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三代科學家絞盡腦汁所保存的列寧遺體,為何只剩下10%?

lvjian_Kidd


列寧遺體是不是隻剩下10%?

列寧遺體防腐團隊在防腐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石蠟、甘油、胡蘿蔔素等人造合成材料,注射進遺體的各個部位,用以替代原有的皮下脂肪。例如:遺體眼球是人造的、睫毛是現在化妝品店中出售的假睫毛,後來皮膚也換成了人造皮膚。

可見,列寧遺體只剩下10%的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那麼,列寧遺體為何只剩下10%,遺體又經歷過哪些防腐技術處理?

192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逝世。

當時,蘇聯的政治局會議討論“列寧遺體是保存,還是入土為安”時,出生了分歧,最終在斯大林的堅持下,治喪委員會按照俄羅斯的殯葬習俗,決定暫時對遺體進行防腐處理保存40天,以供人們瞻仰與送別。

但是在這期間,斯大林卻趁機制造輿論,國內民眾紛紛高呼“保存遺體”。

1 月 25 日,面對國內的輿論壓力,中央執行委員會一致通過了“列寧遺體保存”的決議,並在紅場修建了列寧墓,以供人們瞻仰祭拜。但是,在遺體保存的處理方式上,出現了兩種觀點:一是從德國訂購了一套冷凍設備,打算作冷凍防腐;二是藥物防腐。

當時,沃羅比約夫是哈爾科夫大學的解剖學教授,他認為冷凍處理會破壞生物組織結構,造成遺體嚴重損傷。同時,在冷凍設備還未完成安裝的情況下,列寧遺體又出現了腐爛。因此,最終由沃羅比約夫、茲巴爾斯基等200餘名解剖學家、生化學家和外科醫生組成的團隊,對列寧遺體進行長期防腐技術保存。主要技術措施:取出遺體血流、內臟,配製以甘油、醋酸鉀以及氯化奎寧等為主要成分的防腐液,放置於四季恆溫(16℃)的水晶棺內,外觀保持“安睡的樣子”,以方便人們瞻仰。此後,每隔 18 個月,列寧的遺體就會浸入防腐液中一兩個星期以保證防腐效果。在普京時期,此項經費投入每年約為1300 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30萬元)。

1937年,沃羅比約因酒後出言侮辱斯大林被判處槍決。之後,列寧遺體的保存就主要由茲巴爾斯基來進行負責。1945年的一天,他和助手正在做新化學制劑的測試時,一名助手突然發現列寧右足後面的一塊皮膚消失了。為此,茲巴爾斯基等人通過在20多具無名屍體上進行反覆實驗,最終使遺體保存的技術更加完善。1952 年,令人遺憾的是,茲巴爾斯基參與了“反猶運動”,並被捕下獄,不久病逝。

特別是在二戰期間,由於德軍入侵,列寧遺體曾被迫轉移。從而,造成列寧遺體多年來處於緩慢的腐爛狀態,有一條腿還被截肢,並裝上了人造假肢。因列寧遺體不斷腐爛,遺體維護團隊這才不得不採用石蠟、甘油、胡蘿蔔素等人造合成材料替代遺體的局部皮膚和肉體。

雖然列寧遺體只剩10%真身的說法是可信的,但是三代科學家絞盡腦汁保存列寧遺體的說法存在質疑,畢竟後來的防腐技術基本上都是採用的沃羅比約夫、茲巴爾斯基的防腐研究成果。

那麼,世界上還有哪些人物有過列寧的“不朽人生”?

當然,也有我們的偉大領袖、還有朝鮮的金日成、金正日父子、越南的胡志明、菲律賓的費迪南德·馬科斯等,他們的遺體都較為完好地保存於水晶棺中。

但是,也有些歷史人物,因為政局變化和技術問題,只是短暫地享受到了這份“不朽”的人生,最後還是入土為安。如: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之後,遺體也被裝入水晶棺,安葬在列寧墓之中。後來,被赫魯曉夫從列寧墓中遷出,有傳言遺體也被“焚屍揚灰”,只是真相還處於迷霧當中。還有:保加利亞的季米特洛夫、捷克斯洛伐克的哥特瓦爾德、安哥拉的阿戈什蒂紐·內圖、阿根廷的貝隆夫人、蒙古的喬巴山、圭亞的福布斯·伯納姆等。


祥子談歷史


列寧的遺體大部分都已經腐爛,只剩下一個頭顱,其他皮肉部分都已經被甘油、石蠟等人工物質所替代。

列寧,這位偉大的蘇聯革命家,死於1924年。

在他去世後的第二天,醫生就對列寧的遺體進行了解剖,取出內臟器官,然後注入防腐液,以便能夠長期保存列寧的遺體。

初步處理完成後,平均每隔幾年,都要有200餘名高級科學家對列寧的遺體進行檢查,防止出現腐爛的現象。

但就是如此細緻的工作,也不能阻擋列寧遺體的腐爛過程。

事實上,列寧的身體是在逐漸腐爛的。

經過很長的時間後,列寧遺體的皮膚出現潰爛的趨勢,俄國的科學家們只得被迫用其他材料去替代。

然而,這種替代終究是治表不治裡。根據俄國媒體的報道,到現在為止,列寧遺體中只有頭顱仍然是人體,其餘部分多是甘油、石蠟等人工物質。

這就意味著——列寧的遺體已經在走向消失。

事實上,任何的保存技術都只能盡全力地拖延腐爛的時間,期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遺體的腐爛。列寧的遺體就是這種情況。


