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的農家肥才算是發酵好的?

金秋麥穗兒


我們都知道,農家肥需要完全的腐熟之後才能安全的使用,才能培肥地力、改善土質、提高農作物的品質。但是農家肥的種類那麼多,如何來判斷農家肥是否完全的腐熟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1、看顏色。農家肥的基料種類比較多,比如說人畜糞便、動植物殘體、生活垃圾以及下腳料等等。但是對於這些基料來說,只要是完全腐熟了,都會出現變色的情況。比如說枯枝爛葉也會變成褐色或者黃褐色。總的來說,您的基料如果堆積了很久還未變色,基本上就是還未完成腐熟。

2、看狀態。大部分的農家肥基料,在腐熟之後狀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原先緊緻、緻密的狀態變成鬆軟、鬆散、手搓既碎的狀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隨著料堆溫度的升高,在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其中的有機質以及一些無機物原先的穩定結構受到了破壞。也就是說,農家肥之所以要完全的腐熟,就是利用腐熟期間的高溫破壞其穩定的結構、使其逐漸的分解以便於施入土壤之後能夠釋放養分,也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分解。

3、氣味。大部分的農家肥基料在堆積一段時間之後都會發出較為刺激性的氣味,比如說糞便、生活垃圾等。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基料中的有機物發酵、分解而釋放出的一些有毒氣體,比如氨氣、甲烷、硫化氫等。但是,在經過完全的腐熟之後,農家肥的刺激性氣味基本就會消散。有可能還會有那麼一些異味,但是並不是刺激性的異味。如果有條件的話,您可以抓幾條蚯蚓放在料堆上看看蚯蚓是否會向內鑽。如果料堆中還有殘留的有毒氣體,蚯蚓是不會向裡面鑽的。但是對於豆粕、油茶粕、花生粕等粕類基料腐熟的農家肥除外,這類基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有機物成分較為豐富,即便是完全腐熟了,仍然會有較為濃烈的惡臭味。

4、溫度。農家肥的腐熟,伴隨著溫度的變化。總的來說,農家肥腐熟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是以拋物線的狀態存在。從常溫,逐漸升高至最高點的65-70度左右,維持一段時間時候在逐漸的回落至常溫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農家肥在腐熟過程中需要定期的進行翻堆,目的就是讓不同區域的農家肥都能安全、完全的腐熟,保證腐熟的安全性。所以,完全可以在料堆上插上幾隻專用的溫度計,來觀測料堆不同部位的溫度變化。當農家肥腐熟完成之後,料堆的溫度是與常溫較為接近的。如果料堆的溫度還是比較熱或者覺著溫和的話,很有可能是尚未完全的腐熟。

所以,判斷農家肥是否完全的腐熟,可以通過以上的四個標準來判斷。而且, 即便是市場上售賣的成品有機肥,也可以通過其中的部分標準來判斷質量如何。比如說氣味,如果包裝袋的成分說明中沒有粕類成分的話,但是還有一定的臭味,很可能就是尚未完全腐熟的產品。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怎麼樣的農家肥才算是發酵好的?

這個問題你算是問對人了,我自己本來是養羊的,經常會把自家的羊糞發酵腐熟之後用來種菜、種莊稼。看過現在的一些專業人士說發酵農家肥需要往裡面加入發酵劑,我敢打賭這些人絕不是農村出生的,凡是在農村種過莊稼的人都知道,發酵農家肥不需要任何添加劑,而且發酵過程也非常簡單。咱們接下來就具體說說如何發酵農家肥以及怎麼才算是發酵好的農家肥。同時附上本人親自拍的發酵好的農家肥照片:


農家肥發酵方法

因為現在家裡只養羊,就重點說說羊糞的發酵腐熟方法。

第一步:把羊圈內的羊糞清掃堆積在一起,用手推車或者別的工具把所有的羊糞拉到空曠地方堆成圓錐形的糞堆。注意堆羊糞的地方要遠離村民生活區,還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不能堆積在低窪處,以防被水淹沒。

第二步:堆積的圓錐形糞堆高度大概在1.6~1.8米之間,直徑為2~2.5米。如果羊糞過多,也可堆積成長條形糞堆,同樣是下大上小。通常我們堆積好的羊糞堆並不是純羊糞,裡面含有大量的雜草和土塊(土塊是墊圈加入的),因此就需要wei(音)糞。


