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上汽等紛紛轉產口罩:日產數百萬,並不算太難

富士康、上汽等紛紛轉產口罩:日產數百萬,並不算太難

鈦媒體注:近日,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國內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液等醫療衛生防護用品陷入緊缺。為此,《經濟日報》1月30日專門發文《緊急呼籲:有條件的企業立即轉產口罩》,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響應。

2月6日晚,富士康科技集團發佈消息稱,其在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5日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富士康將不僅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還將視情況對外支援輸出。

2月6日凌晨,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消息稱,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各醫療機構仍緊缺醫療物資的情況下,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更早之前,水星家紡、爹地寶貝、紅豆、三槍內衣等廠商均宣佈轉業生產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用品,中石油、中石化等則加班加點生產口罩原材料,甚至在微博上尋求口罩生產設備,試圖獲得口罩生產能力。

預計日產數百萬只

富士康方面表示,藉助自身在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等方面的能力與優勢,打通原材料採購、設備製造、產品生產等全產業鏈,從源頭增加醫用口罩的生產供應。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

上汽通用五菱稱,將聯合供應商轉產口罩支援防疫一線,雖然目前生產條件還不夠完善,但工人們正在爭分奪秒試驗、調整生產流程,無塵車間建成後將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包括4條N95口罩生產線,10條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預計達到170萬隻,將能快速緩解廣西區內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

中國石化在微博上表示:“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1.我們需要口罩機。您若有富餘、可用的設備,可轉讓給我們,我們將協調生產、增產口罩。2.我們有熔噴布,您若缺此原料,我們可運輸上門。增產的口罩,我們可全部收購支持湖北抗疫一線,也可支持企業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已聯繫到幾家廠商,感謝大家!”

更早之前的大年初三,福建紙尿褲商家爹寶貝便開始研究轉產及新增口罩生產線的方案,新增產線設備、協調材料、抽調紙尿褲一半生產人力投入口罩生產。當時預計2月15日,第一批普通醫用外科口罩會生產出來,屆時將全部會由政府統一調配。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月6日產能已經提速至140萬片。

除口罩外,也有企業轉產醫用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用品。例如,2月3日下午開始,水星家紡用不到48小時將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30多位工人掌握工藝後,當天就產出1000件符合標準的非醫用防護服。經測算,日均生產量最高能夠達到2000件。

同樣在上海的企業三槍股份,也改造內衣生產線轉產防護服。企業連夜改造生產線、審批資質、培訓員工、車間消毒……經過78小時的連續作戰,2月5日,三槍成功將第一批符合規格的5000件防護服交往前線。

蘇州服裝企業紅豆股份特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以支持能快速投入生產,不到78小時將10萬級醫藥生產潔淨廠房改造為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車間。2月3日下午17:15分,紅豆股份第一件一般防護服順利下線,經測算,量產後預計一般防護服產能約為20萬件/月。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信息顯示,2月5日,比亞迪工業全資子公司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消毒液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不過,目前比亞迪官方並未發佈相關公告或聲明。

轉產難度不算大

據網易汽車報道,企業轉產生產口罩需要滿足無塵車間、設備、人員、原材料等多個條件。

首先是無塵車間。無塵車間要將內部空氣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氣、細菌等之汙染物排除,並將室內溫度、潔淨度、室內壓力、氣流速度與氣流分佈、噪音振動及照明、靜電控制在某一需求範圍內而特別設計的房間,不論外在空氣條件如何變化,其室內均能俱有維持原先所設定要求的潔淨度、溫溼度及壓力等性能的特性。

而無塵車間的建設並不是單一的空調淨化工程,包含多項工程的項目。在無塵車間的建造過程中,除了廠房的主體結構施工外,還有潔淨建築裝飾施工、淨化空調系統及其風管、過濾器的施工安裝、真空系統及其管線的安裝、各種排風和排氣系統及其處理設備的安裝、防微振裝置的安裝、生產工藝設備及其配管配線的安裝等。

不過,汽車工廠的噴漆車間已經是無塵車間,經過改造之後很快就可滿足口罩生產要求。

至於設備和人員需求,其實並不複雜。常規來說口罩生產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全自動只需一臺口罩一體機即可完成,需要2-3名人員操作;半自動則需要口罩本體機和耳帶焊接機兩臺設備,需要3-6人操作。二者最後都需要口罩包裝機來完成最後的包裝。工人只需原材料掛於料架上,稍加培訓即可上手。

