一身麻煩事。

中國農村至今還有一種習俗,當老父母大生日(如逢五十、六十整數為大生日,民間傳統一般男上女滿,也就是男如果逢四十九、五十九為大生日,是為上,女的按整數,是為滿)時,女兒最好的禮物就是給父母各人一套新衣服,原因也就是五十後,父母為了節省,不再縫製新衣服了。

總之,中國民間的俗語也好,老話也好,要準確的理解,必須要把握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不然就會產生誤解。


關山聽風


古人語,今短板褲語。

四十如今正年輕有為,不惑人間色慾,只求物慾,世代感,才擁有。

五十開始享樂,綾羅綢緞,滿身加裟,何避人言。

古以40精神衰,不苟家庭,恐禍後人。今日壽年延長,不可同日憑侃。

古以50離世不遠,今70方叫小夥,何道衣物財帛。

與時俱進,方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的小悟


這個諺語道盡了農業社會,中國男人的心酸。

古代中國人平均壽命30-40之間。

40已近壽終。

下一代成長到青春期還需要12-16年。這歲數娶妻生子,大概率孩子還沒成家。就撒手人寰了,也是浪費生命資源。

活到50歲就快入土了。

再買衣服穿不了幾次,浪費布匹資源。

但是在今天的醫療和社會保障條件下。中國人均壽命70多。這些古代農業社會的經濟學諺語。也無需遵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