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結了婚女方都會陪嫁,有些女方父母沒有給女兒陪嫁是什麼心態?

葉子說情感


不是條件差就是留了一手。現在社會婚姻穩定度不夠。適當留一手,風物長宜放眼量,不是沒道理!省得以後鬧分手出現糾紛麻煩。若十年八年後確實小夫妻蠻好,經得起考驗,那麼在適當合適時候給些不是也不晚嗎?反正都是獨生子女。當然各人有各自觀點和人生觀。自己決定最好!但前提要合乎當地風俗。取中庸之道為佳!


山226


不論哪個時代嫁女兒都會有陪嫁的!

我女兒是2012年結婚的我都陪嫁兩萬多元錢,現在嫁女兒就更不一樣了,在我們湖南的嫁女兒陪嫁最小五六萬,話又說回來,也有小數陪嫁小的也有,看個人的經濟勢力來,我家有個親戚就陪嫁車房在長沙!

再苦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是吧!


阿英心不壞


我嫁遠的就沒有陪嫁,因為回家的時間少,當做給父母零花錢用,父母會給我自己選擇不要,但是不是每個父母都會給陪嫁,這得看家裡的經濟情況。在我老家嫁外地的都沒有陪嫁,嫁本地的陪嫁都是用彩禮錢買的,很多都是不會倒貼進去的,除非家庭條件特別好的,才會倒貼很多錢


湯湯美食記


不陪家能怎麼滴呢!我爸媽就沒陪家,我老公有房子,沒什麼想法,就是不想陪嫁,在我爸看來姑娘是賺錢的,不是往出搭錢的,如果因為陪嫁不娶我,那我謝謝他了,這種男人我也不會要!現在我倆結婚六年,又買的房子,車子,還有存款,老公還步步高昇,沒必要在乎開始,在乎的是以後[微笑]


跟著感覺走噢


一般女兒結婚父母都會給一些嫁妝,讓女兒剛結婚的時候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嫁妝在手心裡也有底氣,但是身邊確實也有很多不給嫁妝的情況,我周圍有以下這幾種情況,父母確實沒有給女兒任何陪嫁。


第一種,父母很在乎自己女兒,但是確實經濟基礎較差,給不出嫁妝或者給了非常非常少的嫁妝。這種情況一般女兒也是理解的,自己傢什麼情況都是清楚地,但是父母對自己的愛並沒有少給所以心中也完全沒有怨恨或者不滿。


第二種,家裡有男孩,女兒在心中分量不重要,覺得有錢要緊著兒子花,女兒的嫁妝並不重要,有的家庭讓女兒快點出嫁也是為了得到男方彩禮給自己兒子結婚用。比這種家庭還奇葩的家庭也遇到過,女兒只要能把錢弄回來甚至希望女兒做一些道德上不能容納的事情,就是為了錢,那麼這樣的家庭的女兒又怎麼可能得到嫁妝,這不是經濟上的問題,是觀念上的問題,女兒就是用來賺錢的或者用來扶弟的。


第三種,家裡有多個孩子,老大結婚父母沒有給錢,婚禮前後都是自己的孩子出錢搞定的,給女方的彩禮也是兒子自己出錢搞定,父母覺得為了以示公平,女兒結婚也不應該得到嫁妝,為了避免兒子不滿意,自己心裡也過不去這個坎。


第四種,真是我身邊最常遇到的一種,兩邊親戚都有這種情況,就是一個家庭好幾個孩子,然後把老二送到姥姥家去養了,自己也沒有親自去養這個孩子,光在家裡照顧老大和最小的孩子了,雖然都說父母都是愛子女的,但是講真這種情況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真的無論如何都親密不起來,如果遇到了矛盾雙方都會無限放大,有了隔閡很難去除。父母會認為這個孩子怎麼被別人養的這麼不懂事,孩子自己會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父母就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才把自己送到別人家,養到十幾歲了,父母也真的沒有給這個孩子很多愛和關注,等到孩子該結婚了,也不願意付出任何嫁妝,理所應當的認為這是姥姥家的人,跟姥姥家的姓就可以了不是自己的 孩子。我的媽媽和我的一個表妹都是因為這種情況得不到嫁妝,父母就沒有把女兒當自己人,給嫁妝覺得是在扔錢。


人生百態,我想一定還有很多其他的情況,使得父母不願意給女兒陪嫁,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嘚潘潘


婚假習俗,彩禮陪嫁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兒,中國人講究老理,最近看過《牧馬人》的幾個片段,雖然日子很貧苦,但是結婚當天,買些花生瓜子,扎個好看的頭髮,一件乾淨的衣服,都是對這件喜事的態度,女方沒有陪嫁,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會被周圍的人取笑,女方父母這麼做,應該有這麼幾點想法:

1、已經提前給女兒購置房子

《婚姻法》的推出,使得女方為了保護好自己的權益,將用於結婚的錢購置了房產,這樣就可以作為婚前財產,既保護了自己家女兒的利益,又給了她更多的安全感,這樣也能讓男方覺得不要小看自家女兒,一舉三得!當然了,如果男方家沒有新房,也能住進去~

2、家裡手頭緊,不寬裕

以前有個認識的同事,她在家排行老大,還有個弟弟,父母也只是種種地,所以她也是很艱難的上完學就出來找工作,為的就是給家裡減輕負擔,挺好看的一姑娘,平時為了省錢,衣服和化妝品都不會買,在公司肯幹,現在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加班什麼的都沒有怨言,只為多掙著錢,談了個男朋友家裡條件一般,但是比她要強些,我們一直擔心,等結婚的時候,她家裡應該也出不了多少陪嫁,畢竟還有個弟弟,農村嘛,要緊兒子娶媳婦~

3、男方給的彩禮女方不滿意

多少談婚論嫁折在禮金這塊,男方覺得自己買了房裝修好了,辦酒席也得花很多錢,所以在禮金上只能意思意思給一小部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年頭兒子結婚,花費的幾乎都是父母的積蓄,不豐厚的禮金讓親家心裡不爽快,嫁個女兒還這麼寒酸,嫌棄男方沒誠意,一怒之下也沒給嫁妝,可不想倒貼男方!