第三步:wei(音)糞的整個過程。在糞堆頂上扒個圈子,圈子裡面放入碎麥草秸稈,秸稈上面再壓上土塊疙瘩。把碎麥草秸稈點燃,讓它高溫發酵就可,再不需要人操心了。

第四步:等到開春種莊稼,需要用鐵鍬和榔頭把發酵腐熟的羊糞翻兩遍,遇到大的土塊疙瘩要砸碎。種地時直接當做基肥施用,均勻灑在平整過會待耕種的田裡邊。注意:用這種方法發酵腐熟的羊糞有機肥用來種莊稼、種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要用來種花還需要更加精細化,把裡面的雜草清理乾淨,土塊敲的更碎。


最後總結:經過上面wei糞到翻糞的全部過程,農家肥(羊糞)就算徹底發酵腐熟好了。我也無法描述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具體還是讓我自己拍的圖片說話吧。


西北郭郭


農家肥的發酵隨著老一輩人的年齡增加,以及餵養牲畜的減少,導致了漚制農家肥的情況越來越少了。我有這樣的體驗主要得益於我的三伯父是我們村裡的養豬專業戶,並且他種植的土地比較少,所以才有了可能去借他家的豬糞來自己漚制農家肥。因為我這幾年主要是種植大蒜,並且一直想減少化肥的使用而通過增施農家肥來保持或者提高大蒜的品質和產量。作為一個蒜農來說大家都熟悉大蒜在整個生長髮育週期內需要大肥大水,而澆水容易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以及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減少,所以能夠通過追施農家肥或者有機肥來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增加,並且保持土壤的肥力。



我是這樣來漚制農家肥並且判斷髮酵腐熟好的。

因為我主要漚制的農家肥是豬糞,人糞尿,麥秸和樹葉,在漚制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倒糞的,即在這個時候把它們摻混在一起。在夏季的時候由於氣溫高發酵腐熟的比較快,而在氣溫低的時候發酵腐熟的時候可以選擇用塑料膜把成堆的農家肥蓋起來,以達到增溫的目的。

農家肥充分發酵腐熟好的判斷方法可以從看,聞來判斷。

看就是倒堆的時候看看麥秸有沒有全部腐爛,並且呈鬆散狀態,農家肥的顏色是不是發黑,並且裡面有沒有蠐螬等地下害蟲。

聞就是在倒堆的時候還有沒有糞臭的味道。真正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應該有其獨特的味道,這種味道好像發酵過的那種酵香味,即沒有其他的味道,所以使用這樣的農家肥種植出來的莊稼才有了咱們兒時吃的那種味道。也是現在大家都希望能夠吃到的無公害或者有機農產品。


豫東小農


農家肥的發酵很是簡單,有些牲畜糞尿甚至是直接可以澆灌施肥在蔬菜上面的,尤其是在夏季生長的蔬菜裡面,就更是如此了。農家肥在農村裡面主要還是人糞尿、牲畜糞尿和草木灰三種,也是最常見最直接的了。

農村裡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牲畜,尤其是在以前的時候,那麼現在更多的是人糞尿和草木灰了,尤其是在冬季裡面,草木灰是最多的。

1、在農家肥的腐熟方法上,主要還是以“覆蓋法”腐熟為主,那麼覆蓋一般分為純粹的乾土覆蓋和厚塑料覆蓋上之後上面壓乾土覆蓋,從透氣性來看,前者明顯是要好於後者的。

2、乾土覆蓋腐熟法,主要用在人糞尿、草木灰、幹糞(常見的就是牛羊糞和驢、騾子糞了),這個在我老家到了冬季我會經常性的“騰罐子”擔糞,直接就擔到蘋果園裡面。

然後就用鐵鍬背一個小坑,把糞倒在裡面,最後埋上乾土,堆成一個直徑一米半左右的小糞包,一般一天我會擔5擔左右的糞,在十一月、臘月進行幹埋腐熟,到了來年開春的正月底二月初就可以搭配化肥給蘋果樹施放春季基肥了。

這種幹埋的腐熟方法在腐熟的時間上是比較短的,適合於幹糞和純粹糞水上,時間在40天左右就可以了,比起塑料覆蓋法,時間比較短一些。

3、塑料覆蓋腐熟法,這個在我們村子主要是用在雞糞上面,不管是用作哪一種農作物種植都是這樣去做的。

一般我們都會把買著拉來的雞糞整車倒在一個背挖好的大坑裡面,這個大坑的直徑一般在3米左右,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厚塑料,我們村子裡面種植蔬菜大棚的每年都會有淘汰下來的厚的就塑料,是很不錯的。

用塑料覆蓋好之後,上面用乾土或者是溼土甚至是磚頭壓起來,防止被風吹起來,這樣的話,腐熟大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到了開春後給果樹施肥和蔬菜大棚種植新茬蔬菜都是很不錯的了。

總結

我以上說的兩點就是農村裡面最常見、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最家常的農家肥腐熟方法了,至於發酵好,時間夠了自然就好了。


寧寧說的話


發酵好了的農家肥具有特殊的“糞香”味!眼下,正是農閒季節,是收集農家肥原料、自行堆漚農家肥的好時候!