HuiNanHistory


列寧對蘇聯以及全世界無產階級來說,是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因此列寧去世後,他的遺體處理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列寧的夫人希望可以把列寧的遺體葬在列寧母親的墓地旁邊,但是最後蘇聯經過開會,決定要在莫斯科紅場建立列寧墓,把列寧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放在水晶棺裡供人們瞻仰。



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下,列寧的遺體由火車拉到莫斯科,安放在莫斯科工會大廈的圓柱大廳,等待接受來自全國各地人們的瞻仰,六天之後,工作人員在克里姆林宮牆下炸開一個三米深的坑,建造了一個木製的墓室,列寧被臨時安葬在這裡,列寧墓是後來才修建的。



當時蘇聯召集了境內所有的頂級生物科學家,對列寧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棺內的溫度必須保持16°,而且溼度要維持在70%左右,每隔18個月,列寧的遺體都要抬出來,在藥水中浸泡兩個星期,每次開棺的時候,工作人員都需要全身消毒,用放大鏡去觀察遺體哪裡出現問題。

但無論怎麼精心呵護,當時的技術沒辦法讓遺體保存的栩栩如生,遺體表面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損壞,負責保存列寧遺體的阿勃利科索夫就表示,沒有可以長期保存列寧遺體的科學手段,在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運動中,許多負責列寧遺體的科學家被槍決,遺體沒辦法得到很好的保養。



轉眼二戰爆發,蘇聯前期一敗塗地,列寧的遺體只能匆匆忙忙的被運往後方,原本就有腐爛跡象的遺體,在這次戰爭的轉運中情況更加嚴重,工作人員只能把列寧身上那些問題嚴重的部位用蠟換下來,最後整個身體就只剩下一個完整的頭部。



風雲一點通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時許,布爾什維克黨(俄共)的領袖列寧溘然長逝。事後應多數民眾的請求,蘇聯決定將列寧的遺體制成乾屍保存。不過90多年過去了,有俄羅斯人稱列寧的遺體如今已經腐朽得剩下了10%,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保存遺體一直是一件比較困難的工作,尤其是在上個世紀那種惡劣的條件下。在列寧死後,蘇俄的科學家們為了讓他的屍體永葆生前模樣、不腐不朽,幾乎是絞盡了腦汁,可是依然沒能完全保住列寧的遺體。

在1924年底,蘇俄的科學家們經過反覆研究後,最終將列寧遺體摘除了內臟、抽出體液,然後再將一種特製的防腐液體注射到屍體內部。不過,這仍然不能阻止屍體的腐爛。

因此,科學家們不僅要將列寧的屍體置於特殊的溫度下,而且還要定期給他塗抹防腐藥劑。從1924年至今,歷代的俄國科學家都在為如何更好地保存列寧的遺體而發愁。

據蘇聯人記載,到了上世紀60年代以後,列寧的遺體再次出現大面積的腐爛。為此,科學家們不得不將已經嚴重潰爛的列寧遺體火化,最後只得將他的頭顱移植到一個假軀體上。因此,這才有人稱列寧的遺體只剩下10%左右。

如今距離列寧逝世已經過去了90多年,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年輕人認為列寧只是一座精神的豐碑,並希望政府能夠讓他入土為安。


歷史的荒野


其實很多國家都會把開國領導人的遺體保存完好,比如說我國的毛主席。而列寧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者,有關於保存他遺體的問題,可謂是一波三折。


列寧的身體本來就不好。

雖然在革命起義之初,列寧一直是身處國外遙控。但是後來回國之後,一直奔走在各處的第一線。

列寧在1922年的時候遭到過刺殺,這場刺殺差點要了他的命。子彈距離他的脊椎只有一釐米的位置,但是由於醫療條件有限,暫時就留在了體內。

後來還是找了一名德國醫生,才把子彈從他體內取出。不過由於子彈留在體內時間比較長,對機體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取出子彈的一個月後,列寧出現了中風的現象。

由於中風,他的身體右半側開始出現癱瘓。為了靜養養傷,他選擇減少處理政務,把權力準備轉交給斯大林。

距離第一次中風剛剛半年的時間,列寧舊病突發,再次因為中風暈倒在地上。
這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1923年,在當年的3月份,列寧第三次中風,並且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從床上起來過。

在這次中風後將近一年不到的時間,列寧也是因病去世,享年53歲。在列寧去世之後,超過90萬人出席了追悼會。

有關於列寧遺體的處理

其實列寧在去世之前,早就留下過遺囑,希望自己可以埋藏在母親旁邊。不過當時的人考慮到列寧地位的尊貴性,並沒有按照他的意願進行。

列寧剛去世的時候,有的人支持土葬,有的人支持火葬。但是當時追悼會場面太過宏大,很多人都想一睹列寧的遺容。於是只是簡單的處理防腐,儘可能的讓更多的人看到。

但是屍體放長了也不可以,就算是再好的防腐措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損壞。於是蘇聯科學家開始絞盡腦汁的想出各種辦法,來保存好列寧的遺體。

