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中國的這種豬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中國黑豬,在二戰期間竟然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二戰期間,中國的這種豬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當時,盟軍看重不是黑豬的肉,而是它的鬃。

“豬鬃”是豬頸部和背部生長的5釐米以上的剛毛。戰爭時期,槍炮、飛機、船,上油漆的時候都要用到毛刷,尤其是對戰鬥設備的保養和清理,毛刷必不可少。而製作毛刷,最好的原材料就是黑豬鬃。因為它韌性好、吸附性強,清理效果比一般刷子好。

二戰期間,中國的這種豬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歐美本地豬,大多是白豬。白豬的鬃沒有黑豬的鬃好,且量也少。

而當時中國是養豬大國,黑豬馴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數量也居世界首位。隨著戰爭的激烈,豬鬃資源越來越供不應求。

尤其是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因為豬鬃奇缺,甚至出臺了“M51號豬鬃限制法令”,不讓民間使用豬鬃刷子,用普通刷子都需要政府出具證明。

為了獲得更多的中國黑豬鬃,美國甚至開闢了新航線,用美國飛機專門從中國運輸,並長期交由精銳航空部隊飛虎隊護送。甚至還與蘇聯、英國在華盛頓設立分發機構,就如何獲得和分發中國豬鬃的問題進行談判。

二戰期間,中國的這種豬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二戰結束後,中國黑豬鬃沒那麼有需求了,製作毛刷的原材料,也有了尼龍等替代品。

但中國黑豬,地位依然不減!因為它不但鬃毛有價值,肉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味!而且因為黑豬生長慢,出肉量少,黑豬肉也越來越物以稀貴。尤其是大別山黑豬,知名度頗高。

二戰期間,中國的這種豬是盟軍的A級戰略物資

黑土豬是大別山豬種資源中的珍貴自然資源,藉助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結合生態養豬方式——住窯洞,吃玉米、青菜、青草,自由遛彎散養,這使得大別山黑土豬肉更富彈性,熟肉口感勁道兒,濃郁醇香,沒有飼料豬的異腥味。

相對於飼料餵養的豬,這種黑豬肉更安全健康,不會含瘦肉精、抗生素、外源性激素等對人體有害的外源性物質。

而且,令三高人群避之而不及的膽固醇,含量只有飼料豬的一半,大大減少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率;有益身體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飼料白豬更是高出6%-9%。

此時正是阿里巴巴年貨節,優質的大別山黑豬肉正在火熱供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