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庸之道,是不是最偉大的哲學?

心佑


哲學是研究宇宙觀世界觀的,儒學是研究人際關係的。

所有哲學都是務虛的,只是為了探究真理。儒學是務實的,從孔子一路演變到王陽明都是為實際操作提供方法論。

中國偉大哲人只有老子。孔子開始的儒學都是為了政治服務的,到後面索性演變成了外儒內法,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


西西的正爺


邀請評論話題都是與人相關的事:我雖然是中國人,熱爰自己祖國!但接受教育有不同的價值觀,我對中華民族聰明智慧勤勞是肯定的!但是沒有接受中庸之道不清楚,不明白中庸之道什麼偉大的哲學!我接受是我父親信仰基督徒耶穌智慧!而且我不知道父親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只是由父輩伯父以及母親同外婆那裡聽說自己父親為人是那樣好!和看父親寫書信中知道這個人是個做事認真負責人並且有愛人如己的心人!知道父親信耶穌基督是去美國要填表,又尋父親檔案上有他填表經歷信仰二戰抗日戰爭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我家只有我這個女兒信耶穌而且還沒有知道自己父親信仰耶穌!我就信耶穌了也許是神的拯救要我信耶穌基督對我的揀選要就喜爰耶穌緣故,祂是愛要我依靠祂!我的哥弟妹一共五個只有我一個信耶穌基督!並且他們對我是沒有好感的又不往來!這就是信耶穌區別!我可以失去一切!我不能失去耶穌基督!衪是我生命救主!我母親聽到我唱讚美詩歌頌揚耶穌歌我媽說!我對她講我信耶穌基督她不知道耶穌經歷是神的兒子!她不知道我父親信耶穌人!因為二戰中母親生病,我父親援助幫助過我母親病好!又有傳奇爰情故事!天配的父母親愛情!奇妙!本來父母沒有這婚姻事後來為什麼成有故事!我相信神大能!二戰中父母親愛的見證。


黃建華9614願世界和平


中庸之道,不是哲學,而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哲學是以概念的範疇的邏輯來構建與解釋世界。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還是天人合一。《中庸》一書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但是,沒有人解釋,為什麼“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為什麼“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更沒有論證方法。中國的諸子百家,全是這個德性。

年輕時,在教授的指導下學習諸子百家,感覺高深莫測,但隨著閱歷的增長以及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瞭解,感覺所謂的諸子百家,只不過是通過含糊不清的理論,來詮釋治國之術和生存之道。

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在強大的君權面前均無力反抗,因為諸子百家的共同之處就是承認、維護君權的合法性。所謂百家爭鳴,一定程度上不過是百家爭寵罷了。

中庸之道也好,以柔克剛也罷,不過是無助百姓苟且偷生的權宜之計。但是,隨著君權的越來越強大,百姓的尊嚴愈發得不到保障,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總歸還是夢。要在這幾千年的“吃人”的歷史中生存下來,中庸之道的權宜之計成為一代一代的護身符,最終固化成為了“智慧”,升格為“真理”。

中國人活得太壓抑了,從來不敢盡情釋放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不壓抑自己,很可能就被剝奪生存的機會。如果有一天,中國人不再把“中庸之道”當作處世的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們這個苦難的民族已迎來了新的生命。



江南俗士1972


中庸之道是什麼?中庸之道就是一杆秤,保持平衡的一杆秤!

中庸之道最早來自於上古三皇五帝時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所記載,《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講太深奧複雜,大家都不明白,只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解釋最乾脆明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用一句歌詞解釋最清楚→"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就是這麼簡單、友善、霸氣!

又如魯迅先生之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又如雷鋒之名句→對待同志如春風般溫暖,對待敵人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冷酷無情。

中庸這桿秤要求的平衡決不是什麼無原則的折中和退讓,而是將心比心或針鋒相對!記住!秤上之秤砣是要根據事物的重量隨時去移動調整的!要不秤砣失衡後就會落下傷人!

一人處事如此,一國處事亦是如此!比如自甲午戰爭起,中國對日本一味恐懼退縮忍讓求和,險些亡國滅種就是此理!

中庸之道對於治國也非常重要,國家的財富分配如果失衡亦會翻覆,歷朝歷代之教訓都是證明!











雲靈尋道


″中庸之道"根本不是哲學,是偽學歪理邪說?它是毒害一個民族的精神鴉片,是奴化民族的精神枷鎖?

它嚴重束縛了民族的思想,限制了生產力,阻礙了社會發展,是導致一個民族貧窮,腐敗無能,落後捱打的罪魁禍首?

中庸之道極度缺少哲理,無原則,無真理,純屬荒唐的旁門左道?是中華民智始終不開,愚昧,無知的文化思想根源?