後來蘇聯成立了一支列寧墓小組,他們專門用來研究如何保存列寧遺體的問題。除了列寧的遺體之外,他們還幫助過胡志明、今日成、金正日三人,保存他們的遺體。



第一次防腐工作開始於1924年,打算通過注射的方式,往列寧的血管當中注射防腐液。但是早在之前,列寧的主治醫生已經切除了他的主動脈。

最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單獨的針頭一點點的去注射,尤其是之前受傷的部位,更是被重點照顧。雖然這個過程比較慢,但是勝在比較保險。

其實這只是防腐處理最核心的部分,除此之外還要把他的遺體泡在甲醛、酒精等一系列化學藥品當中。前前後後十幾個程序,每一個都要一個多月。

而且這還不是永久防腐,需要每隔一年重複上面的步驟。因此在剛開始的這種方法過程當中,蘇聯每次處理都要花費幾百萬美元。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不直接用福爾馬林浸泡呢?醫學上保存標本,確實使用的是福爾馬林溶液,但是也會造成生物脫水,從而讓標本顯得金黃,失去了他原來的形態。

為什麼列寧的遺體越來越少?

有關於這一部分,要強調一下蘇聯人對於列寧遺體保存的理念。我們所瞭解的木乃伊,他們所注重的是保存原有的物質。而蘇聯人所注重的是,保存好列寧的形態。


當然這裡的形態,主要是指的列寧遺體的物理形態。這就可以理解,之前這麼多處理,為什麼不擔心損壞他的遺體?畢竟死人來回泡幾次,估計就什麼都沒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要求物理形態的同時,就必須要捨去一些東西。當然列寧作為一具死去的遺體,能捨去的只有他原來的肉身。

列寧原來的眼睫毛也換成了假睫毛,他在最開始處理的時候早就被損毀了。還有列寧身上很多皮膚,都是用人工模擬貼上去的。以及他的鼻子臉,都有著人工製造的成分。

更慘的還是後來的戰爭,由於德國打得太過兇猛,本來列寧的遺體是存放於紅場,後來不得不被迫遷移。在這過程當中的保護也有所降低,對遺體造成的損害也是最大的一次。

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之前的列寧墓小組僱傭200多科學家,展開了對細胞老化以及皮膚移植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只是最大可能的還原列寧原來的形態。

不過後來由於蘇聯解體,這項研究也不得不被迫結束。不過有關於對於遺體的保護方面,也促生了其他醫療科學的發展,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幫助。



所以為什麼只剩下10%,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絕大部分都已經腐爛。為了保存列寧原有的形態,只好捨棄了原來的肉身,用人造的東西去替換。


史之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人體和所有物體已經,必然會腐朽。

永遠不腐朽的物體是不存在的,這是客觀規律。

同時,人體的主要構成也不是那種腐朽很慢的東西,恰恰是很容易爛掉的。

古代的普通棺木下葬,最多幾年後肯定只剩下一把骨頭。

列寧去世以後,雖然進行了防腐處理,但因當年的科技還是比較落後的,導致100年內還是腐朽掉了。

列寧現在只剩下個頭?保護列寧遺體的藥劑是俄國國寶


1993年11月15日,列寧博物館被關閉,他的遺體始終擺放在不遠外的紅場。不過,今天的列寧早就不是以前的列寧。俄國媒體多次報道,列寧遺體只剩下一個腦袋。官方媒體投票中,百分之五十八的俄國人認為應該安葬列寧。聽薩沙說一說吧。


大家都知道,1924年列寧的去世是突然的。斯大林在意外得到列寧死訊後,立即召開蘇共中央緊急會議,決定將遺體進行防腐長期保存!

對於這個決定,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堅決反對。她希望將丈夫的遺體,安葬到列寧母親的墳墓邊。

克魯普斯卡婭說:我萬分懇求你們,不要把對列寧的哀痛,變成對他個人表面的敬意。不要給他立紀念像,不要用他的名字給建築物命名,不要舉行豪華盛大的紀念活動。他生前對這些一直看得很淡,甚至把這一切當作累贅。你們應該記住,貧窮和混亂還在我們國家到處都存在著。

