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怕春節,是被逼婚;中年人怕春節,是擔心啥?

超級版愚人


擔心錢不夠花,因為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到處都是要紅包的,花銷太多了。

花錢買了很多的東西又沒有人吃,太浪費了。


樂緣遇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中年人的心越來越慌;

想與不想年又要到了,

中年人的事越來越多。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辛辛苦苦,掙了一年錢,

過了個年,回到解放前;

家裡家外,忙得團團轉,

禮尚往來,天天去拜年。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兒時盼過年,有壓歲錢,

現在怕過年,發壓歲錢;

兒時盼過年,吃魚吃肉,

現在怕過年,喝酒到吐。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男人怕,

吃吃喝喝,讓胃遭罪;

同學相聚,物是人非。

女人怕,

飯菜要做,讓人疲憊;

親戚一堆,笑臉相陪。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害怕看到父母日漸衰老,

害怕收到孩子成績不好,

害怕見到朋友混得比我們強,

害怕親戚之間比吃比穿比樓房。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過年不能掙錢,還要大肆消費;

過年不能休息,還要天天受累;

過年不能貪睡,還要同學聚會;

過年攔也不攔住,還要再老一歲。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但是:

家要回,父母等你歸;

事要幹,身累心卻美;

錢要花,明年再把鈔票追;

年要過,一年就這麼一回!


唯美走心的趣事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中年人的心越來越慌,想與不想,一年又要到了,中年人的事越來越多。人到中年,害怕過年。辛辛苦苦掙了一年錢,一過完年,回到解放前,家裡家外,忙得團團轉。人到中年,害怕過年。兒時盼過年,有壓歲錢。現在怕過年,發壓歲錢。人到中年,害怕過年。吃吃喝喝,讓胃遭罪,飯菜要做,讓人疲憊。





退休老媽的日常生活


中年人過春節,要走親訪友,應酬少不了。最怕俗氣嘴碎的人,問一年收入多少,房子買的多少平?有車冒?孩子上的麼事大學。混得好的有底氣,就等別人問,藉機炫耀。混得不好的,沒問也心虛,怕出乖露醜,惶恐尷尬,如坐針氈推尿急。

還有酒鬧。愛看人醉倒,勸酒詞一套一套。喝了受不了,不喝跑不掉。舉杯不喝瞧不起人,一味推諉還會傷感情,嚴重的還會爆粗口,動拳腳。上了酒場,不死即傷,戰戰惶惶,汗岀如漿。

中年人頂門立戶,過年開銷大。柴米油鹽醬醋茶,香蠟紙炮,菸酒糖雜。岳父母要禮品,甥舅侄要紅包,肉類貴得離譜。房貸要交,轎車要油,學費要籌…

今天給姐姐家打電話。笑問年貨備得怎麼樣,姐夫乾笑幾聲,囁嚅幾句:還早呢,東西太貴!

還早?!不到兩星期了?

呵呵!春節!沒錢的中年人們,怎一個“愁”字了得!


何育華


年輕人怕春節,是被逼婚;中年人怕春節,是擔心啥?

春節是家人團聚的好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回家與親人團聚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每個家庭都情況不同,兒女們有的已成家立業,有些還單身,作為父母也擔心兒女沒有成家,還擔心兒女在外生活的不好,吃苦受累,希望子女們有一個好的將來。





