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漢族政權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鋒一直是戰爭的主旋律,在與北方民族的戰鬥中,漢族政權從未被徹底擊垮。但是在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並生擒徽宗和欽宗北歸,這堪稱漢民族的恥辱。但就是在這段最黑暗的日子裡,也湧現出了許多十分優秀的將領,為之後南宋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張俊就是其中之一。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汴京建築復原圖

張俊作為北宋名將种師中的部將,在種師中戰死之後死戰得脫,之後來到趙構麾下,成為了幫助趙構建立南宋政府的重要功臣。並且在面對金兵大軍壓境的時候,他也能夠力排眾議制止了南宋政府的繼續南逃,並且北上與名將劉錡合兵共同抵禦金人的進犯。

張俊在南宋建立之後,還積極參與了平亂行動,為政局的穩定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後來卻成為了秦檜的同黨,參與到了謀害岳飛的行動之中。在岳飛遇害之後張俊的地位變得十分尊崇,因此人們紛紛認為張俊是一個十分自私的人,但其實張俊後期的轉變可能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原因。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南宋名將張俊


張俊對於趙構的歸附及其早期貢獻

要想明白張俊後期轉變的原因,要先追溯張俊的發跡史。前面提到過張俊最開始的時候是种師中手下的部將,在榆次之戰中种師中力戰身死,而張俊率領數百名將士力戰突圍,之後便去投靠了信德守臣梁揚祖。

當時的金兵正在圍困汴京,而趙構是當時的兵馬大元帥,梁揚祖便帶領張俊前來勤王。在面見趙構的過程中,趙構見張俊英偉異常,便將其提拔為元帥府後軍統制,之後又升任為榮洲刺史。之後張俊又幫助趙構平定了兗州地區的賊人李昱,他也逐漸成長為趙構十分信任的將領。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宋高宗趙構

在宋高宗南進的時候,中書舍人張澂從汴京帶來了欽宗的手術,希望宋高宗能夠回到汴京,宋高宗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向張俊詢問意見。張俊識破了這是金人的奸計,因為當時的趙構是漢族人民難得的精神領袖,如果趙構再次被金人控制的話,那麼宋朝的光復就將遙遙無期。因此建議宋高宗繼續前進,宋高宗於是接受了張俊的建議並前往了濟州。

不久之後汴京城破,徽欽二宗被金人擒獲,朝野震動。此時的趙構對於未來還沒有十分明確的打算,但是張俊已經開始勸說宋高宗即位稱帝,來穩定人心和政局。可高宗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做好稱帝的準備,但他還是接受了張俊的建議離開濟州,開始向江南進發。在張俊持續的勸說之下,高宗在到達應天府的時終於接受了他的建議即位稱帝。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既而汴京破,二帝北遷,人心皇皇,俊懇辭勸進,高宗涕泣不許。俊曰:'大王皇帝親弟,人心所歸,當天下洶洶,不早正大位,無以稱人望。'且白耿南仲奏之,表三上。高宗發濟州,俊便道扈行。至應天府,高宗始即位。"

在宋高宗到達揚州之後,他面臨著重要的抉擇,那就是是否要渡江,因為一旦偏安與江左,宋朝政權很容易陷入被動的防守局面,而堅守揚州的難度又十分大,高宗必須儘快做出決定。此時又是張俊向高宗進言,希望他能夠渡江,為自己贏得整頓的時間,並在之後再求北進。宋高宗接受了張俊的建議,渡江來到了臨安,並著手組建南宋中央政府。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南宋都城臨安

在張俊輔佐高宗南渡的過程中,張俊的政治立場其實已經十分清楚了,在他與高宗交談的時候他曾經說出了"今大王在外,此天授也"的說辭,說明他已經認定宋高宗是未來的國君,並決定盡心輔佐。

因此張俊的所有決定都是出於保護高宗安全的目的,他的決策也相對保守,顯示放棄了支汴京,之後又放棄了對江北的防守,勸高宗渡江以自保。張俊在高宗建立南宋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時的他雖然相對消極,但至少為宋朝保留了反抗的火種,還是有一定歷史貢獻的。

維持國內穩定的平亂將軍

在南宋政府建立之後,宋高宗面對的是一個十分混亂的局面,在宋徽宗時期發生的方臘起義讓整個江南地區被高度破壞,而且各地的農民起義還沒有被完全平定。而且北方金兵的軍事壓力也沒有得到緩解,南宋處於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方臘起義對江南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此時的南宋將領們面對如此的局勢做出的判斷十分不同,以岳飛為代表的將領主張積極籌備與金人的戰鬥,並且積極主張北伐。他們將民族大義放在首位,相信在國家危難之際,集中精力抵抗外敵才是當務之急。

而張俊的想法則與他不同,張俊認為南宋政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先穩定內部的統治環境,來保證後方的安全,因此在岳飛等人都在積極北伐與金兵抗爭的時候,張俊卻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鎮壓農民起義上,成為了南宋初期最重要的平亂將軍。

