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立春過後,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和拔節期。這一段是決定成穗數多少和穗子大小的關鍵時期,也是管理關鍵期。

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水肥管理

因地因苗制宜,分類肥水管理。對於目前表墒不足的麥田,在氣溫適宜時應儘早澆水,保穗數促大穗。

一類麥田(80-100萬/畝)應前控後促,在拔節中後期結合雨水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

二類麥田(60-80萬/畝),在起身期或拔節初期結合雨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促分櫱成穗。

三類苗(60萬/畝以下)要以促為主,返青期畝追尿素8~10公斤,拔節期結合雨水,再追5~7公斤,促苗早發快長。

晚播麥田,要控制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和透氣性而影響生長。

旺長麥田(100萬/畝)以上以控為主,早春一般不再追肥,肥水管理可推遲到拔節中後期進行,防旺苗轉弱。

稻茬麥田漬害較重的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墒、排澇降溼,確保正常生長。

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重點防範凍害、春旱和倒伏

1.預防凍害

春季氣溫回升快、起伏大,極易發生“倒春寒”。各地要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來臨前,對旺長麥田或土壤懸松麥田及時進行灌水,改善土壤墒情,預防凍害發生。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採取結合雨水追施速效化肥等補救措施,促小櫱趕大櫱,促進受凍麥苗儘快恢復生長,將凍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預防春旱

目前部分麥田土壤表墒不足,且春旱發生頻率高,要密切關注天氣,對目前表墒不足及整地質量差、土壤懸松的麥田要及時澆水保苗,抗旱防凍,促進正常生長。

3.預防倒伏

對播量偏大、群體大,冬前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春季要以控為主,在返青至起身期採用鎮壓、深鋤和噴施生長抑制劑等措施,控制春生分櫱,提高有效櫱、減少無效櫱同時抑制基部節間伸長,構建合理群體,培育健壯個體,預防後期倒伏。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小麥病蟲害發展蔓延速度將加快,農民朋友應加強小麥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

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防治關鍵技術是一拌一噴,即播種期藥劑拌種和返青期噴藥。返青期小麥紋枯病的噴霧防治往往被輕視,防治時間又偏晚,是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把握好防治時期,採用對路藥劑進行防治,合理應用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施藥技術。

發病初期,用25%丙環唑乳油30~40 g/畝,或25%氰烯菊酯懸浮劑100~200ml/畝,或15%井·酮(井岡黴素·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130g/畝,對水均勻噴施。

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小麥病毒病

小麥病毒病在春節前就有地塊會有病症出現,為了更好的防治該病害,節春天氣情好的時候可以用葉連葉、氯溴異氰脲酸、嗎啉胍乙銅等產品進行防治,如果節前沒有預防的,在節後小麥返青時會有大片小麥泛黃的情況出現,這時要加大用藥量,用以上產品進行防治。

小麥蚜蟲

主要集中為害小麥葉片、莖稈和穗部,吸食小麥汁液,使葉片變黃白。蚜蟲的排洩物還會汙染小麥葉片,阻礙光合作用,進而影響灌漿,使小麥減產。

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2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劑6000~7500倍液;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20000~30000倍液。

小麥紅蜘蛛

主要為害小麥葉片,吸食汁液,被害葉片表面佈滿黃白色斑點,逐漸擴大成斑塊,葉片發黃,嚴重時植株不能抽穗,枯萎而死。

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15%噠蟎靈1500~2000倍液;或4%聯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阿維菌素7500~15000倍液均勻噴霧,兼防蚜蟲。

春季麥田如何管理,聽聽專家怎麼說

草害防治

對於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在春季氣溫穩定通過6℃以後,選擇晴好天氣於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對路除草劑,及時進行化除。要嚴格按照所用農藥的適宜濃度、使用時期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以免發生藥害。對於這次化學除草也是最後一次化學除草;在用藥選藥一定要準、狠;合理復配。

專家提醒廣大農戶,今年春季發生“倒春寒”的風險大,一定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小麥拔節期,特別是預報寒流來臨之前,對缺墒地塊應及時進行灌水,預防凍害發生。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採取追肥、澆水、噴施葉面肥等補救措施,促進受凍麥苗儘快恢復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