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帝妃,顧名思義就是帝王的妃子,是陪伴在帝王身邊的女人。但是古往今來的帝妃,都擁有一個禍國殃民、女色誤國的標籤,她們有著共同的人生悲劇,而這個悲劇更多的是帝王和社會所造成的,故而,我們走進歷史,給以楊貴妃為主要代表的帝妃一個公正的評價。

一、帝妃之間的共同性

1.飛上枝頭,人生扶搖直上

其實,帝妃的出身並非都是名門大戶人家,也有從中下層家庭中挑選出來侍奉帝王的,畢竟古代有選秀機制。而楊玉環就屬於這類人。

楊貴妃長相美麗性格溫柔。楊玉環出生於宦門世家,在她幼年時期,她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痛心於父親的去世,當即吐血身亡。從那以後的楊玉環就開始由她叔父楊玄璬照顧,而她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楊玉環天生麗質,有著良好的教育環境,這就讓她具備了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長大後出落得亭亭玉立。可謂

是“天生麗質難自棄”。

而後,楊玉環在參加咸宜公主婚禮的時候,遇見了壽王李瑁,二人在公主的撮合之下成親,關係很好。但是,當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以後不要一切都變了。武惠妃去世以後,皇帝心情抑鬱,即使後宮有佳麗三千,也無一人入帝王法眼,有人給皇帝進言說楊玉環長得非常美麗,皇帝見到楊玉環以後非常開心,就採用迂迴的方法,讓楊玉環變成女道士,而後再迎娶為妃。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由此可見,為了楊玉環,唐玄宗不顧倫理道德,從兒子手中搶楊玉環,封為貴妃。而楊玉環成為皇帝的妃子之後,人生也與榮華富貴相依存,家族都因她而榮耀。

2.命運相同,生死不由自己決定

楊玉環還是壽王妃的時候,她和壽王伉儷情深,而她自己也只想過好眼前的生活。但是,她遇到唐玄宗之後,她瞭解到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普通人的困擾和感情,自己也無法抗拒成為皇帝的妃子,所以,她接受了唐玄宗的安排。所以說,在楊玉環遇到唐玄宗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她是壽王妃的時候無法決定自己成為楊貴妃的命運,她成為楊貴妃之後也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死,她的人生命運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所以她才會在死在馬嵬坡。由此可見,即使是帝妃也和封建時代的女人有著相同的命運,無論榮華富貴,無論萬千寵愛,最後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

成為統治階級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成為男權鬥爭下的犧牲品,忍受著千百年的謾罵。

3.容貌姣好,傾國傾城,投其所好

《資治通鑑》曾雲“太真肌態豐豔,曉音律,性警穎,善承迎上意,不期歲,寵遇如惠妃,宮中號曰‘娘子’,凡儀體皆如皇后。”由此可見,楊貴妃有著美麗的外貌,前人對她容貌的論述已經屢見不鮮。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通過壽王對她的一見鍾情,以及高力士的極力引見和唐玄宗不顧及倫理道德的使用權謀,而這隻為得到楊貴妃,這些都可以從側面看出,楊貴妃有著傾國傾城的容顏。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但是,在後宮之中,長得漂亮並不是太大的優勢,因為後宮有許多美人。而楊貴妃之所以能在眾多美人中得到皇帝的喜愛,更多的在於楊貴妃自身投其所好。唐玄宗是一個愛好音樂和藝術的人,他很喜歡歌舞,《資治通鑑》曾雲“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

由此可見,楊玉環也是個喜音愛舞的姑娘,在藝術方面有著深深的造詣,這就使得楊玉環和唐玄宗之間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也就加劇了唐玄宗對她的喜歡。而這就是帝妃獲得皇帝專寵的必要條件——容貌姣好且有一技之長迎合帝王。

二、中國帝妃悲劇的根源

1.帝妃的悲劇結局

帝妃的結局是悲劇的,但是她們的這種悲劇性並不具有社會普遍性,因為她們的悲劇並不能反映封建社會中婦女的整體悲劇,相反,它更具有社會的一角性,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上層女性所面臨的悲劇命運。而帝妃這類女性,相對其他悲劇性女性來說,爭議性較大。

她們雖然是上層女性,享受著榮華富貴,但千百年人她們一直遭受著世人的謾罵和誤解,而她們的所作所為會對帝王有影響,更有甚者會影響王朝的命運。

2.帝妃悲劇之原因

自古以來,就有紅顏禍水的說法,紅顏就是容貌豔麗的女子,“紅顏禍水”就是指容貌美麗的女子魅惑君主,使得君主怠於朝政,導致國家滅亡。所以就有人認為,楊玉環就是誤國的紅顏禍水,倘若沒有楊玉環,唐玄宗就不會沉迷女色影響國事,就不會發生影響重大的安史之亂,從而導致了唐王朝的覆滅。但是將國家的覆滅歸結到女色上面,實在過於牽強,故而,導致帝妃的悲劇還有其他原因。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其實帝妃的悲劇既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和歷史所造就的悲劇,總得來說,帝妃的悲劇性主要表現在導致她死亡的種種因素上,而這也就是帝妃悲劇產生的根源。楊貴妃也不例外。其實,導致楊貴妃悲劇產生主要有六個因素。

