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萬能險的確複雜,常常是買的人也不懂,賣的人更不懂,結果不懂遇見不懂,萬能險越說越神,最終銷售誤導出來了,退保損失出來了。但是,這的確是經常看到的情況。

其實不建議買在確切點說是不建議在“不懂,不明白的情況下買”。

對於一款以理財為目的的保險產品,他的配置目的很清楚,就是保值、增值,那我們需要了解的東西在於收益率,投資週期,費用支出,其他理財產品的比較等問題上。在比較全面瞭解的基礎上,分配資金,分配週期給到他,避免投資預期與實際出現較大偏差。這樣相對穩一些。

1.

先說說下萬能險投保後,需要注意的幾個費用。

①初始費用

就是你的保費進入萬能賬戶時一次性被保險公司收取的“手續費”。

不同的萬能險,收取的“手續費”不同,有的高、有的低,最低也要1%。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初始費較低的)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初始費較高的)

也就是說,你投入的每一筆“本金”,都要先扣掉1%-3%,然後才去用於投資。

大家會看到這裡有3個不同的交費方式:一次交清(躉交)保險費、追加保險費、轉入保險費。

  • 一次交清(躉交)保險費:就是你第一次投保時一次性直接投入到萬能賬戶的錢,注意,如果有年金險做主險的,並不是你投入年金險的那個保費。
  • 追加保險費:投保成功後,未來再次往萬能賬戶裡投入的錢。
  • 轉入保險費:這是指年金險在5年後派發年金轉入到萬能賬戶的錢。

不同的交費方式,對應不同的初始“手續費”。

②部分領取和退保費用

萬能賬戶裡的錢是可以部分支取的,這其實就是“部分退保”。

通常在萬能賬戶建立之後的前5年以內退保,是要收取“手續費”的,第6年及以後再支取或全部退保就不收取任何費用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或者說如果你要買萬能險,最起碼你這筆錢要堅持5年不動,否則肯定達不到相對滿意的收益的。

這個部分領取和退保費用,不同產品也不太一樣。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且不管怎樣,5年以內支取都是不划算的,除非你急用錢時。

③保障成本

這個並不是所有萬能險都收取的,目前只有“終身壽險(萬能型)”產品是要收取的,“年金保險(萬能型)”是不收的。

因為按照銀保監2016《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事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終身壽險必須提供相當於賬戶價值120%-160%的身故保額。

所以“終身壽險(萬能型)”會根據年齡不同,收取大概賬戶價值0.1%左右的“壽險保費”,年齡越小越少。這個比重還是很小的,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大。

除了上述3個要收取的費用以外,剩下還有2個都是我們可以獲得的。

①保單持續獎金

為了鼓勵投保人持續持有保單,保險公司會按進入萬能賬戶保費數額的一定比例獎勵投保人。

通常獎勵的比例都是1%,但獎勵的基數(保費)和需要持有保單的時間,各家是不同的。

  • 第一種是按主險年金險派發的生存金作為獎勵基數,其它躉交保費和追加保費都不給獎勵。獎勵起始時間有的第5年開始給,有的是第6年、第7年甚至更長。
  • 第二種是按每一筆進入萬能賬戶的保費作為獎勵基數,但需要經過一定的年限才能拿到,比如5年。

總之,各家不太一樣,但相對來說,按第二種更好一些。

所以,雖然看似保單持續獎金是可以“白拿”的1%利息,但都是有條件的。

在很多時候,沒有人會給你講的那麼清楚這1%按什麼基數計算、什麼時候開始給的,都是囫圇吞棗的說“後面每一筆進入賬戶的錢都能獎勵1%的利息”,實則不然。

我們還是要靠自己拿條款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清楚仔細,再做選擇。

②保單結算利息

這個大家都不陌生,也是說的最多的,包括“保證利率”和“結算利率”兩種。

  • 保證利率:白紙黑字寫進合同,目前市場2.5%居多,3%最高。還有最低1.75%的,而且還是大家眼中的頂級大公司。
  • 結算利率:不保證的,每個月公佈一次,在保險公司官網可以查到。最低為0,上不封頂。

所以,保證利率就相當於是一個“協議存款利率”,不論市場如何,反正最低保底都是這個數,因此一定是越高越好。

而結算利率,這個就說不好了,不要看現在5%、6%甚至7%都有,但放到10年以上的經濟週期輪迴來看,平均能到4%就不錯,而未來能不能到4%就更難預判了

2.

