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論情莫嫌貧,勸汝勿學朱買臣之妻

夫妻論情莫嫌貧,勸汝勿學朱買臣之妻


★朱買臣之妻★

朱買臣是漢朝會稽人(即今江蘇省吳縣),字翁子。家境貧窮,愛好讀書,家無產業,靠砍柴賣薪度日。

每次上山打柴,擔負城市時,總是一路上,邊走邊讀。妻子也幫忙挑負隨行,可是不學無識,尤其對於丈夫的好學,不但不予鼓勵,反而引以為恥,時常阻止買臣不要在道中,高聲歌誦朗讀。

有一次,買臣正詠讀得興味盈然時,其妻不勝其煩,便大聲喝斥,買臣不加理會,更高聲朗吟。

其妻大發雷霆,放下擔子罵道:“夠了,夠了,我一輩子跟你捱餓受罪,永無出頭之日,還要沾受這分羞辱,我再也忍受不了,我已下定決心,今天非跟你離婚不可,不願再受罪了。”說罷,氣呼呼地轉身就走。

買臣攔住她笑著勸她說:“我五十歲當富貴,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跟著我受苦半輩子,何妨再忍耐些時,等我做了官,必當好好補償你的苦功。”

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付窮酸相,終日只知哼唱,妻子都養不了,還談什麼榮華富貴,你終究要餓死在溝中,自己不知恥,還夢話連篇,妄想作官,真不怕讓人笑掉了牙齒?”

買臣好言挽留不聽,只好讓她離去,不久便改嫁給一個農夫。

買臣自從被妻遺棄後,形單影隻,無人管束,仍然打柴負薪,獨自歌讀,行於道中。

夫妻論情莫嫌貧,勸汝勿學朱買臣之妻

第二年買臣獲得機會到京都,由於朝中大臣嚴助的推薦,武帝召見,對答如流,義正辭達,深得武帝賞識,授官中大夫。後來拜為會稽太守,還鄉就任。

郡吏徵集民夫,清除道路,迎接新任太守,郡吏部屬以及送迎車輛,多達百餘乘。其故妻望見買臣衣錦還鄉,坐在車上,神氣十足,不禁悲感交集。

買臣偶然發現了故妻和她改嫁的丈夫在清道夫隊中,即命後車將她夫婦載回太守官舍,安置於後花園中,供給飲食。居住一個多月,買臣故妻終竟羞憤自殺而死。買臣賜錢給她後夫為她安葬。

至於往日老友皆召來暢飲,凡對他有舊恩的,都一一報答。

夫妻論情莫嫌貧,勸汝勿學朱買臣之妻

★點 評★



人受業力入胎,一生富貴榮華,皆有定數,何時感受苦樂之報,也有時節因緣。

人在世間的福報,若非心力強大,實難改變。當然,一念至誠,又有殊勝的對境前,福報亦容易快速無量倍的成熟。反之,亦然。

信命,信因果,於貧窮富貴,安然受之,真心行善,此一念心之轉變,則能知足常樂,真是安心法門啊。

夫妻論情莫嫌貧,勸汝勿學朱買臣之妻

★【原 文】★



朱買臣。家貧。好讀書。嘗艾薪樵賣。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歌嘔(謳也)道中。買臣益疾歌。妻羞 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之去。

後買臣詣闕上書。拜會稽太守。且至。發民除道。縣吏及送迎車百餘乘。見其故妻。與夫。治道。令後車載之。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死。買臣。悉召故人與飲食。諸常有恩者。皆報復焉。(朱買臣傳)。

摘自《歷史感應統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