鑫挺83563181


安於現狀,左右逢源,明哲保身這應該是中庸之道或者思想中最明顯,最有代表的表現。

1.日軍剛入侵中國時,各派的軍閥都想左右逢源,明哲保身的想法,大家都想坐山觀虎鬥,想坐收漁翁之利,當單獨面對日軍時,結果大都被團滅。蔣介石費了勁才勉強把軍閥們籌在一起。在國共合作抗戰也是勉強抗敵,整個國家慘死幾千萬國人。

2.如今面對改革開放大潮,那些省份敢於開放思想,敢於接受新的思維。那個省份的發展肯定是最好。人的思想開放是最關鍵,很多部門,許多關鍵崗位的領導很多不願意接受新的變革,耍小聰明,玩太極,踢皮球比比皆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在位任內,希望手下不要冒險,不要出風頭,誰也不得罪,最好安穩度過任期。就算現在做好了,政績未必算在自己頭上。不思進取的小農思維一直佔不少人。

3.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多箇中國人是一條蟲。這句話深刻概括了中庸思想給國人帶來的結果。在國外做生意的人都會深有體會,自己跟自己中國人打價格戰的,相互競爭還是自己中國人。背後整事,相互傷害的也還是自己人,明哲保身,各自為戰,相互猜疑的還是自己人。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之道,核心的思想。

幾千年的教化,深入骨髓。深深影響人們思想思維方式。敢於超越不是簡單事情。


鄉下老頭


中庸之道,實際上就是妥協之道,這種東西還偉大?中庸之道實際上就是為官之道,不但不偉大,我反而覺著卑下!勇者,智者,能人異士,那個不是心智堅定,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中庸之道,說白了,是利益之道,是自私之道,是一種圓滑的處世之道,是沒有立場的趨吉避凶之道,對己,是至高無上的生存法則,沒有一條生存之道比它更適合生存的法則!對民眾,對社會,對思想,對文化,這就是個毒瘤!


茶1955399


中國的中庸之道,是現實社會中的一種處事學問,談不上偉大,只不過是豁稀泥抹光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關係學,對於那些堅守正義,堅持原則的人來說,是一種災難,讓有正義感的人很難融進當今的社會圈,酒肉朋友,稱兄道地,互相吹拍,一團和氣,這就是當前社會的中庸之道。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中國的中庸之道。


新浪微博博主愛中華


我國古代儒家經典包括“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庸》,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所謂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為一種被動、妥協、消極的態度,但這完全錯了。“中”的真正含義是:既不太過,又不能不及,不能過猶不及,恰到好處,謂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襖是恰好,夏天穿棉襖就不是恰好了。

儒家常將“時”與’中’連用,孟子和孔子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情感完全沒有發生的時候,心的活動就無所謂太過、不及,而恰到好處,這是中的一個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個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簡單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像空氣、水對我們人類生存一樣。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物極必反”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個事物發展到極端之後,就會走向相反的另外一個極端,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處。就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謙虛、謹慎、節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不至於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及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都是這種哲學思想的體現。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著。在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中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按照新儒家的學說,三綱其實說的就是一綱,即“明明德”,而“親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於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後完成。總體意思,做人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實際上只有一條就是“修身”,其餘都是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些步驟,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步驟,則是修身達到最後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謂達到最後完成,就是“止於至善”。人只有在社會中盡倫盡職,才能夠盡其性,至於完成。如果不同時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所以,實際上《大學》中的“明明德”與“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內容。於是幾個觀念歸結成一個觀念,這是儒家學說的中心。

一個人並不一定要當了國家或天下的元首,然後才能做治國、平天下的事。他僅僅需要作為國家一分子,為國盡力而為;作為天下一分子,為天下盡力而為。只要這樣,他就是盡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全部責任。他如此誠實地盡力而為,他就是“止於至善”了。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論語》

我們都知道《論語》是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生前的言行編著而成的,說到《論語》,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想起幾句那些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不同,不相為謀等等。

《論語》短短一萬多字,不僅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儒家經典,更是中華文化的不朽傳奇,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人的精神基因。《論語》甚至還為我們貢獻了3,4百個常用成語,比如:溫故知新、過猶不及、既往不咎、見賢思齊、安貧樂道等等都出自《論語》一書。

《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其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繫的體系:

第一、倫理道德,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第二、政治主張,核心思想是“禮”。在治國策略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第三、認識方法,核心思想是“中庸”。孔子確立的仁的思想體系,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

《孟子》

說到《孟子》一書,很多里面的名句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比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經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書。

在《孟子》一書中,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為主要內容的孟子學說,性善論和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在《孟子·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也這是孟子性善論的核心,後來宋朝朱熹把它豐富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陽明又延伸為“致良知”。

在孟子的治國思想中,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在最後。孟子認為君王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這個治國思想,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創建。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



小播讀書


致中和,在大量不同意見層出不窮的時候,持中庸之道的觀點,可以讓人贏得時間。中庸與提出中庸思想的古人是有實踐的,是產生過積極社會意義的思想。

我以為,並不落後。我們身處迅速發展的社會階段。時間的逼迫性令整個社會處於緊繃狀態。這時秉持中庸之道,反而成為抑制過大社會慣性的良策。因為人從生物特性而言,是非常容易讓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做加速運動,如脫疆的烈馬,肆意狂奔,人們會被原始的生物本能左右。不是迅速反擊就是快速逃離。而最重要的冷靜與理性可能被瞬間丟棄。

而中庸才給了我們剋制"激動"的有效手段。這也是中國古人所希望溫文爾雅的原因。其根本在於“緩衝矛盾",有"理性思考"的時間。

在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中庸,是古人留給後人的駕馭時間的高級思想,如果人們瞭解、並善用。那麼人人可以最大地理性對待衝突。社會矛盾也許會少了激烈,多了化解的機會。

古代人,只有思想留存,並沒被時間磨滅,那是有原因的,得去領悟、用現代人的智慧去發展。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尤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就是中庸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