只是,列寧遺體最終還是被放入水晶棺材。

當時是90多年前,醫學並不發達,永久保存遺體的技術幾乎是0,也沒有先例。

蘇聯醫生們為此焦頭爛額,暫時將遺體冷藏起來,緊急實驗各種防腐方法,用和列寧差不多的屍體進行驗證。

長達1個月的多次實驗,最終全部失敗。

就在這1個月內,列寧的遺體出現了腐敗現象,皮膚變色,頭髮和鬍鬚也開始變形,眼睫毛完全脫落。

醫生們張皇失措。一旦列寧遺體嚴重腐敗,他們可能會被集體送到西伯利亞勞改營。

就在這個時候,猶太裔生化學家鮑里斯.茲巴爾斯基橫空出世,拿出1種防腐劑。

這種防腐劑是茲巴爾斯基的獨門機密,直到今天也是俄國的國家秘密。

茲巴爾斯基和解剖學家弗拉基米爾.沃羅別夫合作,取出了列寧遺體的所有器官,開始注射神奇的防腐液。

沃羅別夫是全俄國最頂尖的解剖學家,他用盡全力,採用了難以置信的顯微注射技術,使用單個針頭將防腐液注入列寧特定的身體部位。

沃羅別夫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血和時間,最終完成了注射。

結果是令人鼓舞的,列寧的遺體大體保持了生前的樣子。列寧簡直像一個活人,而不是採用福爾馬林防腐會造成必然的殭屍化(遺體脫水)。

左邊是沃羅別夫,右邊是茲巴爾斯基父子


沃羅別夫的工作可以被取代(後在大清洗中被槍決),但茲巴爾斯基的防腐劑則是無法取代的。

由此,茲巴爾斯基成為蘇聯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工作只有一個,就是照顧列寧。

茲巴爾斯基有獨家神藥,畢竟是90多年之前,防腐技術仍然是有侷限的。

茲巴爾斯基每週2次給列寧遺體注射藥物,每2年有1個月將列寧泡在藥水中。為了保證棺內始終保持攝氏16度恆溫、溼度不超過70%這一項,便需要由12名生物醫學家組成專門實驗室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護理。

即便如此,列寧遺體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現腐敗。

30年代,蘇聯開始大清洗,也波及了茲巴爾斯基和他的同事。

茲巴爾斯基的很多同事被逮捕,甚至處決。茲巴爾斯基好友和主要副手沃羅別夫教授,就被槍決。

身為猶太人,茲巴爾斯基平時對斯大林就很不滿,曾經抨擊過他的政策,還被人彙報到克格勃那裡。

茲巴爾斯基自認為必死,乾脆等死。他每天在單位喝酒到大醉,然後不停口的大聲痛罵斯大林。

這段時間內,沒受到妥善照顧的列寧的雙手和部分皮膚開始腐敗。

斯大林本來要處決茲巴爾斯基,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中止了槍決。

斯大林下令:在找到可以接替茲巴爾斯基的人之前,不能將他抓捕,更不能槍決。

茲巴爾斯基逃過一劫,這也是大清洗歷史上極少有的情況。

稍後,茲巴爾斯基和同事們被迫用假肢和人造皮膚,更換了遺體上腐爛的部分。

40年代,列寧的遺體又遭受了一次損壞。

蘇德戰爭爆發,蘇軍一潰千里,德軍殺向莫斯科。

斯大林緊急命令:茲巴爾斯基等人立即帶著列寧遺體撤退到西伯利亞。

特殊的裝甲列車上,列寧遺體周圍放滿了冰塊,臉部每隔一個小時就要用酒精擦洗。當時正是盛夏季節,冰塊的耗量非常大。為防止萬一鐵路被炸燬改換其它運輸方式,專列掛了兩節冷藏車,裡面裝滿了人造冰。

即便如此,因環境突然改變,列寧身上迅速腐敗,臉上出現一個很大的黴斑、鼻子也開始腐爛塌陷。

敢罵斯大林的茲巴爾斯基倒是不怕。

他的同事們差點被嚇尿。

他們好不容易才將黴斑處理的不太明顯:奇蹟般清除了所有因防腐處理而產生的色素斑點,並填高了已塌陷的鼻子和眼睛。

經過這樣反覆折騰,回到莫斯科後沒多久,茲巴爾斯基就被迫又切除了列寧的一條腿和左臂。

茲巴爾斯基的運氣很好,他比斯大林還多活了1年。

1954年,茲巴爾斯基帶著一大堆勳章光榮退休,但仍然負責指導工作。

到了六十年代,列寧遺體再次大面積腐敗。

斯大林已經去世,但蘇聯領導人還是非常重視列寧。

在他們的命令下,防腐小組增加到200多人,是整個蘇聯醫學的精英。蘇聯為了列寧不惜巨資,每年的費用高達上百萬美元。

即便如此,他們也無法阻止列寧身體繼續腐敗。

眼見全身的腐敗不能阻擋,經過請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決定不再保留列寧遺體的軀幹。

他們將軀幹火化,骨灰給予精心安葬。然後,另外製作一個足以亂真的人造軀幹,與列寧的頭顱相接。

頭顱被安裝在人造身體上,普通人是完全看不出來的。

至此,列寧遺體,準確說列寧的頭顱又繼續保存了幾十年。

此時小組已由兒子小茲巴爾斯基(茲巴爾斯基的兒子)繼續接手工作。

時間迅速到了蘇聯解體,列寧地位一落千丈。

一瞬間,小茲巴爾斯基和同事發現他們絲毫不被重視了。

這些科學家每人依靠50美元月薪苦苦支持,經費也逐步斷絕。一些人被迫改行,只剩下區區12個人。

就在小茲巴爾斯基生存困難,準備撂挑子不幹的時候,突然他們的第二春到了。

俄羅斯迅速資本主義化,強悍的民族性使得黑幫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不搶地盤還叫黑幫嗎?有搶地盤自然有老大被殺。

