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华:甘做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刘燕华:甘做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张铁军 记者武长君)社区组织是城市管理体系中最小的细胞,在这里每一寸光阴,每一座庭院,每一处风光,看似寻常普通,却倾注了社区工作者对事业的热忱和信念的坚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响以来,廊坊三河市燕郊高新区迎宾北路街道燕京新城社区党组织书记刘燕华,用实际行动生动阐释了小天地、大作为,小故事、大道理,镌刻了社区工作者的深沉印记。

刘燕华:甘做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面对疫情,需要的不是豪言壮语的表态,而是“重担一人挑”的行动。燕京新城社区管辖4个小区、3248户,拥有门店46个,小区卡口5个。街道党委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部署会后,她第一时间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积极调动楼门长、物业、保安、志愿者,对3248个住户进行拉网式排查。白天,她把需要填报的信息全都制成表格,逐一给住户打电话核实,并对小区卡口进行督导检查;晚上,对电话联系不上的住户直接上门核查情况,还要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夜间巡查,汇总排查信息,保证各项防控措施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开展防疫工作以来,牺牲春节假期,每天加班加点,对她而言早已是常规动作,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嫌不满足,为了与时间赛跑,她带着社区两名女干部每天吃住在社区,白天一忙就是一天,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晚上经常是汇总完排查信息又继续巡查到深夜,困了就睡在社区活动室。为了照顾73岁的父亲,她就把老人接到家中,由女儿代为照顾。老人患有高血压,身体一直不好,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忙碌的时候,她也连续4天4夜没有和老人、孩子通过一次电话。亲情最是难舍,但在疫情面前,大爱更显无疆。

面对疫情,需要的不是毫无章法的落实,而是“细节见精神”的积累。社区信息排查是最基础也是最繁杂的工作,面对上报表格种类繁多、内容琐碎、变动频繁的现实情况,刘燕华同志总是与社区人员一起,先认真研究表格内容,再反复与街道沟通,在确保充分理解领会的基础上,才填写报表。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的社区排查信息总是第一时间上报,从没有出现过返工现象。“燕京新城社区的报表最及时、最全面、也最准确”,街道卫健办负责汇总信息数据的人员无不竖起大拇指。她管辖的紫竹湾小区没有围栏,人员进出分散,疫情防控难度大,极具疫情传播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她连夜召集人员制定防控方案,设立3道防控登记排查点,完全阻塞防控漏洞。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在所难免,每次遇到这类情况,她都会及时到达现场,耐心解释劝导,妥善协调处置,争取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也正是由于她的细致工作,多名曾发生争执的居民后来都主动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

面对疫情,需要的不是冷若冰霜的执行,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暖。“阻断传播渠道,避免制造恐慌,保证居民安全,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对社区工作人员她总是这样说。在得知辖区有一名武汉返燕居民后,刘燕华第一时间打电话核实,要求其居家隔离,并每天进行微信体温监测。该居民患有哮喘病,加之疫情严峻形势,其心理防线濒临崩溃。刘燕华又立即充当心理疏导员,每天与其电话联系进行心理安抚,最长一次通话一个多小时。待最终成功解除隔离后,该居民感激万分,专程打电话向她致谢。严密的防控措施,客观上也给居民尤其是高龄老人网购生活用品带来一定不便,每次遇到她都会主动帮老人搬运到家,并专门安排人员做好服务,用她的话讲,“疫情防控是大事,居民日常生活问题也是大事,两手都要抓”。

平凡的岗位,讲述着不平凡的事迹。刘燕华同志始终坚守社区防控工作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深切情怀,发挥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和真心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