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的記憶


做豆腐的記憶

做豆腐,也是過年要隆重張羅的一件大事。黃豆經過浸泡、加水磨碎、煮開、加滷水凝聚,最後變為雪白的豆腐,不僅外形顏色都發生巨大的變化,分量也增加了不少。我覺得豆腐絕對是中國人餐桌上最神奇的發明。

精選的黃豆提前泡好,父親一大早用扁擔挑著泡好的黃豆去磨坊磨豆腐。村裡用的是電動機驅動的鋼磨,石磨磨豆腐我也只是在電視裡見過。好玩的是去磨坊前父親挑著兩個桶都是半桶,從磨坊回來兩個桶都是滿的。因為磨豆腐會不停地加水。

父親把兩桶豆漿倒入大鍋鍋中,母親開始燒火煮豆漿。煮豆漿是個很有難度的工作。火太小一大鍋豆漿煮不開,火太大容易燒糊。所以不僅要控制火候,還要一邊對豆漿不停地攪動。

煮開的豆漿,需要用一個有很密網眼的口袋趁熱過濾。把豆漿反覆不停地舀入口袋,更細的豆漿流入鍋中,豆渣留在了口袋裡。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過濾豆漿得到的豆渣,並不是廢料,而是仍然可以做美食的材料。我們通常把蔥姜切碎拌入豆渣,再加入花椒麵兒和鹽做成餡,然後包燕麥蒸餃。蒸好的燕麥餃子放嘴裡咬一口,起初是噴香的燕麥的味道,接著口中會引爆濃郁的豆香。燕麥和豆渣兩種食材層次感分明,這應當算美食的最高境界了。

過濾好的豆漿繼續煮開煮熟,然後就要進行神奇的變身了。能讓豆漿變身的神奇法寶就是滷水。滷水是製鹽過程產生的廢液。許多年前我們老家一直有鹽坊,所以這種滷水算是就地取材。長大後從高中化學課本中得知,滷水主要成分是高濃度的鈣鎂無機鹽離子。這些鹽離子可以使豆漿中的水溶性蛋白質發生變化,進而脫離水團聚在一起。

做豆腐的記憶

在煮豆漿的同時,父親在地上準備好了大缸,缸上架著豆腐模子。模子是一個木製的箱體,底部鑽有一排排小圓洞。把滷水按比例倒入豆漿中,迅速攪拌。此時均勻的豆漿中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豆花固體,之前不透明的豆漿變得有點清澈。然後迅速用大瓢把豆漿連同豆花一起舀入鋪好籠布的模子裡。清澈的漿水從模子下方的圓孔流出,大大小小的豆花留在了模子裡。用籠布把豆花包嚴實,然後蓋上木板。最後再木板上壓上一個裝滿水的大鐵桶。模子下方逐漸不再滴水,豆腐也成型了。

拿掉壓在上方的水桶,揭開模子蓋,掀開籠布,露出雪白的大豆腐。此時豆腐是完整的一大塊。模子有多大,豆腐就有多大。用菜刀橫豎劃幾道,豆腐就變成了平日見的那樣。

剛分割好的豆腐還是熱的。此時拿出一塊熱騰騰的豆腐,趁熱切成薄片,拌入小蔥麻油,絕對是人間美味。據說皇帝也沒有這樣的福分。

那時自家做豆腐多半是為了省錢。雖然如今不再為吃喝發愁,但買來的豆腐無論如何也品不出兒時自家豆腐的味道。看來當年所說的“皇帝也沒有的福分”是很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