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人民戰爭”丨邢臺“戰疫日記”

一場“人民戰爭”丨邢臺“戰疫日記”

“一支竹篙耶難渡汪洋海,眾人划槳喲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耶弱不禁風雨,百里森林喲並肩耐歲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

這是歌詞,也是當前邢臺戰“疫”中最最真實的寫照。

“我們能做什麼”“俺只能做到這些”“這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我願意擔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

一句句樸實誠摯的話語,一顆顆火熱滾燙的心。

英勇無畏的“戰士”們衝到了防疫第一線,在他們身後,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力所能及為戰“疫”獻一份力、獻一顆心。

今天,我們擷取邢臺戰“疫”中的點滴瞬間。也許,有些只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似一朵溫暖的浪花,但無數浪花的彙集,必成江河。

1個“大門”

夫妻拆小門為村裡安大門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橋東區祝村鎮東大樹村村民,積極參與到疫情阻擊戰中。開辦幼兒園的宋維信夫婦想,我們能做什麼呢?

夫妻倆覺得,村口一線防護很關鍵,而村口的防護欄僅是一根木頭。第二天,他們決定拆下自家幼兒園的大門,用作村口的防護圍欄。

夫妻倆聯繫人連夜趕工,拆自己“小門”為東大樹安上了“大門”。兩扇帶有滑輪的大門,守護住了村子的安全。

宋維信說,“執勤人員守好村子的大家門,我們才能守好自己的小家門。”

2顆暖心

父子倆把熱水送到執勤點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向衝到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交警致敬。2月1號至疫情結束,我們將無償提供食物和開水,以表心意……”在京港澳高速內丘口執勤的民警們,被一對父子的暖心打動。

2月1日9時許,一名年輕人放下2包橡膠手套,說是自己的一點心意。1個多小時後,年輕人和他父親再一次來到。他們帶來了方便麵、蘋果,還有3暖壺剛剛燒開的水。隨後,他們每天都把熱水送到執勤點。

他們是附近村民,父親王增軍,兒子名叫王瑞。父子倆看到,執勤人員每天很辛苦,吃飯、喝熱水都不方便。

執勤民警尉濤說,寫在白紙片上的幾句話,是一封最好的“感謝信。”

3萬頂浴帽

多家旅館為民警送“安全帽”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2月3日,一箱箱分裝完畢的防護浴帽,送到橋西各個卡口、隔離點等處執勤的民警手中。這些防護浴帽來自於橋西轄區愛心旅館的捐贈,共計3萬餘頂,讓一線執勤民警更多一份保障。

疫情防控開始後,橋西公安分局全警動員,擔負6個卡口,4個隔離點,2家定點醫院的執勤工作,以及摸排核查、日常出警等任務,需要大量的防護裝備。得知民警的頭部防護一直沒著落時,橋西轄區的眾多旅館開啟了捐贈防護浴帽行動。

同時,得知隔離點急缺床上用品,橋西轄區旅館還捐贈了200餘套床上用品。

4000元的蘿蔔

愛心白蘿蔔獻給白衣戰士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日前,兩個70歲老漢騎著三輪車,拉著滿滿兩三輪帶著泥土的蘿蔔,來到南和縣人民醫院門口。隨行的,還有一個年輕人。這些蘿蔔,要送給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

年輕人叫魏少輝,南和縣後郭平村村民,騎三輪車的是他父親魏明奇和一個鄰居。蘿蔔是他們自家種的,當天剛從地窖裡挖出來。

蘿蔔價值4000元,對於他們來說,錢已不算少。問到送蘿蔔的初衷,魏少輝說,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是一份心意,俺也只能做到這些。

“一線的醫護人員最辛苦,希望他們能好好的……”

5元黨費

老黨員的一筆“特殊”黨費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仁霞書記,這是我1月份的黨費,今天就在這防控一線交給組織吧。齊心協力戰疫情的關鍵時刻,我願意擔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這也是我入黨51年來最有意義的一次黨費”。

