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真的那麼可怕嗎?

zhouliangjian


  你知道嗎?全球每年有700萬人的死亡,是因為菸草所致。每天都有19000人死於吸菸或者是二手菸、三手煙。菸草更是被劃分為一級致癌物,吸菸的患者肺癌的病發率要比普通人高10倍,如果是重度吸菸患者風險將提高到25倍!菸草在燃燒後會產生3000多種有毒的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氰化物、亞硝胺、β-萘胺,以及酚化合物等等物質都會致癌!

  吸菸單單會致癌嗎?

  吸菸單單會致癌嗎?錯,吸菸還會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每年有40%的心腦血管疾病是由吸菸引起的,12%的心臟病死亡率是由吸菸、二手菸造成的!根據調查顯示,吸菸會大幅度增加人體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風險,在中國每年有1100萬人因吸菸而患上冠心病,吸菸者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2倍!吸菸量越大,冠心病的病發率和死亡率越大!

  你可能不相信,你立刻停止吸菸的話,身體就會有很大的轉變,不信菸民可以嘗試一下!

  當你停止吸菸的話:20分鐘後,心率趨於正常,並且血壓開始下降;2小時後,心率與血壓恢復正常,並且開始排出吸入的尼古丁;

  12小時後,身體可能會對清除尼古丁開始有反應,但是堅持下去,3天后你會發現呼吸有明顯的改善!

  一個月後你的皮膚會發生改善,面部也變得紅潤有光澤。一年後,肺部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都會明顯降低!


醫護有約


今天是第31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主題為 菸草和心臟病 。


如今,吸菸對健康的損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在很早以前,當吸菸開始進入文明社會的時候,人們並不知曉這種植物會對人體造成致命的傷害。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印第安人就開始使用菸草。但是隻到15世紀以後,菸草通過哥倫布探索新大陸的行程,才開始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最早的人們對菸草還是錯誤的認識,菸草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還常常被用於宗教或政治儀式上。在這個時期,菸草還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東西。

當菸草在歐洲開始被廣泛使用後,人們對它的認識逐漸開始增加。隨著菸草在全世界的迅速傳播,菸草的害處也開始被人們所認知。吸菸不再那麼“可愛”,而是“可怕”。

在科學文明的現代社會,吸菸對健康的損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有的科學證據都指向一處:吸菸損傷身體的所有器官;它所導致的癌症幾乎遍佈全身;吸菸的人平均壽命減少10年。吸菸百害而無一利。

吸菸真的很可怕,請您遠離菸草,儘早戒菸。



健康中國


吸菸我覺得不是有多可怕,但是吸菸會導致我們身體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疾病是可怕的,我抽菸十幾年,說真的,一點沒有感覺到抽菸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反而危害還是挺多的。

每當看到網上吸菸多年的肺圖片,我就會聯想到自己的肺是不是也這麼黑了,是不是也要生病了。


2017年10月的一天,我去測量血壓,發現自己有點高血壓,高壓在149左右,尤其是抽完一支菸後血壓升高的特別明顯,但我們家族裡邊並沒有高血壓遺傳史,我想可能是跟我煙癮大,抽菸厲害有關係,又在網上查了查高血壓的危害,自己心情瞬間不好了,高血壓能夠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有發生腦血栓,猝死等風險,自己想想自己還年輕就得這個病,自己只能長嘆一口氣,哎。

得了高血壓對我刺激挺大的,平常經常抽菸鼻子,咽喉,肺部也經常不舒服,還滿身煙臭味,早就對自己抽菸有些反感了,所以我就心裡安安下定決心要戒菸,我要改變,我不想因為抽菸而影響我的一生。

2017年10月27日,我戒菸了,直接戒掉,現在已經戒了一年多了,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方面越來越好,戒菸後控制飲食習慣,平常堅持跑步,現在血壓穩定多了,肺不疼了,鼻子通氣了,咽喉也沒痰了,反正戒菸好處太多了,已經讓我遠離了抽菸帶來的那些疾病的危害,吸菸不可怕,但是吸菸導致的疾病真可怕。我很慶幸自己已經戒菸了。

我是大輝聊健康,大家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動動您的手指點擊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分享最大的鼓勵。


