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没有比一个长镜头更好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了。"

这句话被导演萨姆·门德斯写于剧本首页,所以在观众看来十分炫技的长镜头,说到底还是服务于故事本身。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故事题材的多样化,表达战争的方式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

回顾影史不难发现,所有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无论是大男主的《巴顿将军》,还是引发反思的《现代启示录》,亦或是士兵群像的《拯救大兵瑞恩》,还是非线性多角度叙事的《敦刻尔克》(该片的剪辑师李·史密斯,也是《1917》的剪辑师),所有有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有一个离不开也绕不过去的主题——反战。无一例外。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拯救大兵瑞恩》海报


相比之下《1917》讲述的这个不够宏伟深邃的故事,似乎在剧情上就占尽劣势——一个不喜欢战争、不重视荣誉的人拼死将一个情报送到战友阵营,进而保护了1600人免于受难。

但在《1917》整部电影中,摄像机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个"幽灵视角",所谓的"浸入感"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况且这部电影最大的噱头——一镜到底,实则是由很多剪辑点构建而成。哪怕不拉片子,电影中男主角晕倒的那几个小时也是空白,故而8小时的长途跋涉才会在100多分钟中被完全展现。

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一部视觉上"两镜到底"的电影。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就是这样一个乍看"漏洞百出"的电影,却在金球奖拿到"最佳影片",同时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9项提名。

那么文章接下来就从《1917》的摄影、画面对故事产生的正面效果入手,深入解析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大胆预测一下,把奥斯卡的最佳摄影拿到手还是很稳的)


跟随主角式"一镜到底":宏观战争中的微观视角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战壕的狭窄,两位主角不得不一前一后前进。他们的站位变化也呈现出在这场"送信行动"中的主导被动位置的转变。


在刚接到命令的时候,Blake因为着急自己哥哥的安危,不顾同伴的劝阻和列举出来的可能遇到的危险,闷着头向前冲,直到撞上一位中士。

而Schofield在接到命令之前,是走在前面的。在小伙伴的不断询问下做着简短的回答,并时不时表现出家境优渥、厌战反战的情绪。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电影从一开始,并没有常规战争电影中的哀嚎和枪声,除却对话之外,背景音也只是偶尔出现的士兵扎堆的喧嚣——来得快,去得也快。

可随着故事了无痕迹又极速不停地发展下去时,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从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在树下被唤醒的那一刻起,他们再没了喘息的机会,观众亦是如此。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镜头是电影的第一语言。在电影史上,改变叙事高度和效果的镜头一直不间断出现:

  • 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用一个镜头穿越时空
  • 沃卓斯基兄弟在《黑客帝国》中让人运动得比子弹还快
  •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用固定机位变现雨中打斗,召唤艺术史的回归

但近有《鸟人》,远有《俄罗斯方舟》,《1917》的长镜头似乎并没有开创先河,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鸟人》剧照


可这样的处理手法却很好地让观众感觉自己和角色在一起,呼吸着他们呼吸,跟随着他们的脚步——给故事一个出口,给观众一个出路。


荣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鸟人》所谓的"一镜到底"总共包含16处剪辑点。

《1917》的技术剪辑点应该是集中在主角进出英军战壕指挥部和德军战壕军营的黑暗过渡中,以及黑夜场景的明暗交叠处。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较为明显的视觉剪辑点就是文章开头中提到的主角跌落楼梯,画面突然黑幕。在我的电影版本中,此处的时间点为电影第66分钟。

除了明显的视觉交接外,这之后的故事剧情也从两个人的任务变成一个人的执着。


只是导演并没有急于让观众迅速投入到所谓地"感同身受"中去,而是在一个又一个细节的呈现,和意料之外的反转后,让观众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游戏,这是战争——一场属于普通士兵的战争。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 带着伤口的手按进了尸体
  • 一只老鼠掉下来导致整个战壕被炸塌
  • 原本要被救助的德国飞行员扎透了主角的腹腔
  • 在法国女子的屋子里给一个婴儿哼唱歌曲
  • 从无数尸体中间和大片大片落下的樱桃花中飘过
  • 在身体和意志到达极限的时候听到熟悉的家乡民谣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这些长长的镜头很少给到观众负面的视觉冲击,反而是极致的美丽和震撼偏多一些。

