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三農”新篇 決勝全面小康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這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7箇中央一號文件。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歷史方位,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新一年工作的總要求和重點目標,為我們在重要歷史關口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回望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實現“十六連豐”,刷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生產紀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讓不少人吃下“定心丸”;農村創新創業熱情不斷噴湧,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三農”發展的持續向好,讓廣大農民群眾收穫實實在在的改革和發展紅利,也為我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沒有老鄉的小康,也就談不上全面小康。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都要看“三農”工作成效。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深刻認識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鬆懈,持續加力,攻克脫貧攻堅最後堡壘,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堅決奪取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面勝利。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重中之重。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現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好比滾石上山,越往後難度越大,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非付出非常之功不可實現。要堅持精準扶貧,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和更加精細的工作,在普遍實現“兩不愁”基礎上,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要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狠抓政策落實,切實完成好剩餘脫貧任務,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補齊“三農”短板,要優先保障“三農”投入,在政策、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方面進行適當傾斜。要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尤其是對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所暴露出的薄弱之處,各級各地要嚴肅對待、認真總結,以高度為人民負責的態度做好短期應對和長期規劃。

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穩定“三農”基本盤的頭等大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確保糧食安全要堅持糧食生產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採取綜合性措施加速恢復生豬生產。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穩定農民工就業,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些都是當前我們穩民生、應對外部環境複雜變化的必要舉措。

做好“三農”工作,根本在於黨的領導。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黨領導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新時代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要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落實縣委書記主要精力抓“三農”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大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把黨的各項政策部署落到實處。

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春華秋實,新一年奮鬥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答好民族復興的時代問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