雪山飛虎日記


中年人過年的憂慮

第一,經濟生活壓力,上有老下有小,各方面都要照顧,中年人就好像脖子上拴著繩子,各個方向的繩子都套在脖子上,中年人在中間,左右上下平衡力量,很辛苦很累的。

第二,社會壓力,中年人過年要面對很多社會層面的友誼,要有來有往,要喝酒,要說話,要應酬,身心疲憊,分身乏力。

第三,工作壓力,過年過節可能需要值班,如果夫妻,老人不在一個城市,幾天假來回跑,時間都浪費在路上,還要利用假期和領導同事聯絡感情,說話還要有藝術,真的累。

過年的中年人要扮演很多角色,這都需要充沛的精力,財力,體力,心力,過年確實麻木了,孩子老人快樂幸福,中年人也就跟著幸福。


逛吃大西安


回家過年,父母張羅了一桌好飯,兒女們卻沒心思吃。他們低頭刷手機,上微博、玩遊戲、發微信、搶紅包,顧不上和父母說句話。兒女回家都是“低頭族”,不願抬頭看看父母。父親受不了這份冷漠,一氣之下將桌子掀翻。

  猴年春節將至,類似的故事會重演嗎?很難預料。過節孝敬老人,給錢給物似乎是不變的首選,很多人卻忽視了老人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年輕人回家過年有“煩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近日發佈的《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也顯示,近八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不少未婚80後表示,每次過年回家,各種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齊齊上演“催婚”的戲碼,很多人也在朋友圈調侃自己,“不是正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說一千道一萬,爸媽雖然著急,孩子的路還要自己走。

  所以今年過年,孩子們請抬起頭,莫當低頭族,少話族,多跟父母聊聊天。而見到回家的孩子時,請父母們少一些嘮叨,給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慢慢長大。

  “低頭族”傷父母心

  這些事,別當著父母面做

  臨近年關,“回家”成為中國人不變的主題。如今,家在哪裡?家在手機的這端,因為用移動終端購票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有回家的期盼;家在手機的那端,因為“人在家裡,心在手機上”,多了低頭自嗨、少了人倫親情。“機不離手”成為現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以至於形成了“低頭族”“少話族”,而手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冷落了情感。

  這樣的景象在春節團圓之時一碼碼地上演,家庭聚餐時各自刷機、朋友聚會時人不離機、串門敘舊時隨看手機,甚至家人之間的歡樂源自搶紅包……不禁令人質疑:過年,過的是團聚的人氣還是自娛自樂的“機”氣?

  又發紅包了、有人來微信了、朋友圈還沒有刷、新推送也沒看,於是“聚精會神”地看手機,“心不在焉”地對話。不管媽媽說什麼都應“是”,無論爸爸問什麼都答“哦”,這樣截然相反的人機狀態,讓家庭氛圍變了味、讓家人關係變了質。

  可以低頭,但別忘情。不可否認,科技改變生活,尤其智能手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只需 一鍵就能溝通你我。也要看到,移動互聯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遠了,虛擬對話多於真實交流,信號傳遞多於眼神溝通,哪怕相隔咫尺的人都選擇用微信傳話。

  過年了,回家了,請放下手機、抬起頭來,還有什麼比用心呵護家人親情更溫暖的呢?

  10大提問傷孩子心

  這些話,父母不要隨意問

  過年回誰家讓人頭疼,回了家也有不少煩惱。百度搜索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15日到29日,“過年煩惱”搜索頻次達到5286萬次,而怕過年的人群集中分佈在19歲—33歲年齡層。這些年輕人到底為什麼煩惱呢?360的搜索數據“春節期間長輩最愛問的10大問題”或許您也會有共鳴。這些問題,幾乎全都和婚姻家庭狀況有關。沒結婚的被逼婚,結了婚的問孩子,生了一胎問二胎,讓很多年輕人這年過得有點不踏實。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近日發佈的《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也顯示,近八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實際上,中國各地的父母都是“逼婚達人”。四川的父母喜歡全家齊上陣,發動親朋圍攻戰術;上海的父母擅長言語嘮叨,就像唐僧唸經一樣;廣西的父母則是實幹派,強行做主為子女安排相親,而江蘇的父母呢,逼婚頻率平均每年超過10次,全國最執著。

  不少未婚80後表示,每次過年回家,各種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齊齊上演“催婚”的戲碼,很多人也在朋友圈調侃自己,“不是正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年輕人春節最怕的十大提問

  1 有對象了嗎?

