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在抗擊疫情中沒起什麼作用嗎?

四知堂後裔之江西


起了很大作用的。

比如,交管系統的天眼,可以找到在離漢500萬人中的自駕的車輛什麼時候離漢,什麼時候如果華南海鮮市場附近。


天佑亭溪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了全中國人們的心。早在1月19日,國家衛健委第一次披露新型肺炎情況的當日,每日互動(個推)就成立了“個醫”團隊,並與李蘭娟院士取得聯繫,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共同合作,投入到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中。

在連續十幾天的日夜作戰中,聯合團隊做出的疫情趨勢圖與真實情況的擬合度越來越高。1月30日晚間的央視《新聞1+1》,白巖松報道了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並組織專家探討大數據作為防疫新手段的重要作用。

“這個時候有意識的人知道誰傳染我了,我被隔離了,但是無意識密接人當中呢?”每日互動董事長方毅在《新聞1+1》的採訪中說,“(人群分析)它的意義在於:第一,它可以把這些敏感的傳染源第一時間鎖定隔離;第二,幫助政府決策它的物資投放以及管控的手段。”

通過大數據,聯合團隊幫助疫情防控部門找到工作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景。根據1月27日0點的人群熱力圖,近期離開武漢的人群在農村區域範圍分佈較大的情況值得關注,特別是在河南、湖南、四川三省的農村區域。

雙方團隊還創新性地提出“無意識的密切接觸者”這一概念,用於精準防疫。無意識的密切接觸者,指那些沒有明顯症狀的攜帶者,他們不知道自己攜帶了病毒,或者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感染的,而且流動性又很大的人群。對無意識密切接觸者人群的發現和控制,是此次疫情的二代甚至三代患者數量控制的關鍵。

目前,聯合團隊已將數據分析成果提供給政府的一些重要部門,為疫情防控相關部門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實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追溯、可預測、可視化和可量化。各相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大數據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

“大數據+流行病學”的創新,也許會給這次的疫情防控,提供一條創新又重要的道路。


微查參謀官


大數據在抗擊疫情中起到的作用還不小的。

一、武漢出來的人,分別去了哪些城市的分析統計;以便提前最好預防措施,以及床位,定點醫院的安排;

二、每天確診人數統計後,不通過彙報,僅從交通工具數據彙總接觸人群,然後接觸人群又接觸了哪些;便於進行對接觸人員的隔離,排查工作;

三、根據鐵路,航空公司後臺,確定從湖北迴來的人員,該人員的親屬關係網絡。這一點有體會,我老爸從荊州回來的,我們家每個人都接到了排查電話,問我老爸的情況,重點關注對象;

四、預估疫情爆發時間等,好隔離安排復工,上學的時間。

除了我們這些可以看到,感受到的。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