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年給溥儀的400萬兩銀元,有多少購買力呢?

侃砍歷史


按照南京臨時政府和清政府簽訂的清帝退位條件,溥儀退位的條件之一,就是給予遜位的清朝皇室每年400萬元“生活費”。那麼,這400萬元到底有多少購買力呢?400萬兩銀元又意味著什麼,清廷是否可以用它來招兵買馬?

清帝退位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一元銀元的購買力。清末民初是中國十分混亂的年代,從清朝末年開始,各省督撫就開始在各省鑄造銀元,到民國時期,在各地割據的軍閥們,私鑄銀元更已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

因此,在民國期間,中國的銀元其實有許多種類,其含銀量也天差地別。自然,一個銀元的購買力也大有不同。不過,我們以北洋軍閥時期所鑄的袁大頭為例,袁大頭也是民國時期流通最廣、也最為堅挺的貨幣。

袁大頭

袁大頭含銀量為89%,銅則為11%。袁大頭也是民國時期諸多勢力,無論是土匪、軍閥、洋人還是軍隊,最為認可的硬通貨,其“硬通”程度,僅次於大名鼎鼎的小黃魚——金條。

在我們最熟知的民國作家魯迅的文章中,我們得到這樣一個信息,魯迅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擔任科長的時候,月薪曾為280元,後來還漲到300元。1917年,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到北大國史編纂處擔任編輯,他一個月的工資為120元,成為北大教授之後,工資翻了一倍,變成240元。

魯迅

那麼,這個工資到底高不高呢?1919年,魯迅和他的弟弟合資買了北京八道灣的一所三進的四合院兒,一共花了4000多大洋,其中購房的價格為3500元。而這個位於北平三進三出的大宅院,所花費的不過是周氏兄弟不到一年的薪水。而北京四合院在今天的價格,貌似只能用“億”來計量。

在這之後1923年,由於兄弟失和,魯迅又在北京買下了第2套房產——一套小院子。這座佔地近400平,有三間北房,三間南房和東西兩個小廂房的小院兒,花費了1000元(其中包括200元的裝修費,實際房費只有800元)。

四合院

魯迅買房子居然如此容易,如此毫不費力,是不是因為軍閥混戰期間房價很低呢?當然不是。中國人歷來十分重視房子,並將其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國的房價很少低迷,而在寸土寸金的北洋政府首都北京,其房價更是令普通人望塵莫及。

因此,對比民國其他文人的工資,例如蔡元培的400元月薪,而跟他生活在同一時期的民國普通工人,幾元到幾十元的月薪,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不是因為民國的工資普遍高,也不是因為民國時期的房價低,而是民國的文人收入高到誇張的地步。

根據民國北方最大的工業城市天津的物價,1913年時,小站稻米一石的價格為8.65元,1917年則漲到了11.15元。同時期的玉米價格分別為4.74元和5.13元。民國一石,大約為今天的120市斤。

銀元

我們取中間值,按照民國北洋時期一石小站稻米的價格為10銀元計算,今天天津小站大米按照3.5元人民幣一斤,一石的價格為42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北洋軍閥時期,一元銀元約為今天的42元人民幣。

當然,民國時期由於戰亂、糧食單產量低、政府統治力薄弱等諸多原因,稻米的物價應該遠高於現在。因此,一銀元的購買力實際要高於42元。那麼,我們翻一番,將一元銀元視為今天的100元人民幣,所以,北洋政府給予清廷優待的400萬元,相當於一年給他4個億。

清室優待條件

對於已經遜位的小朝廷而言,四個億自然相當不少,也足夠他們繼續維持奢靡的生活。但是,如果小朝廷真的腦洞大開,按耐不住復辟的野心,想供養一支軍隊,是否夠呢?當然要差得遠。

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且不說發生戰鬥,僅維持一支軍隊所費就十分高,這也是民國時期,諸多軍閥無所不用其極搜刮財富的重要原因。因為,即使按照每名士兵給予3~5個大洋的軍餉來算,養一個師也就是1萬人,一個月最低就需要30萬大洋。這其中,還不包括軍官軍餉、飯錢、服裝費、裝備費、彈藥損耗等等。

民國軍隊

因此,即使給清廷一支1萬人的部隊,他也養不起:這400萬元全部花出去,也不過維持這個師的正常軍餉而已,根本沒有餘力行軍打仗。更何況,清廷在大部分時間,也根本得不到足額的400萬元。

根據史料記載,1914年之後,對於清廷優待的400萬元,北洋政府欠款就成為常態,且每況愈下。因此,供養軍隊對於已經遜位的清廷而言,他們既沒有能力和條件,也沒有人才,更缺乏足夠的金錢。所謂供養軍隊,不過是妄想而已。


鳶飛九天2018


從400萬兩白銀變成40萬大洋了。張勳復辟之後連40萬大洋也不給了,減少很多了。需要說明的是宣統已退位,但只是退位而已,在紫禁城依然過著皇帝的生話,照樣有三宮六院丫頭太監照看著,據說加上錦衣衛隊等人員共有上萬人呢。這40萬大洋供給上萬人一年的花銷其實不算多。再後來馮玉祥則剛脆把他們一股腦兒統統趕出皇宮,東逃西散,作了鳥獸散了,宣統到了天津做起寓公,九一八之後被日軍用棺材偷運至東北做起偽滿洲國的皇帝十三年也,而後被蘇軍俘獲,回國進戰犯管理所一直到北京圖書館的館理人員了,此是後話。


黑虎97


有多大的購買力並不重要,幾百萬兩白銀對一個國家政府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事兒,關鍵問題是說話還算不算數,一個人一個國家政府還講不講信用?一個失信於天下的機構,誰還會尊重他?

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受到了世人的非議,曹氐以不義手段取代劉漢,其後的能人奸雄們個個有樣學樣。歷史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從漢獻帝退位到南北朝之間那段歷史與近現代歷史相比,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相比較而言,那些政要們更容易禍害一個國家,在負與不負之間能不能按照契約精神找到一個平衡點?


金沙碧浪1


一兩銀子50克,現在一克4塊錢,算下來4000000x50x4=800000000元,也就是八個億,算上通貨膨脹,清末到現在差不多10倍,換算到現在的購買力應該在80億到100億左右



樂安堂


魯迅先生在北京二環買的一套3進的四合院,3500萬銀元。


東江宴翁


要是給了那麼多銀子,溥儀也不會出賣宮中古董換錢了。


揮劍決浮雲6


換作現在的話,我覺得應該有四五個億吧!


顯俊6


承諾四百萬兩銀元也沒兌現,當時民國窮困天下混亂。袁大頭取代了孫文,後又想做皇帝自己還搞事呢,哪管宮中之事。


寒冬9300574292975


400萬兩銀元?!你這個題目就不對,有問題!認真些,嚴謹點兒!


聽濤覌潮


說給,但沒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