這些老大被殺後,家屬為了保持遺容用於葬禮,不惜重金。

於是,小茲巴爾斯基立即成為莫斯科的紅人,出現在各大黑幫葬禮上。在小茲巴爾斯基的妙手下,被打得千瘡百孔的老大們栩栩如生,比活著時候還精神。

自然,小茲巴爾斯基得到了大筆現鈔,終於熬過了這段時期。

只是,此時列寧的遺體卻受到更大的驚擾。

1995和1996年,在列寧墓開放期間發生了兩起惡性事件:

一名年青人越過警戒線,投擲了一把斧頭,試圖破壞列寧遺體。

另一次是有人向存放著列寧遺體的水晶棺扔出一枚手榴彈。飛起的彈片炸傷了十多位國內外遊客,列寧遺體也險些遭到破壞。

1998年葉利欽曾決心將列寧下葬並拆除紅場列寧墓,後考慮影響較大,最後沒有執行。

時至今日,俄國政府每年只撥款20多萬美元用於維護列寧,其餘80萬美元全部靠社會捐贈。

這點撥款,自然是不夠的。

列寧連衣服都穿不起了。

列寧遺體穿的衣服,是從瑞士特別訂購的一種有光澤的精美面料縫製成的。列寧生前,就非常喜歡這種面料。

一般情況下,技術人員每隔3年要給列寧遺體換一次著裝。

但是,由於資金本來就少得可憐,必要的防腐經費都很緊張,更何況衣服的價格相當昂貴(高達3萬美元)。

列寧遺體已多年無法及時更換新裝,工作人員只能對現有著裝進行細緻的清潔。

年邁的小茲巴爾斯基早已退休,重擔交給了其他人。

今年,俄國國有媒體進行投票,百分之五十八的投票者認為列寧應該被妥善安葬。

自然,俄國也有不少人反對安葬列寧,其中的主力就是俄羅斯共產黨。


薩沙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腐朽的東西,千萬年前的石頭擱到現在,也許就是一堆細沙,堅硬的鋼鐵,擱在風雨中,用不了多久,也就鏽跡斑斑,如果再加點時間,也許只剩下一堆不能稱之為鐵的鐵鏽而已,世間萬物歷來如此。

那麼人做為世間中的一份子,也同樣如此,一具身體,擱土裡邊,用不了幾年,不出意外也就剩下一堆骨頭而已。除非遇到了極其特殊的環境,這身體才會有可能保留下來,成為溼屍,如馬王堆女屍那樣,歷經千年不腐,但這種條件到現在都是個迷,沒法解釋的了。

再有一種就是千年前乾屍一樣的木乃伊,而這種防腐技術殘忍又無法保留屍體的原貌。

所以當列寧去世的時候,想要完整的保留下他的遺體,那將是一個及其困難的事情。

據報道,時間掐到1993年的時候,列寧的遺體已經不再是最初的那具遺體了,因為有些地方已經被人造東西所代替。

那麼從列寧去世,直到現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天咱就把這事說道說道。

列寧的身體狀況

話說從1918年到1919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列寧就經歷了三次刺殺。這一年也是沙皇和紅色蘇聯糾纏的一年,那最為致命的是1918年八月三十號的刺殺行動。殺手對著列寧開了四槍,其中的兩顆子彈擊中列寧。

一顆從肩胛骨射入穿過胸腔卡在了右鎖骨上,另一顆穿過脖子打在了肩膀的骨頭上。

說實話,這要是擱一般人身上,這兩顆子彈都得要命,但很神奇的是,第一顆子彈雖然穿過了胸腔卻沒有傷到任何重要的器官,第二顆子彈恰巧避開了最主要的血管和神經系統。

可這兩顆子彈因為挨著血管和神經實在是太近了,所以按照當時的技術,壓根就取不出來,於是這兩顆子彈直到1922年的時候,由一位德國醫生,把脖子上的子彈取了出來,另外一顆一直留了下來。

但這次手術並不成功,一個月後,列寧得了局部癱瘓症,用咱中醫的說法就是中風。

在這個時間段裡,列寧已經無法處理國家事務了,將權利移交給了斯大林。

這事也就過去半年,列寧再次中風,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三月份的時候,列寧又面臨了一次中風,三次中風將這個一手建立起紅色蘇聯的男人給擊倒了,享年五十三歲。

當年列寧的追悼會超過了九十萬人來參加。

列寧的遺體

其實按照列寧自己的遺囑,是希望自己死後能安葬在媽媽的身邊,活著的時候不能孝敬,死了守在媽媽的身邊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可按照列寧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事就沒成。

那麼如何處理呢?這個問題還得往後擱一擱,因為參加列寧追悼會的人,有九十多萬人,人人都想著看上一看列寧最後的遺容。

所以就出了這麼一個主意,先將列寧的遺體進行了簡單的防腐處理,讓大傢伙看上一眼。

其實這事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是堅決反對的,她是想要按照列寧的遺囑來,把丈夫的遺體安葬到媽媽的身邊。

結果這事放在會議上討論,最終列寧的遺體被放入了水晶棺材內。

好吧,那個時候防腐技術基本沒有,想要完美的將列寧的遺體保存下來,並且還要保持列寧的遺容不變,這事的難度堪比登天。

事實也是如此,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所有的努力算是白搭了,遺體開始出現黴斑,皮膚的顏色也發生了蛻變,頭髮鬍鬚變形脫落,最為重要的眼睫毛居然全部掉光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為嘛不用福爾馬林浸泡呢?這東西防腐效果很好,醫學院的很多標本都是這麼防腐的!”