優質的農家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農作物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元素,肥效長久,不僅能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進化肥養分元素的吸收利用,而且能夠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改善農產品的品質。

評判農家肥優劣的關鍵,是看其是否經過充分發酵而腐熟,只有已發酵好的、腐透腐熟的農家肥才能發揮較好的肥效作用!



那麼,什麼樣的農家肥才算是發酵好了的呢?

大家知道,農家肥的原料來源廣泛、物料雜而多,基本上都是廢物廢料,如,人及畜禽糞尿、畜禽圈土、落葉秸稈雜草動物遺體等動植物殘體、飯菜泔水等日常生活垃圾、食品加工殘渣及汙水淤泥等等。

這些物料通過堆積、漚制等經微生物分解、高溫反應的發酵過程,使有機體由硬變軟、由大變小、充分分解為能被農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機、無機養分,並使原料中的蟲卵、病毒細菌真菌、有害物質滅活滅性,這個複雜反應的過程就是農家肥發酵腐熟的過程。

判斷農家肥是否發酵好了,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生產中可以這樣來把握一一一



1、堆漚物的氣味是否已具有了“糞香”味。

當年生長隊的糞場裡有一種活,叫“倒糞”,就是將西邊的南北向糞堆一點一點地倒翻到東邊成南北向糞堆。方法是一人拿著抓鉤倒行,用抓鉤將西邊糞堆上的糞物刨下來並破碎,後邊一人正向走、拿著鐵鍁將破碎的糞物翻到東邊糞堆上,這樣配合勞作,不用戴口罩嗅著這糞物特有的“糞香”味,還是一種享受呢!長時間嗅著這種味是不會中毒的。

發酵好了的農家肥已經沒有了那種惡臭、刺鼻、刺眼、令人作嘔頭暈目眩的氣味,散發出的是一種腐熟的有機肥所特有的糞味,不會令人作嘔眩暈。

2、堆漚物的色澤是否已均勻變成褐黑色。

堆漚物料顏色不一,可以說是五顏六色。這些東西堆漚在一起經過發酵、互相反應,顏色必將逐步趨於一致,發酵好了的農家肥,不管其原料有多少種、顏色有多少樣,最終的顏色將是褐色、黑褐色或黑色。如果仍存在著雜色,就意味著還沒有發酵好。



3、堆漚物的質地是否具有了均勻一致的細膩度。

農家肥的原料各種各形,固體、液體混雜,有形、無形不一,形狀千奇百怪,大小長短參差,軟的硬的各異,這些東西堆漚在一起經過反應發酵,形色會逐漸趨於統一,充分發酵好了、充分腐熟了,就不會再分岀你、我、他了,就會成為一個複雜的“它”了,這個“它”,質地是細膩的、均勻的,最起碼其中的固形物已不是很多,絕大部分已成為糞肥了。當然了堆漚原料中不能有太硬的木塊、亂石、磚塊等。

總之,普通農戶評判農家肥是否已經發酵好了主要通過以上方法來進行,通過嗅味、察色、看質地,基本上就能看岀個大差不差。只要經常自行堆漚農家肥,並經常使用農家肥,就一定能夠摸索出自制、鑑別農家肥的經驗。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農家肥龔需要腐熟

我們常說的農家肥“發酵”,其實是農家肥的充分腐熟。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有機肥一般有人糞尿、堆漚肥、綠肥、家畜家禽糞尿和廄肥等。那麼為什麼不把糞直接撒到地裡,而要經過一段時間腐熟有關專家表示,新鮮的糞不好直接撒到地裡,因其含較多尿酸和不溶性尿酸鹽。如果以新鮮的糞作底肥,其養分難以被作物吸收,同時,糞裡含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施後會對土壤造成汙染,發酵產生的熱量還會損害作物根系。因此,用糞作肥料時,應經過堆漚、高溫腐熟後,再做基肥用。