大輝聊健康


不要說的太恐怖了,我六十多了雖然不吸菸但身體還是那樣,身上也有很多毛病,覺得人到一定年齡身體很多部位開始慢慢衰竭了,年齡不饒人的,吸菸也好不吸菸也好人到老了都一樣的,我父親吸菸活到了八十多,小時候看電影上面的偉人們也在吸菸,而且後代們都很好啊,我身邊幾個高中同學也都退休了他們愛好就是吸菸喝酒,可他們活的也挺好的,反而有一個不吸菸的得了肺癌,還有幾個上高中女同學按道理不吸菸喝酒應健健康康的啊,可她們說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說明一點時間是檢驗一切的,很多病不都是吸菸而得的,不要在誤導人了,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還有一點就是心態


手機用戶93509039797


首先吸菸的害處眾所周知,對自己,家人朋友都有害,而且一天一包的話最少十幾元二十塊,一年就是一千多,花錢還有害。但是有些人為什麼就是戒不掉煙。我跟大家分享我的戒菸經歷,我抽菸有將近10年,最近幾年一天一包,有時候早上起床咳痰,而且感覺深呼吸沒有以前那麼有力度,還花錢。為了健康,為了省錢咬牙戒菸,第一天早上起來特別難受,吃完飯更難受,我的秘訣就是買棒棒糖含著有點東西會讓你淡忘,別跟吸菸的在一起,別吃油膩的刺激的,別喝酒,這就憑男人的毅力開始,記住想吸菸了深呼吸,乾點別的別讓自己閒著,毅力毅力。能熬過三天慢慢就好了,弟兄們加油為了健康。。為了將來。。。。


亮彩鈺堉


我打小就跟著大哥們屁股後面混,過年的時候到處拜年,因為是當地的發電廠,條件不錯,多數是大前門,好的也有牡丹,所以也跟著叼菸捲。後來去外地讀書,抽著抽著就上癮了。一直抽到2010年大約抽了20多年,一天一包的量,有時候喝一頓酒就得抽一包。後來認識了幾位跑馬拉松的朋友,也跟著跑,每天十公里,跑了一段時間老是吐濃痰,狠心戒菸。把自己反鎖在家裡2天沒出門,就這樣硬是把煙戒了,到今年有個快十年了。跑步倒是一直堅持到現在,今年爭取把酒戒了。


用戶54212143450


我丈夫一名外科醫生,也是一名十足的老菸民,上些日子我要寫關於戒菸的文章順便給他科普了一下吸菸的危害,他說“雖然都是學醫的,但吸菸有害健康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也不以為然,可當你真的瞭解了煙對你的危害時,你也就有了戒菸的動力。”今天我把這份動力講給你們聽,希望你們也能成功戒菸。


呼吸系統疾病

吸菸很多吸菸的人,最終結局很多都以肺癌收場,發現的時候也基本處於晚期的狀態。年齡比較長的人,肺部陰影會明顯增多,這是一個成正比的現象,攝入量過大或者開始吸菸的年齡小,至癌的幾率都會高於常人。

心腦血管疾病

對菸草來說,慢性毒藥是對其最好的形容詞。它不僅能使血管內壁壓力增高,還會讓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的血液粘滯度使血管堵塞造成腦梗死和心肌梗死。我在心內科和神經內科輪轉時,醫生對患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戒菸,遠離二手菸。

對生殖的影響

吸菸會損傷人體性與生殖功能,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女性受孕幾率降低。妊娠婦女吸菸可影響受精著床,引發自然流產。吸菸妊娠的婦女吸菸,其胎兒的大腦發育差,智力低下;懷孕早期大量吸菸可增加唇顎裂、無腦兒,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對內分泌的影響

吸菸與糖尿病發生密切相關,每日吸菸25支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1.42倍,且吸菸越多,發行糖尿病的風險就越大。男性肥胖人群因吸菸而患糖尿病的風險高達60%,男性吸菸患者更易骨質疏鬆,且骨骼受傷癒合緩慢。長期吸菸還會導致皮膚粗糙、暗黃,失去彈性。

吸菸者的戒菸意願是成功戒菸的基礎,鼓勵吸菸者積極戒菸,創健家庭社會的無煙環境是全社會的責任和使命。


精神科李文惠


吸菸真的那麼可怕嗎?抽菸的人很少有人認為抽菸是件可怕的事情,什麼抽菸易得這個病,哪個病的在抽菸人的世界中那都是別人的事情,於己無關。只有到了醫院 ,當聽到大夫說 ‘’ 再抽菸就等死吧‘’,這才真正的害怕起來。



抽菸可怕嗎?