首先,唐玄宗經歷了兄弟和愛妃的去世;其次,唐玄宗在親人去世以後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他感覺人生短促,生命虛無;所以唐玄宗決定“把握當下”,及時行樂,在這時,他遇到了美麗且多情的楊玉環,便和楊玉環縱情聲色,這也是一個因素。

第四,唐玄宗在政治上用人不得當和胡人的趁虛而入,使得當時政治風雨飄搖;第五就是發生了“安史之亂”,將皇帝不理政事的罪責歸給楊玉環,歸給女色誤國;最後就導致楊貴妃死於馬嵬坡,這就是楊貴妃的悲劇。

總的來說,導致楊貴妃悲劇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但皇帝起著主要作用,他是楊貴妃死亡的推動者。因為唐玄宗無法看破生死,無法看破親友的離去,就以另一種方法來減輕這種生死的痛苦,那就是沉迷聲色。其中的“聲”是音樂,“色”是女色,就是楊玉環。

唐玄宗是一個喜歡音樂且善音樂的人,《舊唐書·音樂志》就有記載“玄宗又於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音響齊發,有一聲誤,玄宗必覺而正之……”音樂使唐玄宗更具感性,而感性是瞬間的衝動,這就使得唐玄宗由帝王變成了藝術家,這就使得楊貴妃不再是簡單的妃子。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古往今來的執政者建立國家都要保持高度的理性,但當感性高於理性之後,留下的就只有悲劇,而承受悲劇的就是女人。唐玄宗得到楊玉環以後,專寵楊玉環,楊玉環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是最好的,正因如此,“天下從風而靡”,奢靡之風開始盛行,使得百姓認為國家衰敗是楊貴妃造成的

除此之外,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恩愛之際耽誤了國家政事,唐玄宗任用奸人李林甫,李林甫給皇帝拍馬屁,在朝堂上剷除異己,使得國不成國,朝堂之上的臣子人心惶惶,這就使得國家變得混亂。但是,唐玄宗並沒有意識到禍亂就要到來。

除了唐玄宗的個人因素之外,還有家族的裙帶關係影響著帝妃的悲劇。“冊楊太真為貴妃;贈其父玄琰兵部尚書,以其叔父玄珪為光祿卿,從兄銛為殿中少監,奇為駙馬都尉。……及貴妃三姊,皆賜第京師,寵貴赫然”,楊玉環成為貴妃之後,她的親戚都得到了很好的賞賜,正是由於楊國忠的亂政,使得安史之亂爆發,這也就導致了帝妃的悲劇。

三、中國帝妃悲劇的實質

糾其根本可以發現,帝妃悲劇的實質在於帝王。其實,所謂的“紅顏禍水”論體現的是一種倫理責任指向。因為古代社會是封建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男權為主的社會,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為男性犯下的錯誤找到一個替罪羊,而美女就成為了這樣的替罪羊,就成為了男性逃避倫理責任的替罪羊。

楊貴妃也是如此,楊貴妃的悲劇在於唐玄宗自己。唐玄宗是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可以任意主宰人的死活,但是,正是他的看不破,所以他犯下了倫理道德的錯誤,又因為他對國事的怠慢使得楊貴妃去世,使得國家顛覆。所以說,造成帝妃悲劇的其實是帝王本身。

而在封建社會下,那種濃厚的男權思想也是悲劇產生的因素,在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倫理道德思想都在限制著女性的思想,使得女性沒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沒有屬於自己的命運,而在男權視角下,女性的形象已經被刻畫的很單薄了,

她們的全部都是封建社會男性的附屬品。而在男權為中心的封建社會中,紅顏就成為了禍水的代名詞,紅顏禍水也就成為了國家滅亡的代名詞。

古代帝妃悲劇的根源:並非紅顏禍水,錯的是帝王和社會

而最有趣的在於,紅顏禍水都出現在國家滅亡之際,新生國家並沒有紅顏禍水,由此可見,在封建社會中,人們不願意把國家滅亡的真正原因歸咎到帝王將相身上,恰恰相反,他們願意在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身上找“原因”。

總得來說,造就帝妃悲劇的實質在於帝王和社會。

四、結語

其實,帝妃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成為皇帝的女人。但有得必有失,古代是以男權為主的封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女性是沒有自由的,而帝妃無論是在身體或是在靈魂上,都是國家政治的工具,都會是悲劇性的結局。

而帝妃悲劇的根源在於帝王和社會。社會中根深蒂固的“紅顏禍水”論滲透在人們的意識中,人們讓紅顏禍水成為國家覆滅的因素,造就了帝妃的悲劇,卻忽視了一切的權利掌握在帝王手中,帝妃只是替罪羊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