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華:甘做社區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劉燕華:甘做社區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張鐵軍 記者武長君)社區組織是城市管理體系中最小的細胞,在這裡每一寸光陰,每一座庭院,每一處風光,看似尋常普通,卻傾注了社區工作者對事業的熱忱和信念的堅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響以來,廊坊三河市燕郊高新區迎賓北路街道燕京新城社區黨組織書記劉燕華,用實際行動生動闡釋了小天地、大作為,小故事、大道理,鐫刻了社區工作者的深沉印記。

刘燕华:甘做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面對疫情,需要的不是豪言壯語的表態,而是“重擔一人挑”的行動。燕京新城社區管轄4個小區、3248戶,擁有門店46個,小區卡口5個。街道黨委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部署會後,她第一時間投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積極調動樓門長、物業、保安、志願者,對3248個住戶進行拉網式排查。白天,她把需要填報的信息全都製成表格,逐一給住戶打電話核實,並對小區卡口進行督導檢查;晚上,對電話聯繫不上的住戶直接上門核查情況,還要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對小區進行夜間巡查,彙總排查信息,保證各項防控措施執行到位、落實到位。開展防疫工作以來,犧牲春節假期,每天加班加點,對她而言早已是常規動作,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嫌不滿足,為了與時間賽跑,她帶著社區兩名女幹部每天吃住在社區,白天一忙就是一天,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餓了就泡一碗方便麵,晚上經常是彙總完排查信息又繼續巡查到深夜,困了就睡在社區活動室。為了照顧73歲的父親,她就把老人接到家中,由女兒代為照顧。老人患有高血壓,身體一直不好,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忙碌的時候,她也連續4天4夜沒有和老人、孩子通過一次電話。親情最是難捨,但在疫情面前,大愛更顯無疆。

面對疫情,需要的不是毫無章法的落實,而是“細節見精神”的積累。社區信息排查是最基礎也是最繁雜的工作,面對上報表格種類繁多、內容瑣碎、變動頻繁的現實情況,劉燕華同志總是與社區人員一起,先認真研究表格內容,再反覆與街道溝通,在確保充分理解領會的基礎上,才填寫報表。自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的社區排查信息總是第一時間上報,從沒有出現過返工現象。“燕京新城社區的報表最及時、最全面、也最準確”,街道衛健辦負責彙總信息數據的人員無不豎起大拇指。她管轄的紫竹灣小區沒有圍欄,人員進出分散,疫情防控難度大,極具疫情傳播風險。針對這一情況,她連夜召集人員制定防控方案,設立3道防控登記排查點,完全阻塞防控漏洞。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在所難免,每次遇到這類情況,她都會及時到達現場,耐心解釋勸導,妥善協調處置,爭取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也正是由於她的細緻工作,多名曾發生爭執的居民後來都主動加入到社區志願者隊伍。

面對疫情,需要的不是冷若冰霜的執行,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溫暖。“阻斷傳播渠道,避免製造恐慌,保證居民安全,這是我們工作的目標”,對社區工作人員她總是這樣說。在得知轄區有一名武漢返燕居民後,劉燕華第一時間打電話核實,要求其居家隔離,並每天進行微信體溫監測。該居民患有哮喘病,加之疫情嚴峻形勢,其心理防線瀕臨崩潰。劉燕華又立即充當心理疏導員,每天與其電話聯繫進行心理安撫,最長一次通話一個多小時。待最終成功解除隔離後,該居民感激萬分,專程打電話向她致謝。嚴密的防控措施,客觀上也給居民尤其是高齡老人網購生活用品帶來一定不便,每次遇到她都會主動幫老人搬運到家,並專門安排人員做好服務,用她的話講,“疫情防控是大事,居民日常生活問題也是大事,兩手都要抓”。

平凡的崗位,講述著不平凡的事蹟。劉燕華同志始終堅守社區防控工作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愛民為民的深切情懷,發揮了模範帶頭的先鋒作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和真心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