其實,抽菸是件可怕的事情,它的可怕並不是眼前,而是以後。因為抽菸對人體的危害短期顯現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能感覺得到,而對大多數人的危害隨著年齡增長才會逐步的顯露出來。

說抽菸可怕,他可怕在哪?

首先,抽菸對人體的危害很大而且導致病變的範圍很廣 。如 :1、心腦血管疾病 ;2 、呼吸系統的疾病特別是慢性呼吸道疾病 ;3 、慢阻肺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4、惡性腫瘤;5、直接影響女性的生殖。



其次,抽菸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它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38種的有毒化學物質。主要有: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而這三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對人體的口腔氣管、肺部、心血管都會產生直接的明顯的傷害。另外,吸進人體內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還會粘貼在人的肺部絨毛上,直接破壞絨毛功能,從而使人體內產生痰液的增加,隨之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轉變成慢性疾病,肺氣腫、氣管炎、肺心病的發病率有著明顯增加。這樣看來,你說抽菸所產生的後果可怕不可怕?



再次,有些網遊卻不以為然,堅持抽菸無害的的觀點 ,有的甚至還說什麼 “ 他爸爸、他爺爺抽了一輩子煙,活了一百多歲 ” 等等 。有的人抽菸活了很大歲數是事實 ,但畢竟是極少數啊,而大多數抽菸的人得病後 ,遭受的苦難也是數不勝數的 。因此說抽菸的可怕,你只要敢想和大膽去想就會越想越可怕,越想越會為自己這種 “ 明知對身體有害 ,還去繼續傷害身體”愚蠢行為而懊悔。

朋友,別為了嘴癮而傷害自己的身體,別為了一己之利,危害家人的生命和健康。

大膽戒菸吧,生命是自己的!


蜥蜴小哥有話說


吸菸的危害

吸菸,甚至一個香菸會提高患心臟疾病(CHD)和中風的風險。

吸菸是冒險

直覺上,抽一支香菸而不是20支香菸的數量應該大約有1/20的風險,這可能是許多人認為是這樣的情況。

雖然每天抽一支香菸與抽菸相比,減少了大約一半的心臟病和中風風險,但每天一次的風險仍然很大。每天抽一支菸的男性患冠心病的風險要高於從不吸菸的人,而女性則增加了57%。在男性和女性中,研究人員發現中風風險增加約30%。

吸菸者應該放棄戒菸,而不是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吸菸如何傷害你的心臟

吸菸是心臟病風險因素的首位。

許多人將吸菸等同於肺癌,但實際上它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心臟病。

一項研究發現,吸菸者中約三分之二的冠心病死亡可歸因於他們的習慣。

吸菸會對心臟造成傷害。除此之外,香菸煙霧中的化學物質導致血管排列的細胞腫脹併發炎,導致這些血管變窄。這些化學物質還會導致血液變稠並在靜脈和動脈內形成血塊。這兩種變化都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但這對吸菸者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一旦他們戒菸,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很快就會消失。

即使長期吸菸者也可以看到健康狀況的迅速改善。一年內,心臟病發作風險急劇下降; 在五年內,大多數吸菸者將他們的中風風險降低到幾乎不吸菸者的風險。

減少吸菸習慣

如果你是想戒菸的三分之二的吸菸者之一,逐漸減少你的習慣可能會有一些好處。

如果您打算減少吸菸,那麼將其視為完全停止吸菸的途徑之一。

而你吸菸越少,停止就越容易。

當你每天下降到一支香菸時,很可能你正在處理的習慣多於對尼古丁的化學成癮, 在這一點上尼古丁的消耗量非常低。

要打破這種習慣,可以用另一種手勢來替代,比如當你想抽菸時拿起牙籤或肉桂棒,或者散步,打電話給朋友,或者閱讀新聞,分散注意力。

歡迎大家關注答主,答主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識。


健康小小君


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於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2019年世界無煙日的重點是“菸草和肺部健康”

,藉此機會促進人們對菸草使用和接觸二手菸霧的有害和致命影響提高認識,並勸阻使用任何形式的菸草。

  


