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評丨疫情期間 不要被情緒帶偏了理性

東方時評丨疫情期間 不要被情緒帶偏了理性

  疫情期間的社會恐慌是一種常態應激反應,但過度恐慌容易引發“二次傷害”

  眾所周知,對一個國家、社會的持續繁榮發展乃至人類的延續,國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對任何一個平凡的正常社會個體而言,當處於因外在或內部因素導致的生命危機狀態時,呈現怨恨、恐懼、恐慌、抱怨、失望等不良心態,就成為自然而然的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社會應激心態反映,是生物屬性的內在必然體現。

  當我們面臨因不明原因或某種劇毒病毒引發大面積疫情爆發時,如果存在疫情信息不公開透明、政府防控治理措施無效、疫情謠言四面瘋傳、病毒傳染快速肆虐等情況,尤其是當人們看到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和重症感染者的不斷死亡時,往往會加重社會民眾的焦慮、恐慌、無助等負面情緒。一旦整個社會心態被這種恐慌情緒所籠罩,就非常容易發生“富裕者四處逃散(相對特定地點發生疫情的情況)”、“哄搶醫藥口罩、藥物和生活必需品”、“惡意排斥疫區民眾”等現象,甚至因疫情防控出現不同族群之間的“心理隔離”或“群體性事件”,造成人為的“二次傷害”,引發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這種情況在此次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已經有所顯現,如全國性搶購口罩等剛需物品以及“雙黃連口服液”、搶購感冒藥;一些國家在多個方面開始排斥中國人(典型事例有謝菲爾德一個戴口罩的中國留學生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圍攻和推搡);國內一些地方民眾視來自武漢探親的人為“病毒”,武漢人受到了社會上一些人們的歧視、道德綁架乃至過度管控。這種情況對疫情的防控、社會團結穩定、眾志成城打好疫情阻擊戰有百害而無一利。

  實際上,在重大疫情面前,在疫情信息公開透明、醫療及生活資源供給充足、政府救治防控有力的情況下,社會民眾保持足夠的信心和理性平和的心態,自覺遵守相關隔離措施,實施科學自我防護,保持社會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共同戰勝疫情肆虐的關鍵。

  確保每個公民在反思中保持強有力的必勝信念和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

  此次武漢肺炎疫情是我國處於高度網絡化條件下發生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每天我們接觸到的信息極其豐富,網絡和社交媒體中既有權威、充滿正能量的信息,同時也充斥著各種胡想、抱怨、質疑、揭短亮醜等懷疑一切、否定努力的負面表達,真相與謠言齊飛。在這樣一個人們心理比較脆弱、情緒比較壓抑的時刻,一個人如果無法進行理性思考、沉著冷靜,擁有一個健康、科學、平和的心態,必將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是另一種形式的人為災難,更有可能成為病毒疫情的“幫兇”。

  當前,在黨中央堅強統一領導下,武漢新冠肺炎疫防控正處於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繼續強化政府、市場與社會之間合作,構築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治理格局,保持堅定信心、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社會凝聚力,對堅決打勝這一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在相信國家疫情權威信息的同時,要高度關注並戴好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謹防懷疑、恐慌等負面情緒病毒對內心的侵蝕,努力保持健康、理性、平和的心態,共同度過這一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事件。

  令人可喜的是,根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關於疫情期間社會心態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消極情緒方面,民眾的“恐慌”的程度明顯下降,平均分從4.2下降到2.8(中國社科院,2020年2月4日)。具體而言,在疫情肆虐的大難時期,廣大民眾應該努力培養並形成以下幾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是,自信+自覺。在重大疫情面前,人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自己及親人被感染,進而對生命和健康帶來巨大的痛苦和風險,這種恐懼間接反映了民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和信心。為此,我們首先要相信,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而富有智慧的民族,藉助全球現代發達的生物醫療水平,與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全方位防控措施相疊加,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此次突發疫情的襲擊,讓14億的個人信心匯聚成銅牆鐵壁的社會凝聚力和社會信心。與此同時,需要全面學習並踐行科學的自我和家庭防護措施,嚴格自覺遵守、配合當地政府及社區執行疫情防控的相關法律、規範與策略,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不給疫情防控工作“添亂”、“添堵”。這是消除恐慌心理的根本基礎和首要條件。

  二是,感恩+敬畏。在無條件相信國家治理能力、自覺貫徹科學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我們更需要樹立兩種深層次心態:其一是感恩的心。尤其要從內心當中感謝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黨政幹部、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群體,正是他們不畏犧牲、不忘初心的精神和日夜奮戰,才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遠離病毒、居家防護的緩衝地帶。其二就是敬畏心。在疫情肆虐、生命漸失的面前,我們每個人都要痛定思痛,反省錯誤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反思人類對動物的過度捕殺行為,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天地,追求愛惜物命、天人合一、“萬物並育不相害”的中華科學生存狀態。

  三是,包容+理性。在病毒跨區域傳播的疫情擴散面前,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受害者,所有人都是一個緊密的利益和生命共同體。在把武漢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的當下,西方人排斥中國人和國內其他省區民眾排斥、歧視及嚴重洩來自湖北及武漢人隱私信息、“酒店拒絕湖北人入住”“圍堵鄂A牌照私家車”等過激行為,既觸犯法律底線又不道德,除了造成更大的社會割裂和矛盾衝突外,對萬眾一心防控疫情形成巨大的人心障礙。因此,在國家大難當前,每個人展現和釋放本應具足的良知、善良、愛心,踐行“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的大愛精神、包容心,採取理性的疫情防護措施,顯得尤為珍貴和重要。相信,在寬容、包容、理性的點滴之愛匯聚下,疫情過後我們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團結、更有力量、更加溫暖的偉大健康中國。(作者為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