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教育、遊戲、辦公、醫療等龍頭標的“拿走”

摘自《新聞聯播》【這兩天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依託互聯網,各地利用新技術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

在線教育、視頻辦公等新業態十分活躍。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新裝備助力抗擊疫情的同時,新技術也開始各顯其能。這兩天,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阿里、華為、騰訊等各大網絡辦公平臺紛紛告急。對雲服務的需求大增也讓服務器生產企業開足馬力,春節假期裡,山東浪潮集團就接到了1500臺服務器的訂單。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佔據了全球零售電商40%以上的交易額。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總量居世界第二。”

至今,指數四連陽。創業板新高,註冊制的實施有利於創業板存量龍頭股給予高估值,其估值總會不斷超出預期從而帶動指數創新高。

"很多重大危機都加速了技術的創新突破",貿易摩擦引出“國產替代”出現一批硬核科技大牛股上漲。換言之,科技創新新+消費升級,因疫情而加強,引出醫療、遊戲、在線教育、遠程辦工、雲計算、物聯網等。

上述概念相關的標的綜合(有80%標的與之前有重複,這裡只是再次重複敘述一次)工業富聯、用友網絡、科大訊飛、深信服、寶信軟件、浪潮信息、啟明星辰、光環新網、優刻得、星網銳捷、美亞柏科、中新賽克、新易盛、安恆信息、拓維信息、齊心集團。金山辦工、億聯網絡、泛微網絡。TCL、芒果、視源股份、崑崙萬維、立思辰、中公教育、佳發教育。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吉比特。康泰生物、華蘭生物、智飛生物、天壇生物、衛寧健康、創業慧康。(醫藥板塊比較多,確定性高,更多內容回看之前的文章邏輯)。

(一向對是偶然,錯是必然),所涉及的股票僅為剖析市場運行狀態提供思路所需;一律不構成任何實際投資交易操作建議。

當然,此前的“引路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這個最上游領域,龍頭始終保持強勢。(相關標的回看之前的文章)


一輪疫情檢驗人間百態,也一次又次證明市場龍頭、寡頭勝率和穩定性。


結論:市場在特定環境下提前反應,政府對市場態度與信心,接下來就是各行業龍頭輪番表演的舞臺。有的需要謹慎、邊走邊看。“龍頭就像一列遙遠的火車,很遠很遠,在站臺的人們只能看到微如星光的車燈;隨著它逐漸靠近,逐漸加速,人們聽到它轟鳴的引擎,逐漸震耳欲聾。但是過了很久,很久,仍不見它來。……然而最終,當它呼嘯而過的時候,它的速度已經非常快,快到讓站臺上的人連細節都看不清,它就飛馳而去。而留在站臺上的人類,悵然若失……”


免責聲明:本文所涉及內容不保證完整與準確。觀點僅屬於個人觀點,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買者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彭祖看金融”

雲、教育、遊戲、辦公、醫療等龍頭標的“拿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