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制定八項扶持措施 保障瓜果蔬菜生產銷售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2月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2月7日,記者從五指山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為打通五指山市冬季瓜果蔬菜的運銷渠道,五指山市制定八項扶持措施。其中,五指山市將對符合條件的種植戶按照每畝一次性補貼6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

具體措施如下:

(一)保障瓜果蔬菜有效供給。五指山市冬種瓜菜種植面積1.3萬畝,同比增加0.24萬畝,增長22.6%。主要種植品種有椒類3159畝、青瓜2842畝、苦瓜850畝、豆角766畝、樹仔菜460畝、黃秋葵415畝、毛節瓜290畝,其他瓜菜類4218畝。預計冬種瓜菜總產量達1.95萬噸,同比增加0.22萬噸,增長12.7%。截至2月5日,累計銷售量達1.03萬噸。

(二)加強市場銷售監測情況。每天安排專人,對在五指山市收購瓜果蔬菜進行統計,及時上報,實現數據共享。2月5日,收購五指山市瓜果蔬菜235.5噸,其中青瓜每斤0.6-1.5元,收購225.2噸,苦瓜每斤1.1元,收購量為1.55噸,朝天椒每斤0.5-1.8元,收購1.35噸,豆角每斤1-3.3元,收購3.58噸,樹仔菜每斤3元,收購0.045噸,青菜每斤1.5元,收購0.8噸。

(三)積極對接銷售市場。組織收購商、合作社等運銷商57家在我市收購瓜果蔬菜,其中通什鎮5家、番陽鎮22家、毛陽鎮15家、水滿鄉3家、南聖鎮7家、毛道鄉4家、市暢好居1家。椒類和青瓜主要銷售到廣東、湖南等省份,苦瓜主要銷售到廣東省汕頭市,其他類瓜菜主要在本地市場和周邊市縣市場銷售。2月5日,五指山市冬季瓜菜銷售量為232.5噸。

(四)給予冬季瓜菜種植戶補貼。凡在上年度10月1日至本年度2月底期間在五指山市連片種植瓜菜面積達0.2畝以上(種植地點為耕地或坡地種植的均屬於補貼範圍),戶籍在五指山市農村的種植戶,按每畝一次性補貼6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補貼流程為各鄉鎮派人入戶核查,五指山市農業農村局審核,財政撥款。

(五)建立瓜菜產品銷售對接機制。每個鄉鎮至少培植1個專門從事瓜菜批發工作的企業、合作社或個體戶,負責本鄉鎮瓜菜產品銷售,緩解瓜菜滯銷瓶頸,同時發揮市供銷社和旅文局主導作用;鼓勵本地瓜菜收購個體戶、合作社、企業主動與外地收購商組成瓜菜聯合銷售共同體,拓寬瓜菜流通渠道,發揮農村電商渠道作用;

(六)給予收購商收購瓜果蔬菜獎勵。對2020年2月6-29日在五指山市收購瓜果蔬菜的收購商給予獎勵,按銷往目的地裡程給予運費補貼。對銷往目的地距離1000公里以內者,補貼標準為0.18元/公里/噸;1000公里-2000公里補貼標準為0.20元/公里/噸;2000公里以上補貼標準為0.22元/公里/噸。此次採取階梯式補貼,例如:採購運輸車輛一共開了1500公里,前1000公里按0.18元/公里/噸計價,後500公里才按0.2元/公里/噸計價;對採購總量達到一定數量的採購商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其中:採購量在0.5萬噸-0.8萬噸(含0.8萬噸)的,獎勵20萬元;採購量在0.8萬噸-1萬噸(含1萬噸)的,獎勵30萬元;採購量在1萬噸以上的,獎勵50萬元。

(七)倡議幹部群眾採購。積極發動全市幹部職工邀請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積極參與,通過微信等渠道,進行統一上門配送等措施,暢通銷售渠道。

(八)保障運輸暢通。由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以及市公安局聯合發文《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在全市範圍內對運輸生鮮農產品、種苗以及農業投入品等車輛開通綠色通道,出島瓜果菜由市農技農機中心到主要銷售點毛陽鎮、番陽鎮進行農殘檢測,合格後發放產地證明,保障五指山市瓜果蔬菜車輛進出順暢。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