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習古漢語,要看哪些書呢?

探索粵文化


古代漢語通常屬於本科、專科漢語言文學專業裡的必修專業課,考研專業屬於漢語言文字學。

[心]想學好古代漢語必讀書目有:

1、《古代漢語》(共4冊)王力主編

2、《簡明漢語史》(上下兩冊)向熹

3、《說文解字》許慎

4、《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

5、《文字學概要》裘錫圭

6、《中國文字學》唐蘭

7、《漢語音韻學》王力主編

8、《詩詞格律》王力主編

9、《詞彙學簡論》張永言

10、《訓詁學》郭在貽

11、《漢語語法史》王力

12、《修辭學發凡》陳望道

13、《語法講義》朱德熙

14、《讀書雜誌》王念孫

15、《廣韻》陳彭年、邱雍等著

16、《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 注,唐·孔穎達 正義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玫瑰]








夢夢的考研日記


1.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學習古漢語必備工具書,榮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迄今發行量超過千萬冊。

所謂“古漢語”,就是通常所說的“文言文”,指的是以先秦和兩漢的傳世文獻以及後代“古文家”模仿這些文獻的語言而寫成的作品為代表那種語言……

“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有漸。”

透過文字,我們可以瞭解過去的人和事兒。

我們要掌握哪些古代漢語詞彙呢?

一類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都很常用,但意義完全不相同的詞語。

如“池”,現代漢語是“池塘”的意思,古代漢語除了這個意思之外,還有“護城河”和“承溜”等意思。

1.護城河:

《孟子·公孫丑下》:“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

《韓非子·存韓》:“築城~以守固。”

成語有“金城湯池”。

2.承溜:房簷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長水槽。

《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中。”

“走”,現代漢語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漢語則是“跑”和“僕人”等意思。

1.跑:

《韓非子·五蠹》:“兔~觸株,折頸而死。”

2.僕人:

《報任安書》:“太史公牛馬~司馬遷再拜言。”(牛馬走:像牛馬一樣被驅使的僕人)

一類是古代漢語中比較常用,而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了的詞語。

“罍”(léi):盛酒或水的器具。

《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詩:“呵臂懸金斗,當唇注玉~”。

“爨”(cuàn)

1.燒火做飯。《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zèng)~,以鐵耕乎?”(釜甑:做飯瓦器)。杜甫《空囊》詩:“不~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引:煮,燒。《論衡·感虛》:“夫熯(hàn)一炬火~一鑊(huò)水,終日不能熱也。”酈道元《水經注·漯水》:“以草~之,則煙騰火發。”

2.灶。《墨子·備城門》:“二舍共一井~。”(兩戶共用一口井一個灶。)《禮記·禮器》:“燔柴於~”

由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十餘位專家學者編寫,是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工具書。

在第4版的基礎上修訂。收古漢語常用字和複音詞約一萬條,先秦兩漢傳世文獻比較常用的字一般都收入。

字頭及正文的繁簡字和異體字,根據2013年國務院公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做了全面的調整。

釋義權威,審音準確,例句精當,難懂例句附有註解和串講。

專設“注意”“辨析”內容,對疑難字詞加以提示和辨析。

附錄有《中國曆代紀元表》《古代漢語語法簡介》《怎樣學習古代漢語》等附錄,可供讀者學習參考。


廣西城市獵人特訓營


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書,多翻譯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從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注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麼問題了。

第一,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裡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瞭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瞭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瞭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曆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面對醜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複句。

第五,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繫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謀略國學


答:想學習古漢語的朋友們,要看:《古文觀止》(清代:吳楚材、吳調侯)、《歷代文選》(四川師範大學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等書籍。

剛開始讀古籍的朋友們,可以選擇《古文觀止》、《歷代文選》。《古文觀止》是清初編選的古文選本,“上起東周,下迄明末,共選輯文章二百二十篇”。此書現在的版本比較多,但相比之下,我認為中華書局的要好些。

