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租借”飯店員工,為啥?其間有什麼祕密?


盒馬“租借”飯店員工,為啥?其間有什麼秘密?


盒馬的崗位與餐飲企業的員工

華說


疫情當前,冰火兩重天,有人忙得心裡發慌,有人閒得心裡發毛。企業亦然。前者的代表是生鮮超市盒馬,後者的典型是餐飲企業。靈光一閃,兩者擦出了火花。

前些天,盒馬對外宣佈,其已與知名餐飲品牌雲海餚、青年餐廳達成合作協議,上述餐企的部分員工經過面試、培訓、體檢、確認勞務合同後,分別入駐盒馬各地門店,參與打包、分揀、上架、餐飲等工作。2月1日,盒馬與青年餐廳實施對接,目前已有近30名員工在北京盒馬店上崗。2日開始,來自雲海餚400員工將分別進入盒馬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深圳、廣州、昆明等地門店工作。盒馬與上述餐企員工簽訂了短期勞務合同,上崗期間由其支付勞務報酬,疫情結束後,員工可回到原餐廳上班。

消息發佈之後,市場“反響強烈”。按照盒馬主事者的說法,“盒馬對接人馬先生電話被打爆了。”最新的進展是,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等知名餐企與盒馬達成合作,將共計向盒馬輸送500多名員工,西貝、奈雪、探魚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則正在與盒馬溝通合作。

雙方一拍即合不奇怪,因為彼此各有所需。盒馬這一面,是太忙,生意來不及做,人手短缺;餐飲這一面,是太閒,沒有生意可做,員工無所事事。盒馬的忙,是因為其屬於“群眾生活必需”(超市賣場、食品生產和供應)的行業,非但沒有因為疫情受到管控,而且由此帶來了需求的激增;餐飲的閒,是因為其為公眾聚集場所,在疫情期間受到管控,多地直接禁止營業,實際上,即便是允許開門營業,也少有顧客登門。一面是人手不足而有需求,一面是員工多餘而有供應,需求與供應相遇,磋商合約條款,成交,於是乎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這裡的問題是,人手不足,原則上,盒馬也可以從市場上尋找,為什麼要選擇尋求與餐企合作?有多方面的原因:疫情期間線下招聘被多地叫停;正值非常時期,尋找大量員工不容易;疫情何時結束未知,難以與員工約定用工期限;招聘員工牽涉到社保繳費……尋求與餐企合作,則上述問題迎刃而解:餐企有著大量閒置的員工資源;疫情終結之時便是餐企復工之日,隨時解約,用工期限不再是問題;使用的員工屬於“臨時租借”,社保由餐企支付和操作。一言以蔽之,對盒馬而言,選擇與餐企合作可以大幅減低招聘費用和用工成本。

餐企又如何?當然也是有利可圖。知名餐飲品牌西貝的主事者此前有一通訴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西貝莜麵村”在國內60多個城市裡有400多家餐廳,2萬多名員工。他算了一本賬:“我們現在的成本結構裡,原材料佔30%,但這個有貨在就等於錢,不是損失。人工綜合成本佔30%,這才是大頭。剩下的房租佔10%,不營業就不用交。還有稅收成本大概佔6-8%。算來算去最大的一個變量就是人頭費。但是國家政策規定,這些人假期都是要有薪水的。原來員工放假就放假了,現在不行,放假了也得發工資。但這樣短期沒問題,長期是扛不住的。我們一個月工資發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三個月就四五個億了。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流?”這是說,因為停業而閒置著的員工,不工作其工資也必須支付,如果能夠將其“租借”出去,由租借方支付勞務報酬,則無疑是減輕了餐企的人工費用了。是的,基於自願的市場交易,必然是雙贏的,否則不會達成。盒馬與餐企的“租借”合約,是雙贏的。

然則既然停業,餐企何不直接選擇解聘員工以節省開支?回答是,之所以不做這樣的選擇,有兩方面的考量:其一,包括餐企在內的社會的預期,是疫情在短期內(二三個月)會終結,而一旦結束,被壓抑的消費會報復性的反彈,需求驟增之下,餐企一時容易找到那麼多員工,而且趕急之下成本也要高的多;其二,在現有的勞動法例之下,解聘員工需要支付補償費,大規模減員的成本高昂。面對著上述的侷限,一面支付工資留住員工以期“守得雲開見月明”,如果此時有企業願意臨時租借員工,那正是求之不得,因為可以節省人工成本;一面通過外賣來增加收入,雖然不足掛齒,但終究聊勝於無。這是餐企的主流選擇了。

西貝的主事者提到,2003年非典時期,其門店停業員工放假,員工是沒有工資的,“員工也接受,覺得正常,政府也覺得合理。”但“現在不行,放假了也得發工資。”這是以《勞動合同法》為代表的勞動法例相繼出臺之後的侷限轉變,其核心,是對勞動市場上合約的自由選擇的干預。實際上,盒馬在這非常時期選擇與餐企合作,一面固然有互助的考量,但另一面也是顧慮勞動法例帶來的合約管制。干預市場合約的自由選擇對經濟發展之害,有識之士們說過N遍了,這裡不再多說。要說的是,此番盒馬發明的臨時“租借合約”,某程度地為勞動力市場增加了資源使用的靈活性,變相地繞過了勞動法例的管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毋庸諱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擴散,對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空空蕩蕩的大街小巷是一個極為直觀的表徵。但這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度,苦難時期的自救與救人歷來是傳統。刻下日夜奮戰疫情防治第一線的人們不論,經濟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盒馬對接餐飲企業,以“租借”員工的形式,在解決自己人手短缺問題的同時,也為困境中的餐企提供了幫助。在此之前,以萬達廣場為代表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相繼發佈減免租金政策,在疫情期間或者直接免除,或者減半收取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為餐飲企業、零售商家雪中送炭。這是市場的自發救助。

“有形之手”出手了。2月2日,蘇州率先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其中包括減免中小企業房租,減低稅費,緩繳社會保險費,返還半年的50%的失業保險金,降低融資成本等。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北京、上海、重慶、浙江、青島、東營、寧波、海口、常德、張家口……各地的支持政策魚貫而出,爭先恐後,以期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說過了,政府與市場,皆是制度安排或者合約安排之一,兩者並世而立,是因為某些事,某些情,由政府處理成本或者費用較低;而另一些事,另一些情,由市場處理成本或者費用較低。在此危難關頭,沒有疑問,政府與市場相互協助,同舟共濟,抗擊疫情會更有力,更有效。

農曆已是立春,陰霾過後,終究是明媚的春光。

2020/2/6


盒馬“租借”飯店員工,為啥?其間有什麼秘密?

《歷史之謎:一個經濟學的答案》(華說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已上市,天貓、京東、噹噹全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