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是去了西藏才知道的?

smilewrite


西藏是個神秘的地方,不去不知道,去了才能撩開西藏神秘的面紗,去西藏才知道的事兒太多了,先說說第一次聽到多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制不足為奇,可是一妻多夫制的婚俗還真沒聽說過,在網上也沒看到過,在西藏旅遊時導說遊西藏這地方不錯,留在這裡可以娶好幾個老婆,女的留在這裡可以找好幾個老公,我還以為導遊在開玩笑,湊上去和導遊湊熱鬧,車上的遊客都感覺到新奇,你留下吧你這麼帥能找好幾個老婆,女的也是你留下吧找上好幾老公伺候你多幸福啊,有的女的說的更有意思,找一個做飯的,找一個洗衣服的,找一個掙錢花的,再找一個陪我出來旅遊的,逗的車上人哈哈大笑。我們到日喀則偏遠牧區參觀時,走進一家牧民,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藏族中年婦女,有的遊客低聲的說,問問她幾個老公,導遊說我給你問問,女主人自豪地說兩個,面不改色心不跳,回答的那樣從容自在,這種獨特的多夫多妻制源於西藏貧窮落後的農奴制,這種奇特婚俗是有嚴格婚俗的,男方只能娶老婆的姐姐妹妹,女方只能找老公的哥哥弟弟,除此之外是不能同婚的,現在這種婚姻已經越來越少了,聽說只有在偏遠的牧區還能見到。


第一次見到朝聖, 震撼心靈的五體投地。318國道被稱為朝聖者之路,虔誠的佛教徒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用自己的身體丈量著318國道的長度,一家人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用畢生的精力完成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朝拜,虔誠之心令人震撼和敬佩。 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聽導遊說西藏的狗從來不咬人,也聽不到狗的叫聲,留心觀察還真是這樣,第一次喝青稞酒酥茶油茶,第一次爬到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徵服自然的自豪感,第一次感覺高原反應,第一次一眼看四季,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到了西藏能慢慢淨化你的心靈,淡化金錢物慾,看了虔誠的佛教徒,真的感覺錢是身外之物,離開西藏總在回味西藏遇到的第一次,開始回疑西藏是不是真的有神。


泰山157534450


在西藏差不多一年了。

婚姻的話,一妻多夫,多妻一夫,多妻多夫,我見過一個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嫁給兄弟四個,生了五個孩子,大老公放牛羊,二老公種地,三老公和四老公出去掙錢。但是孩子只可以管大老公叫爸爸,其他是叔叔。

娶媳婦特別容易,送點糧食就可以。

就業的話,基本就是考行政編和事業編。

耕地的話,主要靠牛驢和一些小型機器。

一些偏遠的村莊,很多人不識字,不會說也聽不懂漢語,只會說藏語。

婚禮的話,藏式婚禮差不多辦七天。

三月份,家家戶戶掛國旗

犛牛一頭一萬左右,生長期差不多六七年











是李娜呀


1.藏曆新年期間吃飯問題:我是冬天去的,當時正好是農曆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去了拉薩後,好多私人的餐飲店都是歇業狀態,只有比較大的連鎖快餐店和一些川菜館還在營業,所以如果是新年去西藏,沒飯吃或者吃不慣的時候,就吃泡麵吧……

2.高原反應問題:我平時鍛鍊身體還挺勤奮的,想著高反應該不會多嚴重吧,如果真高反了,忍忍就過去了,結果......做人不能太天真!才下機場大巴,往旅店走的時候,我就開始“飄”,當晚頭劇痛!吃了一片布洛芬最後才睡著。第二天在大昭寺附近藥店買了緩解高原反應的藥,記得好像叫“高原康”,還挺管用的!