當時的江淮地區群盜蜂起,對南宋的邊防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其中尤其以懷寧的杜用,鎮江的趙萬,郭青,以及杭州地區的陳通影響最大。而張俊作為主將帶領宋軍很快平定了這些農民起義,穩定了南宋的邊防,也讓臨安附近的局勢趨於安定。張俊後來又在秀州城大破農民軍,殲賊數萬,並擒殺了賊首徐明,南宋中央政府附近的局勢終於徹底安定下來,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時江、淮群盜蜂起,俊討杜用於淮寧,趙萬、郭青於鎮江,陳通於杭州,蔣和尚等於蘭溪,皆平之。落階官,除正任觀察使。二年,升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尋破秀州賊數萬,縛徐明斬之。進武寧軍承宣使。"

後來南宋臣子苗傅、劉正彥準備謀反,被張俊識破,於是他便聯繫了劉光世以及韓世忠的部隊,一起前往平叛。之前張俊與劉光世有過矛盾,不過在國家大義面前兩人決定冰釋前嫌,一同作戰。在三名將軍的通力合作之下,苗傅、劉正彥的叛亂也被很快平定下來,南宋境內的混亂局勢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南宋名將劉光世

從張俊在南宋建國之後的行動我們可以看出,相比於志向遠大,力主收拾舊山河的岳飛等人,張俊顯然更加保守而務實,他深知攘外必先安內,因此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平定內亂之中,為南宋政權的平穩過渡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為張俊對於宋高宗的支持,因為當時岳飛等人還是想要迎回二帝的,這對於剛剛稱帝的高宗而言顯然是不利的,因此張俊的行為和決策顯然更加迎合高宗的愛好,這也是其政治決策的一貫延續。

張俊態度的轉變及其對於秦檜的附和

上面提到在南宋建立之後張俊的主要貢獻在於穩定南宋國內形勢,但是張俊也是參加過於金兵的戰鬥的,像宋軍以少勝多力挫金軍的順昌城一戰,張俊就被派去做劉錡的援軍,他與金軍的主帥完顏宗弼也曾經有過正面交鋒,在這些戰鬥中,張俊也都有著不俗的發揮。

但是在秦檜擔任丞相併得到高宗的寵信之後,張俊的政治態度突然出現了重大轉變。他開始對秦檜言聽計從,從之前的主戰派轉變成為了堅定的主和派。並且對於岳飛等主戰的將領開展阻撓,他曾經收買了韓世忠部下的將官胡紡,讓其誣告韓世忠親信耿著蠱惑人心,導致耿著被刺配遠地,大大延緩了南宋軍隊的北伐進程。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奸相秦檜夫婦跪像

後來張俊更是與秦檜一起合作設計陷害岳飛,致使岳飛,張憲以及岳雲等將領被冤殺,重挫了南宋軍民的士氣,北伐軍隊失去了精神領袖,只得南歸,南宋也終於與金國完成了和議。而張俊也因為參與了這一事件而遭到了人民的唾罵。張俊迫害張憲,岳飛等人的事情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檜、俊謀以憲、貴、俊皆飛將,使其徒自相攻發,因及飛父子,庶主上不疑。俊自為狀付王俊,妄言憲謀還飛兵,令告王貴,使貴執憲。憲未至,俊預為獄以待之。"

人們普遍認為張俊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嫉妒岳飛的地位與功績,並且希望擁有更大的權力。但是如果我們聯繫之前張俊的決策方式,就可以知道張俊之所以出現了這樣的轉變,還是為了迎合宋高宗的需求。

宋高宗在當時之所以想要與金朝議和,就是擔心一旦岳飛等人的北伐威脅到了金國的統治,金國就會建立傀儡政權並與其對抗,這樣會使其帝位變得不再穩固。而張俊作為高宗一直以來的心腹,顯然能夠洞悉高宗的心理,而按照之前張俊的行為方式,他會做出謀害岳飛的選擇也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張俊背叛岳飛真的只是為了自己?他可能也是愚忠的受害者

岳飛冤死風波亭


結語

張俊作為南北宋過渡時期的中興四將之一,一直是一名飽受爭議的人物。首先他在南宋建立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曾經積極投入到與金兵的戰鬥之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早國內的平亂戰爭中張俊更是最重要的主將,確實稱得上南宋早期的優秀將領。但是其晚年對於岳飛的迫害卻讓他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人們紛紛譴責其自私,不識民族大義,然而真正的張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將領效忠的是皇帝而非人民,他們的意志是要迎合當權者的需求的,而張俊作為最早跟隨趙構的將領之一,一直是趙構的親信,對於趙構的想法比較明晰。因此在他的立場之上,謀害岳飛是迎合了高宗的想法的,是"忠"的體現,他只不過是踐行高宗意志的傀儡而已。但要說張俊對此事完全沒有責任也是不對的,在高宗南逃的過程中,張俊對於高宗的影響很大,他對於偏安江左的執著也會影響高宗的判斷。

張俊當時可能只是懷著政治投機心態希望高宗稱帝自己進位高官,但是卻對高宗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其失去了進取的精神,接受了苟全偏安的現狀,這對於當時的南宋是十分不利的,可以說對於高宗的軟弱,張俊是要負一定責任的。張俊的一生向我們驗證了只向皇帝一人效忠,而不顧民族大義的"愚忠"的滑稽與無奈。



參考文獻

1《宋史》

2《續資治通鑑長編》

3《三朝北盟會編》

4《系年要錄》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