話說您這方法是能防腐,但太過粗魯,這一通防腐下來,這遺體的顏色都得變色(變成金黃色)和本人原來的顏色會發生變化,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脫水,這樣弄完,整個遺體就會和原來大不一樣了。

這事擱到當時,這可是重大事故,按照斯大林的脾氣,弄這事的人全得送到西伯利亞去。

可不用福爾馬林,這遺體也保存不下來,這幫人最終還得去西伯利亞。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猶太化學家鮑里斯.茲巴爾斯基,拿著他的防腐劑出現在了眾人的眼跟前。

您還別說這防腐劑還真有效果,到現在這防腐劑的配方都是俄國那絕密檔案裡擱著呢?一般人碰都碰不到。

所有人這就準備將這種防腐液注射到遺體的血管之中,但要命的是,列寧的主治醫師早在之前切除了一部分的主動脈。

最後大傢伙只能拿著針頭,一點點的往遺體當中去注射,當然這還不算,整個遺體在注射完成之後,還要浸泡在化學藥水當中。

簡單的過程就是每週注射兩次,每兩年擱到特製的化學藥水中浸泡一個月的時間。

而且這溫度還要調配的好,恆溫十六度,溼度絕對不可以超過70%。

就為這事還成立了專門的科學家進行不間斷的維護

據說每一年用掉的資金就達到了一百萬美元。

說到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既然已經保護起來了,那為嘛還被替換了一部分呢?”

原因

咱開頭不是說了嗎?最開始的時候列寧的遺體出現變化就是眼睫毛全部脫落,當然對於整體來說這是小事,完全可以用假睫毛代替。

但這腐爛一旦開始就不可逆轉,所以這皮膚出現問題,他們又用人造皮膚進行了替換。當然這樣的替換對於整體來說數量並不大。

那麼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四十年代,希特勒招呼都沒打一個,弄了個閃電戰,直接打到了莫斯科城下。

事出突然擺放在紅場的列寧遺體必須轉移,所以大傢伙就把列寧的遺體裝到了火車上,打算運送到西伯利亞去。

這麼說吧,一旦離開原來的環境,想要完整的保護好遺體,那是千難萬難。

路上怕出問題,大家每隔一個小時,就給遺體用酒精擦一遍,還用冰塊對遺體進行了冷凍。

但就算是這樣,依然沒有阻擋住腐爛的發生,首先是臉上出現了黴斑,接著是鼻子開始腐爛。

這種傷害是不可逆轉的,那麼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逼迫著大傢伙研究細胞老化以及皮膚移植的研究,他們盡最大可能來完善列寧的遺體,讓他保持這最初的容貌。

防腐小組的科學家一度達到了二百多人。

但還是那句話,腐爛一旦開始,這基本就是不可逆轉的,只能拿其他的人造部分來代替。

到了現在,俄羅斯每四年都會任命一個政府委員會,成員包括解剖學專家,病理專家以及生物化學專家等等。

那麼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對遺體進行全方位的檢測核對,一切一切的所有數據,並加以比對保持。

這還不算,這個委員會每隔五到十年,就會從遺體上取樣化驗,並將樣本製作成標本保存。

每個週一和週五,都會有專家小組來檢查,併為列寧的面部塗抹防腐劑。所以要參觀的話,一定要避開這兩天,因為這兩天是不對外開放的。

2011年的時候,俄羅斯進行了公投,想要將列寧的遺體遷出紅場安葬,資料顯示60%的人表示同意,而普京明確表示反對。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俄國三代科學家絞盡腦汁所保存的列寧遺體,為何只剩下10%?


1924年1月21日18時50分,列寧病逝,經過醫生分析,列寧的病逝與兩件事有關:一是1918年8月30日到莫斯科科米赫爾松工廠榴彈車間演講時,被女社會革命黨人卡普蘭連射兩槍,擊中肩部,留下後遺症,經常頭痛,感到疲憊,長時間折磨著他。二是十月革命後,他完成了從戰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和對社會主義理論和事件的反思工作,這些繁瑣的工作長時間讓他出於勞累和焦慮之中。

長期保存遺體的決定是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做出的

列寧在高爾克村去世後的次日,專家組就對列寧的遺體進行了解剖,經過3小時40分鐘的手術,列寧的大腦和心臟送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一座博物館收藏,大腦重1340克,但不是完整的大腦,一部分大腦在病中消耗了(列寧的大腦後來在專門成立的列寧大腦實驗室進行專門研究),與此同時,醫生對他的遺體做了防腐處理,當時還沒有想到對遺體進行長期保存,然後運到了莫斯科。

其實,列寧逝世前,為了防止措手不及,一個6人委員會已經開始討論他的後事,斯大林說,地方的同志們非常關心列寧的後事,他是俄羅斯人,火葬是對領袖的褻瀆,現代科技應該可以做到長期保存,至少保存到人們的意識適應列寧已經不在了的現實。

1月25日,蘇中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了長期保存列寧遺體的決定,在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十月革命戰士的合葬墓中間修建墓室。

列寧的遺孀克魯普斯卡婭反對這樣做,如果要想紀念列寧同志,就多建託兒所、幼兒園、學校、圖書館吧!

