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和拔节期。这一段是决定成穗数多少和穗子大小的关键时期,也是管理关键期。

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水肥管理

因地因苗制宜,分类肥水管理。对于目前表墒不足的麦田,在气温适宜时应尽早浇水,保穗数促大穗。

一类麦田(80-100万/亩)应前控后促,在拔节中后期结合雨水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

二类麦田(60-80万/亩),在起身期或拔节初期结合雨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促分蘖成穗。

三类苗(60万/亩以下)要以促为主,返青期亩追尿素8~10公斤,拔节期结合雨水,再追5~7公斤,促苗早发快长。

晚播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透气性而影响生长。

旺长麦田(100万/亩)以上以控为主,早春一般不再追肥,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防旺苗转弱。

稻茬麦田渍害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确保正常生长。

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重点防范冻害、春旱和倒伏

1.预防冻害

春季气温回升快、起伏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各地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对旺长麦田或土壤悬松麦田及时进行灌水,改善土壤墒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结合雨水追施速效化肥等补救措施,促小蘖赶大蘖,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预防春旱

目前部分麦田土壤表墒不足,且春旱发生频率高,要密切关注天气,对目前表墒不足及整地质量差、土壤悬松的麦田要及时浇水保苗,抗旱防冻,促进正常生长。

3.预防倒伏

对播量偏大、群体大,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春季要以控为主,在返青至起身期采用镇压、深锄和喷施生长抑制剂等措施,控制春生分蘖,提高有效蘖、减少无效蘖同时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健壮个体,预防后期倒伏。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小麦病虫害发展蔓延速度将加快,农民朋友应加强小麦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是一拌一喷,即播种期药剂拌种和返青期喷药。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的喷雾防治往往被轻视,防治时间又偏晚,是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把握好防治时期,采用对路药剂进行防治,合理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

发病初期,用25%丙环唑乳油30~40 g/亩,或25%氰烯菊酯悬浮剂100~200ml/亩,或15%井·酮(井冈霉素·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30g/亩,对水均匀喷施。

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小麦病毒病

小麦病毒病在春节前就有地块会有病症出现,为了更好的防治该病害,节春天气情好的时候可以用叶连叶、氯溴异氰脲酸、吗啉胍乙铜等产品进行防治,如果节前没有预防的,在节后小麦返青时会有大片小麦泛黄的情况出现,这时要加大用药量,用以上产品进行防治。

小麦蚜虫

主要集中为害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吸食小麦汁液,使叶片变黄白。蚜虫的排泄物还会污染小麦叶片,阻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灌浆,使小麦减产。

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6000~7500倍液;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0000~30000倍液。

小麦红蜘蛛

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布满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斑块,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不能抽穗,枯萎而死。

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15%哒螨灵1500~2000倍液;或4%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7500~15000倍液均匀喷雾,兼防蚜虫。

春季麦田如何管理,听听专家怎么说

草害防治

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要严格按照所用农药的适宜浓度、使用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对于这次化学除草也是最后一次化学除草;在用药选药一定要准、狠;合理复配。

专家提醒广大农户,今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风险大,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小麦拔节期,特别是预报寒流来临之前,对缺墒地块应及时进行灌水,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施叶面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