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總結:A股不缺錢,缺的是行情,下週機會或在這兩個板塊

春節後回來的第一週市場先抑後揚,除滬指外其它指數均實現補缺,創業板指更是創3年來新高。北向資金週一逆市大幅流入直接為本週奠定了反攻的基礎。


下週科技股預計仍然將與個股醫藥輪動,但是震盪幅度會有所變小,原因有兩點:

第一、不可複製性。本週是罕見的極端走勢,回來單根暴跌陰線,再迅速修補缺口,超大幅震盪不可複製;

第二、場內股民資金的增速到了頂峰階段。本週由於不少投資者出行不方便,加上行情賺錢效應非常的強,會刺激場內股民的增量資金進場,下週預計還會增加,但是增速沒有本週迅猛,還有部分股民存在短期的“撈一把”行為,有進有出。


本週總結:A股不缺錢,缺的是行情,下週機會或在這兩個板塊


其實,A股的投資者從來不缺錢,只要有行情,大量的增量資金會蜂擁而至,如果按照2000萬左右的活躍股民(偏保守數據),即使一人轉進一萬塊,也就有2000億,這個還是一天內可以到達的新增量資金,僅僅是一天就可以辦到,比北上資金、各大機構資金多的多,而且還不指數量級的倍數,所以,A股的投資者是龐大的,資金量增量也是不敢想象的,還是那句話,只要有行情配合。


本週總結:A股不缺錢,缺的是行情,下週機會或在這兩個板塊


科技股芯片、軟件、特斯拉等等下週還將有所異動,個股醫藥行情也將開始加大分化。個股醫藥和科技的對立還將存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類品種,特別是受此次事件影響較重的機場、航空、酒店、旅遊、地產等板塊,短期股價雖然反彈,但是一季報之前還將有所下行空間,抄底的時機還要耐心等待,但是確實是一個黃金坑,注意介入的時機。


綜述,市場迅速修復說明彈性較強,如果能維持節前的科技股行情,那麼節奏上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畢竟今年仍然是屬於高科技行情的綻放期。

風險提示:投資顧問提供的觀點和投資建議,僅供參考。用戶需要獨立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