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從春節到現在取消6800筆訂單了。”途易旅行社電商負責人汪靜說。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前爆發,讓原本的旅遊旺季變成了退訂洪峰。

隨著疫情持續,目前多國、多個航空公司都公佈了階段性限入政策和停航政策,這也意味著,無論境內還是境外的旅行業務,都宣告停歇。

來自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旅遊業按下暫停鍵的每一天,都意味著超過170億元的損失。

當結束了一輪爆發式的退單服務,留給旅行服務商們的,則是賬面上即將見底的資金儲備,而夾在其中的OTA平臺們,還在承擔著數十億的資金墊款壓力。

疫情還在繼續攻堅階段,旅遊企業們短期仍難復甦,但一場自救行動已經開始。包括飛豬、攜程、去哪兒、馬蜂窩在內的平臺們,開始陸續推出扶助計劃,如何幫助商家們走出“疫情”,成了一場新的戰役。


當旅遊旺季變成退改洪峰


從1月21日開始,在線旅遊停擺已經17天了。

“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亂,不能慌。”浪花朵朵創始人兼CEO全美英對「電商在線」說。

浪花朵朵是飛豬境外當地玩樂的top商家,深耕普吉、蘇梅、巴厘島等區域。這些原本在春節期間搶手的熱門的線路,卻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變成了消費者避之不及的地區。

退改訂單蜂擁而至,據全美英介紹,退款金額是平時8倍左右,僅1月26日一天退款就超過了120萬。

“本來休假的員工也都召回來處理訂單,即便凌晨1點多,還有很多取消需求。”

“退訂的主要類型,都是泰國普吉島等區域的當地玩樂。”全美英說。

而這類訂單也成了最讓全美英頭疼的問題,很多東南亞商家對售出的船票、車票等訂單,都明確表示當天不可退改,但突發的疫情,讓退改需求暴增,全美英只能堅持先給消費者退款,後續再與供應商溝通。


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一些服務品質和能力較好的供應商都很理解給予退款,但也有一些至今無法退款,我們還要持續和用戶溝通。”全美英坦言。

相比起旅行產品的直接果斷,很多機票代理商所面臨的退改情況更為複雜。

從1月23日開始,正櫓航服在飛豬平臺免費退票訂單達4萬個,平均每天要處理1萬個訂單,墊付資金大約2000萬。

“非常時期的訂單比平時更為複雜,比如有一趟2月2日的航班,旅客提交改期申7請5次,要求改3月1日至31日價格最低的訂單。”北京正櫓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志敏提到,一些緊急改簽訂單,如果無法及時聯繫到航空公司,也只能不計成本先替客人重新出票。

更大的壓力集中在OTA平臺身上,面對電話那頭焦急等待的客人,以及承擔經營壓力的供應商,平臺能做的,就是快一點平衡雙方需求。

“大年三十那天都沒空吃年夜飯,整個春節假期基本從早上9點忙到後半夜,為了保障前端的順利,客服後臺的需求一直持續不斷。”飛豬客服體驗部運營專員瓊鳳對「電商在線」說。


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飛豬從一開始就動員全員放棄休假,利用雲客服工具和技術,在家中的員工也都上陣接聽用戶來電或在線解答退改問題,除夕和大年初一,退改來電峰值達到日常來電量的10倍以上,至今一直都處於超過接聽能力負荷的狀態。

據攜程方面透露,截至目前,該平臺退改訂單已經完成了數百萬的體量,退改訴求總量、諮詢總量相較去年春節增幅達到405%,最高峰值時增幅達到650%。

“現在客服都在全員上班,沒日沒夜的處理訂單。”攜程方面對「電商在線」說。


在線旅遊平臺“全線退改”背後的兩難選擇


真正釋放大量退改簽需求的,是來自OTA的一紙“全線退改”政策。

2月3日凌晨,飛豬緊急宣佈再次升級疫情期間旅行產品退改保障政策,即所有1月31日(含)之前預訂、且出行時間為1月23日至2月29日的酒店訂單,無論國內國外,一律提供免費退訂保障。

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在此之前,包括攜程、去哪兒網、途牛等平臺紛紛推出、升級自家“戰疫”政策,隨之而來的是退改範圍不斷擴大、持續時間延長。

