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高冷”這個小毛病?

  多數人的童年性格都是活潑好動、熱情洋溢的,不管與自己相處的人是大嬸大叔還是哥哥姐姐,都能迅速建議友情關係,並能以自己最真實的姿態示人。

  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都學會了“封閉自我”,不願意和陌生人交流,不願意敞開心扉,即使是交流,也都是一些令人尷尬的客套話。久而久之,我們在社交領域變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恐懼,也常常因為自己的沉默寡言而被別人誤認為是“高冷”。


如何克服“高冷”這個小毛病?

  如何克服“高冷”這個小毛病?

  “高冷”性格是如何塑造的

  其實,沒有人是天生的高冷性格,性格很大一部分都是後天塑造形成的。踏足社會後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高冷”,或許與以下原因有關。

  1、自我保護意識加強

  社會上詐騙的事件越來越多,人們對外界的種種人和事變得格外敏感,為了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每個人都加強了自己的心理防備,話也變得越來越少。

  2、網絡通訊發達

  QQ、微信等通訊軟件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人寧願使用社交軟件而不願意當面交談。屏幕上的“寒暄”確實快捷方便,但卻少了很多人情味。雖然通訊錄上的名單逐漸增加,但真正知交的朋友可能會越來越少。

如何克服“高冷”這個小毛病?

  3、恐懼心理在作怪

  害怕自己的某一句話而得罪對方;害怕自己說錯話而吃虧;害怕自己表現得不好而受人非議;害怕自己學識淺薄而被人看低……種種的恐懼心理,都會讓我們的越來越不愛說話,也會讓心門逐漸關閉。

  “高冷”的性格有何不好?

  每一種性格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利弊。但如果針對當代社會來講,“外向、開朗”的性格似乎更“吃香”。

  性格開朗的人擅於溝通協作,人脈資源廣,很容易成為職場的“老司機”,也更受老闆的青睞。而性格高冷的人,在職場上即使努力本分,每天任勞任怨、加班熬夜地工作,但卻很難得到老闆的青睞,晉升的機會卻沒有性格開朗的人高。

  另外,高冷性格的人難以接近,他們身邊的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少,久而久之,持續伴隨的孤獨感會讓人變得頹靡、消沉。

如何克服“高冷”這個小毛病?

  如何摘掉“高冷”的標籤?

  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如果不喜歡自己高冷的性格,其實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的。

  如果經常板著一張苦瓜臉,別人就會認為你不高興而刻意遠離你,久而久之就會疏遠你。而如果臉上經常掛著善意的微笑,就會給人一種很隨和很好相處的感覺,別人也就很樂意跟你交朋友。

  2、多自言自語

  如果平時沒什麼人和自己講話,其實也可以多和自己講話,面對陌生的人與環境,面對緊張的情緒,可以自己激勵自己、鼓勵自己。

  3、多看書

  多看書、閱讀報刊雜誌,關注時事熱點,能讓自己思維更加開闊,只有知識儲備得多了,與別人交談時就有話題可聊,也就能更容易交到朋友。

  4、主動說話

  被動的人容易失去機會,無論是交朋友還是做事情,凡事都應該多主動一點。主動做事的人,所接觸到的領域都會更廣,交的朋友也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