《歷代文選》是馮其庸等六位中國人民大學的六位老師選注的,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是七十年代末期的繁體豎排版本,現在應該有簡體版出版。這兩者所選內容大同小異,於所選的內容各有詳略,《歷代文選》多了清代的文章;從註釋內容和風格上來說,《歷代文選》可能更適合我們閱讀。從這兩種書中就可以看到古文的大概了。

另外,建議初步學習古漢語的朋友們,還需準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這是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工具書,榮獲首屆中國辭書獎一等獎,迄今發行量超過千萬冊。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學習古漢語,推薦看這幾本書。

1.《辭源》

收錄內容一般止於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漢語、一般詞語、常用詞語、成語、典故,兼收各種術語、人名、地名、書名、文物、典章制度。

單字 12890 個(1979 年版),複詞 84134 條(1979 年版)。全書依十二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 214 部首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筆畫多少為序。

2.《古代漢語詞典》

該詞典收詞的範圍,是古代以正統書面語言寫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其中又以先秦兩漢的古籍為主。本詞典收單字約10000個,還兼收了一些難字,包括用於人名地名的難字。常見的異體字也予以收錄。

3.《說文解字》

這本書是書以陳昌治刻本為底本,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遵循“存真可靠,方便實用”的校訂原則。

在每個小篆字形下一次排列出甲骨文、金文、簡帛文、貨幣文、石刻等材料中能夠反映該單位漢字演進序列的有代表性的字形,並用漢語拼音字母標註今音,便於使用者比較研究。同時附有部首筆畫檢字表和音序檢字表,便於讀者檢索使用。

4. 《經義述聞》

一部從經學、小學和校勘學角度研究《周易》、《尚書》、《詩經》等中國古代經典的著作。

《經義述聞》共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所撰寫。根據其父論述以及自身見解,解釋了大量經史傳記中訛字、衍文、脫簡、句讀。為讀經的重要參考書。在校勘、訓詁、音韻學上有重要參考價值。是王引之的代表作之一。






課外知識拓展系列


如果你想在古漢語這一門學科攻關,可以閱讀掌握這幾本古漢語書籍:

巜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五力編寫,

《詞源》現代版

《說文解字》漢代許慎編寫,

巜康熙字典》清代,

巜古漢語虛詞》楊伯峻編,

《古代漢語大詞典》鄒華清編寫。





天馬行空128039981


1. 王力的《古代漢語》、  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彙概要》、 魏清源《古代漢語教程》、 許長安《漢語文字學》、李學勤《文字學初階》。

2. 王力編的《古代漢語》內容很全,是古漢語初學者必備的書籍。

3. 《古代漢語詞彙學》是一本古漢語研究方面的專著,講解了諸多古漢語中的語言概念和現象,內容主要涉及單音詞、複音詞、詞義、詞義的演變、同義詞、反義詞、同音詞、同形詞和多音詞、因聲求義等方面。

4. 李學勤《文字學初階》從漢字的形音義,文字起源,甲骨文,以及金文,戰國設計院研究等方面介紹了古文字類,並提出了研究古設計院的方法和戒律,開列了最低限度的書目和15個研究課題,對初學者極具指志意義。



貓蒲貓譜


古文閱讀一般是採用二十四史,具體包括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二十四史是中國的經典,很多中高考考試都是從裡面出的,而且這些書思想內容都很豐富,特別有利於學習古文。如果覺得可以,推薦你去看一些古文遊記,古文傳記等,大有裨益。


小雅書屋


古代漢語,學古代漢語主要學習古代漢語常識,漢字結構,古今詞義異同,本意引申義,語法,修辭,語音異同,詩律,詞律。。。要藉助一些古漢語常用工具書,說文解字。。。等,另外要多讀一些歷代文學作品。從先秦部分開始。一定要多讀,有時候讀第一遍可能不會了解。不懂。多學幾遍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與收穫。


后街與你談天說地


學習古代漢語可以看以下書籍:

1、 古代漢語(全四冊) 中華書局 王力 2002

2、 古代漢語教程 中華書局 洪成玉 1998

3、 古漢語虛詞 中華書局 楊伯峻 2000

4、 漢語史稿 中華書局 王 力 2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