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立春之後就不能算冬天了,雖然溫度還很低,但氣溫還是會緩慢的上升,其實很多地方在晚上雖然沒感到什麼變化,但白天的溫度確實是有所回升了。從理論上來講氣溫上升後水溫也會跟著上升,魚的活躍度也會更高,魚會比冬天更好釣一些。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很多釣友好不容易等了個大晴天去釣魚,結果浮漂在水裡卻一動不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漁獲不理想呢?又該怎樣調整?

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大晴天並不一定好釣

在天冷的時候釣友們特別喜歡選大晴天作釣,因為太陽照射下我們也沒那麼冷,即使當天溫度顯示只有個位數,但大中午的太陽照射下體感溫度絕對會超過10度,所以從理論上來講這時候魚的活躍度也是最高的。但這就有點想當然了,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魚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它們的趨溫性特別明顯,可以說哪裡水溫合適它們就待在哪裡。但是問題來了,水的導熱性並不好,而且溫度變化都是從水面開始的,所以水面的溫度會比水底還要高,魚就很容易上浮取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水面一層黑乎乎的魚但是不吃餌的現象。反過來一些陰天,多雲天甚至小魚天會比較好釣,雖然溫度低但溫差小,魚兒基本都在水底。

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釣位的水深

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套路,低溫天釣深這個常識大家都知道,但初春這個季節氣候卻比較反常,氣候差異大,所以單純的認為釣深還是釣淺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是正確之道。所謂因地制宜就是根據你所在地區的溫度來決定,比如說你地處中原,溫度還只有3-5度,晚上甚至還零下1-2度,這時候即使是白天也需要釣深一些。但如果你地處南方,晚上的溫度也在十度以上,白天的溫度都快20度了,那釣淺一點有什麼關係呢?再就是根據時間段來選擇,早晚作釣水溫低,當然可以深一點,但中午溫度上升幅度較大也可以適當釣淺一點的,釣一整天甚至要做到“一日三遷”才能有好的收穫。

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餌料的選擇

不管什麼時候釣魚餌料都是很重要的,這幾天有個南方釣友吐槽說現在就有小羅非鬧窩了,都不敢用腥餌。可能在很多釣友心裡腥餌會特別招小魚,所以在有小魚鬧窩的時候就不太喜歡用。特別是最近有些地區溫度上升了以後確實有小魚鬧窩的情況下更不喜歡用腥餌,但路人甲卻認為照樣要用腥餌。為啥呢?這個季節即使有小魚鬧窩肯定也不會特別誇張,即使在南方小魚鬧窩也是可以控制的(比如大不了釣搓餌)。魚兒經過一個冬天的寒冷和飢餓肯定對蛋白質有非常迫切的需求,用腥餌更容易刺激它們開口,餌料上照搬冬天的策略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不要盲目加大線組

在冬天我們都知道魚口輕,魚口弱為了讓信號更清晰一些所以要用小鉤細線。那麼問題來了,氣溫回暖了是不是要加大線組?路人甲倒是覺得暫時沒這個必要,至少在2月份還沒這個必要。因為氣溫上升是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雖然春天的腳步一天天的接近,但是冬天還是會掙扎一下的,比如說時不時的來個倒春寒之類的,魚的活躍度並不會因為連續2-3天的回暖就能會到巔峰狀態。照樣會出現魚口輕,魚口弱的現象,甚至還會因為氣候的多變導致魚覓食慾望不高,所以線組搭配還是以冬天的策略為主。比如說之前你用0.4的主線,現在照樣可以,實在不放心可以加大一個型號,不要盲目加大線組。

為啥回暖後魚卻更難釣了?因為不搞定這4點,浮漂就像扔在水缸裡

結束語:在季節轉換的時候魚是比較難釣的,甚至比單純的冬季更難釣,老釣友們常說的春季好釣魚其實是說的3-4月份。所以在初春釣魚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天的氣候條件來決定是否出釣,然後根據氣候條件來選擇釣位和餌料,也不要因為感覺溫度高了就盲目加大線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