  小調查:30位肺癌患者中有27人抽菸

  23人都是煙齡30年以上的“老煙槍”

  菸草如何危害全世界人民的肺部健康?2019年世界無煙日重點關注接觸菸草影響全世界人民肺部健康的多種方式。在全國及浙江省惡性腫瘤中,居發病首位和死亡首位的都是肺癌。

  在浙江省腫瘤醫院,記者針對肺癌患者作了《吸菸與肺癌關係》的調查問卷。

  在接受調查的30位肺癌患者,分別來自胸部腫瘤外科、胸部腫瘤放療科和胸部腫瘤內科三個科室。男性27人,女性3人。30人中共有27位患者長期抽菸,其中男性25人,女性2人。有13人每天要抽1包煙,有10人每天要抽2包煙,有3人每天抽菸超過3包。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個數據是,在27位抽菸的肺癌患者中,有8位從20歲以下就開始抽菸,也有15位從25歲左右開始抽菸。這23人的煙齡都在30年以上。毫不誇張地說,大部分人都是名副其實的“老煙槍”了。

  浙江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外科病區主任蔣友華主任醫師介紹,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死亡由吸菸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場所接觸二手菸霧甚至三手煙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戒菸可降低肺癌風險:戒菸10年後,肺癌風險可降至吸菸者的一半左右。一期肺癌患者確診後的5年生存率有近70%,其中有部分可治癒並長期生存,三期只有20-30%,而四期就幾乎不可治癒了。早發現早治療是肺癌患者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由於早期肺癌往往缺乏臨床症狀,因此篩查和體檢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單位選用胸部X片進行肺部體檢,事實上胸部X片難以發現早期肺癌。專家建議,吸菸者、長期被動吸二手菸者、長期燒菜的家庭主婦、肺結核病人、慢阻肺病人等肺癌高危人群,體檢時應該改做低劑量CT來篩查肺癌,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

  


  中國當下肺癌高發

  這是在走美國老路

  據報道,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各地推行的控煙和環境治理措施讓全美在1975年至2000年間減少了近80萬肺癌死亡病例,肺癌發病率在2000年後穩中有降。從1990年至2015年,美國肺癌男性患者下降了45%,女性患者下降了19%。特別強調的是,對菸草的嚴控以及腫瘤的早期篩查和治療,是美國癌症患者人數下降的主因。

  但我國的肺癌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據專家介紹,中國肺癌發病率正持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中國每年僅死於肺癌的人數將接近100萬人。“中國當下的肺癌癌情和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似,都要為菸草和大氣汙染買單。”蔣友華主任介紹。

  蔣友華主任說,原發性肺癌的高發有內因和外因。首先是內因,遺傳物質決定了部分人的肺容易病變或癌變;外因,肺是一個呼吸器官,每一個肺泡都充分暴露在空氣中,因此對空氣中的致癌物質很敏感。肺癌是一種與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它的危險因素有吸菸、二手菸、油煙、環境汙染、職業暴露、慢性肺部疾病等。

  有數據顯示,在西方國家吸菸與不吸菸、男性與女性肺癌的發病率相差很大,所以,吸菸者被認為是肺癌高危人群。在我國,吸菸者與不吸菸者、男性與女性之間肺癌發病率相差沒有西方那麼明顯,甚至不吸菸者、女性的肺癌發病率也很高,這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吸菸者在被動吸菸,因為家庭、工作場所和許多公共場所都有人吸菸;其次空氣汙染,人人都在吸入PM2.5;

  還有一點,我國女性還要受廚房油煙的危害。為了保障女性健康,專家建議,第一,正確使用油煙機、注意廚房通風、減少爆炒和油炸。第二,對菸草煙霧說不,不抽一手煙、拒絕二手菸和警惕三手煙。

  胸部X線片你瞭解嗎?

