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鋼鐵消費量將減少4300萬噸

2月6日消息,據普氏能源全球資訊(S&P Global Platts)分析,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導致建築及製造業活動停止,

中國2月成品鋼消費量將較去年同期減少多達4300萬噸。這相當於減少高達3800萬噸的生鐵消費量。


中國2月鋼鐵消費量將減少4300萬噸


  即使病毒的傳播在2月停止加速,工廠和建築工地的工作也不太可能在2月24日之前大規模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成品鋼消費量本月可能下滑3100-4300萬噸,相當於2800-3800萬噸生鐵。生鐵需求的減少幅度相當於去年2月份6,008萬噸產量的47%-64%。


 中國鋼鐵消費

  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外出打工人員將於2月10日重返工作崗位,但可能還要再接受14天的隔離檢疫,以防止工廠和建築工地爆發疫情。這將使得實際返工時間不早於2月24日。一些打工者也可能不願回到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的城市。


  中國市場消息人士表示,防護口罩也出現了短缺,製造和建築公司不太可能為工人提供足夠的口罩,因此他們可能無法完全恢復運營。


  中國工信部近期給出的數據顯示,國內口罩最大日產能為2000餘萬隻,春節期間日產能為800萬隻,春節開工後日產能已經恢復至2000萬隻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僅中國的建築業就有5000多萬僱員。口罩至少每天都要更換。


  一位建築行業分析師表示,企業在恢復施工前,需要填寫“非常複雜的文件”,並獲得上級部門的批准,而這些程序將比通常花費的時間要長得多。


  一些建築公司已經將復工時間推遲到3月1日。山西省會太原已經下令,建築工地要到3月2日才能重新開工。


  考慮到春節後復工通常緩慢,今年所有的額外因素預計將使得完全恢復生產要推遲到4月初。


  因此,鋼鐵需求料將在第一季度遭受重創,2月份的鋼鐵消費損失的前景可能較為保守。


鋼廠需要減產

  由於2月份鋼鐵需求將受到沉重打擊,2月和3月鋼鐵市場供應過剩將不可避免,除非鋼廠減產。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報告,在1月17日中國鋼鐵市場庫存自12月末激增35%,至1238萬噸。市場消息人士稱,需求低迷將會令本月末的庫存水平超過去年的峰值2232萬噸(同樣是在2月份)。


  鑑於此,一些中國鋼廠一直在提前進行檢修工作,這通常是減產的一個指標。


  據普氏能源預估,已宣佈高爐檢修工作的鍊鋼廠2月份的生鐵總產量損失約為220萬噸。


  許多獨立電弧爐鍊鋼廠已將重啟時間從1月末推遲到2月9日之後,大多數自12月底或1月初以來已因春節假期停工。


  若這些電弧爐鍊鋼廠大部分從2月20日起重啟,2月份電爐鍊鋼廠的粗鋼總產量損失將在大約150萬噸,低於1月份的240萬噸損失量。


  儘管這些損失微不足道,但更多的綜合性鋼廠已開始考慮放緩鋼鐵生產,由於原材料短缺且終端用戶需求推遲,電弧爐鍊鋼企業可能不得不在2月9日之後繼續閒置設備。電弧爐企業的成本要高於綜合性鋼廠,在鋼價大跌時,他們通常會最先退出。


  市場消息人士稱,許多綜合性鋼廠在春節假期(1月24日-30日)結束前僅持有7-15天的原材料庫存。即使在2月10日之後,由於道路運輸的限制和原材料供應商業務重啟的推遲,原材料的採購可能仍然具有挑戰性。這將迫使鋼企削減產量。


  一家鋼企消息人士稱,其公司將會從2月中開始削減鋼產量,因為倉庫“太滿,無法存放更多成品鋼產品。”他預計,如果未來幾周製造業和建築業的需求沒有明顯恢復,其它鋼鐵企業也將面臨類似的問題。


  一些市場觀察家表示,鑑於鋼鐵終端用戶需求的推遲,鋼廠要麼需要更大幅度的減產以支撐鋼廠,要麼因供應過剩而被迫減產。


一線生機?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6.5%。第一季度GDP可能非常低,並有可能危及這一目標,因此中國政府預期將宣佈更多刺激措施,以抵消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中國服務業受到疫情衝擊極其嚴重,服務業佔到2019年GDP的54%。但要在第二季度支撐該行業將面臨挑戰,因為在冠狀病毒正式結束之前,人們將盡量避免外出。非典的爆發始於2002年底,於2003年7月結束。


  因此,政府刺激更可能是通過放寬貨幣和財政政策,目標固定資產投資。


中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部門可能在今年餘下時間獲得支撐,這兩個部門佔到全國總鋼鐵消費量的55%左右。


  冠狀病毒的爆發將刺激一些家用電器的需求,如消毒櫃和空氣淨化器。由於很多人在一段時間內不願使用公共交通,低端乘用車的銷售也可能從首次購車者那裡得到提振。


  中國乘用車協會預估,受疫情影響,1-2月份的汽車銷量將下降25%-30%,但該協會表示,3-12月份的銷量將同比增長。


  鋼鐵市場消息人士稱,很難預測2020年中國鋼鐵市場的趨勢,因為形勢仍在變化,不過所有人都同意今年將會出現比2009年更大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