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方艙醫院裡讀書的“清流哥”找到了,他是留美博士後


2月6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

記者鏡頭中,無意拍到了一位看書的年輕人。

在武漢方艙醫院裡讀書的“清流哥”找到了,他是留美博士後

他有些與眾不同。

眾聲嘈雜中,他翻看著手中厚厚的書,神情專注。

疫情突如其來,這麼多天,很多人心頭籠罩著焦慮、不安、恐懼……

這位清流讀書哥的照片,一經上網,刷屏走紅了。

有人說,看到他,心裡多了片刻的安寧。

今晚,楚天都市報通過武漢協和醫院醫療隊專家,轉輾電話採訪到了他。

原來他是一位高學歷的留美博士後!

在武漢方艙醫院裡讀書的“清流哥”找到了,他是留美博士後


▶▶他在美國讀博士後


這位“清流哥”介紹,自己姓付,今年39歲,老家在孝感市漢川,後隨父母在武漢生活他從武大博士畢業後去美國深造,目前博士後,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書,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凍電鏡。

“這次回武漢是探望父母,沒想到和家人都中招。”他說,爸爸大年三十開始發燒,在家觀察一個星期沒有緩解,在武漢協和醫院檢查,最終確診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時他也有些咳嗽症狀,發燒,經過CT、核酸檢測,2月1日確診新型肺炎,便一直在隔離。

接到通知,他於2月5日晚上作為第一批患者轉到江漢方艙醫院。


▶▶自己平時就喜歡讀書


現在自我感覺還好,沒有發燒,就是有點咳。”付先生說,平時自己就很喜歡看書,這本書也是回武漢後在書店買的,純粹是因為興趣愛好,壓根沒想到自己在網上走紅。


在武漢方艙醫院裡讀書的“清流哥”找到了,他是留美博士後

他手中的書↓↓

在武漢方艙醫院裡讀書的“清流哥”找到了,他是留美博士後


付先生委託楚天都市報記者向網友的關注表示感謝。他說,“希望大家將更多的焦點放在醫護人員身上,他們每天忙進忙出十幾個小時,我很心疼。他相信,只要配合治療,一定會好起來。”


楚天都市報評論

疫情打不垮武漢人!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一個人,在讀書,在剛剛搭建好的方艙醫院,在被疫情陰雲籠罩的武漢。周圍或許有嘈雜的聲響,有匆忙的腳步,心頭或許也有隱隱的不安,有難言的焦慮,但他手中捧著書本,便能靜心安穩,便能忘卻病痛,便能淡定從容地,迎戰兇惡的病毒。


最近很紅的上海醫療救治組組長張文宏今日又爆金句: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熬”——通過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


除了身體免疫力之外,精神免疫力也是強大的力量,當身體中的細胞在與病毒頑強作戰時,書籍給予的力量和希望,能讓精神也築起堅固的防毒之堤。


魯迅先生說: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疫情襲城,慌亂無益,若書籍能療心,願它是一劑良藥。


看到這樣的他,我們兵荒馬亂的內心,也彷彿驟然安靜下來,從這安靜之中,生髮出強大的,穩健的精神力量。


病毒再兇,打不垮讀書人!

疫情再難,打不垮武漢人!


網友評論

Dr.Wang王醫生:他讀的是:《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生於1952年10月27日,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舒華茲講座、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蘇小爭:這次疫情中的清流、定海針、壓艙石!


羅軍:熬過最艱難的這幾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陽光依然燦爛,生活依舊美好!


絮果:希望他還沒能看完,就出來啦!


孟曉H:好學習的人運氣都不差!謝謝你小帥哥,你的“平靜”讓我們懸著的心平靜下來!


Dr Jia:網紅帥哥,加油,你給方艙醫院的患友做出來表率,早日康復!加油!

慕紫Judy: 看書是很好的抵抗精神病毒的方法。


:靜下來,讀讀書,減壓,充電!年輕人,好樣的!人應該永遠活在希望中!


去見何苦:泰然,從容,淡定,生生不息的渴望。


方信蘭: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殺滅病毒的良藥。你真棒!加油!


臨淄王李隆基:能在這樣的環境下依舊保持對知識的飢渴,讓我這個在安全環境內依舊不知進取渾渾噩噩的人感到羞愧。

陶慧泉:方艙醫院是決勝戰疫的關鍵,只有輕症、疑似都隔離了,才能阻斷傳染。為了自己和家人、為了武漢,加油,條件會好起來的!


記者:劉迅 通訊員:聶文聞

攝影:湖北日報記者 柯皓

統籌:徐劍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