目前較好的腐熟方法是高溫堆肥,這種辦法是如何將糞便堆漚腐熟變成有機肥的製作方法。漚制主要是讓有機物充分發酵,要求堆肥、覆蓋薄膜,讓肥料內部產生高溫。發酵產生的高溫能殺死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肥料腐熟較快。而普通堆肥由於摻土多發酵慢,腐熟過程中堆肥溫度變化小,腐熟所需時間較長、質量較差。

漚肥時間的確定,要根據季節而定以冬天漚肥為例,時間應漚至來年開春使用。漚制好的肥料一般是顏色變深,有些變成黑色或醬色。有人認為以漚的肥臭不臭界定,如果發臭,就是熟肥,此說法有誤,因為再熟的肥總還是有臭味的。所以,以漚肥時間來界定比較實際


束鹿小夥兒


現在大家都認識到農家肥對農作物的好處,但卻不能充分利用,一方面是未經發酵直接使用,給農作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另一方面是不掌握髮酵農家肥的方法,發酵不成功不徹底,使用後發生二次發酵,造成燒根等現象。

​未經充分發酵的農家肥是不宜直接施入土壤的,否則不但會引起燒苗、氣體危害等。而且還容易誘發酸鹼失衡、鹽分過高等不良後果。那麼該如何科學的發酵農家肥?怎樣判斷農家肥發酵的好不好?徹不徹底呢?

​​一、農家肥發酵好的標準和特徵:

​①聞一下沒有惡臭味或其他刺激味道。②有白色菌絲長出。③農家肥中的團粒結構鬆散開來。

​1.用眼看顏色。只經純粹物理方法乾燥的農家肥,仍保持原糞便的顏色,只是水分減少。而通過堆肥技術處理,特別是經過優質發酵助劑,發酵腐熟後的農家肥,其成品顏色變為褐色或黑褐色,在成品中沒有其它雜質。

2.用手摸看手感。優質農家肥用手抓一把,其手感一致,溼時柔軟有彈性,乾燥時很脆,並容易破碎,而劣質農家肥用手可以摸到沙子等雜質。

3.用水泡看狀態。還可以通過用水泡來判斷。將兩種優質和低劣的農家肥用清水浸泡,幾分鐘後,可以看到優質農家肥在水中分佈均勻,而劣質農家肥的容器底部會沉入很多沙子或泥土,區別明顯。

二、​幾種快速發酵農家肥的方法:

​那麼知道未發酵雞糞對農作物帶來的危害,如何正確使用雞糞利用雞糞呢,怎麼進行雞糞的發酵,我給大家介紹兩種比較簡單方便的,堆制自然發酵和塑料袋發酵。

1.堆制自然發酵

酵將要發酵的雞糞在水泥地上或覆蓋塑料膜的泥地上,將雞糞堆成高不超過1.5~2.0米,寬1.5~3.0米的長條狀,長度視場地大小和雞糞多少而定。加入適量水(55%左右),然後再蓋上塑料薄膜,使堆肥自然發熱達50℃以上,殺滅病原菌、寄生蟲卵。

​注意糞堆不要太密閉,這樣缺少氧氣,微生物無法大量繁殖,可以在腐熟時,摻入一定量的鋸末、礱糠或稻草、小麥、玉米等作物秸稈,並使薄膜與糞堆有一定的間隙,以提高透氣性,補充氧氣,促進微生物的快速、大量繁殖。還可在雞糞內撒入過磷酸鈣、沸石、生土等吸附劑,吸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2.塑料袋發酵

將周長為7~8米長的塑料筒,一端用細繩子紮緊。從另一端裝入雞糞150~200千克,袋中要留出適當的空隙,不能太滿。然後,往裡灌水,水量大小以淹沒雞糞為宜,再紮緊口發酵,6~8天即可完全發酵。要注意兩端一定要紮緊口,以其中的水不流出來為宜,如果要加快發酵的速度和防止發酵不徹底,可在其中加入肥力高等腐熟劑。此法簡單易操作,發酵速度快,不會對棚裡的蔬菜造成氣害。

​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農家肥)都可以提供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但農家肥的作用更全面性,能夠改善土壤的性質,提高土壤的保水、通氣,讓作物生長的營養又健康。








