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最前線

防疫最前線

■醫護人員正在為孫女士做手術 醫院供圖

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戰役正在進行。醫護人員是這場疫情防控戰的逆行者,面對疫情,他們的選擇令人動容——為了千家萬戶的安康,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給予全社會同心協力戰勝病魔的強大正能量。無畏出征,扶危渡厄——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默默支持他們的家人致敬!

有湖北旅居史的孕婦需緊急剖宮產,東莞醫護冒風險為她手術

風險再大,都要衝上去

近日,東莞市東部中心醫院產科接診了一位有湖北旅居史、情況危急的孕婦,醫院集中力量救治,最終使她轉危為安。

1月31日,懷孕十個月的孫女士來到了東莞市東部中心醫院產科,說自己感覺不太舒服,讓醫生檢查一下胎兒是否有問題。

產科主任楊秀麗接診了她。楊秀麗回憶,孫女士先是沒說自己是哪裡來的,護士梁桂嬌還密切接觸給她做了胎監,楊秀麗也密切接觸了她。

“但在隨後的接診過程中,我從身份證信息上推測她近期可能有湖北旅居史,便追問她最近的行蹤。不停追問之下,她才承認是1月22日從武漢坐高鐵過來的,來到後一直住在酒店裡,自我隔離。”楊秀麗立即將情況上報了醫院,醫院高度重視,立即啟動預案,院領導指示要全力治療,並立即採集了孫女士咽拭子送檢。

與此同時,對她的胎監結果也出來了:異常,需要立刻進行剖宮產手術。

楊秀麗說,此時的醫護人員陷入了兩難。一方面,該孕婦尚未度過14天的隔離期,且咽拭子檢驗結果未出;另一方面,孕婦需緊急剖宮產,不然母嬰雙方都會有生命危險。

“不管怎麼樣得上啊,從產科到手術室,大家都開始準備。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以最嚴重的情況準備。”她說,醫院為相關醫護人員做好了三級防護,減少與孫女士接觸的人數,簡化流程,準備為她手術。術中,孫女士產下一個7斤多的女嬰,母女平安。

術後,醫院給她安排了專用單間病房,並派護士專門護理她。“護理她的護士穿著防護服和尿不溼,一堅持就是4個多小時,因為防護服緊缺,中間上廁所一脫了就得換新的,我們不能浪費。”楊秀麗說,參與手術的黃力力醫生,雖然手術時做了充分防護,但她孩子還小,之後的幾天都沒敢回家住,不敢接觸孩子,也不敢隨意出行。她和最初為孫女士做胎心監測的梁桂嬌護士之後進行了合理隔離。

直到2月3日,孫女士的第二次咽拭子檢驗結果終於出來:陰性,風險被排除,醫護人員才鬆了一口氣。

“不管她來自哪裡,來到我們這裡都是患者,我們都會全力為她治療。”但楊秀麗也呼籲近期有湖北旅居史的患者,“就醫時一定請主動報告,主動說明情況,將自己及身邊人的風險降到最低。”(記者 李廣)

醫生何龍輝請纓到發熱門診值班,並這樣向孩子解釋:

防疫最前线

■醫生何龍輝請纓到發熱門診值班 受訪者供圖

“這個春節,爸爸會很少在家裡,要在醫院打病毒怪獸。”莞城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何龍輝這樣跟家裡兩個孩子解釋取消休假的原因。

11年的醫齡,8年的急診科經驗,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何龍輝取消了全家回老家過年的計劃,從1月21日起,與急診科的其他三名醫生一起,在發熱門診進行24小時輪值,每天接診的都是有湖北旅行居住史的人員或接觸過有湖北旅行居住史的人員。

“我是一名黨員,在危難時刻必須迎難而上,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這是黨員幹部的品格,更是責任和擔當。”2007年入黨,已有近13年黨齡的何龍輝如是說。

如果醫院是這次疫情的戰場,那麼發熱門診就是這場戰役中的前沿陣地,被稱為“防疫戰場”第一崗。即使在口罩、帽子、防護服的保護下,醫生仍有被感染的風險。

根據診療方案,莞城人民醫院制定了科學的分診流程,目前發熱門診主要接診從湖北返(來)莞病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問診工作更為複雜,用時更長,因此,雖然每天接診的發熱患者沒有在急診科時多,但依然很繁忙。

