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司法战线的巾帼“逆行者”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战斗中,营口市司法局涌现众多奋战的身影,其中以张菁华为代表的党员干部,逆行而上,舍小家顾大局,无献奉献,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留下串串感人故事。

司法战线的巾帼“逆行者”

记营口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张菁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营口市司法局迅速行动,为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在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营口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张菁华在七天七夜守护在父亲病房的时间里,坚持完成工作:接收关于疫情的紧急文件172份;发出疫情文件193份;统计各项工作动态,撰写报送疫情信息和情况达5万多字,庞大工作量的背后,是一位党员无私的付出。

■“七天七夜”病房里办公忙不停

76岁的父亲突发心梗在农历腊月廿九被推进手术室下病危通知时,正制定疫情防控预案的张菁华接到弟弟告知父亲病危的电话后,强忍悲痛,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和同事交代手头工作,才决定赶往沈阳看望住院的父亲。“怎么不早说!”营口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红英以老大姐的口气狠狠批评了她。“我的岗位要求我不能有歇一歇的想法,尤其是在这个节点更不能!”嘴巴严,从来不向组织露半句苦的张菁华,深知凡经她手的工作事关着营口司法行政系统的方方面面,身为党员,她深知责任。

怎么办?是党员就要舍得拼!身为长女,不能榻前尽孝,何其愧疚。180公里,两座城,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亲人。从营口到沈阳的这一路,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可是想到疫情当前,张菁华选择坚守。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手机电脑齐上阵。手术室外,漫长的等待,她通过手机转发疫情通知没有停;深夜陪护病房,她一边盯着父亲的输液管,一边整理撰写疫情信息没懈怠。从农历腊月廿九至正月初五,七天七夜,面对父亲两次心脏支架手术,张菁华在医院病房里坚持网上办公,完成全部工作,用行动诠释了担当。

大年初三,父亲病情不稳,进行了二次支架。张菁华一直坚持独自照料病重的父亲,“由于日常工作忙,平时都是弟弟带着多病的父母奔走各个医院,我不能在身边尽孝已多有遗憾,当前疫情爆发,要尽量避免其他人被传染的风险,我一人留在医院护理义不容辞,也是我对家人应尽的责任,弥补平时的遗憾和愧疚。”这个责任一担就是整整一周。持续昼夜的“连轴转”,张菁华脸上满是疲惫,但手头的工作不差丝毫。

“爸,你好好休息,局里还有工作,我先回去,等疫情稳定了我再回来看你……”正月初五,张菁华见父亲第二次支架术后病情稳定,轻声向父亲“告假”。七天内,两次经历手术,有女儿24小时一直陪在身边,父亲很知足,他知道女儿的心思,深情地点了点头。那一刻,张菁华含泪离去,她不敢回头,不忍与病榻上的父亲对视。

■“我是党员”不计报酬只为国家

这是与时间赛跑的七天七夜——疫情来势凶猛,防控不仅人人有责,还要与时间赛跑最大程度的阻击疫情蔓延。作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张菁华为人妻为人母,“75后”的她面临着生活中各种牵绊,在守护父亲的病房里不分昼夜的第一时间批转文件,通过打电话发微信,协调调度营口司法行政系统的情况,担负多重责任。“及时了解掌握全局的信息动态,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确保上级精神过我手及时不走样。”电话打了多少,微信发了多少,她已经记不清了。

火速返回营口后,张菁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办公室工作就是这样,必须要及时迅速,同时要做到心细如尘。”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严峻,刚回到家,又接到市里的发文通知,半夜收文,工作至深夜已是常态。“市委市政府对疫情作出的部署研判一定要及时传达到领导和各位同事手中,在这个时刻,一定不能松懈。”就是凭着这样的理念,营口市司法局收发文件迅速果断,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防疫工作精神,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防疫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张菁华一直婉拒记者的采访,她说她所经历的是一名党员应做的最普通的事情。其实,她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并不是一时之举,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二十二年来,她始终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先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八年的法制宣传科副科长岗位上,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在九年的社区矫正管理科科长岗位上,开创性的工作,使营口市社区矫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被省司法厅荣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2016年7月被营口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营口市委政法委荣记三等功一次;被营口市司法局多次嘉奖,荣记三等功一次。担任办公室主任后,由于国庆七十周年维稳安保工作的突出表现,被营口市政法委荣记三等功一次。正如她所说的:“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刻,大家都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难处,我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不给同事们添麻烦,同时做好本职工作,为同志们做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