中緬邊境傣哥


大概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給土地施肥,農家肥還是主力,化學肥料的使用只是佔很少一部分。不過化學肥料的增產作用還是很大的,使用起來也方便,經過用過化學肥料的農民的示範作用下,很多農民都意識到化學肥料的好處,化學肥料開始大規模使用起來,隨著使用量的越來越大,土壤環境開始惡化,莊稼產量反而慢慢降低,為了提高產量,給土壤中投入的化學肥料越來越多,而化學肥料投入越多,土壤的惡化就越嚴重,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現在,農民們都知道了土壤惡化的原因,知道了農家肥對改良土壤環境的重要性,紛紛都加大了土地農家肥的投入,

但是農家肥是不能直接施入到地裡的,必須經發酵才能使用的,因為不發酵的農家肥用到土壤裡對莊稼的害處是很大的。那麼,什麼樣的農家肥才算發酵好的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看法。

我就不給大家介紹農家肥的發酵方法了,相信大家都知道,也都會發酵,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的農家肥才是發酵好的。農家肥發酵成熟度的鑑別方法,供大家參考。

發酵好的農家肥的特徵

  • 發酵好的農家肥,聞起來有淡淡的氨氣味,這是因為農家肥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進而產生氨氣。另外還會有微生物分解農家肥中的有機質而產生的芳香味。能聞到這兩種氣為就代表農家肥發酵好了。
  • 發酵好的農家肥看起來顏色呈黑褐色或黑色,裡面有白色的菌絲。
  • 發酵好的農家肥摸起來手感鬆散,比較細膩,溫度不再燙手,與環境溫度是基本一樣的。

具有以上特徵的農家肥,就是發酵好的農家肥,可以放心使用了。

農家肥成熟腐度鑑別方法

三種方法,供大家選擇使用。

  • 發芽試驗法 將發酵過後曬乾肥農家肥5克放進100毫升60℃的水中,浸泡三個小時左右後過濾,將過濾後的液體取出10毫升,然後找一個底部平的容器(要能容的下100粒種子),鋪上兩層濾紙,然後把過濾好的10毫升液體倒入容器中,在裡面排種100粒種子,如果發芽率能達到90%左右,說明農家肥已完全腐熟。這種方法用在含有木質農家肥的鑑別很適用。
  • 塑料袋法 取兩公斤發酵過的農家肥裝入塑料袋種,然後密封塑料袋。經常一段時間,速果塑料袋膨脹了,說明農家肥還沒發酵好。如果沒膨脹,說明農家肥已經發酵好。可以放心使用了。這種方法用在鑑別以糞便為主的農家肥很適合。
  • 蚯蚓法 準備好一個杯子、一塊黑布及幾條蚯蚓。然後把杯具裡放入發酵過得農家肥,然後把蚯蚓放進去後用黑布蓋住。一天後揭開黑布,如果蚯蚓全部鑽進農家肥中,說明農家肥已完全腐熟。如果蚯蚓還在農家肥上面沒鑽進去,說明農家肥還沒完全腐熟,裡面還在發酵溫度還太高,還有氨氣在刺激蚯蚓。

總之,完全按照上面的方法去鑑別,是完全可以鑑別出農家肥是否發酵好了的。一定能幫到你。


逸風三農


一般而言,農家肥指在農村常見的人畜糞及秸稈類,含氮、磷、鉀和鈣、鎂、鐵等及微量元素,經處理後成有機肥,施入土壤能增加肥力。

在農村處理農家肥比較簡單方法:堆肥腐熟

1、秸稈類鍘成3到5釐小段,便於浸透水分。

2、混拌,把浸溼的秸稈碎段和人畜糞混堆,鋪一層秸稈,再鋪一層人畜糞,撒適量細土,用來保存肥料養分。水分要充足,達到60%-70%,層層堆積,堆成直徑3米左右的圓堆,堆高2米左右,長度不限。

3、倒堆,堆積一星期後,堆中溫度可達50到70度,堆頂冒熱氣,此時可以翻倒糞堆,照原樣堆好,保持10天,再翻堆1次。堆積時間大概一個月,這樣才基本使農家肥充分腐熟。

有條件的可以加入肥料腐熟劑,利於有機物加快分解,又能抑制有害微生物分解,使肥料營養成分更高。每噸原料加1公斤左右腐熟劑,拌入細土或磷肥,撒到秸稈層上。

發好的有機肥無臭味,無白色菌毛、秸稈全部軟化水解,此時方為腐熟好的農家肥。





農民梁叔


肥料是我們種植過程中很重要的東西,人需要營養同時農作物也是需要的,農作物的營養條件好了,它生長的也好,產量高,抗逆性強,可減少病蟲害。那麼農家肥作為肥料的一種,它是作物不可缺少的。以前沒有複合肥之前,在我們農村大多數人們種植的作物,都是利用農家肥來施肥的,所以大家對農家肥的互動也是好多年了,那麼農家肥如何處理呢?