(配圖為我15年冬季西藏之行照片)











小口帶你去旅行


去年去拉薩,本是奔著大草原去的,下飛機還是大太陽,沒想到坐大巴到市中心後,就下起了超大雨夾雪,坎坎坷坷到朋友安排的客棧後,5月份的我們一進房間就看有沒有空調,有沒有暖氣,冷到懷疑人生,最後救命的是一條電熱毯。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天就能經歷了春夏秋冬。(丟人的是把帶去的所有衣服套身上冷的扛不住,還買了一條在家鄉都沒穿過那麼厚的棉褲)








a一寸時光


從2013年開始,我每年都會去一次西藏。雖然不是常駐,但每年一次的西藏旅行讓我越來越有“見識”,對西藏的認識也越來越深。

旅途見聞➕歷史文化書籍=西藏,成為國內我最喜歡的地方,沒有之一。

以下是我個人見聞:

1、藏族人對生死的淡然令人敬佩,他們對今生的態度令人嚮往,對信仰的至純令人感動。

2、一路磕長頭真不是為了給遊客看。曾有不少網友在我的遊記下面留言,說他們一路磕長頭為了賺取遊客的同情心,然後不斷賺錢(尤其是拉薩八廓街上)。但他們手裡的錢多是一毛五毛一塊錢,每天這麼辛苦就為了這一點錢?換成你願意?

我曾有好幾次凌晨在八廓街轉悠,那麼晚那麼冷,仍有很多人在磕長頭。有的從家鄉來,不遠千里來到這裡。只為了賺遊客的幾毛錢?

真的,不懂沒關係,也不要以自己世俗的眼光去否定他人的虔誠世界。默默尊重就好。

3、八廓街的商店看看就好,許多景點或埡口附近的“古董”攤位不要隨便講價,講了最好掏腰包買下。

4、阿里地區的藏族人真的很淳樸。

5、拉薩這座城市很時尚和現代。

6、比起布達拉宮,大昭寺在藏族人心裡有更重的分量。

7、藏族人不愛被拍,尤其是一些老人。但如果和他們坐一起交流起來,你會發現他們熱情又善良,我經常感受到爺爺奶奶的親切感。

8、藏族女性很愛美,尤其是生活在拉薩的女性。在西藏其他地區,拉薩是一個大城市,就好比我們眼裡的北上廣深。

9、有些寺廟的壁畫和佛像可以拍照,但要給錢。

10、電影《岡仁波齊》是真實西藏的縮影。

11、西藏曆史文化的發源處是古象雄。想了解藏傳佛教,從原始苯教開始,想弄清楚原始苯教,一定要了解古象雄文化。

12、喇叭是可以吃肉和結婚的。

13、藏族人不吃魚,這不是絕對的。

14、經幡不能踩,不能垮。

15、藏面不好吃,酥油茶很美味。

16、西藏的一山一水都是聖神的。

17,路邊的瑪尼石不要撿。

…還有很多很多,無法說清楚!有些東西,真的去了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蘇丹卿


1、關於高反

01乘火車還是飛機?

去之前一直聽說火車進藏可以一點點爬升緩解高反。我們也是,從北京出發,Z21,40多個小時。體驗過後,加上到西藏後聽到一些當地導遊的介紹,感覺火車不一定能緩解高反。原因如下:首先,火車自格爾木段往後,全程瀰漫式供養,一般不會有缺氧的情況。除了一些身體特別強壯,或者感冒的人。其次,火車上空調風真的很大,特別是上鋪,容易凍感冒。高原感冒容易肺水腫,比較危險。加上在火車上休息不好,過於疲勞,也容易高反。最後,從北京出發的Z21,過可可西里的時候是晚上啊,錯過不少好風景。

PS:格爾木段開始,列車會把電氣式火車頭,換成燃氣推動的,有精力的話可以去看,新換的燃氣車頭真的好長。

那如何進藏比較好呢?選擇一:飛機到拉薩,初到拉薩行程不要安排太緊湊,多休息,適應高海拔。不建議轉天就去布達拉宮,在高原爬這麼多樓梯真的是好累,而且如果沒有做足攻略,布達拉宮的一些歷史知識可能不太瞭解。如果方便,建議行程後幾天再去布達拉宮,一來適應了高原環境,二來幾天的行程會讓你對西藏的文化有更多瞭解,在去這些文化經典感觸更深。你可能會問,想看青藏鐵路的風景怎麼辦呢?回程坐火車吧,據說好的風景都在白天。

