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庸之道,是不是最伟大的哲学?

心佑


哲学是研究宇宙观世界观的,儒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

所有哲学都是务虚的,只是为了探究真理。儒学是务实的,从孔子一路演变到王阳明都是为实际操作提供方法论。

中国伟大哲人只有老子。孔子开始的儒学都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到后面索性演变成了外儒内法,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西西的正爷


邀请评论话题都是与人相关的事:我虽然是中国人,热爰自己祖国!但接受教育有不同的价值观,我对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勤劳是肯定的!但是没有接受中庸之道不清楚,不明白中庸之道什么伟大的哲学!我接受是我父亲信仰基督徒耶稣智慧!而且我不知道父亲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只是由父辈伯父以及母亲同外婆那里听说自己父亲为人是那样好!和看父亲写书信中知道这个人是个做事认真负责人并且有爱人如己的心人!知道父亲信耶稣基督是去美国要填表,又寻父亲档案上有他填表经历信仰二战抗日战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我家只有我这个女儿信耶稣而且还没有知道自己父亲信仰耶稣!我就信耶稣了也许是神的拯救要我信耶稣基督对我的拣选要就喜爰耶稣缘故,祂是爱要我依靠祂!我的哥弟妹一共五个只有我一个信耶稣基督!并且他们对我是没有好感的又不往来!这就是信耶稣区别!我可以失去一切!我不能失去耶稣基督!衪是我生命救主!我母亲听到我唱赞美诗歌颂扬耶稣歌我妈说!我对她讲我信耶稣基督她不知道耶稣经历是神的儿子!她不知道我父亲信耶稣人!因为二战中母亲生病,我父亲援助帮助过我母亲病好!又有传奇爰情故事!天配的父母亲爱情!奇妙!本来父母没有这婚姻事后来为什么成有故事!我相信神大能!二战中父母亲爱的見证。


黄建华9614願世界和平


中庸之道,不是哲学,而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哲学是以概念的范畴的逻辑来构建与解释世界。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还是天人合一。《中庸》一书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但是,没有人解释,为什么“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为什么“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更没有论证方法。中国的诸子百家,全是这个德性。

年轻时,在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诸子百家,感觉高深莫测,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了解,感觉所谓的诸子百家,只不过是通过含糊不清的理论,来诠释治国之术和生存之道。

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强大的君权面前均无力反抗,因为诸子百家的共同之处就是承认、维护君权的合法性。所谓百家争鸣,一定程度上不过是百家争宠罢了。

中庸之道也好,以柔克刚也罢,不过是无助百姓苟且偷生的权宜之计。但是,随着君权的越来越强大,百姓的尊严愈发得不到保障,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总归还是梦。要在这几千年的“吃人”的历史中生存下来,中庸之道的权宜之计成为一代一代的护身符,最终固化成为了“智慧”,升格为“真理”。

中国人活得太压抑了,从来不敢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不压抑自己,很可能就被剥夺生存的机会。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不再把“中庸之道”当作处世的智慧,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已迎来了新的生命。



江南俗士1972


中庸之道是什么?中庸之道就是一杆秤,保持平衡的一杆秤!

中庸之道最早来自于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讲太深奥复杂,大家都不明白,只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解释最干脆明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用一句歌词解释最清楚→"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就是这么简单、友善、霸气!

又如鲁迅先生之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又如雷锋之名句→对待同志如春风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中庸这杆秤要求的平衡决不是什么无原则的折中和退让,而是将心比心或针锋相对!记住!秤上之秤砣是要根据事物的重量随时去移动调整的!要不秤砣失衡后就会落下伤人!

一人处事如此,一国处事亦是如此!比如自甲午战争起,中国对日本一味恐惧退缩忍让求和,险些亡国灭种就是此理!

中庸之道对于治国也非常重要,国家的财富分配如果失衡亦会翻覆,历朝历代之教训都是证明!











云灵寻道


″中庸之道"根本不是哲学,是伪学歪理邪说?它是毒害一个民族的精神鸦片,是奴化民族的精神枷锁?

它严重束缚了民族的思想,限制了生产力,阻碍了社会发展,是导致一个民族贫穷,腐败无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

中庸之道极度缺少哲理,无原则,无真理,纯属荒唐的旁门左道?是中华民智始终不开,愚昧,无知的文化思想根源?