“所以工作量增加了很多。比如,以前一個普通病人接診大概需要5到10分鐘,現在發熱門診處理完一個病人需要30分鐘到60分鐘。”何龍輝說。

“由於目前防護物資緊張,要儘可能節約,所以大家採取12個小時輪班制。”一套防護服穿在身上12個小時又悶又熱,也顧不上吃喝拉撒,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

在寒冷的夜裡,他們堅守的身影就如同一盞路燈,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心。 (記者 鍾晨 鄧文燕)

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

防疫最前线

2月5日上午11時,馬誠剛坐下休息,得知發熱門診的就診者X光片結果出來後,立刻前往瞭解相關情況。“結果顯示肺部沒有異常,這位朋友不用擔心,你很健康。”說完後,他也長舒了一口氣。

在康華醫院,馬誠可以稱得上是“老資歷”了。作為急診科主任醫師,馬誠醫療急救經驗豐富,今年58歲的他仍第一時間來到發熱門診坐診,並承擔發熱門診一線抗“疫”統籌工作。

疫情發展迅猛,而且市場上暫時並未研製出特效藥。“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在關鍵時期,不能自亂陣腳,要有奉獻精神,到一線參與搶救工作。”他不斷安慰身邊的醫護人員,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

馬誠的沉著冷靜,源自於他多次參與國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期間,馬誠作為急診科醫生,在醫院一線坐診。汶川地震發生後,馬誠跟隨志願者隊伍到廣州白雲機場,轉運傷員、病人到東莞進行救治。

豐富的從業經驗,讓馬誠面對疫情顯示出過人的沉著與冷靜。在他的統籌下,醫院發熱門診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他讓醫護人員每天做好自我體溫檢測,並不斷強化工作環境消毒,嚴格把控急診入口,發現問題及時彙報、及時處理。

問及對於疫情的看法,馬誠表示:“我已經從事醫療急救工作32年,經歷多了,經驗足了,自然就不怕了。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

為服務好每一位病人,馬誠帶頭學習,並向一線醫護人員講解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和相關防控指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據康華醫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該院急診科共接診患者2084人次,其中發熱門診共接診455人次,發熱門診累計核酸檢測107人次,尚未發現核酸陽性病例。(記者 張帥)

護師蔡建珍支援市九院抗擊疫情第一線

主動請戰直面重症患者

防疫最前线

2月4日,市婦幼保健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蔡建珍接到了去市九院抗擊疫情第一線支援的任務。

在17人的家人群裡,蔡建珍的媽媽這樣叮囑女兒,“珍珍,我們一家人以你為驕傲,我相信你是可以的,希望你照顧好自己”。

蔡建珍出生在南城蛤地,是家裡唯一的女兒,上邊有三個哥哥,從小備受寵愛。而這次主動請戰去一線時,身為黨員的爸爸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有些擔心,特意來叮囑了下,叫她好好保護自己,安全回來。“珍珍,你是好樣的!在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打個電話回家報平安。”

其實,蔡建珍早就做好了去一線的準備,作為科室業務骨幹,已經從事危重症護理專業15年的她護理技術嫻熟,擅長危重症患者護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日趨嚴峻,這段時間蔡建珍每天都在關注最新疫情報道,看著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每天持續攀升,她焦慮萬分。在得知醫院要選派護理人員去市九院支援時,她毅然請戰。

她說服自己的家人:“作為醫務人員我責無旁貸,非常想到前線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去挽救患者的性命,挽救千千萬萬個家庭,‘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是每個醫務人員的座右銘。”

作為ICU專科護士,蔡建珍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及危重症搶救經驗,在ICU裡,她的工作就以病人為中心,無論從患者救治到心理護理,她都頗有心得。

這次,她對口支援的也是ICU,將直面重症患者。她說,醫學上對患者診治有一整套標準的流程,也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愛心盡力去幫助患者,“以病人為中心”,堅守在抗疫最前線。(記者 鍾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