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少時讀張愛玲,看到的是愛與無奈,還有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但讀完也就當一個故事罷了。

如今再讀張愛玲,字裡行間呈現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事的微妙,值得回味與思考。

張愛玲的經典作品之一《金鎖記》,是一個如此令人扼腕的故事,隨時隨地散發出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鬱、壓抑以及那種滲透到骨子裡的冷,不那麼溫馨美好,但絕對深刻。

年輕漂亮有活力的“麻油店西施”曹七巧,被有些貪財的哥嫂安排嫁給姜家殘疾的二少爺,欲愛不能,又被金錢驅使,過著非常扭曲的人生,性格乖張、行為幾近瘋狂,竟親手毀掉一雙兒女的生活。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拋開特定的社會環境與女性地位,僅從曹七巧本身性格來分析,鎖住她的從來都不是金錢,而是關係。

她或許在某些方面是聰明的,可是她的低情商足以影響她一生的幸福,特別是在各種關係的處理上,幾乎是踩了所有的坑。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01

與姜家人的關係

七巧有嫁入大戶人家的命,卻沒有消受幸福的情商。

七巧對自己缺乏清晰的認知,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從她與姜家上上下下的溝通中均能看出端倪。

首先,抱怨訴苦“不分場合”。

七巧在姜家本身就屬於高攀,這種天然不對等的關係中,她應該表現得更加能屈能伸。偏偏她不僅不擅周旋,還特別能抱怨,言辭之間很多負能量。

如三房少奶奶一起給老太太請安時,七巧隨口就抱怨起來:“怎怪我不遲到——摸黑梳的頭!誰教我的窗戶衝著後院子呢?單單就派了那麼間房給我,橫豎我們那位是活不長的,我們淨等著做孤兒寡婦了——不欺負我們,欺負誰?“

大清早,這樣滿是怨氣的話誰能接?本來三妯娌至少可以表面上和和氣氣聊個天,現在這樣只怕是讓別人只能儘量躲著她了。大家庭的相處之道,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想沾上她這樣滿是戾氣的怨婦呢?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其次,和妯娌聊天“話不投機”。

“七巧自己也知道這屋子裡的人都睢不起她,因此和新來的人分外親熱些。”

七巧很想與三少爺新過門的太太蘭仙套近乎,倚在人家椅背上問長問短,也會適當誇讚,看上去很親密,但說話又不合時宜。

明明三少奶奶蘭仙覺得平生最大的憾事是出閣的日子正趕上非常時期,婚事有些潦草,諸事都不齊備。七巧還有在人家傷口上抹鹽,和三少爺姜季澤說什麼“要不是我催著他們早早替你辦了這件事“,當場就得罪了蘭仙。

第三,對小姑子云澤“好為人師”。

七巧見到小姑子云澤,總要莫名打趣,什麼“去年還是烏油油的一頭好頭髮,該掉了不少罷?”、“小姐莫不是有了心事了?",都讓人家年輕姑娘不勝其煩,甚至直接說她“還不夠討人嫌的”。

換作其他人,早就不會去討這些沒趣了,而七巧似乎絲毫不顧忌對方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

七巧經常在她婆婆耳邊攛掇,好把雲澤早點嫁出去。這中間一定是藏了私心,畢竟早點送走一個姜家的女兒,就少一個人分家產。

但這樣明目張膽地干涉別人的婚姻,特別是在那個年代,女方主動去提及婚事本身就不得體,肯定大大得罪了雲澤。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第四,對下人缺乏“基本的尊重”。

七巧自己出身不高,按理說應該對下人更能換位思考,而她深埋在骨子裡的自卑可能只有在下人面前才可以肆無忌憚地釋放吧,於是對下人一向缺乏基本的尊重,說話夾槍帶棒,非常不客氣。

丫頭小雙告訴七巧,她的兄嫂來了,七巧就罵她說話聲音小,“你嗓子眼裡長了疔是怎麼著?蚊子哼哼似的!”