鑫挺83563181


安于现状,左右逢源,明哲保身这应该是中庸之道或者思想中最明显,最有代表的表现。

1.日军刚入侵中国时,各派的军阀都想左右逢源,明哲保身的想法,大家都想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当单独面对日军时,结果大都被团灭。蒋介石费了劲才勉强把军阀们筹在一起。在国共合作抗战也是勉强抗敌,整个国家惨死几千万国人。

2.如今面对改革开放大潮,那些省份敢于开放思想,敢于接受新的思维。那个省份的发展肯定是最好。人的思想开放是最关键,很多部门,许多关键岗位的领导很多不愿意接受新的变革,耍小聪明,玩太极,踢皮球比比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在位任内,希望手下不要冒险,不要出风头,谁也不得罪,最好安稳度过任期。就算现在做好了,政绩未必算在自己头上。不思进取的小农思维一直占不少人。

3.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多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这句话深刻概括了中庸思想给国人带来的结果。在国外做生意的人都会深有体会,自己跟自己中国人打价格战的,相互竞争还是自己中国人。背后整事,相互伤害的也还是自己人,明哲保身,各自为战,相互猜疑的还是自己人。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之道,核心的思想。

几千年的教化,深入骨髓。深深影响人们思想思维方式。敢于超越不是简单事情。


乡下老头


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妥协之道,这种东西还伟大?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为官之道,不但不伟大,我反而觉着卑下!勇者,智者,能人异士,那个不是心智坚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中庸之道,说白了,是利益之道,是自私之道,是一种圆滑的处世之道,是没有立场的趋吉避凶之道,對己,是至高无上的生存法则,没有一条生存之道比它更适合生存的法则!对民众,对社会,对思想,对文化,这就是个毒瘤!


茶1955399


中国的中庸之道,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处事学问,谈不上伟大,只不过是豁稀泥抹光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关系学,对于那些坚守正义,坚持原则的人来说,是一种灾难,让有正义感的人很难融进当今的社会圈,酒肉朋友,称兄道地,互相吹拍,一团和气,这就是当前社会的中庸之道。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中国的中庸之道。


新浪微博博主爱中华


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庸》,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所谓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一种被动、妥协、消极的态度,但这完全错了。“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又不能不及,不能过犹不及,恰到好处,谓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袄是恰好,夏天穿棉袄就不是恰好了。

儒家常将“时”与’中’连用,孟子和孔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完全没有发生的时候,心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不及,而恰到好处,这是中的一个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简单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像空气、水对我们人类生存一样。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物极必反”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之后,就会走向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谦虚、谨慎、节俭而勤奋。从思想根源来说,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极必反”思想观念。它让我们懂得,即便在丰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绸缪,懂得节俭和储蓄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至于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谨慎和谦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们古代也有很多成语和典故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这种哲学思想。比如: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及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著。在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按照新儒家的学说,三纲其实说的就是一纲,即“明明德”,而“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总体意思,做人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实际上只有一条就是“修身”,其余都是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所以,实际上《大学》中的“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当了国家或天下的元首,然后才能做治国、平天下的事。他仅仅需要作为国家一分子,为国尽力而为;作为天下一分子,为天下尽力而为。只要这样,他就是尽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全部责任。他如此诚实地尽力而为,他就是“止于至善”了。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论语》

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著而成的,说到《论语》,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想起几句那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论语》短短一万多字,不仅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儒家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不朽传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论语》甚至还为我们贡献了3,4百个常用成语,比如:温故知新、过犹不及、既往不咎、见贤思齐、安贫乐道等等都出自《论语》一书。

《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体系:

第一、伦理道德,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第二、政治主张,核心思想是“礼”。在治国策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就是要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第三、认识方法,核心思想是“中庸”。孔子确立的仁的思想体系,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孟子》

说到《孟子》一书,很多里面的名句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

在《孟子》一书中,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性善论和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在《孟子·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这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后来宋朝朱熹把它丰富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阳明又延伸为“致良知”。

在孟子的治国思想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王在最后。孟子认为君王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这个治国思想,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小播读书


致中和,在大量不同意见层出不穷的时候,持中庸之道的观点,可以让人赢得时间。中庸与提出中庸思想的古人是有实践的,是产生过积极社会意义的思想。

我以为,并不落后。我们身处迅速发展的社会阶段。时间的逼迫性令整个社会处于紧绷状态。这时秉持中庸之道,反而成为抑制过大社会惯性的良策。因为人从生物特性而言,是非常容易让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做加速运动,如脱疆的烈马,肆意狂奔,人们会被原始的生物本能左右。不是迅速反击就是快速逃离。而最重要的冷静与理性可能被瞬间丢弃。

而中庸才给了我们克制"激动"的有效手段。这也是中国古人所希望温文尔雅的原因。其根本在于“缓冲矛盾",有"理性思考"的时间。

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中庸,是古人留给后人的驾驭时间的高级思想,如果人们了解、并善用。那么人人可以最大地理性对待冲突。社会矛盾也许会少了激烈,多了化解的机会。

古代人,只有思想留存,并没被时间磨灭,那是有原因的,得去领悟、用现代人的智慧去发展。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尤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就是中庸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