但是,領導人沒有聽從她的建議,最終,在領袖30度的天氣裡,在克里姆林宮牆邊炸出一個三米深的大坑,安放了列寧的靈柩,水晶棺上刻著:列寧,靈柩兩側修建了兩座亭子,供瞻仰者出入。

與此同時,防腐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討論和研究中,因為列寧的遺體在腐爛,裸露部分在乾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3月26日,瞻仰活動暫時停止,開始進行防腐處理,這是一項前人沒有實踐過的事業,整個過程困難重重,而且,春季即將來臨,首先是清洗全部體腔,然後用福爾馬林處理,再把防腐液注入體腔,並將遺體放入甲醛液中,皮膚髮黑的部分進行了漂白處理。

經過兩個星期的浸泡,置入假眼球,縫合眼簾和嘴唇,再用各種防腐劑浸泡,遺體更加具有彈性和光澤,5月26日,蘇共十三次黨代會的一些代表瞻仰了列寧儀容,那些見過列寧的人說,遺體保存的非常像在世時的列寧,就像列寧在安睡一樣。

列寧遺體長期保存的嘗試成功了!

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紅場排著長隊瞻仰列寧墓,列寧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裡,保持16度常溫,每天中午1時,列寧墓關閉,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列寧墓不開放,是醫護人員常規檢查時間,面部塗上特製藥液,每隔18個月對遺體進行一次專門護理,要將遺體從瞻仰廳運到護理室,放進一個池子,用專門的藥液浸泡一兩個星期,藥液是由著名生化學家茲巴爾斯基在20年代研製的,然後,穿上新襯衣、外衣,精心化妝,使之呈現“安睡”狀態,再運回瞻仰廳。

有一段時間,盛傳列寧遺體是假的,是用蠟做的模型,為了證明真假,1935年,茲巴爾斯基當著美國記者的面,打開水晶棺,觸摸列寧的鼻子,晃動頭部,證明這是真實的領袖。

二戰期間,列寧遺體受到嚴峻考驗,1941年6月,用火車運到了秋明,連秋明州委第一書記都不知道護送對象是誰,遺體安置在一個農學院的會議廳裡,在這裡,由於不像在莫斯科要求那麼嚴格,科學家可以自由進行實驗,竟然有了突破性進展,清除了所有因防腐處理而產生的色素斑點,填高了塌陷的鼻子和眼睛,1945年底重新運會莫斯科後,人們發現列寧變年輕了。

蘇聯解體後,關於列寧遺體的傳聞就沒有斷過。

有的說30年代,列寧遺體的三分之一皮層和毛髮都置換過。

還有的說在秋明期間,遺體腐爛,一條腿和部分左肢截去換上了人造假肢。

還有的說1961年,當斯大林的遺體從列寧墓搬出來後,列寧遺體腐爛,經赫魯曉夫同意,列寧軀幹被火花,頭部被安裝到一個人造軀幹上。

還有人說,1971年一天晚上,列寧遺體被遷出,在一個建築物裡放了幾個月,官方說是維修列寧墓,但是傳聞列寧遺體腐爛了。

但是,官方對列寧遺體一直三緘其口,從來沒有一種說法能得到確認,不過,很多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列寧遺體保存到現在,能留下10%就已經是奇蹟了。

新形勢下列寧遺體的命運

當列寧的遺體在墓裡靜靜躺著的時候,外面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列寧遺體的最終結局變得不確定了。

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政府停止為護理列寧遺體的撥款,由於缺錢,護理人員甚至說,為了維持下去,只能拍賣防腐秘方了,而防腐秘方是國家機密,尖端科技,不能說賣就賣,最終,列寧遺體保存的費用改由社會捐款維持。

很多政黨圍繞列寧遺體展開激烈討論,90年代有人提出,將列寧和他的母親葬在一起。在雙方鬥爭最激烈的時刻,細心的人發現,列寧墓周圍經常有人走動,那是俄羅斯共產黨人自願發起的,每天為列寧墓放哨,以防不測。

一時間,列寧墓的安放問題成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在討論的問題,普京主政後,從政治穩定的角度考慮,反對重新安葬列寧,他說“國家在蘇共領導下生活了70年,是幾代人的生活時期,很多人的名字和列寧聯繫在一起,重新安葬列寧,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他們崇拜的是虛假的價值”。

不管事態如何發展,列寧作為俄羅斯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是不可磨滅的,他的遺體有一天或許會另外處理,但是不管是政治原因還是技術原因,列寧的思想是不朽的。