  2 結婚了嗎?

  3 要孩子了嗎?

  4 懷二胎了嗎?

  5 買房買車了嗎?

  6 什麼時候結婚?

  7 什麼時候生孩子?

  8 幹什麼工作,掙多少錢?

  9 怎麼還沒對象?

  10 懷的男孩女孩?


蒲呢阿倫


快過年了,說兩句個人多年來的感受,給有這想法的朋友打打氣,鼓勵談不上,肯定能改變一下這矛盾心裡!

生活節奏快了,物質豐富了,幸福指數提高了,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回頭去想一想這過程,相比於過去,我們還是進入富裕文明的新時代,捫心自問,不心甘情願承認罷了!

不管是年青人,中年人,都是從老一輩脫穎而出,都有傳承的印記,不管你如何學習和進步,都擺脫不了人的根源性。漸漸的,我們去敷衍,去掩蓋,甚至不敢去正視,成了自卑的代名詞。

被逼婚,中年人的問題,這都是藉口!問題千千萬,不只你一人有,老人麼,不和你嘮叨這些,還能和你說啥?恐怕你怕的不是這個,是虛榮心在作怪吧!中年人,就不多說了,舉個例吧,我一朋友,總忙,事業也不順,錢也沒掙著,過年就沒好意思回去,結果,父母雙親過年時先後沒了,後來跟我說,這輩子,這事是他最後悔的事!

朋友們,都回家過年吧,信息發達了,家裡人也在改變觀念,只要你敢接地氣,不管家裡窮富,從家這裡開始新的一年生活,肯定有意外的收穫!

隨心說說,不奢求點贊評論,只要你回家過年,你會有跟我一樣的感受,有家是最幸福的,其餘的都是小事!



暮過山村


年輕人和中年人怕春節,主要原因之一,經濟困難導致的,單身的年輕人,回家過年,怕父母逼婚,年輕人單身原因,與經濟困難有一定的原因,作為父母的心,都想讓孩子早結婚抱孫子,了件心事,年輕人都是為了事業前途,與經濟困難,由此不想結婚,年輕人要和父母溝通你當時處境困難,講明原因,我想你父母都會理解的。中年人怕春節,和年輕人都是為了錢而怕而愁,人到中年,是最艱苦年段,上有老,下有小,事事都得花錢,然而,過春節是傳統節日,打點親戚朋友,給親近長輩送節禮,還得自家過節,必須花筆大錢,所以他們都怕春節。


馮雷3712


又是一年春節時,春運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遷移是中國特有的現象。春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依然具有團圓的強烈意義。因此,無論是多遠的距離,都希望能夠趕回去團圓。

年輕人怕春節,被逼婚只是原因之一。

春節,眾多親朋好友相聚,是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社會生活中,其中社會比較是不可避免的。所謂的社會比較就是個體會根據自己的信念,觀點和態度與他人之間進行比較,而被比較總是會有些不舒適。如果在比較獲得優越感還好一些,而如果在比較中不如他人,則會出現很多心理不爽。人總是會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弱點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獲得某方面的優越感,被逼婚,其實也是社會比較的結果。長輩會以此來表現出他們的權威性,讓你做出某些妥協,而親朋好友說你的婚姻更多的是茶餘飯後的閒談,並非是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你。但你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氣氛中感到壓力。

中年人怕過春節,更多的是各種壓力,特別是工作和經濟。中年人要養育子女和贍養老人,同時還要追求事業的發展,如果突然來個“中年危機”,被辭職在家,更是不敢過春節,至少在經濟上面就會有捉襟見肘的感覺,會有很多的難堪。每年的春節幾乎都是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強者可能會有所安慰,弱者更多的會感到各種為難。生活在哪兒都不容易,何況人到中年?

總之,過春節,年輕人擔心被逼婚,只是其中之一,中年人的擔心,那是最真實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