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下人對她心懷不滿,各種場合也不會支持她。


第五,對家族長者“態度不恭敬”。

七巧太看重利益,她把分家當作是嫁到姜家之後一切幻想的集中點,想著之後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了。

這種急功近利導致在分配遺產的時候,七巧對家族的長者九老太爺說話也非常不客氣。

最為關鍵的是,她完全是“有勇無謀”,在財產談判的時候,她說不出有份量的話,只在老太太分給三兄弟的首飾上做文章,說出來的話也只是一味的抱怨,就算拉出兒子也沒能影響最終分配結果,還把九老太爺、三少爺季澤等人都得罪了。

綜上,七巧在與姜家人的關係中,怨氣爆棚,既缺乏基本的修養,也沒有足夠的謀略。本來作為一個苦命的媳婦,至少是可以換取一些同情分的,而因為她的低情商溝通,完全不會巧妙地傳遞自己的意思,反倒是過多的抱怨令人生厭。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02

與兄嫂的關係

首先,對兄嫂“刀子嘴豆腐心”

七巧對哥哥嫂子都不滿意是必然的,因為他們當時有意把她賣給別人當姨太太,後來到姜家雖然是正式的二少奶奶,但終究是嫁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男人,心中總有不甘。

不管怎樣,這件事已經發生了,除了兄嫂之外也沒有其他親人了,也不必每次都抱怨,有時候不如看破不說破。

哥哥嫂子到上海來探望了她兩次,住不上十來天,每次永遠是給她絮叨得站不住腳,實際上臨走的時候她也沒有少給他們東西。

做了事情後又抱怨,是最不討好的,經常說兄嫂,又會拿好東西給他們,說明心裡是在乎這層關係的,那又何必要說得那麼難聽。

七巧嫂子對她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我們這位姑奶奶怎麼換了個人,沒出嫁的時候不過要強些,嘴頭上瑣碎些,就連後來我們去瞧她,雖是比以前暴躁些,也還有個分寸,不是如今瘋瘋傻傻,說話有一句沒一句,就沒一點兒得人心的地方。”

七巧這種“做了好事,又不落好”的性格,就是典型的低情商。嫂子這一席話充分揭示了七巧在姜家之所以沒有人脈的本質原因。

細細想來,七巧整個一生悲劇命運的形成,都是這種執迷不悟的偏執性格導致的,不擅溝通,不斷破壞人際關係。

生活中有些女人也是這樣,為家庭付出很多,但因為做了之後愛抱怨,甚至發脾氣,久而久之就完全抵銷了那麼多的辛苦和努力,別人也不會念及她的好,最終把自己活成了“怨婦”。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其次,對侄子“過度猜疑”

七巧的侄子春熹在她家裡住的時候,也因為擔心春熹貪圖她女兒長安的錢財,硬生生地把侄子趕走了。這種神經過敏的性格,真的是把親戚得罪光了。

七巧內心一直認為自己的一切得來不易,所以怎麼都不願意有人來搶走她的財產,包括她的親生兒女。

這種“過度猜疑”的背後其實是極端自卑產生的“過度焦慮”,伴隨著七巧的一生,也害了她的一生。


03

與子女的關係


首先,對兒子長白的“相愛相殺”

七巧和子女的關係問題,顯而易見是源於她一生中得不到真正的愛,總覺得自己活得不夠暢快、缺乏足夠的愛與溫情,這和她與三少爺季澤的一些愛恨糾纏能夠看出很多壓抑的情愫。

她太多的女人心思,在姜家幾十年的黃金枷鎖中幻化成訴不盡的委屈,心中彷彿藏著一座隨時要爆發的火山,無法安放的激情,無處發洩的忿恨。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在兒子長白的婚姻中,她不斷插手,非常不地道地離間長白和媳婦的關係,導致兒媳後來鬱鬱而終。而轉正上位的娟姑娘也同樣受不了七巧的侮辱吞鴉片自盡。

七巧對兒子的愛其實早已變質,她只不過把兒子當成是生活中男人的幻象而已,內心非常不願意看到兒子得到真正的快樂,只有通過不斷地破壞去滿足心底那片虛無。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其次,對女兒長安的“愛的凌遲”

