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信心,能將恐懼擊碎


春節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特別是一些城市採取了“封城”措施之後,一些網友擔憂生活物資會出現緊張的情況,而開始囤積應急食品,一時間很多網店的單兵口糧被賣斷了貨,甚至價格不菲的外軍口糧也被一搶而空。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那麼面對疫情,真的有必要囤積單兵口糧嗎?又有哪些食品是易儲存的呢?國外那些所謂的末日應急措施又是如何實施的呢?今天壹哥我就和大家聊聊有關災難應急食品的那些事。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日本作為災難頻發的國家,對應急食品非常重視


災難應急食品起源於軍用口糧,但軍用口糧的歷史其實並不算長。世界雖然已有幾千年的戰爭史,也曾出現過行軍餅、肉乾、奶乾等無需加工的食品,但大多數時候,軍隊還是要“埋鍋造飯”,真正意義上的制式軍用口糧,還是起源於拿破崙戰爭時代。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拿破崙不僅研究打仗,還研究“吃”的問題


雖然二戰期間的法軍顯得不堪一擊,但不得不承認,拿破崙時代的法國人還是很能打仗的,甚至曾席捲了大半個歐洲。


拿破崙有句名言:“軍隊靠胃行軍”,不過,當時法軍的軍糧只是硬硬的法棍麵包和鹽,幹吃太噎得慌了,但鮮肉和水果又不便攜行和長久保存,於是法軍開始懸賞能夠解決此問題的人。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法棍給法軍和德軍都留下了痛苦的回憶


一個法國廚師阿佩爾經過研究,發明了熱處理法併成功實現了食物保鮮:他將食物密封進香檳酒瓶中,再把密封的食物放進沸水中加熱蒸煮一定時間,然後再把瓶子拿出來冷卻,而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罐頭(要真這麼簡單壹哥我早自己做了)。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阿佩爾的塑像和他發明的罐頭


很快,罐頭因口感好、耐儲存等特點,很快征服了各國軍隊,開始作為制式軍用口糧而普及。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俄羅斯挖土黨挖出了70年前的罐頭 毫不猶豫打開吃了,這很戰鬥民族


後來,人們又發明了脫水處理保鮮法、壓縮糧粉烘焙保鮮法以及防腐劑保鮮法,自此,軍用口糧的基礎生產技術已經具備,各國的軍用口糧已經從最初的壓縮乾糧化和罐頭化,發展到系列化、配套化、套餐化、熱食化、功能化的野戰食品。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當然,蘇聯也搞出過這種能砸死人的 大列(ban)巴(zhuan)


雖然軍用口糧以其耐儲存的特點被很多人作為儲備應急食品的首選,但軍用口糧和應急食品其實並不是一類東西。軍用口糧的主要特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攜帶使用方便;營養全、熱量高,可快速補充能量,耐貯期在2年以上,主食、副食、飲料齊全,組份包裝,易於食用,接近正常膳食。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解放軍09單兵自熱食品


而應急食品雖然也具有耐貯性,但對於重量、主副食搭配、組份包裝甚至口味等沒有太高的要求,畢竟其使用環境是遇到災害等,在這種環境下,第一原則是不需加工就能食用(畢竟遇到災害時水電煤氣都可能斷絕),第二原則是營養能夠維持人活下來,而其它的都可以拋在腦後。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遇到地震被埋,一份食品可能就是 活下來等救援的保障和希望


另外,軍用口糧一般不包含水分(09口糧裡面的水袋是空的,是用來倒水產生化學反應熱米飯的),而應急食品必須包含大量的水,以維持人自然的新陳代謝,不喝水的人活不過一週甚至幾天。此外,應急食品還包括嬰幼兒食品,這在軍用口糧領域是見不到的。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說“多喝熱水”的不一定就是直男 他也可能是你的救命恩人


那麼,真正合理搭配的災難應急食品應該包括什麼呢?這裡給大家簡單梳理一下清單。


首先就是水,畢竟一個人不喝水連一週都撐不過去,災難應急食品中必須包含10升以上的純淨水,或者相當的果汁或牛奶。其次是各類罐頭,比如肉類罐頭、水果罐頭,其可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蛋白質、熱量以及維生素。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水果罐頭可以補充多種維生素


第三是堅果和脫水水果,比如沒脫殼的杏仁、核桃、腰果、山核桃、葡萄乾、蔓越莓乾和杏乾等等,最好都密封儲藏;第四是脫水肉,比如牛肉乾,不但耐儲藏,而且富含蛋白質,有充足的鹽分。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一些常用的工具是必要的


此外,災難應急食品旁邊還應該放上開罐器、刀叉以及碗碟乃至取火工具等,這樣才不會鬧出意大利人因打不開彈藥箱而投降的笑話。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一整套食品包大概這麼多


在國外,災難應急食品有著成熟的研發機構和市場,比如Costco推出的“世界末日食品套裝”,包括各種凍幹、脫水和即食食品,比如脫水的大米、豆類、西蘭花、香蕉、草莓、雞肉和牛奶等,還有一些基本的香料和烹飪原料,如“黃油粉”等。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在這個世界末日食品套裝中,許多凍幹食物的壽命可達25年,保質期最高可達30年,遠遠超過軍用食品。整套食品包重約816公斤,價格6,000美元,勉強夠一個家庭一年維持生存所需。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軍武262曾去原解放軍4003工廠採訪 他們告訴我們如今的罐頭是不需要加防腐劑的 都是真空高溫殺菌,請大


和國外相比,國內的災難應急食品發展較為落後,畢竟美國本土曾直接面對著蘇聯上萬枚的核彈頭,而日本的地震也像家常便飯,所以美日民眾應急儲備意識非常強,很多家庭都有一週的水和災難應急食品儲備。


但中國長期沒有大規模戰爭和席捲全國的自然災害,民眾沒有應急儲備意識,災難應急食品沒有市場,自然也沒有公司去開發此類產品,所以才會有網友搶購軍用口糧這種“不專業”的災難應急食品的事情發生。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不過,我們也不必過於緊張,首先,疫情不是自然災害,不會破壞維繫社會正常運轉的各個渠道,國內食品蔬菜等生活物資供應也一切正常,封城的城市也有解放軍運輸供應生活物資,遠沒有到吃不上飯的程度。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想吃蔬菜?解放軍給你送!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適當地儲備一些日常食材即可,大規模囤積沒有必要,否則就會重蹈2011年“搶鹽風波”中搶的鹽“歷經八年終於吃完”的尷尬故事。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抗戰八年都勝利了,家裡的鹽卻還沒吃完


總之,擁有危機意識是必要的,畢竟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安全,而有了準備,就可能意味著擁有更多的生存機會。然而,此次我們所面對的是傳染疾病,只需要我們服從防疫安排,安心“宅”在家中,減少外出,在全國人民的積極配合與醫生的艱苦奮戰下,相信中國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


當前需要囤積口糧嗎?儲備意識要有,太多沒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