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飼料價格上漲,農村養雞的養殖戶該如何應對?

布衣小農人


你好,我是小博,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疫情問題,座標海南各市縣養雞鴨戶,都實行賣雞鴨,回籠資金,一百塊3只鴨,我家買4只,說是70天,但是實際才50天左右,雞原本20一隻第一天拿來我這裡賣好賣,第二天買23一隻,到今天又25一隻,我媽訂了10只,一隻2~3斤左右。


小博樂


飼料上漲是因為玉米緊缺,建議你們搞養殖的多關注一下經濟。我叔也是搞養殖的,在家養豬就關注北方的玉米。如果北方的玉米降價,那說明南方的豬可以出售了。這是他養殖十多年的經驗。養雞的養殖大戶建議包山放養。減少飼料餵養。從而控制飼料成本。不一定全喂飼料,可以青菜和少許的飼料混合著餵養。這樣也能減少飼料成本。多關注一下相關的經濟數據,這會給你帶來不少的幫助。



黔北何家三少爺


賣一波成雞——進一批飼料和小雞——還貸款,這是養殖戶的商業模式,但易忠華擔心,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可能就斷了。此外,他更擔心銷售模式變了,如果後期大家都著急賣雞,屠宰場統一收購、壓價,不知道要虧多少。

2020年1月5日破殼的小雞,羽毛還沒有長好,住在溫室。

元旦期間剛破殼的小雞,羽毛還沒長好,蜷縮在溫室裡。易忠華卻擔心它們一天天在長大,甚至動了活埋這些小生靈的心思。

易忠華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的養殖戶,飼養了六千隻小雞。在這些小雞孵出之前,400公里外的省會武漢暴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至2020年1月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超過了2003年SARS確診的病例數目。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是否起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還需更多研究,但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的檢測結果表明,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其中93.9%陽性標本分佈在市場的西區,這裡曾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

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國叫停野生動物交易,多地也開始嚴禁銷售活禽。交易暫停,活禽賣不出去;封了路,飼料進不來,養殖戶憂心忡忡。

按照原計劃,易忠華的這些小雞將在破殼後四個半月後出欄。但現在它們就是一個個小吞金獸,張嘴就要吃飼料。易忠華不知疫情何時能穩定,他擔心自己的養殖場撐不到小雞出欄,最多撐到正月十五。

2020年1月30日,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發布了緊急通知,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

即便飼料運得進來,活雞還是不能售賣。一線養殖戶們也許並未注意到一年前的另一條政策。2018年4月,農業農村部公告稱,鼓勵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以加強畜禽移動監管和防疫。

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畜禽集中屠宰模式轉型,消費者今後恐難在菜市場挑選活禽,現宰現殺。

只是,一線養殖戶們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對於集中收購的價格,心裡也還沒底。





阿杜在港城


你好,疫情當前,隨著資源的短缺,飼料原料漲價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回落,還可能會繼續漲價,其實不單單咱們養殖朋友受損,很多飼料廠已經也已經喘不過氣了,因為飼料漲價永遠沒原料漲的快,所以飼料企業常通過兩種方法來生存:一是漲價,保證質量。二是不漲價,降低質量。所以咱們養殖戶要小心了,不要盲目追求低價飼料,否則得不償失啊,每年很多因飼料原料不好,導致的黴菌感染越來越頻發,黴菌能破壞機體免疫力,致免疫力下降,機體防禦系統受損,必然疾病多發,用藥隨之成本增加,嚴重的還肯能控制不了,導致養殖賠錢。現在疫情期間,每個行業都要生存,也都有生存之道,包括屠宰場壓低價格,毛雞價格一落千丈,雞蛋價格下降,苦了咱養殖戶,但是疫情是暫時的,居民對肉蛋奶的需求卻是永恆的,一切不好終究會過去,能在行業洪流中留下的都是成功的,所以,加油!養殖人!



輕鬆養殖吧


飼料上漲對農村養殖戶有很大沖擊力,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養殖業帶來的嚴峻形勢讓許多養殖人始料未及:到了出欄期的畜禽特別是家禽無法銷售或者市場價格低迷、養殖所需的生產資料(飼料、藥品等)無法購買和運輸困難等。由於特別是家禽無法銷售加上每天需要飼餵飼料有的養殖場已經無法支撐,有的養殖人看不到前景已經到了未達到出欄期的家禽低價銷售了。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至少不虧那麼多。


倆寶媽咪小玲


你好!現在疫情當前飼料上漲對養殖戶影響是很大的,我說說我們這邊的情況吧!

我們這邊現在搞養殖場的都在低價出售雞,鴨,每隻也就20塊錢。年前養殖場飼料養的每斤都要13-15元的。

養殖戶為什麼要便宜出售呢?主要有兩點:

1.飼料價格高,不知道還要多久穩定,養不起。

2.現在到處封路,到處都是檢測點,登記點,採購運輸麻煩成本高。

3.飼料運不進飼料緊缺,已經無法保證飼料量了。

所以,本人還是很理解養殖場低價處理貨的,建議疫情過後都穩定了再重新培育養殖。


鄉村野菜美味


目前疫情嚴重影響了飼料原料運輸,一些飼料企業已經買不到玉米了(很多碼頭現在還沒復工),造成市場上原料現貨緊缺。造成飼料價格浮動。對於養戶來說,養殖確實是高風險,一批下來虧多了,可能一年就白乾了。對於目前的情況,題主可以考慮用其他便宜原料來代替一部分飼料。比如豆渣,現在養豬的少了,豆渣在很多地方很便宜,我們這邊200塊/噸還包送,如果能拿到可以先發酵然後餵雞,當然這個只能代替一部分飼料,飼料不能完全不用的。我們這邊也有用椰子粕代替一部分飼料的。養殖只有不斷堅持才能盈利,希望題主養殖順利!




呆呆不呆


疫情對養殖的影響還是挺大的,要不要繼續養殖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飼料價格上漲,是否可以通過其它的東西來代替飼料,比如自己買便宜的糧食搭配著來,買點便宜的蔬菜來搭配,可以和其它種植蔬菜的合作社合作,把他們不好賣的剩菜批發過來養雞;還有就是可以多尋找銷售渠道,把可以出售的雞儘快賣掉,一方面可以把雞的數量控制下來,從而減少開支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回籠一部分資金,減少資金週轉的壓力和不必要的風險。


醉鄉村的希望


不知道您具體養殖的是什麼品種,如何養殖的,如果是定期出欄的肉雞,這樣的形式下,每多養一天,規模大的話,裡外裡損失的可不是一點點小錢,建議及早處理,如果還沒養殖,建議考慮自身情況,先觀望。如果是生態養殖戶,可出售一部分回本。


十洲莊園老曹


疫情當前,飼料是肯定漲的,但是不可能為了飼料,你放棄一切養殖嗎,漲是漲不可能漲的那麼離譜啊,一個夢想要堅持,曾經的心酸和無助,只有自己知道,堅持過後必輝煌,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