2月1日,臨城縣南孟村村口疫情防控醫療服務點,正在志願服務崗位上的71歲老黨員張才保,將5元黨費交到了村黨支部書記韓仁霞手中。

1968年入黨的張才保年輕時在村大隊擔任幹治保主任,一干就是幾十年。“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要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張才保說。

老黨員張才保在踐行初心使命,這5元黨費是一份滾燙的“黨員情”。

6000個口罩

儘可能多幫助一個人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1月31日,橋西區葛家莊社區居民張明明向辦事處和社區捐贈醫用口罩6000個。張明明經營一家棉籤廠,他了解到辦事處和社區急需口罩後,將企業準備自用的6000個醫用口罩全部捐獻。

2月3日, 河北君臨藥業有限公司向邢臺市紅十字會捐贈60萬元阿膠黃芪口服液,向臨城縣紅十字會捐贈20萬元阿膠黃芪口服液,全部用於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

日前,市民劉瑞紅自掏腰包,向市紅十字會捐贈了2800個口罩和6000元資金。“個人利益損失不算什麼,儘可能的多幫助一個人,儘快的扛過這次疫情才是最重要的……”

7萬元用品

購置防疫用品送鄉鄰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橋東區豫讓橋辦事處張家屯村村民張利陶自掏腰包7萬元,將購買的防疫用品免費發放到眾鄉鄰手中。

張利陶是一名共產黨員,從事過醫藥公司銷售業務。當得知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緊俏時,他二話不說,就購置了防疫用品免費送發放給左鄰右舍。當他看到隆堯縣定點醫院急需一批醫用防護服的消息時,緊急購置了107套醫用防護服,為白衣天使送上愛心。

一村民說,“他個人收入也不是太高,能做這個事,大家打心眼裡佩服。”

800元獎學金

在校大學生捐出獎學金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2月2日,在父親戈邦棟的陪同下,清河縣殷莊村在校大學生戈曉肖將自己的800元獎學金捐出。

戈曉肖是河北科技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一名大四學生,曾多次獲校級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校級模範班幹部等榮譽。學習勤奮刻苦,生活勤儉樸素。

看到醫護人員、鄉鎮幹部們衝鋒一線,戈曉肖也想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獎學金本就是國家發給我的,現在國家到了危急時刻,我捐出去理所應當。”

戈邦棟說,“孩子長大了,她能通過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我們很驕傲。”

90歲的心意

耄耋老人的一份情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這些錢留給鎮黨委,讓大家買點口罩、消毒液之類的防護品。”日前,威縣侯貫鎮黨委收到一筆 5000元 “特殊黨費”,交費人是孫家莊村94歲老黨員楊俊蘭。

楊俊蘭,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孫家莊村年齡最長、黨齡最長的老人。“我必須做點什麼,這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

“我老了,為社區防疫出不了力啦,捐獻一千元供社區防疫……”2月2日,橋西區育才社區93歲的獨居老教師任延萍說,本想贈送一些防疫物資給社區,但腿腳不太利索,還請社區代為購買。

“我能做的貢獻有限,但我會好好待在家裡,不出門,不給社區添麻煩……”

10萬元愛心物資

點滴愛心仍在匯聚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2月3日上午,邢臺助學公益協會副會長路文鋒和多個愛心企業負責人,向市紅十字會捐贈礦泉水、綠茶、洗衣液等物資,價值10萬餘元。

2月3日下午,市文明辦、團市委聯合市愛心協會開展愛心捐贈活動。5000副丁腈橡膠手套、150公斤75%酒精和150瓶84消毒液以及15公斤消毒泡騰片、60瓶無水乙醇等物資,送往市濱江路與邢州大道北側的防疫檢查點。

隨著防疫防控工作不斷推進,一線的工作人員就餐不便。家樂園集團緊急調配安排旗下餐飲娛樂公司,提供愛心工作餐服務。省勞動模範、市人大代表、家樂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曹洪山和員工們,把熱乎乎的午餐送到一線。

大愛仍在延續,愛心仍在匯聚。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會如歌中所唱,同舟共濟海讓路,波濤在後岸在前……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侯東傑 整理

一场“人民战争”丨邢台“战疫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