  其實它難以發現很早期肺癌

  很多常規體檢時有一個項目是胸部X線片(簡稱胸片),使用它的主要目的是檢查肺部健康。但胸片難以發現早期的肺部病變,特別是表現為“磨玻璃密度”的小結節。

  在省腫瘤醫院確診的肺癌患者中,不乏有這樣的情況:患者每年都進行胸片體檢,但仍然沒有早期發現肺部腫瘤。

  “低劑量CT是目前臨床用於肺癌篩查和體檢的最常用手段,它能篩查出胸片看不到的肺部小結節,輻射劑量又遠低於常規CT,能夠有效發現早期的肺內各類病變。從這一點上講,胸片篩查早期肺癌價值有限。”蔣友華主任介紹。

  我們常說的癌症篩查不同於健康人群體檢,它主要是針對癌症高危人群。

  例如,肺癌篩查時,根據患肺癌的風險評估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高危人群:55歲以上,每年吸菸≥30包,戒菸時間不足15年,或吸菸指數超過400(每天吸菸支數*吸菸年數);中度危險人群:55歲以上,每年吸菸≥30包或50歲以上,每年吸菸≥20包,同時具有肺癌家族史或接觸致癌物。低危人群:50歲以下,少量吸菸。

  前兩類人群是肺癌篩查的重點人群,後一類儘管患癌風險較低,但也應注意健康體檢。

  其實肺癌不僅見於吸菸人群和老年患者,臨床上三十多歲、不吸菸的患者並不少見。因此除了上述風險人群外,長期接觸二手菸、油煙等有害物質的人群也要重視健康體檢。

  


  菸草和肺部健康的關係

  肺癌。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死亡由吸菸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場所接觸二手菸霧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戒菸可降低肺癌風險:戒菸10年後,肺癌風險可降至吸菸者的一半左右。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吸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充滿膿液的粘液在肺部積聚,導致痛苦的咳嗽和呼吸困難。由於菸草煙霧可顯著減緩肺部發育,因此年輕時便開始吸菸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尤其高。菸草還會加劇哮喘,而哮喘會限制活動並導致殘疾。儘早戒菸是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病發展和改善哮喘症狀的最有效治療方法。

  影響生命全程。因母親吸菸或母親接觸二手菸霧而在子宮內暴露於菸草煙霧毒素的嬰兒,經常會出現肺部生長及功能減退的情況。接觸二手菸霧的幼兒面臨哮喘、肺炎和支氣管炎發病及惡化的風險,並可能頻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

  全球估計有16.5萬名兒童因二手菸霧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歲之前死亡。能夠活到成年的人則繼續遭受因接觸二手菸霧導致的健康後果,因為幼兒時期頻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會顯著增加成年後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

  結核病。結核病會損害肺部並降低肺功能,吸菸會進一步減弱肺功能。菸草煙霧的化學成分可引發結核病的潛伏感染,約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這種感染。由吸菸造成的肺部健康損害會加重活動性結核病,由此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殘和死亡的風險。

  空氣汙染。菸草煙霧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室內空氣汙染形式:它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69種已知會導致癌症。雖然煙霧可能是看不見和無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氣中徘徊長達五個小時,使那些接觸者面臨肺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風險。

  吸菸危害身體的各個器官

  1.口腔及喉部

  煙的煙霧(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質——就是說,它能在它所接觸到的組織中產生癌,因此,吸菸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發生癌的可能。

  2.心腦血管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菸草的煙霧可能是由於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夠促使動脈粥樣化累積,而這種情形是造成許多心臟疾病的一個原因,增加了心梗、腦梗的發病幾率。大量吸菸的人,心臟病發作時,其致死的機率比不吸菸者大很多。

  3.食道

  大多數吸菸者喜歡將一定量的煙霧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別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險。

  4.肺

  肺中排列於氣道上的細毛,通常會氫外來物從肺組織上排除。這些絨毛會連續將肺中的微粒掃入痰或粘液中,將其排出來,菸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除了會致癌,還會逐漸破壞一些絨毛,使粘液分泌增加,於是肺部發生慢性疾病,例如慢阻肺等。明顯地,“吸菸者咳嗽”是由於肺部清潔的機械效能受到了損害,於是痰量增加了。

  

5.膀胱

  膀胱癌可能是由於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學物質所造成,這些化學物質被血液所吸收,然後經尿道排洩出來。

  6.吸菸對皮膚的危害

  吸菸不僅可以使面部皮膚產生皺紋和變黃,而且也可以對全身的皮膚產生同樣的後果。如果戒菸,則可能讓皮膚慢慢恢復。

  吸菸對女性比不吸菸女性要顯得衰老,皺紋多、色澤帶灰。尤其是兩眼角,上下唇部及口角處皺紋明顯增多。其中吸菸對女性健康比男性危害更大,嚴重還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