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司法戰線的巾幗“逆行者”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戰鬥中,營口市司法局湧現眾多奮戰的身影,其中以張菁華為代表的黨員幹部,逆行而上,舍小家顧大局,無獻奉獻,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留下串串感人故事。

司法戰線的巾幗“逆行者”

記營口市司法局辦公室主任張菁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爆發以來,營口市司法局迅速行動,為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在不見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營口市司法局辦公室主任張菁華在七天七夜守護在父親病房的時間裡,堅持完成工作:接收關於疫情的緊急文件172份;發出疫情文件193份;統計各項工作動態,撰寫報送疫情信息和情況達5萬多字,龐大工作量的背後,是一位黨員無私的付出。

■“七天七夜”病房裡辦公忙不停

76歲的父親突發心梗在農曆臘月廿九被推進手術室下病危通知時,正制定疫情防控預案的張菁華接到弟弟告知父親病危的電話後,強忍悲痛,一邊淚流滿面一邊和同事交代手頭工作,才決定趕往瀋陽看望住院的父親。“怎麼不早說!”營口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姜紅英以老大姐的口氣狠狠批評了她。“我的崗位要求我不能有歇一歇的想法,尤其是在這個節點更不能!”嘴巴嚴,從來不向組織露半句苦的張菁華,深知凡經她手的工作事關著營口司法行政系統的方方面面,身為黨員,她深知責任。

怎麼辦?是黨員就要捨得拼!身為長女,不能榻前盡孝,何其愧疚。180公里,兩座城,一邊是工作,一邊是親人。從營口到瀋陽的這一路,她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可是想到疫情當前,張菁華選擇堅守。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手機電腦齊上陣。手術室外,漫長的等待,她通過手機轉發疫情通知沒有停;深夜陪護病房,她一邊盯著父親的輸液管,一邊整理撰寫疫情信息沒懈怠。從農曆臘月廿九至正月初五,七天七夜,面對父親兩次心臟支架手術,張菁華在醫院病房裡堅持網上辦公,完成全部工作,用行動詮釋了擔當。

大年初三,父親病情不穩,進行了二次支架。張菁華一直堅持獨自照料病重的父親,“由於日常工作忙,平時都是弟弟帶著多病的父母奔走各個醫院,我不能在身邊盡孝已多有遺憾,當前疫情爆發,要儘量避免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我一人留在醫院護理義不容辭,也是我對家人應盡的責任,彌補平時的遺憾和愧疚。”這個責任一擔就是整整一週。持續晝夜的“連軸轉”,張菁華臉上滿是疲憊,但手頭的工作不差絲毫。

“爸,你好好休息,局裡還有工作,我先回去,等疫情穩定了我再回來看你……”正月初五,張菁華見父親第二次支架術後病情穩定,輕聲向父親“告假”。七天內,兩次經歷手術,有女兒24小時一直陪在身邊,父親很知足,他知道女兒的心思,深情地點了點頭。那一刻,張菁華含淚離去,她不敢回頭,不忍與病榻上的父親對視。

■“我是黨員”不計報酬只為國家

這是與時間賽跑的七天七夜——疫情來勢兇猛,防控不僅人人有責,還要與時間賽跑最大程度的阻擊疫情蔓延。作為司法局辦公室主任,張菁華為人妻為人母,“75後”的她面臨著生活中各種牽絆,在守護父親的病房裡不分晝夜的第一時間批轉文件,通過打電話發微信,協調調度營口司法行政系統的情況,擔負多重責任。“及時瞭解掌握全局的信息動態,傳達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確保上級精神過我手及時不走樣。”電話打了多少,微信發了多少,她已經記不清了。

火速返回營口後,張菁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辦公室工作就是這樣,必須要及時迅速,同時要做到心細如塵。”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嚴峻,剛回到家,又接到市裡的發文通知,半夜收文,工作至深夜已是常態。“市委市政府對疫情作出的部署研判一定要及時傳達到領導和各位同事手中,在這個時刻,一定不能鬆懈。”就是憑著這樣的理念,營口市司法局收發文件迅速果斷,及時傳達市委市政府防疫工作精神,為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防疫工作指明瞭方向。

“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張菁華一直婉拒記者的採訪,她說她所經歷的是一名黨員應做的最普通的事情。其實,她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並不是一時之舉,從事司法行政工作二十二年來,她始終嚴於律己、兢兢業業,先後在不同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八年的法制宣傳科副科長崗位上,兩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在九年的社區矯正管理科科長崗位上,開創性的工作,使營口市社區矯正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被省司法廳榮記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2016年7月被營口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營口市委政法委榮記三等功一次;被營口市司法局多次嘉獎,榮記三等功一次。擔任辦公室主任後,由於國慶七十週年維穩安保工作的突出表現,被營口市政法委榮記三等功一次。正如她所說的:“在這個最困難的時刻,大家都投入到這場戰役中,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難處,我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不給同事們添麻煩,同時做好本職工作,為同志們做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