農家肥的種類

在我們農村,農家肥也是有很多種的,而且每一種都不一樣。農家肥的營養物質比較豐富比較多,含有比較多的微量元素。所以我們農村大家都愛用,那麼農家肥都有幾個種類呢?

  1. 堆肥:堆肥的原料是各種的有機物如田間山地雜草、樹葉、生活垃圾、泥炭、秸稈等等,然後收集一起經過堆放然後經過微生物分解後腐解成的有機肥。土壤的保溼、保水、透氣、保溫、保肥能力提高。
  2. 廄肥:這種肥料的原理是利用牛、羊、豬、馬等動物的排洩物作為原料,然後在圈內墊雜草、樹葉、秸稈、泥炭等。然後利用養殖物,對其進行踩踏。然後把圈內的排洩物跟雜物清理出來,堆起高寬兩米左右,然後進行發酵。它的養分相對平衡,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改良土壤結構,土地培養肥力等等。
  3. 綠肥:綠肥是通過綠色植物來製作的,一般有人工栽培的綠肥,野生的綠肥、豆科綠肥、非豆科綠肥等等,現在一般都是靠人工種植來的,比如種植紫雲英、水花生、一些草類、豆類等等。它的肥效高、質量好、改良土壤有機質豐富,可以減少水土流失等等。
  4. 人的糞尿肥:這是通過人類排著物來做原料,然後要發酵腐熟後,通過對水或混合土直接使用,在農村用的比較多。
  5. 草木灰:它通過一些草木燃燒後所產生的灰,它含有植物的所需養分跟礦質元素,它是一種肥效很明顯的無機農家肥。
  6. 泥肥:泥肥是魚塘、水溝、小河裡、湖裡的淤泥,這些土的有雜物、枯枝落葉、動物植物殘骸等等組成,經過長期的微生物分解形成的。
    它的養分齊全,肥效果長,有機質養分高。

農家肥的益處

使用農家肥能後對作物土壤有很好的作用。農家肥的來源很廣,所以成本比較低。它除了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鉀之外,還有各種微量元素,所以農家肥的養分多豐富。農家肥的腐殖酸能夠讓土壤變的鬆軟,改善土壤結構。它在土裡通過微生物不斷分解,有效肥力可達四五年,一般農家肥跟化肥配合使用才更好。

農家肥的發酵方式

農家肥的發酵是一個腐熟的過程,農家肥必須腐熟才可以用,一般的腐熟都有以下幾種方式:

  • 緊密堆積法:把農家肥處理好,在積肥場裡面,一層層的疊高然後壓緊,加水保持溼潤。然後堆到寬高兩米左右為好。最後用泥土把肥覆蓋起來,保持溫度在15~35℃。它的腐殖質積累多,氮元素損失較少。三四個月後,可以發達半腐熟,六個月後才能腐熟。
  • 疏鬆堆積法:它跟緊密法一樣,在積肥場裡,把肥料運過來,然後一層層堆起來,泥土覆蓋,寬高也是兩米左右,但是不要壓緊,保持場地通風下發酵,幾天後溫度可以達到六七十度,一般三四個月的時間就能腐熟。
  • 疏鬆緊密交叉堆積法:它的作用是可以縮短腐熟時間,減少氮元素損失。起初先不要壓緊堆積一米左右的高,一兩天後溫度升高到六七十度,然後就是在一層層堆積增高到兩米五左右為止把土蓋起來後,切段空氣進去,防治水分蒸發損失。四個月後就能全部腐熟。
  • ETS菌群快速處理法:把有利於肥料在積肥場地攤開,然後按一定比例加入腐熟劑,然後均勻攪拌肥料。然後堆一米高左右的垛,最後在45℃插入溫度劑,注意早晚看一下溫度計,兩天溫度在60℃時,要進行翻動。然後等到沒有臭味的時候,溫度下降到40℃的時候,混合一起堆大起來。下班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好了。

所以農家肥要找收集起來,然後通過科學的方式處理,這樣才能提高其利用率。農家肥是有機肥,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家土壤,讓土壤的生態變得更好,土壤生物多樣性好。這樣土的才能不斷的為我們服務,還有就是農家肥一般都是需要腐熟後做基肥,改善土壤,然後結合複合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