說完上面大家要關注的5個費用之後,我來說說自己打算怎麼入手“薅羊毛”,為什麼這麼選擇。

我打算入手一款

“保底利率3%,當前結算利率5%以上的純萬能險,一次性躉交一筆錢,第6年或以後一次性退保取出來”

什麼叫“純萬能險”?
就是不帶年金險主險、只含一個萬能賬戶的“萬能險”。

現在很多朋友見到的“理財型”保險,大多都是“年金險+萬能賬戶”的組合形式。

這種形式的組合,適合作為養老或者傳承用,而我的目的,就是想要中期理財收益

為什麼這麼選呢?

首先,我選擇保底利率3%是要保證一個未來我可以接受的最低收益水平。

也是當前乃至未來市場中,自己不用費什麼勁就可以獲得的一個合理水平。

自從我國實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以來,一路下行,這已經能足夠證明中國利率下行的趨勢。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能先給自己保個還可以的“底息”是第一步。

其次,當前結算利率5%以上,是想把握當下的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以及產品開賣前幾年的“高收益”。

要知道,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投保自己的新產品,通常會在銷售初期那麼一段時間內,把萬能賬戶的當期結算利率“做高”,而這就是你薅羊毛的最好時間。

但如果你把這個5%、6%的當期結算利率當成了長期收益水平的話,那你就輸了。

所謂的“薅羊毛”,也是保險公司心甘情願讓你“薅”的。並不是人家失誤讓你薅,跟JD最近兩次的騷操作不是一碼事哦!

因此,如果保險公司能維持個一兩年,然後逐步下降,還有3%託底,平均下來5年維持在4-5%的收益應該不成問題。

第三,選擇“純萬能險”也是為了保證最多的本金可以實現增值。

我前面說了,如果選擇“年金險+萬能賬戶”的組合形式,那麼你投入的保費,要扣除佣金、運營費用等一系列費用之後,還要至少等5年,年金險才派發生存金,才會產生真正進入萬能賬戶的第一筆錢,而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純萬能險”只是扣除“初始費用”之後,剩下的錢都會作為“本金”進行增值。

因此,我說“年金險+萬能賬戶”更像是一個細水長流、取之不盡的資金池,前期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只要自己活得足夠長,就會一直有年金產生,通過進入萬能賬戶二次增值。

它特別適合補充養老或者傳承,而“純萬能險”才更適合中期保值增值用。

目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也不要強行類比好壞。

第四,一次性躉交一筆錢,是為了儘快獲得“保單持續獎金”,彌補收益率。

根據我前面說的,每一筆保費進入都會扣初始費用,即使只有1%,那我的實際收益也是要減掉1%的。

但萬能賬戶都有保單持續獎金,一般也是1%。

一進一出,相當於可以補回這一開始就損失掉的1%收益率。

所以,在投保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保單持續獎金”的規則,看看多久可以領到這1%。比如這個:


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每筆”保費都有持續獎金,但需要進入賬戶“滿5年”才可獲得。

所以,索性一次性投入一筆數額大的,最快第5年就能拿回1%。

免得以後追加,還得拉長保單的持有時間才能拿回來,不夠靈活了。

最後,在第6年或者以後適合的時機一次性退保拿回全部資金,再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其實最後退保的時間,可以結合當時萬能賬戶結算利率水平和市場平均收益水平而定。

如果萬能賬戶收益高,那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如果急著用錢或有其它更好的投資方式,可以選擇退出。這是很靈活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對於自己選擇入手純萬能險進行中期理財的思路。

我也只是拿出一部分錢一次性投入,當然,我也建議有同樣想法的人這麼操作,可不是全部哦!

希望本篇回答能夠給到你幫助和支持,瞭解清楚,花對錢,理好財!



最後,

點贊也是一種支持哦~您的小動作送給我大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