七巧就像是一個討厭的巫婆,給城堡中的公主不停地下蠱,甚至讓溫柔嫻靜的長安吸上了鴉片,又一步步親手摧毀她的愛情,以愛的名義凌遲。

與長安的相處中,七巧更加暴露了見不得女兒好的陰暗心理。明明送長安去學堂,看到女兒很開心,但是因為丟了一些東西,就去學校大鬧,根本不顧及女兒青春期的自尊心。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長安後來認識了童世舫,戀愛讓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幸福與快樂,七巧就心生妒忌,在家裡旁敲側擊和冷嘲熱諷,導致長安害怕了。她想如果和童世舫結婚了,就難免會讓他看到這樣的母親,所以提出了分手。

童世舫並沒有放棄,他來長安家裡拜訪的時候,七巧有意無意地透露出長安吸食鴉片,導致了童世舫徹底的離開。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七巧的悲哀就在於她知道自己有問題,但是環境與教育背景制約了她,讓她不知道怎麼解決。

同時,她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受害者,並且把這種受害者心理無限放大,導致她在各種關係中完全失去了理性。

七巧一直以她偏執的視角看問題,以她的扭曲心態去判斷是非,不顧兒女的自尊,不顧兒女的幸福,把自己的一生葬送了,也要拉兒女來做墊背的。

倘若七巧能夠有一點點的換位思考,哪怕是對女兒有一絲絲母親的疼愛和女人間的惺惺相惜,她怎麼能夠忍心看著女兒和自己一樣孤獨終老?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04

與自己的關係

張愛玲用白描化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七巧這樣的悲劇女性,那些不說也罷的點點滴滴,那些支離破碎又無比傷人的細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曾經生龍活虎、對生活充滿夢想的女子是怎樣一步一步被套上了黃金的枷鎖,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七巧的教訓在於她根本就不瞭解自己,她沒有足夠的情商去應對複雜的人生,對人性缺乏細微的洞察,既沒有受過專門的教育,也沒有人引導,自己還不善於學習。

她的命運,可以說是時代造成的,可以說是她的家庭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她自己造成的。

不是別人,是她自己給自己戴上了枷鎖,只不過並不是黃金,而是她的性格、她的見識、她的情商和她的努力程度。

那麼我們從這篇經典的作品中又有什麼借鑑呢?僅僅從為人處事的技巧中,我們就可以避免七巧犯下的這些低情商錯誤,去反思,去改變,去行動。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

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的,不是才能,而是定位。

七巧作為一個平民女子嫁入姜家,本身就要做好準備,要能夠忍辱負重。就像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中的王琦瑤就非常清楚.

王琦瑤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面子又有裡子,固然很好,但是如果面子和裡子不能同時得兼的話,就看你更在乎哪一個。

七巧其實完全可以這樣想,但是她為什麼做不到呢?

她和王琦瑤的區別是,王琦瑤上過正規學堂,而且在上海這樣的十里洋場見多識廣,而七巧只是一個普通小鎮上的麻油西施,完全不具備這個知識儲備和清醒的頭腦,因此無法給自己清晰的定位。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其次,要善於觀察和學習。

高爾基說,“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出生貧寒沒關係,嫁入大家族之後也可以通過觀察慢慢學習。就像林妹妹初進大觀園,她也不清楚賈家吃飯的繁複禮儀,但是她會悄悄地觀察和模仿,很快就能融入其中。

七巧嫁入姜家,可以把大少奶奶作為參考,去觀察去學習,這樣才能儘快掌握大家族生存的技巧,而不是一直抱怨,自己不願意提升。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第三,要有更開闊的視野。

七巧的一生已經不幸了,應該有更遠大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去培養好自己的孩子,為他們早做打算,避免重蹈覆轍。以她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做到。

她可以把長安培養成真正的大家閨秀,擁有更加和諧般配的婚姻,而不是擔心別人高攀。

她可以放手讓長白娶他喜歡的媳婦,因為兒子活得開心,也是自己的成功啊。

雨果說:“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如果七巧還有來生,願她能夠好好修煉,不再讓情商鎖住她追逐幸福的腳步。

《金鎖記》:鎖住曹七巧的從來都不是黃金,而是性格


—— END ——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