設備價格方面,用於生產N95口罩的一整套全自動杯型口罩成型機市場價格大約在30-35萬,用於生產普通醫用口罩的設備一套大約在15-20萬。人工成本方面,從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子公司的招聘信息來看,該企業招聘需求為85人,個人計件結算工資,大約每天200-300元,按周結算。

原材料方面,用於製造醫用口罩的核心材料無紡布全稱為醫用高熔指熔噴無紡布,其製造工藝十分複雜,這也是限制口罩生產速度的原因之一。首先在煉油廠內將原油煉成聚丙烯,再經過化工廠生產出來聚丙烯顆粒,經過煉化後得到高熔聚丙烯纖維,然後再通過熔噴法生產出無紡布,最後還需要對無紡布進行駐極處理,讓纖維帶上電荷,從而提高過濾效率。

原材料等抓緊生產

作為熔噴布的主要生產商之一,中石油也在滿負荷加緊生產。在丙烯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車間積極爭取外購丙烯資源,規劃計劃處和生產運行處積極幫助協調丙烯供應,確保兩套聚丙烯裝置春節期間實現滿負荷生產。

官方信息顯示,截至1月31日,大連石化第五聯合車間兩套聚丙烯裝置實現增產3.7%,其中H39S-3計劃排產16000噸,實際完成16800多噸,H39S-2計劃排產8200噸,實際完成8300多噸。

大連石化方面表示,二月份,車間將全力做好生產組織,力爭H39S-3產量達18500噸,H39S-2產量達7700噸,合計產量26200噸,較1月份再增加1100噸,以最好的品質最高的產量滿足衛材聚丙烯專用料市場供應。

另一家子公司獨山子石化稱,從1月5日開始,獨石化乙烯廠高密度聚乙烯裝置轉產後,立即進入超負荷運行狀態,生產負荷達到了設計值的110%,每天產量達到1050噸。聚丙烯S2040產品今年已累計出廠4925噸,1月23日起日均產量達到624噸。

不僅如此,獨石化正開足馬力,加大生產高密度聚乙烯小中空注塑料HD5502XA。這是一款廣泛用於消毒液、洗護用品外包裝及藥瓶的原材料,1月1日至29日已累計發運20382噸。其中,1月29日獨石化火車緊急裝運高密度聚乙烯HD5502XA產品418噸,發往華東、華中等目標市場,1月30日出廠417噸。

富士康、上汽等纷纷转产口罩:日产数百万,并不算太难

獨石化加緊生產口罩所需原料,圖自中化新網

吉林石化電石廠電解車間主任胡清介紹稱:“我們裝置主要生產鹽酸、液氯,次氯酸鈉只是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平常一個月才產出30噸左右,主要是作為本裝置的鹽水助劑自產自用,一般不對外銷售。為滿足當前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克服物料平衡難、工藝調整複雜等困難,認真研究調整了生產方案,計劃月增產次氯酸鈉100噸,為社會做好疫情防控創造條件。”

截至1月31日,吉林石化生產的氯酸鈉溶液累計出廠12.24噸,已運往消毒液生產企業。據瞭解,每噸次氯酸鈉溶液可稀釋消毒液至少400噸,將有力地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將聚丙烯裝置轉產HT40S產品(無紡布纖維專用料)。目前,呼石化日均生產聚丙烯HT40S430噸。根據公司排定的生產計劃,此次將生產3000噸HT40S產品。而一噸原材料可生產大約25萬個病菌防護口罩。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2月5日稱,正在積極協調解決口罩短缺問題。在供應方面,抓緊復工、提高產能、增加供應,目前已取得進展。根據統計,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達到1480萬隻,比前一日環比增長3.1%。

與普通口罩相比,一線醫務人員急需的醫用口罩,特別是N95口罩更需要優先保障,因此產能恢復更加迅速。郝福慶進一步介紹說,“其中N95口罩已達到11.6萬隻,環比增長48%,其他醫用口罩998萬隻,環比增長36%,普通口罩471萬隻。增長還是很快的。”

(鈦媒體編輯石萬佳綜合自新京報、網易汽車、環球時報汽車週刊、中國證券報、東方網、中化新網、紅星新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