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近些年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港珠澳大橋以及高鐵的快速發展,彰顯了基建狂魔的實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蛟龍出海,嫦娥昇天,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中國工程師的眼裡,變得唾手可得。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以前南海的島礁很小,基本都被海水覆蓋。但是,隨著近些年我國對南海力度的不斷加入,一個個暗礁都變成了一座座島嶼,當然這離不開我國天鯨號挖泥船的實力。當然,這只是我國基建設施上的一個縮影。事實上,近些年來在各行各業,我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港珠澳大橋刷新了多個世界第一,成為了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復興號高鐵刷新著中國的速度,沒有一個國際能像中國一樣,能在短短的10年左右,把高鐵做到世界第一;空間站的發射也讓我國成功躋身於航天強國的行列。在方方面面,基建都在發揮著其巨大的價值。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

今天棗棗(微信公眾號:環球早知道)講到的就是我國在能源利用上的發展,並且得到了聯合國的讚譽。
眾所周知,能源對於國家工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隨著化石能源的逐漸枯竭,尋找新的可替代能源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共識。

風能和太陽能作為大自然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自然成為了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而我國在風能以及太陽能的利用上,也有很高的造詣。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在前段時間,美國的NASA的衛星,就曾經觀測到了我國甘肅敦煌處的戈壁出現的神奇一幕。從上空看戈壁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方塊,大約每一個方塊都有幾百米的寬度,排列很是整齊。

但是在早一些的時候,這片戈壁中並沒有這樣的景象,而臨近現在,這片方塊的面積還在不斷增大,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神秘景象,而是人為建造的太陽能發電項目。

早在2018年12月份,我國首個百兆瓦基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敦煌建成,這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百兆瓦級光熱電站技術的國家之一。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設計年發電量3.9億kWh,相當於近2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分擔了敦煌市的用電壓力。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萬噸。相當於一萬畝森林的存在。在瞭解了這個工程後,聯合國都“大為所動”,不禁為這個工程點贊,為中國人的智慧點贊!

用鹽發電,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這個光熱發電站由12000餘面反光鏡構成,因為地處沙漠地區,這裡的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間長達3246個小時,為光熱發電站持續供電提供了可能。
整個光熱發電站其實兩大部分組成,鏡場和吸熱塔。鏡子反射的陽光及熱量輸送到了吸熱塔,吸熱塔的頂部儲存著液態的硝酸鹽,硝酸鹽吸熱之後儲存在熱罐裡面,把熱鹽通過泵打出來,到了一個換熱器,跟水進行換熱,然後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去推動汽輪機來進行發電。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或許有人問棗棗(微信公眾號:環球早知道),那麼到了晚上,光熱發電站還能持續發電嗎?其實即使在晚上,陰天,光熱發電站也能持續發熱。白天熔鹽會吸收巨大的熱量,有一部分熱量會被儲存起來,等到夜晚的時候繼續使用,解決了光熱發電的弊端,從而能持續穩定的發電。因為白天熔鹽吸收的熱能有一部分會被儲存起來,等到夜晚或光線不好的時候繼續使用,以此保證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24小時持續發電。


美國衛星拍下罕見一幕,圖像傳出後,聯合國都讚歎不已

也就是說,這個熔鹽塔式光電站能在一年時間不間斷的發電,並且還沒有任何汙染。極大的解決了我國因電力短缺所造成的損失,也為世界節能減排作出了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