或者,你可以選擇飛到林芝,從林芝開始西藏之旅。林芝是西藏的小江南,平均海撥2900,植被茂盛,含氧量充足。高原反應會小很多。

02應對高反

頸椎病的人高反機率較大。飯吃7分飽、避免劇烈運動,準備葡萄糖,和氧氣瓶,一般藥店有賣。保證充足睡眠。

2、關於信仰

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有羊年轉湖、馬年轉山、猴年轉森林的傳統。而且一生要磕10萬個長頭。之前看過一個電影《岡仁波齊》講的就是一族人在馬年磕長頭轉岡仁波齊山的旅途。一共11人,還包括了產婦、老人、屠夫、還在上學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覺得小孩去磕一次長頭可以長見識。屠夫希望得到救贖。老人在途中去世,天葬後被同行人撬下牙齒帶到聖山。可能我們會覺得這有些不可思議,覺得他們所追求的轉世好像虛無縹緲。但我想,他們可能他們同樣也不理解我們的生活,他們覺得現世的房子、車子、票子也沒有什麼用,不如捐給寺廟,換取來世的安寧。


wonder維彤


稀飯5塊一碗,豆漿3塊,紅茶5塊,熱開水2塊一杯,上廁所2塊一次,還是原始廁所,打車15起步。一碗牛肉麵40。消費比北上廣都搞。





新農人小曾


去了西藏遊玩,能親切感受藏傳佛教信仰之力,也可以體驗高原異域風情,但只有你去了西藏會發現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

1、會發生高原反應的不僅僅是人

在高海拔地區,遊客很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但是遇到的任何事有可能與高原反應有關,如打火機點不著火;電子設備開不了機;汽車動力明顯下降;很容易吃到夾生飯等。

2、西藏是藏區的一部分

藏區,即指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等地藏族同胞的活動區域,分為衛藏、安多、康巴三大藏區,各藏區之間民族服飾、語言、風俗習慣都有很大不同。

3、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不僅僅是藏族

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門巴族、洛巴族、納西族、普米族等。

4、西藏寺廟林立

西藏寺廟眾多,除了知名的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色拉寺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寺廟,各個教派的寺廟風格都不相同。

5、藏區湖泊眾多

整個藏區湖泊眾多,數不勝數,納木措、羊卓雍措、瑪旁雍措、然烏措等大小不一湖泊有1500多個。

6、西藏早晚溫差大、紫外線強

西藏日照強,早晚溫差較大,臭氧層薄,紫外線較強,防曬遮陽墨鏡是必須要做的保護措施。


詩人與泉吉


西藏是很多人一生的夢想之一,由於高海拔,導致很多人對於實現夢想難以跨出這一步,顧慮太多,而往往對於西藏的瞭解也不夠深,真的是不來西藏是不知道西藏到底什麼樣,畢竟這裡號稱“世界第三極”

1.經濟落後?

很多人對於西藏的第一感觸是很落後,來西藏旅行是一種很苦的事情,其實不然,在西藏的主要城市都很不錯,西藏的整體發展非常快,首府拉薩市區更是繁華熱鬧,隨著近幾年的經濟越來越好,當地藏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幾乎家家都有小車開了,大街上跑的豪華車也是讓人難以想象這裡是貧困的西藏。

2.藏族人野蠻?