對在線旅遊平臺來說,這個春節,開啟的不再是一場拉新、獲客的彼此競爭,而是保護用戶和商家權益的能力保障。

“協調和保護用戶與商家間的權益,儘可能的讓這些人留存下來。”一名在線旅遊的業內人士告訴「電商在線」。

但實際上,全線退改保障既面臨無法預估的資損,也面臨無法預知的疫情發展,各種風險箇中風險誰也無法預知。

整個退改鏈路看似簡單,卻重重關卡。當平臺收到消費者提交的需求後,還要反饋給供應商,供應商再繼續向下遊傳導,任何一個環節的卡殼,都將傳導回平臺。

為了保障用戶的權益,平臺面臨鉅額的墊資已在所難免。

截至1月30日,馬蜂窩旅遊已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資5億多元,去哪兒各業務線也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付金額近10個億。

馬蜂窩相關人士在接受《深網》採訪時曾表示,墊資確實會給未來經營帶來一些壓力,但這是已經墊款的平臺都在面臨的問題,他們必須努力平衡現金流壓力,減少未來的經營壓力。

除了給消費者即時墊資,在線旅遊平臺還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承擔商家的損失。

汪靜介紹說,這場“退訂潮”更多是需要商家與平臺合力完成,這樣的合作不僅僅是客服支援。但“全線退改”的政策下,每個平臺的做法略有不同。

飛豬平臺先統一給予客人退款,然後與商家溝通,讓店鋪也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實在有損失的,平臺也承諾節後提供相關損失證明,費用平臺會出。

“在第一時間,飛豬方面給我們開了會議,商議退改事宜,我心裡已經做好了面對接下來挑戰的準備。”全美英說。

而佔據市場份額多數的攜程就比較強勢,1月26日,攜程曾發佈消息稱,推出被暫停團隊遊特殊退訂政策,並將此前啟動的重大災害保障金的金額由1億元提升至2億。

有供應商認為,在未與供應商協商解決方案之前,就面向全行業宣佈了這一政策,不夠的資金怎麼辦?平臺的強勢作風,很難說不會綁上供應商。

據極數大數據平臺顯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攜程佔在線旅遊(OTA)交易額的55.7%,超過其他所有平臺之和。飛豬位居第二,近20%。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2億元的保障金肯定是不夠用的,平臺肯定仍需要墊資。”某業內人士對「電商在線」坦言。

但面對未知的疫情,不斷的墊資極容易造成平臺自有現金流的短缺,甚至會影響公司的戰略部署。“攜程是上市公司,投資者會看新一季的財報狀況,馬蜂窩這些還在創業階段,大量的墊資也會影響公司的發展路線。”上述業內人士說。


自救行動正在開始


“面對疫情,平臺不能只是消費者和商家兩側的傳聲筒,而應該跟商家一起面對複雜的供應鏈,共同減少損失”。黃宇舟說。

如何恢復生產,成了商家與平臺共同面對的新“疫情”。

“公司一共89人,照目前情況來看,公司現金流大概僅能維持3個月左右。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未來1-2個月訂單嚴重下滑。”全美英說。

全美英已經開始在內部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比如員工輪流休息等,但“節流”之外,儘快想到“開源”之路才是根本。

“考慮到旅遊行業恢復期還很長,我們試著在自己原來的用戶群裡去開拓新的產品,比如海外的奶粉、衛生用品等直郵,不斷去以用戶為中心考慮他們的需求。”全美英說。

汪靜所在的旅行社以日本本地遊為主,疫情發生之後,他們也開拓了“店長直郵”鏈接,代購日本本土的日用商品。

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在日工作人員祝福中國)

除了從旅遊產品向實體產品的轉型,整個行業似乎都在利用這個機會休養生息,從而全面升級。

去哪兒已經開始和航司、合作伙伴積極就五一小長假、暑期等出行意願較高的節假日進行準備。

“平時,大多數旅遊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事務太多太忙,沒有時間去改進內部工作流程、進行員工培訓等,利用目前業務相對停滯的時期,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渠道開展一些相應的工作,強化‘內功’。” 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表示。

而平臺對商家最直接的扶持正在開始,「電商在線」從飛豬方面獲悉,關於商家扶助計劃的細則即將公佈。

“隨著春節結束,行業供應鏈上下游溝通開始順暢起來,藉助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力量,飛豬也正在為平臺商家後續的恢復生產提供全面立體的方案。”黃宇舟說。

與此同時,「電商在線」從攜程方面瞭解到,2月5日,攜程推出“同袍計劃”, 投入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

在全美英看來,除了資金扶持,平臺還可以有更多的幫扶形式,比如現在是旅遊類目的店鋪,在開拓其他品類之後,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和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