这也是接下来要说的内容:画面。那些精美的构图和完美的镜头角度转换,也给观众提供了对白以外的叙事可能。


画面出现得"漫不经心":视觉冲击下的镜头叙事


整部电影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画面很多,由于篇幅关系,就挑几处比较明显的来重点阐述。


  • 第一处:两位大难不死的士兵漫步在一片被伐倒的樱桃树园中,残垣断壁中的石门一开,一副十九世纪末的风景画呈现在观众面前。色彩冲击和景深效果美轮美奂。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在这段大篇幅的"美图"中,看似和故事的进展毫无关联,实则为后面Blake面对遇难的德国飞行员起了恻隐之心,以及在水中一息尚存的Schofield燃起最后生的欲望埋下了伏笔。

美,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灵魂深处的伊甸园。


  • 第二处:Schofield独自穿越德军据点的废墟。彼时火光冲天,宛如白昼,俨然一派吞噬万物的末世景象。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其实这段画面,个人感觉比最后那段战壕外面逆向奔跑更具有冲击力。

因为所有的危险和伤害都隐匿在暗处,在明暗交错中战栗前行的主角,仿佛一只被战争恐吓到失控的野兽——求生,是仅存的本能。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 第三处:表现力较弱,但出现时机较好,配乐很加分的"战场逆行"。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这段场面实在算不上宏大,因为跟随主角的移动轨迹,加之战争刚刚开打,本就不会有什么宏大的场景出现。

但这段"逆行"却很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所有士兵向画面左侧奔跑,唯独在不断变换的正反打镜头中Schofield面向观众,并做着整个故事最后的冲刺。

再配上托马斯·纽曼的渲染式交响乐,让人对这件事最后的结局,以及已经开始的战争产生了巨大的也是导演所期待的"沉浸感"。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在这段场景中,有两处镜头停顿,所以可以理解为两个小"画面"。都是撞上了向前(在画面中是向左)奔跑的士兵。这种处理很委婉地传递出参战之人的机械性和麻木,也对主角的"与众不同"给出了视觉诠释。


  • 第四处:伏延千里的首尾呼应。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结尾归于平静?只是画面中没有了跟战争有关的东西而已。这一次Schofield身边再无Blake,独自靠着一棵大树坐下,与开场在树下小憩的二人遥相呼应——整个故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虽然树不是那棵树,人也不再是同样的人,但一切仿佛都没发生过,却很明显地一切也都再也回不去。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这样的画面,可以解读出很多种意思,只取决于看电影的人的悲喜和世界观。但和煦的阳光和包含玄机的照片,却在最后时刻给人物进行了最后的润色,也给整个故事一个较为正向的结局。


写在最后: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导演萨姆·门德斯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将他祖父的亲身经历搬上银幕是第一愿景,而恰巧"一镜到底"是他一直想尝试的战争题材拍摄手法。因为他相信这样可以使故事回归一种更纯粹的线性叙述。

而《1917》也真地做到了"观众和主角共有119分钟"。真实的顺时针"成功地将观众一点点代入到任务的紧迫性中,也代入到主角的世界和心里。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但私以为,《1917》可以也有条件在人物塑造上花费更多心思,让角色更丰满也更下沉。可最终服务于故事和情节的镜头和画面,还是在很多时候略胜一筹。


但总的来说,除了"两镜到底"的华丽镜头,《1917》绝对可以带你看到不一样的战争——没有特殊历史事件,没有伟大人物事迹,只有平凡的两个人和普通的8小时。

“两镜到底”的《1917》,究竟好在哪里?


但即便是平实的故事加上华丽的镜头,《1917》的显然和所有反战的战争电影一样,都指向一个不争的事实: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