結婚已經不是兩個人的事了,而是兩個家庭的,純粹的年代,一把熱水壺、一個手電筒、一輛鳳凰自行車就可以娶個老婆回家,現在不行咯,滿滿的人民幣才是心意!

大家都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巢小豪


現在結了婚女方都會陪嫁,有些女方父母沒有給女兒陪嫁是什麼心態?

首先 ,誰告訴你結婚女方都會陪嫁的?其次,你為什麼那麼想得到女方父母的賠嫁?

① 女方父母對女兒的陪嫁,是女兒的個人財產,不會告訴你,省得被惦記。

② 大部分了解婚姻法的女方父母都不想往男方陪嫁,只願意為自己的女兒留條後路。

③ 大部分了解婚姻法的女性不會再往男方投資,以婚姻法畫的圈為界,各自守住自己的財產。

④ 大部分女性認為自己自帶價值,父母養成之恩未及回報,不願再帶走父母的錢。

一、無任何陪嫁的女兒自帶價值。

中國不是印度,不會陪嫁加上女兒才等於別人的媳婦。所以父母不給陪嫁,就算要給陪嫁也悄悄進行,作為女兒的個人財產,沒必要讓男方知道,更沒必要讓男方掂記。女兒自帶自身價值,已經吃花父母二十來年,不願意出嫁時還拐走父母的辛苦錢。

二、婆家的不是女兒的,孃家不會投入到婆家。

依據婚姻法,男方父母的是男方父母的,男人婚前的是男人的,只有婚後共同財產用於離婚分割,相當於男方的與女兒沒有任何關係。

男方無財產損失的婚姻,也無法預料能堅持多久,這種婚姻關係,女方不會願意搭財產進男方家,萬一因故離婚,將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與其帶嫁妝讓女兒帶到婆家被人惦記,不如直接在孃家給女兒留條退路。女兒在婆前的所有財產面前被排除,沒有必要搭財產給男方。

三、男女平等的婚姻模式,女兒可以不出嫁。

女兒同兒子一樣養,花銷都不小,既然結婚男女平等,那麼自己養大的女兒,就沒有必要非嫁不可,更沒必要倒貼著出嫁。女方父母已經不那麼介意女兒是否嫁出,沒合適的人選可以不嫁,女兒又不是不值價,何苦倒貼著送女兒出門。

女方父母不給女兒陪嫁的心態:

※ 婚姻法保護男女雙方財產,將男人和男方的財產保護起來,也就相當於畫了一個圈,將女方的財擋在圈外。男女雙方都依法守定自己的財產。

※ 既然男方受益並非女兒受益,那麼女方父母就不會投入。

※ 裝修、傢俬、家電,這些用於男方固資上是錦上添花,但能讓女方打水漂,這樣的投資女方父母沒有興趣。他們希望每一分投入真正花在女兒身上。


冰心翠美人


我覺得女方父母不給嫁妝也很正常的,人家把女兒培養得這麼好嫁給你已經很不錯了,再說你娶的是人家姑娘,又不是嫁妝。我覺得什麼嫁妝、彩禮能免則免,不要給雙方家庭帶來太大壓力才是明智之舉。



Rose阿姨


最好的彩禮是兒子,最好的陪嫁是女兒。


天下的父母與其到了孩子婚嫁年齡拼卻老命攢彩禮,不如從小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給孩子什麼樣的引導?讀者小顧說得特別到位:


為人父母最該給孩子灌輸的是正確的擇偶觀,婚姻中,人品和感情才是幸福的保障。人品好的人,即使離婚也不會只想著自己,不會苛待對方。感情永遠是以真心換真心,不管兒子還是女兒,請告訴孩子“找一個能陪你同甘共苦,共進退的人結婚!只想著自己得失的人是無法給你幸福的,彩禮和嫁妝是父母的誠意和祝福,給就高高興興地收,不給也不要期待。自己努力掙來的幸福享受起來才心安理得,而且長久。”

婚姻是孩子的,當父母的,要學會把人生交給已經成人的孩子。


瑜夢


老權東北人,到現在也理解不了什麼彩禮和嫁妝!

兩個人結婚,不是因為情感嗎?不是因為互相欣賞嗎?不是因為覺得未來更精彩而結合嗎?

哪方家庭條件好,就多拿一些,互相幫襯一下,畢竟未來是一家人!

可看頭條,我糊塗了!

男的沒有男人樣,不想著日後怎麼努力,打拼好事業讓老婆幸福!像個娘們計較介意女方嫁妝少,女的像爺們,沒有任何溫婉,虎狼般介意男方彩禮少…

這樣結婚是為了什麼?能長久嗎?只是為了解決性?這樣的婚姻不是把下一代坑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