很多人都對來西藏有一些害怕,主要原因就是認為藏族人很野蠻,不講理,這可能也跟曾經的經濟落後、環境相對比較封閉,人的素質不高有關,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整體素質已經提高很多了,特別是拉薩,而我們親愛的藏族同胞也並不是想象的那樣野蠻,他們只是性格直爽,不會拐彎抹角,同時對於我們內地人的交流不多,存在語言溝通的問題,所以有個別情況是存在誤解的,其實我覺得這個性格非常好,沒有爾虞我詐,直來直去,只要你誠心待人,藏族人一定非常熱情的待你,這是相對的,當然了,個別人經歷過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也存在,但是大部分都是景區內存在的現象,這也和我們漢族人帶給他們的觀點有關,是受我們的影響,不要以極個別的現象來評價西藏的整體環境,絕大多數藏族人還是非常非常好的

3.路況差?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非常想自駕進藏一次,但是對於西藏的路況有眾多擔憂,其實這幾年整個藏區的路況是越來越好了,想以前的318通麥天險啊,現在都不存在了,以前最安全的是硬派越野車才能來,現在就算你開個奧拓或者QQ一樣可以進來,意外哪裡都有,不單單是西藏,就像落石、山崩、泥石流,這些自然災害完全看運氣,和路況其實並沒有關係,安全駕駛、慢行,進藏都是沒問題的

4.消費高?

這個是真的,但是也不一定是絕對的,看自己的接受能力吧,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在內地住個酒店200元,那在拉薩同品質的墾那個要260-300,我覺得非常正常,首先,這裡是高海拔,在這裡長期工作、生活的人都會對身體有很大影響,加上高海拔,很多物質都是從內地運輸來的,這也增加了很大的成本,貴一些是正常的,憑什麼讓別人犧牲了健康,卻賺著和內地同等的錢呢?那誰還會來西藏?沒人來,西藏怎麼發展?想明白了道理其實並不難接受,我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西藏並不適合窮遊!

5.藏區飲食不習慣?

拉薩號稱“小四川”,一聽就知道了,這裡四川人多,和四川相關的行業也多,滿大街都是川菜館,東北餃子館、粵菜館、湘菜館、蘭州拉麵等等,全部都有,之前就說了,這裡已經很繁華了,不必三線城市差,當然在飲食方面也肯定不會落後的,相反,你想找一家地道的藏餐館反而比較難了,有名的就那麼幾家而已

6.西藏很冷?

首府拉薩全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那有人說冬天很冷啊,其實冬天是溫差大,白天一點都不冷,現在12月,白天氣溫一直都是零上,加上溫暖的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比很多內地沿海城市要舒服很多,唯獨就是乾燥,冬天比夏天還要乾燥一些

7.西藏旅遊旺季比淡季好?

這個要看你的時間安排了,我個人喜歡每年的9月至次年5月這段時間,因為每年的旺季是6-8月,同時這個季節也是西藏的雨季,幾乎每天都下雨,來西藏就是要那種藍天白雲才好看,每天下雨、陰天,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是那麼讓人心情愉悅,而旺季的時候消費又高,景區也是到處都是人,布達拉宮也是一票難求,相比於淡季,每天都是好天氣、人少、費用低等,我個人覺得淡季的時間更適合來西藏慢慢遊玩一番

能總結的問題基本都差不多了,希望可以幫到你,西藏可能和你想的真的不一樣,如果想了解更多,更直觀的,你也可以在評論區問我,我看到會回覆的











雪域遊記阿澤


海波房車旅行在路上第639天,2018年三月在蘇州出發,以走過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新疆,青海省,甘肅省,寧夏,陝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西藏、已到達雲南……很多美麗風景都在路上,大傢伙能看到每天的故事,各大平臺裡都有(海波在路上),希望有夢想旅行的人不要等啊?立刻就去旅行,這世界我真滴來過……

西藏是一個世界屋脊,也是一片難得的淨土,藏族人以大乘佛教為主,都會很主動幫助陌生人(免費),佛教在西藏發展的非常好,也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佛家淨土!我在藏區走了一個多月,發現了藏茶、藏青稞、崑崙雪菊花、藏香,重點是認識了很多藏民朋友[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