葛大小姐


列寧的遺體在當時蘇聯時期真的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他是蘇聯的締造者,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的領導者,是推翻沙皇俄國的功臣,最後成為了蘇聯這個龐大的帝國總理,對於當時的蘇聯人來說,他的地位是遠超他們心中的神話人物。

列寧在死後,他的遺體也成為蘇聯重點保護的對象,1924年1月21日列寧去世,他去世之後,蘇聯還專門成立了一個保護他遺體的小組,都是為了讓他的遺體可以保存下來,為了防止腐敗,他們將列寧身上的血液導出,內.髒也被取出來,遺體經過特殊處理後放置於常年恆溫16攝氏度的水晶棺材裡。

另外他們還用特殊的光照射列寧的面部和手部這種暴露在外的部位,這樣她就彷彿在睡覺一樣。

儘管做了這麼多錯事,但是因為條件不夠,列寧的遺體生產需要定期進行整理,還需要給他換上新的西服,重新化妝,一般科學家們一年會兩次對他進行處理,每次時間長達30天,而且科學家還需要每五到十年就要從遺體上取一次樣本進行化驗,用來研究如何繼續保存遺體,

費用也是很高昂的,每年得花費數百萬美元。

但是十幾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由於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所以在德國的攻勢之下節節敗退,為了保證列寧的遺體可以保存下來,蘇聯不得不選擇帶著他的遺體四處逃亡。

在轉移的過程中,由於條件比較惡劣,所以以他的遺體開始加速腐爛,一開始是列寧的一條腿被截掉換了假肢,後來慢慢就擴散到全身,他的皮下脂肪被石蠟甘油的化學品取代,連他的眼珠都是假的,二戰結束後,蘇聯衝動有200多名科學家試圖讓列寧的遺體恢復完整,但是沒什麼效果,隨著蘇聯解體的發生,混亂的時代再次讓列寧遺體加速腐敗,最終只剩下不到10%。

雖然近些年來有不少人呼籲讓列寧的遺入土安葬,但是當局政府仍然讓他在水晶棺裡供人瞻仰。

其實列寧的也就剩個頭,當然部件也不是原裝的,俄羅斯關於他的遺體到底應該展示還是下葬,爭論了三十年,後來還上升到了政治立場,即到底應該和蘇聯劃清多大的界限?

葉利欽曾經想要把列寧的墓地移出紅場,但是最後卻以時機不成熟為由停止了這個計劃,當年的俄共沒有讓葉利欽把墓地移走,現在更加不會,俄共主席還是久加諾夫,黨員也沒怎麼變化,他們多次號召人取列寧墓保護墓地,但來的都是曾經在蘇聯時代生活過得老人們,大多六七十歲,當他們這批蘇聯老人去世後,不知道列寧墓還能不能繼續留在紅場,列寧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神聖。


琅琊利劍


很難得說列寧的遺體,還有百分之多少是原來他自己的了。畢竟過去了90多年,為了讓遺體的外觀,如皮膚、體形、四肢、頭髮等看起來逼真、有彈性,科學家們過一段時間,就會用塑料或其他材料,來部分地代替遺體的皮膚和肌肉組織。

1924年1月列寧去世後,遺體被裝進一個木製棺材裡,供人們瞻仰弔唁。由於當時並沒有想過要永久保存遺體,加上蘇聯寒冷的天氣,也沒有對列寧的遺體進行過多的處理。無論是列寧本人,還是當時蘇聯的大多數高級領導人,都認為地下的墓穴,才是他永久的安息之所。

但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每天都有許多人,排著長隊在紅場等著看列寧幾眼。蘇聯政府接到了上萬封電報,稱為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應該永遠保存偉大領袖的遺體。於是此時,蘇聯政府才決定永久保存列寧遺體。

列寧遺體的防腐處理工作,從1924年3月底開始,到7月底結束,歷時4月。為此,蘇聯成立了一個由解剖學家、生物化學家和外科醫生組成的核心團隊,負責此項工作,專家團隊隸屬蘇聯生物化學研究和教學中心。

這個專家團隊,後來被戲稱為“列寧實驗室”。因為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進行各種研究和實驗,確保以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技術,讓列寧遺體處於最好的狀態。巔峰時期,這個實驗室僱傭了200多名兼職研究員。

後來,多個國家領導人遺體的防腐處理任務,如越南的胡志明,也由這個實驗室承擔。除了常規的處理動脈、血管及循環系統、取出所有內臟、通過顯微注射技術輸入防腐液,蘇聯科學家還在列寧的衣服下面,從頭到腳給他穿上了有防腐功能的雙層超薄透明橡膠衣。

每年,列寧陵墓會關閉一個月。科學家們利用這一個月時間對遺體進行防腐處理,並解決遺體的細節問題。比如,掉下來的睫毛要重新補上去,還要看起來栩栩如生;鬍子的顏色和乾枯問題;通過皮膚移植,解決皮膚老化;為臉部化妝、著色等等。

科學家每週一次,要對陵墓、水晶棺,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溫度、溼度、光照、光線都完全符合遺體保存的要求。二戰期間,列寧的遺體被秘密地轉移到西伯利亞某個地方。除此而外,90多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列寧都躺在紅場邊上的陵墓裡,供人們參觀瞻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